街头摄影的精髓是什么?
学习摄影
微信君你好,请问街拍的灵魂是什么?
这……这这这……虽然微信君一直在从事街头摄影,但也无法那么轻易的回答你这个问题。
但是,微信君有后援!提到街头摄影就绕不开的布列松同学,恰好在微信君上次穿越之时有些交情。于是微信君再次穿越,为你就街头摄影的精髓请教了这位“决定性瞬间”的缔造者。
在说到自己的“决定性瞬间”时,布列松的解释是:
“对我来说,摄影这种在几分之一秒内发生的事,是对某一事件中互为表里的两个部分同时辨识的过程:事件本身具有内在的意义,外在方面,又透过影像形式的精确组织,把意义恰当地表现出来。”
微信君替你翻译一下:
布列松着力用摄影将事物的形式与内容、时间与空间这几个不同方面同时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这对摄影家提出了一个很高的美学标准,同时也展示了他本人把握世界的充分自信。
什么?不太好懂是不是?微信君也这么认为。
所以,在微信君的要求之下,布列松同学又非常配合地拿出自己的一幅名作来做讲解:
《男孩》
“啊,这张照片拍摄于1958年。它的题材并不重大,一个男孩的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那得意洋洋的神气,透出少年的天真可爱。即使在左邻右舍女孩子们的注视下,甚至有的取笑他,他仍然昂首阔步,充满了生活的乐观情趣。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
随后,布列松同学又补充道:
“街头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位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怎么样?同学你满意布列松给你的解答吗?
顺带一提,布列松同学那个年代还没有数码相机.
本文内容节选自《影像视觉》名片名机栏目。文中布列松所说的话部分来自其本人,部分来自于微信君从网络和其他媒介整理的信息。如果你有不同见解,欢迎拍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