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色彩江湖”:喜红忌绿为哪般?
网文摘录
中国人的“色彩江湖”:喜红忌绿为哪般?
在汉语中,“红”是一个非常吉利的字眼,得宠、出名、走运、事业兴旺等等,都称“红”。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甚至可视为中国人的文化符号。新年贴红对联,元宵挂红灯笼,新婚贴红囍字、穿红衣裳,生小孩送红蛋,等等,人们无不把红色当成喜庆吉祥的象征。 但好像从很久之前,国人就忌绿喜红,尤其是现在,股民们更是见不得绿了,虽然绿色有环保的概念在,而且绿色对视力好,也让人心旷神怡,但感觉,中国人的确没有那么喜欢绿色,这种色彩偏好是古来有之的么?
万千宠爱在一身的红色在古代,颜色被认为是国家政权的象征,颜色的改变,意味着政权的更替。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崇尚的颜色并不一样。但自从宋代开始,我国实质上一直崇尚红色,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其实从古代起,聪明的国人就会利用红色了。他们在皇族中推崇红色,红色象征着特权与富足,在公用印章上更可以见到红色,这时的红色代表了更多的自信与权威和不可侵犯。与此相对,老百姓普遍穿灰、黑、蓝等色,但是在建筑上,窗框、门框等需要勾勒轮廓的部分总是用红色来装饰,象征一种富贵与吉祥。中国人爱穿红色也是因为红色是最能照耀他们的色彩,它本身传递出来的热情等特质,在世世代代中国人心中拥有不可代替的主导位置。
紫禁城的红色印象
咱们中华民族喜欢红色,不仅在节日庆贺等场合用红色,在婚俗礼乐等场合用红色,红色还有驱邪逐疫的功能,同时,它也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完美的色彩,中国美好的女子称为红颜,美好的事物都爱用红色来代称。这些民族心理成了定势,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国旗也是红色的,在国际舞台上,红色更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
从技术数据上讲,在所有的色彩中,冲击波最强的是红色,所以许多标志的用色都首选红色,在世界各国的国旗中,80%的国旗都有红色;另外,通过对中国人皮肤的测试,60%以上的人群属于暖色系列,即所谓的黄、橙、红等色范畴。在这个范畴里面,对于穿衣的搭配上而言,这种肤色的人穿红色最漂亮,而咱们的近邻日本,虽然同属于亚洲人种,但由于肤色的微妙差别,最适合穿淡紫等偏冷的颜色。
范冰冰与李治廷的红色主题写真,的确显得非常有活力哦!
在有了颜色的混合后,由于绿色是黄色和蓝色的混合而成的杂色,所以古人一般很少使用绿色,认为这是不纯的颜色。在春秋时期开始,贫苦百姓要到街头卖儿女的,都要在头上裹绿头巾,为的就是区分这些人出来。而到了汉代,这种做法还是一直被延续着。不光如此,汉代还是一个十分重视色彩的朝代,汉武帝之后,儒家礼乐制度的建立,使得人们对等级制度的划分有了明显的规范。汉代用服饰的颜色来区分等级,这被后来的几个朝代所沿用。例如皇帝使用的服饰必须是明黄,这种用颜色区分身份贵贱的方法确实十分的好,能将儒家的礼乐制度推崇到极致。绿色由于是混合的杂色,所以不被推崇,被认为是卑贱之人才使用的颜色。到了元明时期,官府更是规定了凡乐人、妓女,都必须着绿服、青服、绿头巾,一表示自己从事的卑贱行业。可见绿色在古代确实很不讨人喜欢。
身着绿色的歌姬舞娘
绿色在古代不讨人喜欢,还因为这“绿帽子”的典故。“绿帽子”在现在的意思,是指女子“红杏出墙”,背着自己的丈夫和别的男人偷情。其实,从元朝开始,在青楼工作的男子都要戴上绿头巾,以视区别。因为化外之人,性格比较奔放,在塞外不同于中原地区,来到中原地区,看到妓院,还是有点不习惯。而且青楼内人较多,还有男性在里面工作打杂,为了区分开这些打杂的人,于是规定在青楼工作的男性都必须戴上绿头巾。而在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如此,为了教化人们,让人们知道廉耻,他更加的贬低娼妓,规定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头巾,腰系红褡膊,脚穿带毛猪皮鞋。还不允许在街道中间行走,必须走左右两边。由此,人们一直对绿头巾都避而远之。后代也一直延续这个习惯,这才导致了“绿帽子”不被喜爱的原因,家中有为娼妓的女子,或自己是在青楼工作才戴这种头巾,所以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现在所说的“绿帽子”。
多舒服的颜色
到了如今,绿色,是大自然的代表色,也是最能让人释放压力的颜色之一,对于厌倦了大都市喧嚣的现代人来说是减压、放松、返璞归真的心情写照。但是,在当下一个全民炒股的时代,因为股市的原因,一部分股民朋友仍然对绿色怀有偏见——因为绿色代表下跌。实际上,并非只有中国大陆股市如此,在台湾、日本等证券交易所,股指显示屏上,也是以红色代表股指上扬,绿色代表下跌。欧美则正与我们相反,欧美人认为红色代表暴力和禁忌。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
其实,色彩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有的只是人为的偏爱,红色作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最爱,既属偶然又是必然的,没有色彩的世界是暗淡的,没有绿色的世界更是不完整的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