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章法(三)
个人日记
讲师一苇
上一讲咱们讲的词的结法的前结部分,以及后结的以景作结法。这一讲咱们一起来学习以情作结、以问作结等不同的写法:
二、以情结。
以情语作结,相对以景作结来说,更为直接。直接写情,似乎是初学者喜欢用的方法,孰不知,真的想这么写出佳作,还真的不容易。
别的不说,以情作结,第一点就必须得情浓,真情真意,喷涌而出,这个其实不容易;
第二点是情真,真是真的也好,假是真的也罢,一定要显得像真的,率真激切,轻浮直白也是要不得的;
第三点是词顺,无论是情感脉络还是文字脉络,情结一定要与前文衔接顺畅紧密,切忌为抒情而抒情,把抒情弄成口号式的假大空。
所以,以情作结的难度真是相当的大,佳作虽少,但格外动人,令人读之难忘。
【女冠子】——韦庄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这个小令短小精致,以梦起以梦结,中间是梦境中的甜蜜,“觉来知是梦”形成全文大翻盘,“不胜悲”真情直下,直而不浅,顺理成章,打动人心。
再来看个周邦彦的
【风流子】——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这首估计大家短时间里可能看不明白。简单来说,上片是写作者想象中的女子闺中情状(这女子是老婆还是情人还是别人的老婆都无所谓了)。傍晚时分,屋子、燕子、花藤、莓墙,这是佳人的生活环境;佳人在干什么?弹琴,唱歌,唱又唱不出来(李师师么)?
下片“遥知”“应是”说明上片全系猜测,不是真正看到的。接下来“苦”的是词人自己,对佳人的思念与爱恋达到无以复加之地。
以含蕴见长的周美成,突然喊出“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这样赤裸裸的语句,出人意料之外,却在真实情感之中,爱到极深,思到极处,便有了这种呐喊!
大家觉得这么一喊,效果如何?
且全词温和婉转,这么一个冲击力极强的结句,对情感的表达与加深,有着明显的意义。
周邦彦的作品这是一个主要特点——要会想象
【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是个著名作品啦,大家作为课外作业去细品吧。
三、以问结。
问句因为语气缓和、情绪温婉,放在结句里显得格外的曲折回环,缠绵动人。问,可以正问,回扣全篇;可以反诘,申明情理;可以设问,自问自答;可以明知无解而留下一个疑问的尾巴,延长读者思路,达到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比较短,也比较有名气,想必大家看得懂
郴江为谁北流?人为什么流浪?为什么要流浪在远方?有解么?无解么?为了谁?值得么?此一问把失、迷、断、孤馆、杜鹃声、斜阳暮。。。这种种意象汇聚到一起,凝结成一个无重数的“恨”字,纠结在少游的心中,纠结在读者的心中。
【扬州慢】——姜夔
(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白石作品是正且空的代表,我个人认为他才是达到了填词的真正巅峰,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皆达到一个空前绝后的水平。
上片写扬州景色,“名都”“佳处”写其昔日繁华,然而现在是一派的荒芜,自从胡马来这儿折腾过之后,剩下什么?废池乔木,空城一座。
下片一个“算”字以假设的笔触拉来了晚唐小杜,小杜因为在扬州混过日子,弄了几首出名的诗,所以扬州常常与小杜拉到一起。一个“惊”字明说小杜,实说白石内心的感受。如此大的反差,如此严重的破坏,只桥月如旧,红药如旧。
此作上片凄清,下片悲凉,药为谁红,月为谁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昔日繁华似锦的扬州城,现在成了一座空城,只有清波冷月曲桥红药,继续着它们的故事,继续着它们的深情。此结一问入心,或者有解,却又无从解。
以上就内容分类,如按结构技法而言,沈祥龙对词的结句创作作了十分精当的总结:“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
上一讲咱们讲的词的结法的前结部分,以及后结的以景作结法。这一讲咱们一起来学习以情作结、以问作结等不同的写法:
二、以情结。
以情语作结,相对以景作结来说,更为直接。直接写情,似乎是初学者喜欢用的方法,孰不知,真的想这么写出佳作,还真的不容易。
别的不说,以情作结,第一点就必须得情浓,真情真意,喷涌而出,这个其实不容易;
第二点是情真,真是真的也好,假是真的也罢,一定要显得像真的,率真激切,轻浮直白也是要不得的;
第三点是词顺,无论是情感脉络还是文字脉络,情结一定要与前文衔接顺畅紧密,切忌为抒情而抒情,把抒情弄成口号式的假大空。
所以,以情作结的难度真是相当的大,佳作虽少,但格外动人,令人读之难忘。
【女冠子】——韦庄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这个小令短小精致,以梦起以梦结,中间是梦境中的甜蜜,“觉来知是梦”形成全文大翻盘,“不胜悲”真情直下,直而不浅,顺理成章,打动人心。
再来看个周邦彦的
【风流子】——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这首估计大家短时间里可能看不明白。简单来说,上片是写作者想象中的女子闺中情状(这女子是老婆还是情人还是别人的老婆都无所谓了)。傍晚时分,屋子、燕子、花藤、莓墙,这是佳人的生活环境;佳人在干什么?弹琴,唱歌,唱又唱不出来(李师师么)?
下片“遥知”“应是”说明上片全系猜测,不是真正看到的。接下来“苦”的是词人自己,对佳人的思念与爱恋达到无以复加之地。
以含蕴见长的周美成,突然喊出“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这样赤裸裸的语句,出人意料之外,却在真实情感之中,爱到极深,思到极处,便有了这种呐喊!
大家觉得这么一喊,效果如何?
且全词温和婉转,这么一个冲击力极强的结句,对情感的表达与加深,有着明显的意义。
周邦彦的作品这是一个主要特点——要会想象
【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是个著名作品啦,大家作为课外作业去细品吧。
三、以问结。
问句因为语气缓和、情绪温婉,放在结句里显得格外的曲折回环,缠绵动人。问,可以正问,回扣全篇;可以反诘,申明情理;可以设问,自问自答;可以明知无解而留下一个疑问的尾巴,延长读者思路,达到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比较短,也比较有名气,想必大家看得懂
郴江为谁北流?人为什么流浪?为什么要流浪在远方?有解么?无解么?为了谁?值得么?此一问把失、迷、断、孤馆、杜鹃声、斜阳暮。。。这种种意象汇聚到一起,凝结成一个无重数的“恨”字,纠结在少游的心中,纠结在读者的心中。
【扬州慢】——姜夔
(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白石作品是正且空的代表,我个人认为他才是达到了填词的真正巅峰,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皆达到一个空前绝后的水平。
上片写扬州景色,“名都”“佳处”写其昔日繁华,然而现在是一派的荒芜,自从胡马来这儿折腾过之后,剩下什么?废池乔木,空城一座。
下片一个“算”字以假设的笔触拉来了晚唐小杜,小杜因为在扬州混过日子,弄了几首出名的诗,所以扬州常常与小杜拉到一起。一个“惊”字明说小杜,实说白石内心的感受。如此大的反差,如此严重的破坏,只桥月如旧,红药如旧。
此作上片凄清,下片悲凉,药为谁红,月为谁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昔日繁华似锦的扬州城,现在成了一座空城,只有清波冷月曲桥红药,继续着它们的故事,继续着它们的深情。此结一问入心,或者有解,却又无从解。
以上就内容分类,如按结构技法而言,沈祥龙对词的结句创作作了十分精当的总结:“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