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事件”

个人日记

        我无法否认对余秀华的迅速成名有着隐隐的嫉妒,也像许多嫉妒者惯常做的那样,拼命否定她。但我马上发现,我的否定没有底气,明显的心虚,最终在浏览了她数篇诗作之后,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被她的文字所征服。余秀华的文字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直接性,总是能锐透所谓的社会美德和高尚文化,直达事物本身,让我们感觉不到她的表达和意象之间的距离。她是天生的诗人,这个定位比天才更准确,在她不知道自己是诗人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诗人了。在我们看来那些不能入诗的凡俗句式,在她那里都成了纯粹的诗,如此的贴切,饱满,深透着动人的人间气息。比如那首写父亲的诗。但她更多的是写她自己,她的苦难,她的挣扎,她的渴望,以及她那被残疾的身体所囚禁的情欲和激情。那首让她一夜成名的诗作我不认为如何的低俗,她反而是一首极具升华性的“超我”之作。人们不能容忍的是整首诗中贯穿的那种不加遮掩的坦坦荡荡的真实。因为习俗需要遮掩的,余秀华却不管不顾的表达了出来。但不论我们如何的贬低她,都无法否认她是一个真诚的有着真性情的人,我们看够了太多的假里假气、四平八稳、缺少悟性、没有血气的假诗和假诗人,回过头再来看她,就会在她身上发现某种动人的东西,而它们正是我们所缺少的。是的,她渴望爱情,渴望有一个不那么不堪的男人爱她,甚至我们还可以说她情欲饥渴,甚至是性饥渴,但这恰恰证明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不应成为被指斥的根由。
        当然,我们不是说她没有缺点和弱点,人人都有缺点和弱点,只不过我们惯于把自己的缺点和弱点隐藏起来,以尽力符合文明人的标准,不像她那样坦率真实罢了。



文章评论

安静

读了你真诚的文字和介绍,会去找余秀华的作品读读。谢谢您!

芥子

我今天去书店买了她的诗集,看了一部分!在生活的粗砺中挣扎的生命是饱满的生动的,如她的诗句朴素得贴近荒野,真实不加修饰地裸露生存的痛感,让你不由得感叹走心的文字真的是带血的,这是对自我的一份虔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