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再谈理解与记忆之关系
文化教育
今天本群(按:全球王财贵读经学堂QQ群)很热闹,是不是星期天大伙儿“闲得没事干”?还是遇到有趣的话题?一早,观诸友对读经与识字的讨论,思考力甚有长进,也能表达,还可以保持相当的绅士风度,肯让对方讲话,还肯同情对方,偶有幽默感,没有尖酸相,甚可喜,甚可喜。 但孟庆锋老师的以下言论,我有点意见:
孟庆锋:理论问题,只是一点,记忆力、理解力,是互相促进的,不是割裂的。记忆影响理解是五四的说法。理解影响记忆是今天的说法。本质都一样。无论何时,割裂记忆与理解的五四思维,本人都不会认同。
这样正反往来说记忆与理解的关系,固然其间形式相同,但内容却有大异,不可混而言之。
形式相同,就是:一方说:理解影响记忆,一方说,记忆影响理解。这样的往来相对,形式是相同的,一般人很容易看出来这样的相同。
而内容的有异,不是逻辑问题,甚至不是知识或经验的问题,而是人生体会的问题了。
记忆,被五四一帮人理解成“死背”“食古不化”,当然是无益甚至是有害于理解的。但记忆是不是就只是死背食古?而无助于理解?屈原“博闻强记”(史记语),怎的还能做出甚有“创造性”的文章?顾炎武“九经诸史略能背诵”,为明末重要思想家。可见五四的人说记忆妨碍理解,是有问题的。
而我说“理解妨碍记忆”,不是在一般情况下说的,乃是在“背经”教育上说的,而且主要是指在“儿童”(十三岁之前)期说的。而我也屡次陈述了理由:
一,儿童不是理解的发皇年龄,若有一点理解,也不必当真,当真了,是有害人生的。
二,以我们大人的经验,我们背书,大体都对文义稍有理解,所以在背诵时,一面想文义,才容易背下来,大人们常常因为自己长大了的经验而来设想孩子,以为理解可以帮助记意,其实用了理解帮助,因为嘴巴快,思考慢,背书就结巴了。看儿童背书,速度之快,口齿之熟,都不是以理解帮助的,是纯“音流”的,是所谓“口歌”,所谓“唸咒”,需知这种口歌与唸咒模式,正是我们读经教育要追求的,要为孩子保持的。太早开了理解了,他口歌唸咒的能力立即消失。若用近代左右脑理论,理解是用左脑,而语音流是用右脑,在儿童时期,右脑是比较发达的,如果右脑太早关闭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启,可能对人生是重大的损失。又,依脑神经医学,读经时是“眼耳心口”四到俱到,在十三岁之前是增长脑神经连结的最佳训练,四到能促进脑神经连结,而供一生的理解所用。理解,是“用”已有的脑神经,并不能增长脑神经。
所以,如果一个小孩有了小小的理解之后,能照常读经,或更认真读经,那还好。但如果理解(解经与阅读)时间用得多,则读经的时间恐怕少了。或一开理解了,就不想纯读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以我近来的观察,凡开识字的、蒙学的、训诂的、吟诵的,解经阅读的,其读经量大体都直线下降。有的人说,等把识字蒙朴吟过了关了,再开始读经,会读得更好更多更愉快,或说一面少量解经阅读,一面大量读经,并不相妨。如果真是如此,那赞叹都来不及,有谁反对呢?但果真如此吗?大部分的学堂,一开蒙朴吟,心就不在读经上了。我烦恼识字、解经、阅读一开,心也不在读经了(或许也因其心已不在这上头,所以才会去想这想那)。当然,天下事不可定于一尊,教育不只是读经一途。则各行其道,另当别论,只要于人有益,皆可敬佩。但如因有别的想法,反头过来批评老实读经,而且带动并不深入了解读经的人起哄,让有些新进者观望者因而却步,就很可遗憾了。
三,如理解与记忆能一时两面兼备,是最完美的,但如果在其儿童期,或刚读经的初期,鱼与熊掌只能选一边,则儿童期选背诵不理解,一生还有机会理解,那时可以两面俱得。但儿童期选理解,不多背,其理解并不到位,而越长大背的机会就越少,最后是两面兼失。两相权衡,利害立见。
总之,说“理解妨碍读经”,是因面对了时机,面对了人生能力发展的阶段,所以先强调记忆而不强调理解,甚至在十三岁之前,绝不开理解,是有相当“人生智慧(洞见)”的。但说“记忆妨害理解”,是没有人生之智慧的。故不可把我与五四诸名流同日而语。——我一向不满五四,所以我时时警惕不可步五四后尘,也就是我不是“直接反应”的思考,而是判教式的思考。直接反应是非此即彼,一刀切,水火不容,故五四以西洋斗中国,以现代斗古代,以白话斗文言。而判教是承认各方面的价值,又让它们各安其位,各尽其能。故该记忆时多记忆,该理解时多理解;古人之行合于道的,继承之,古人之行没见识的,不必一定遵循。西方合于道的,吸纳之,西方妄作的,谢绝之。
我不敢说我已经都做全了,但此心之愿是如此,而我数十年来所受哲学思考训练,自信不大会犯太低级的错误。至今为止,不管圈外圈内,我还没看到能指出我的错误所在的人。如果有所质疑都因不了解,不深入了解,不全面了解。抓住一点,就上纲上线,然后轻率发言,以为我跟他一样肤浅,甚可怪也。
古人有联云:古来好话佛说尽,世间名山僧占多。佛有相当高的见识,而又说法那么久,内容那么丰富,所以我劝人不可随便跟有学问的和尚辩论,因为他“出入云水几度身”,他能上能下,他左右逢源。你说东,他说西,你说天,他说地,怎跟他辩?我不敢与圣人比,但我的读经理论有类如此,是站在人性的深处说话,而且说了那么多,你说要教识字,我就说不必教;你说不教识字,我就说识字很重要。你说不吟诵,我比徐健顺早十几年就宣传吟诵;你说要吟诵才叫读书,我说不必吟诵,也可以把书读好。你说要文字学,要训诂,我也是这方面的小专家,我对那些学问的性质了解得相当深,等等等等。
呵呵,我曾说等书院地址定了,我就要终老书院,终老的意思,不只封山不出,还包括不理世务。但近几个月来,还是常在看交流网、QQ(我没微信),并且参与了不少讨论。不过,事后都觉得后悔,因为这些话都讲过许多次了,而如果还没讲的,也可以以理推出。总之,吾人所推广的读经教育,不是我某人的,不是我要维持一个什么既得利益或名声,文礼书院也不会要求学堂要送多少学生来,学生少,我还省心。各学堂千万不要以为书院送学生为目标,如果以此为目标,那是自己思考之后自发的愿望。当然,如果要教蒙朴吟,也是自己思考以后自发的愿望。只要还读经,不管大量小量,盖各有其思考,各有其心愿,而所有心愿,皆有益于人,若凡读经者,依其心愿行之,并欣赏赞叹他人之心愿,天下即将太平矣。若好辩,凡外显刚强者,皆内在不足之表征也。(2015/07/12)
哲萱:自从遇到先生,还没闲过一天。
季谦:我知道,所以你今天没跟他们闲嗑牙。你是模范生!
孟庆锋:理论问题,只是一点,记忆力、理解力,是互相促进的,不是割裂的。记忆影响理解是五四的说法。理解影响记忆是今天的说法。本质都一样。无论何时,割裂记忆与理解的五四思维,本人都不会认同。
这样正反往来说记忆与理解的关系,固然其间形式相同,但内容却有大异,不可混而言之。
形式相同,就是:一方说:理解影响记忆,一方说,记忆影响理解。这样的往来相对,形式是相同的,一般人很容易看出来这样的相同。
而内容的有异,不是逻辑问题,甚至不是知识或经验的问题,而是人生体会的问题了。
记忆,被五四一帮人理解成“死背”“食古不化”,当然是无益甚至是有害于理解的。但记忆是不是就只是死背食古?而无助于理解?屈原“博闻强记”(史记语),怎的还能做出甚有“创造性”的文章?顾炎武“九经诸史略能背诵”,为明末重要思想家。可见五四的人说记忆妨碍理解,是有问题的。
而我说“理解妨碍记忆”,不是在一般情况下说的,乃是在“背经”教育上说的,而且主要是指在“儿童”(十三岁之前)期说的。而我也屡次陈述了理由:
一,儿童不是理解的发皇年龄,若有一点理解,也不必当真,当真了,是有害人生的。
二,以我们大人的经验,我们背书,大体都对文义稍有理解,所以在背诵时,一面想文义,才容易背下来,大人们常常因为自己长大了的经验而来设想孩子,以为理解可以帮助记意,其实用了理解帮助,因为嘴巴快,思考慢,背书就结巴了。看儿童背书,速度之快,口齿之熟,都不是以理解帮助的,是纯“音流”的,是所谓“口歌”,所谓“唸咒”,需知这种口歌与唸咒模式,正是我们读经教育要追求的,要为孩子保持的。太早开了理解了,他口歌唸咒的能力立即消失。若用近代左右脑理论,理解是用左脑,而语音流是用右脑,在儿童时期,右脑是比较发达的,如果右脑太早关闭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启,可能对人生是重大的损失。又,依脑神经医学,读经时是“眼耳心口”四到俱到,在十三岁之前是增长脑神经连结的最佳训练,四到能促进脑神经连结,而供一生的理解所用。理解,是“用”已有的脑神经,并不能增长脑神经。
所以,如果一个小孩有了小小的理解之后,能照常读经,或更认真读经,那还好。但如果理解(解经与阅读)时间用得多,则读经的时间恐怕少了。或一开理解了,就不想纯读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以我近来的观察,凡开识字的、蒙学的、训诂的、吟诵的,解经阅读的,其读经量大体都直线下降。有的人说,等把识字蒙朴吟过了关了,再开始读经,会读得更好更多更愉快,或说一面少量解经阅读,一面大量读经,并不相妨。如果真是如此,那赞叹都来不及,有谁反对呢?但果真如此吗?大部分的学堂,一开蒙朴吟,心就不在读经上了。我烦恼识字、解经、阅读一开,心也不在读经了(或许也因其心已不在这上头,所以才会去想这想那)。当然,天下事不可定于一尊,教育不只是读经一途。则各行其道,另当别论,只要于人有益,皆可敬佩。但如因有别的想法,反头过来批评老实读经,而且带动并不深入了解读经的人起哄,让有些新进者观望者因而却步,就很可遗憾了。
三,如理解与记忆能一时两面兼备,是最完美的,但如果在其儿童期,或刚读经的初期,鱼与熊掌只能选一边,则儿童期选背诵不理解,一生还有机会理解,那时可以两面俱得。但儿童期选理解,不多背,其理解并不到位,而越长大背的机会就越少,最后是两面兼失。两相权衡,利害立见。
总之,说“理解妨碍读经”,是因面对了时机,面对了人生能力发展的阶段,所以先强调记忆而不强调理解,甚至在十三岁之前,绝不开理解,是有相当“人生智慧(洞见)”的。但说“记忆妨害理解”,是没有人生之智慧的。故不可把我与五四诸名流同日而语。——我一向不满五四,所以我时时警惕不可步五四后尘,也就是我不是“直接反应”的思考,而是判教式的思考。直接反应是非此即彼,一刀切,水火不容,故五四以西洋斗中国,以现代斗古代,以白话斗文言。而判教是承认各方面的价值,又让它们各安其位,各尽其能。故该记忆时多记忆,该理解时多理解;古人之行合于道的,继承之,古人之行没见识的,不必一定遵循。西方合于道的,吸纳之,西方妄作的,谢绝之。
我不敢说我已经都做全了,但此心之愿是如此,而我数十年来所受哲学思考训练,自信不大会犯太低级的错误。至今为止,不管圈外圈内,我还没看到能指出我的错误所在的人。如果有所质疑都因不了解,不深入了解,不全面了解。抓住一点,就上纲上线,然后轻率发言,以为我跟他一样肤浅,甚可怪也。
古人有联云:古来好话佛说尽,世间名山僧占多。佛有相当高的见识,而又说法那么久,内容那么丰富,所以我劝人不可随便跟有学问的和尚辩论,因为他“出入云水几度身”,他能上能下,他左右逢源。你说东,他说西,你说天,他说地,怎跟他辩?我不敢与圣人比,但我的读经理论有类如此,是站在人性的深处说话,而且说了那么多,你说要教识字,我就说不必教;你说不教识字,我就说识字很重要。你说不吟诵,我比徐健顺早十几年就宣传吟诵;你说要吟诵才叫读书,我说不必吟诵,也可以把书读好。你说要文字学,要训诂,我也是这方面的小专家,我对那些学问的性质了解得相当深,等等等等。
呵呵,我曾说等书院地址定了,我就要终老书院,终老的意思,不只封山不出,还包括不理世务。但近几个月来,还是常在看交流网、QQ(我没微信),并且参与了不少讨论。不过,事后都觉得后悔,因为这些话都讲过许多次了,而如果还没讲的,也可以以理推出。总之,吾人所推广的读经教育,不是我某人的,不是我要维持一个什么既得利益或名声,文礼书院也不会要求学堂要送多少学生来,学生少,我还省心。各学堂千万不要以为书院送学生为目标,如果以此为目标,那是自己思考之后自发的愿望。当然,如果要教蒙朴吟,也是自己思考以后自发的愿望。只要还读经,不管大量小量,盖各有其思考,各有其心愿,而所有心愿,皆有益于人,若凡读经者,依其心愿行之,并欣赏赞叹他人之心愿,天下即将太平矣。若好辩,凡外显刚强者,皆内在不足之表征也。(2015/07/12)
哲萱:自从遇到先生,还没闲过一天。
季谦:我知道,所以你今天没跟他们闲嗑牙。你是模范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