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吟诵第九讲 吟诵应遵循的规则【三】

个人日记

讲师/醉清风
 
 我们继续学习 国学吟诵第九讲  吟诵应遵循的规则【三】    


7、模进对称。           



平长仄短是吟诵的音长规则,依字行腔是吟诵的旋律生成规则,而“对称模进”是吟诵的旋律发展规则,也就是以乐句为单位的旋律关系。           


古体诗的旋律发展是模进规则,近体诗的旋律发展是对称规则。           

先说近体诗。           

平声字和仄声字的差异,除了平声可以拖长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高低之别。很多地区都有平高仄低或平低仄高的现象。具体来说,粤语地区,平仄各有高低;闽语地区,平高仄低;吴语地区,平低仄高;中原地区,平低仄高;北京官话区,平高仄低。

这些特点的分布 和形成,恐怕与上古音的音高型声调有关,所以最南部的地区平仄是各有高低的,中部地区平低仄高,北部地区平高仄低,这正是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的分别影响。           
现在所流传的吟咏,其直接源头起于魏晋,属于中古音。中古音总的来说,平低仄高,现在吴语是中古音最直接的后裔,所以吴语也是平低仄高。           

值得注意的是,直至今天,旧体诗的创作仍以中古音平水韵为声韵依据。今天还有所谓“今韵”的声韵系统,但是从魏晋到民国,都是平水韵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平低仄高的。            
平低仄高也好,平高仄低也好,旋律对称的规则都是成立的。但辨明此点的目的,是为说明像粤语地 区那样的平仄各有高低的方言,不是中古音的遗存。           

当汉语由音高型声调转为旋律型声调时,真正的吟咏出来了,而这种吟咏面对的是平低仄高的语言。           
既然声调有高低之别,吟咏的时候,就不能一味地高,或一味地低,一来没那么好的音域,二来也不好听。所以,吟咏必须要一高一低,高上去了就要低下来,低下来了又要高上去。汉语是偶位音步的,这就形成了近体诗同句偶位字【也就是二四六.......上的字】平仄相间的格律。           

这和昨天舰长所讲的对联有些相似
如果每句的平仄格律都一样,吟咏的旋律起伏必然一样,这样也不好听,所以,一句高低高【就是仄平仄】,下一句就低高低就是【平仄平】。           

这里说的是偶位音步啊
再下句如果又是高低高【仄平仄】,那么就成了每两句重复旋律起伏了,也不好,所以下两句倒过来,先低高低【平仄平】,再高低高【仄平仄】。于是粘对格律就出现了。           

以上格律再加上押平声韵,就是诗词格律的主体。这正好和我们所学的近体诗的格律是吻合的。诗词格律来源于吟咏的需要。           


因此,近体诗的吟咏,其旋律关系跟平仄格律是完全一致的。

比如首句平起的七律,其每句的旋律起伏一定是:  

二   四   六     旋律 
平   仄   平     低高低  
仄   平   仄     高低高  
仄   平   仄     高低高
  
平   仄   平     低高低 
 平   仄   平     低高低  

仄   平   仄     高低高  
仄   平   仄     高低高  
平   仄   平     低高低    

这就是对称规则。    

比如: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    
    平   仄   平    
生长明妃尚有村。     
     仄   平    仄  

一去紫台连朔漠,     
     仄   平   仄      
独留青冢向黄昏,     
     平   仄   平  


画图省识春风面,     
     平   仄   平       
环佩空归月夜魂。
     仄   平    仄  

千载琵琶作胡语,        
     仄   平   仄        
分明怨恨曲中论。
     平   仄    平           
大家看看,其旋律和上面的是不是一致?这首诗的旋律就是对称的。这是近体诗的规则。这也是我们从吟诵的角度推导了近体诗的格律。           

补充一点,第七个字的音高如何呢?如果是仄声字,自然上去。如果是平声字,倒不一定下来,为什么呢?因为,任何语音拉长了都是平声。吟咏的时候,韵字拖的最长。有时为了表达诗意,会高上去,但因为拖的很长,所以不会倒字。

普通话的吟诵,很简单,把平低仄高改为平高仄低即可。               
下面说古体诗。             
首先,古体诗的吟咏,是不遵守平长仄短规则的。平长仄短的规则,只适用于格律诗词文。             
明白了这些,就会知道,其实真正的吟咏,是吟咏近体诗。古体诗的吟咏,不是典范的吟咏。在汉语变成旋律型声调语言之后,诗歌是只能押平声韵的,因为只有平声才可拖长,而吟咏是“长言之”,韵字拖的尤其长。            

魏晋以前为什么可以押仄韵,因为那时候仄声也是平的,是音高型声调。魏晋以后为什么也有仄韵诗,也有古体诗,因为,那是传统的力量。

但是,古体诗不好吟咏。一来,仄韵的拖不长;二来,即使不是仄韵的,句子内部平仄不协,低就一直低死,高就一直高死,那怎么吟咏啊?            

古人还是有办法。第一个办法:律化。后世的古体诗多律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不是一句受到格律的影响就能解释通的。其实,是因为不律化就不好吟咏。所以我们前面也说过,格律诗是吟诵的结果。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个办法:吟得快。古体诗的吟咏普遍快于近体诗的吟咏,其目的,就是缩短字的音长,以使仄声也不至于高到极限,或低到极限,而又不倒字;同时,就是连续的平,或连续的仄,也不至于太过难听,能很快过去。            

但是,这还不够。吟咏不是西方作曲,一个劲儿地变奏。吟咏是大众普及的技能,要简单易行。近体诗的吟咏,只有跟着格律走就行,自成旋律。           
古体诗的吟咏,却没头没脑,无迹可求,谁也不知道下一句的平仄跟上一句有什么关系。那么旋律岂不是每句都不一样?每首都不一样?           

依字行腔、天马行空,固然是吟咏的规则,但是,主旋律要基本固定,才易于操作。人也会有基本固定下主旋律的习惯
于是,便有了第三个办法:古体诗不同于近体诗的吟诵调旋律发展规则,即模进。           
古体诗的吟诵调,其每联的旋律之间,以模进关系为主。模进,就是旋律整体地上移或下移。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模进,但是以模进关系为主。    

比如,你会了诗经中的【桃夭】的吟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第一段,第二段你可以模进下去

这就是模进
注意不要倒字


你也可以那拿这个模式套用到其他四言古体诗中去,用同样的吟诵方法去读。    

比如【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你只要注意不要倒字,并且注意其中的入声字等等因素就基本可以了。这是对于【诗经】的最简单的方法。           

古体诗、散体赋、古文的吟诵,基本上都不遵循平长仄短的规则(除非律化得很厉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几个高低不同的主旋律,组合来使用。           

我们把这些古体诗吟咏的主旋律,叫做“调”。“调”又分上调、中调、下调,一般下调是一个由下升回上调的调,我又叫它钩连调。调最少的情况,只有两个调,即上、下调。最多的,四个调,即上调、中调、下调、钩连调。           

在目前搜集的两千多个吟诵调 中,没有超过四个以上“调”的。其中,倒以三个调的情况为最多,即上、中、下调。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汉诗都是偶数句的,但是吟诵调却一般都是三个调的,这也是我们的先人的聪慧之所在。两个调或四个调,旋律发展就死了,只能循环往复地使用。三个调却不同:可以123123123,也可以121231123223这样任意组合来用。

而吟咏是通过这些不同的组合关系,来表达诗文的思想气韵结构的。固定的旋律组合,怎能表达不同的诗文的内部结构?          
下面举些例子。          
两个调的情况,如朱家溍先生曾化用昆曲中的琴歌调,来吟诵《九歌?湘夫人》 。  

3  2  3 2 1 | 2  0 | 6 5 6  0 |1  6  6 5 4 2 | 5  0 | 1  1  2 | 
 帝 子 降 兮          北 渚,   目 眇 眇 兮            愁 予。  
3  2  1  2 | 2  0 | 6 5 6  0 |1  6  6 5 4 2 | 5  0 | 1  1  2 |  
嫋 嫋 兮            秋  风,  洞 庭 波 兮           木 叶  下。           
这就是由两个旋律构成的吟诵调。两个调之间的关系是模进,后一个调是前一个调向下纯五度的模进。整首诗20句,两个调组合为一句,就这样反复20遍。
其中也会根据词的变化略做调整,比如“嫋嫋兮”、“木叶下”因为与第一句的字数不同,所以旋律有一点变化。    

三个调的情况,如叶嘉莹先生的古体诗吟诵调是这样的:  
3 3 5  3 2  3  3 2  3  —  |  3  3 5  3  2 3 2  1 .  7 |  
人生        不 相   见,      动 如   参 与     商。 
 6 6 1  6 5  6  6 5  6.   6  |  2  3 5  7  6 7 6  5 — |  
今夕        复 何   夕,(我)  共 此   灯 烛    光。  
副盟主☆醉清风(1465262948)  20:37:46
3 3 5  3 2  3  3 2  3  —  |  3  3 5  3  2 3 2  1 .  7 |  
少壮        能 几   时,      鬓 发   各 已     苍。  
6 6 1  6 5  6  6 5  6  —  |  2   3  7  6 7 6  5 — |  
访旧        半 为    鬼,     惊  呼 热 衷     肠。  
3  3  5  6   6 5  6  — |  2  3 5  7  6 7 6  5 — |  
岂 知    二  十   载,     重 上   君 子     堂。            


这就是一个由三个旋律构成的吟诵调。上调 3 3 5  3 2  3  3 2  3  —  |  3  3 5  3  2 3 2  1 .  7 | 与中调 6 6 1  6 5  6  6 5  6  —  |  2   3  7  6 7 6  5 — | 也是纯五度的关系,也是一个不严格的模进。           

副盟主☆醉清风(1465262948)  20:40:38
下调只有一半3  3  5  6   6 5  6  — |与中调是纯四度关系的模进,后一半与中调是一样的。杜甫的这首《赠卫八处士》一共12句,就是由这三个旋律反复组合而完成的。叶先生用这个吟诵调吟诵所有的五言古体诗。    
钱绍武先生无锡吟诵调吟诵的曹操的《短歌行》:  5 5 3  i  i  |  6 6 i  5  5  |  对酒  当  歌, 人生   几 何?  5 i 5  2  2  |  3 5 3  1  1  |  譬如  朝  露,  去日   苦 多。  6  6  2  2  |  2 5 3  5  5  |  慨 当 以 慷,  忧思   难  忘。  5 5 3  i  6 i 6  6  |  6 6 i  5  5  |  何以   解 忧?         唯有   杜 康。  2 2 1  2  2  |  3 3 5  1  1  |  青青   子 衿,  悠悠   我 心。  6  6  2  2  |  2 5 3  5  5  |  但 为 君 故,  沉吟   至 今。           

这也是由三个曲调构成的吟诵调,比前一个吟诵调要复杂。第一句是起句,比较特殊,前两个字的音由2提高到了5。从第二句开始,就能明显地看出上、中、下调。           

四个调的情况,这里我们不再举例。    
还要附加几点说明:  (1)这几个曲调并不是依次循环使用的,而是根据诗文的内容,充分调动组合来使用,以彰显诗思文气。
比如,如果是上、中、下三个曲调,那么“下-下-中-下-中-中-下-中-上”这样的一个组合方式,就起到了一个逐步推进,异峰突起的效果。在古体诗文的吟诵中,每一句使用哪个调,是最重要的事情,吟诵者对诗文的理解,就体现在这里。           

比如叶嘉莹先生吟诵的《赠卫 八处士》,其吟诵调的使用为:  上-中-上-中-下-上-中-上-中-下-上-中。  
这是什么意思呢?叶先生的吟诵调是固定从上调开始的。那么,每当上调再次出现,就表示另起一段。这个吟诵调的组合关系,实际上就是叶先生对这首诗的段落划分的理解。    

如下: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 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大家看段落划分的对不对?太准确了。这首诗每当重复同一个词时,就表示转折,表示要说另一个意思了。说另一个意思,却要用前面的词,这就是汉诗的传统,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古人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诸如段落、逻辑、文气等内容表达出来的。先生这样吟诵,学生这样记忆,等长大以后,他会回忆起先生的吟诵,为什么这句高,那句低,高低起伏的安排,这就是理解的种子。           
古代的教育,是把理解的种子先通过吟咏这种乐教的方式放进孩子的心里的。    

(2)用在不同的诗、不同的句子上时,每个调都要做微调。微调的根据有两个,一个是字音,比如字数有变,因而调整;比如字的声调不同,因而调整。           

另一个根据,是思想内容感情文气,这些变了,也要做些调整。这样一来,曲调变化就丰富了。           

同一个吟诵调,吟咏不同的诗,就不同,变化万端。同一个人吟两遍,因其自身的理解有变,也会不同。这才是吟诵的魅力。好的吟诵,也跟现在的歌曲一样,是一词一曲,一一对应的。
   比如钱绍武先生在吟诵桓温《枯树赋》的时候,其基本曲调就调整为:  
2 2 1  2  2  |  2 5 3  5  5  |  昔我  种  柳,  依依   汉  南。  5  i  i  6  |  6 6 i  5  5  |  今 日 摇 落,  凄怆   江 潭。  5 i 5  2  2  |  2 3 5  1  1  |  6 i 6  6 — |  树犹   如  此, 人何   以 堪
  “今日摇落”改为了下滑音,“人何以堪”改成了上升音程,都非常符合词意,也增强了艺术效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