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吟诵第九讲 吟诵应遵循的规则【四】
个人日记
讲师:醉清风
国学吟诵第九讲 吟诵应遵循的规则【四】 8、文读语音
“自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
孔子是鲁国人,平常说的应该是鲁国话。我们大家很多人说的都是地方话。但是读诗、书还有主持的时候要说雅言,国都的语言。就像我们现在的官方语言和广播电视均是普通话相似。因此吟诵的时候使用雅言。形成了文读系统。
“自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
孔子是鲁国人,平常说的应该是鲁国话。我们大家很多人说的都是地方话。但是读诗、书还有主持的时候要说雅言,国都的语言。就像我们现在的官方语言和广播电视均是普通话相似。因此吟诵的时候使用雅言。形成了文读系统。
文读系统的意义在于民族文化统一。文读系统相当于现在的地方普通话,可以互相沟通。
文读系统是一种介于古音与当地口语之间的语音系统,是文人努力想保留古音、模仿官话而又未能完全做到所产生的语音系统。文读就是文人读书的语音,吟诵使用文读系统是很自然的事情。
各地方言都分为文读和白读。白读是口语,文读是当地文人的读书语言,介于官话和方言之间,古音与今音之间,读书必文读。例如下象棋是车字读ju,不能读作che。粤语又称白话,相对就该有文话。不过现在这套系统频临消失。
《论语》中有“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的话,说明从先秦时代起,诵读就有使用官话体系的传统。
汉代以后,尽管各地方言差异很大,但是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时 候,使用的是同样的音韵系统,唯读音按当地文读,各有差异,但这个差异比之方言的差异要小很多,尤其是韵部系统是统一的。
以前很多人都有“吟诵是方言吟诵”这样一个概念,那是不对的。也因此,我们现在在发展吟诵的时候,应该创作普通话新吟诵,是符合吟诵的规则的。唯不可统一音程与声调的对应关系,也就是不可统一曲调而已。这也是在继承“文读”的传统。
吟诵使用文读系统,也就意味着用仿古音读,一般用平水韵读。唐以后的诗词文赋基本上都是用平水韵创作的,如果不用平水韵去读,其中的很多美感乃至涵义都将丧失。
比如: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白、日、雪、莫、识平水韵中都是入声字,吟诵时都是很短促的读。白日短读,黄云长读,我们会感觉到黄云漫天,环境的恶劣。
慢慢就会了
清风也是会些基本调,要想吟诵好,需要专心,没人打扰,
当然也不是说要严格地按照平水韵读,那是不可能的,平水韵本身究竟怎么读,学术界也还没有完全的定论。也没有必要那样读。但是一定的规则还是要遵循的。
吟诵的文读,只是在重要的方面要求按平水韵读。最主要的有两个。
一个是韵。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很多诗词文赋的韵脚都不押韵。其实原来都是押韵的,按照平水韵就是押韵的,
比如“远上寒山石径 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斜”原读xiá,普通话读xié,就不押韵。这种时候,要文读,要按平水韵读。
因为押韵是诗词韵文最重要的事情,它不仅仅是个美感问题,它是直接用来表达涵义的。比如我们前面就讲过三十平声韵哪个韵是什么情绪,古人用韵不是乱用的。韵还起到重复和结束的提示作用,帮助读者理解诗文的情绪结构。总之,押韵的地方一定要读押韵。
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入声字。
入声字在格律中很重要。有的诗词是入声韵,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柳宗元的《江雪》,像柳永的《雨霖铃》、岳飞的《满江红》、李清照的《声声慢》。不读入声,诗词的形神就全散了。
我给大家读一段【雨霖铃】吧
雨霖铃压的就是入声韵
杜甫人称“沉郁顿挫”,“顿挫”者,多用入声也。不读入声,顿挫愤激之意还哪里寻找?更重要的,是入声是短音,音感上有很独特的感受。普通话没有了短音,所有的字音都一样长,就读不出古诗的长短交错之美了。
入声字都是用力读
特别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入声字读来字字都是哽咽之音
比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一共有三个入声字:落、月、出。“落”字的使用很形象,而尤其突出的是“月出”两字。两个入声字连在一起,顿挫之感非常强烈,好似敲击之声,有突然而来的感觉,所以后面用“惊”字。如果前面不是入声字,月亮就好像慢慢地出来的,那就不会“惊”到“山鸟”了。
你如果把入声字按照平时的普 通话读出来,就感觉不到那种顿挫的意味,特别是那个出字,普通话是平声,根本感觉不到月出怎么惊到了
古人对入声的使用也是很讲究的,不是顺着意思来,该哪个字就哪个字的。入声在整个句子中会显得很突出。
在此只举一例,比如两个入声连用的情况,一定是极为愤激或极为慷慨的时候,像“白日依山尽”、“月落乌啼霜满天”、“飒飒东风细雨来”、“壮怀激烈”、“凄凄惨惨戚戚”等等。
这些古诗美妙之处,只有吟诵才能显现出来,因为吟诵是按照格律,按照平水韵,按照诗人当时的创作方法来读的。
古人对入声的使用也是很讲究的,不是顺着意思来,该哪个字就哪个字的。入声在整个句子中会显得很突出。
在此只举一例,比如两个入声连用的情况,一定是极为愤激或极为慷慨的时候,像“白日依山尽”、“月落乌啼霜满天”、“飒飒东风细雨来”、“壮怀激烈”、“凄凄惨惨戚戚”等等。
这些古诗美妙之处,只有吟诵才能显现出来,因为吟诵是按照格律,按照平水韵,按照诗人当时的创作方法来读的。
顺便说一句,吟诵的人是必须 懂诗词格律的。
几十年来,我们讲古诗不讲格律,只把古诗当大白话理解。“白日依山尽”就是大太阳顺着山落下去了,那王之涣又何必写诗?我们太忽视形式,殊不知正是形式在表达意义。不讲格律而讲诗实在是很可笑也很可悲的事情。
只有写过近体诗的人,才会理解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安排语法结构,他究竟想说什么。
所以,恢复吟诵,也必须恢复讲解诗词格律。也不是非要写好近体诗才能吟诵的好,只要了解诗词格律,有了创作经验,哪怕写的不好,都没有关系,至少会从创作的角度来读诗,来理解诗。这样才会有好的吟诵。
再顺便说一下,诗词格律并不难。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流行天下, 他的研究比较精深,所以难倒了不少人。其实格律很简单,就是“同句相间、同联相对、邻联相粘”三原则加上避免三平、孤平而已。
现在也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讲诗词格律,清风也曾经整理了专门的《如何巧记格律》的资料。理解格律不难,难在写的好。吟诵只要求理解格律,所以,这个事情是应该做的,也是可以做的。
9、腔音唱法
腔音是中国音乐体系的特征之一,即音的轻重、疾徐、高低等等始终都在变化之中,不像近现代的西方音乐那样,音与音之间是跳跃的,每个音本身又是固定不变的。
我们把现在流行的西方唱音叫“平板音”。腔音并不是汉族音乐所独有,实际上在全世界、古今历史上,腔音远占绝大多数,西方民间音乐也有腔音。当然汉族的腔音又有自己的特点。汉族的声乐历来就是腔音唱法,这是我们的传统。
吟诵的时候,使用腔音唱法,会比较有韵味,才是传统的吟诵。
腔音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充分地调动起语音的音强、音高、音长来辅助表达意义。平板音不会用这些手段,所以叫平板音。
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它的音强、音长、音高的变化,都与其声调有关,又与其发音部位有关。以前汉语所有的声乐都是腔音,从戏曲曲艺到店铺伙计唱账、街头小贩叫卖,全是腔音。
以前说读书人摇头摆尾,为什么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摇头摆尾呢?就是因为在吟诵。只有吟诵的读法才需要摇头摆身。
“五四”以后,摇头摆尾成了讽刺旧派文人的一条罪状。当然这与清代以来八股文的走偏有关。徐灵胎《刺时文》中有句:“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等等,但这是在抨击八股文,而且是不好的八股文,并不是讥刺吟诵。
徐灵胎先生自己也是要吟诵的。后来有很多文艺作品,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等,都把旧文人描绘成摇头晃脑的样子,以为丑化。这是不公平的。
为什么吟诵一定要摇呢?首先要有一个观念,所有的声乐系统歌唱的时候都是要摇晃的。戏曲、说唱、摇滚、RAP、通俗歌曲、世界各地的民歌等等,都在摇晃,只是摇晃的方式不同。
歌唱的人做各种动作,尤其是头部的动作,是为了 辅助发出适宜的语音。全身不动地唱歌,等于丧失了很多语音的辅助表达工具,当然唱不好了。所以说,摇是正当的。
关键是为什么吟诵的摇与其他唱法不同?这是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其声调是有升降的,为了发出这样的音,而且是慢慢地长长地发出,就需要将身体的气腔也慢慢地扭动,所以看起来像摇头摆尾。
现在汉语歌曲都学西方唱RAP了,没有架子鼓就不会唱歌了。这就不是汉语的歌曲了。汉语的美就没有了。
10、声韵涵义
这条规则说的是,吟诵一定要把诗文的声韵的涵义吟诵出来。
百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汉语的 诗歌当西方的poetry讲,只从字面解释诗歌的涵义。所以就用西方的朗诵法。朗诵是不管原初创作时候的声韵涵义的,或者说,不按原来的样子念。
然而,汉语的诗歌原是吟诵出来的,先吟后录,所以我们叫“做诗”不叫“写诗”。吟诵的时候,字音拉的很长,字音本身的声音意义就被放大、加强、夸张,从而占据了诗歌意义的很重要的部分。
声韵的意义与字面的意义的结合,才是汉语诗歌涵义的全部。当我们抛弃声韵意义的时候,诗歌的涵义不仅仅是不完整、不深刻的,而且
好诗一定声韵优美而又意义深 刻。当我们说某诗好的时候,叫做“脍炙人口”,没有说“脍炙人目”的,因为诗歌实际上是流传于口头的。声韵不美,不可能流传,不可能成为名作。
声韵涵义有哪些呢?很多已经很难恢复或找到了。我们只说现在能体会到的,它们是
文体、格律、韵、入声字、开闭口音、声调组合、声母、其他。
我们重点说一下文体。
要理解一首诗,首先要判明它的文体。如果文体判断错误,那么理解也一定会错误,吟诵也一定不会吟好。因为,不同的文体,表达涵义的机制不同。
我们现在往往是什么都用西方理论概而论之,一锅粥煮。吟诵的诗和朗诵的诗,意义机制怎可能一 样?同样的字吟诵出来和朗诵出来,意思是不一样的。对文体的判断,首先就是要认定汉语诗歌就是汉语诗歌,它不是英语诗歌。它是吟诵的,是旋律型声调语言的,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不是用来发表鼓动、思考抒情的。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考虑汉诗内部的文体差异。四言、楚辞、五古、乐府、绝句、律诗、歌行、词、曲,每个都有自己的意义表达机制,况且在每个还可以再细分。
关于不同文体的意义机制问题,是一个大题目,在此不能展开,只能点到为止。
比如,古体诗用换韵来表达情绪的改变,近体诗就不能换韵,因此,韵本身的开闭口情况就更重要了。
又比如,近体诗的对仗,实际上是一种省略,是两句在说四句的意思。对偶如果就是有对无,前对后,那就成废话连篇了。
又比如,乐府(我说的是真正的乐府,不包括文人拟作)是歌舞表演,就有很多歌舞表演的需要造成的机制,像重复呼应、角色扮演、暖场渲染等。
又比如,词的旋律是基本固定的,所以情绪线索也是基本固定的,语法结构也就是基本固定的。等等。总之,要按文体机制理解诗歌涵义,方能准确把握,然后吟诵才能得其神韵。
格律、韵、入声字、开闭口音、声调组合、声母这些前文我们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诗可以修养心灵,陶冶情操。语文应该是从语言出发的一种人生观的教育。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汉语这种旋律型声调语言,与中国人的太极式世界观是有关系的。语言塑造灵魂。语言塑造气质。
90年以前,中国文化改革从语言开始,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小学语文改用白话文。吟诵就开始退出了语文教学的舞台,国人也就逐渐忘记了吟诵的声音和意义。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规则很奇特
平长仄短入声促
韵字平仄皆回缓
一三五字可随意
二四六字须分明
依字行腔气息匀
节奏点上停一停
至此,吟诵应遵循的规则,一本九法我们全部学习完了。吟诵的基本规则,大家也已经基本了解了。
至此,吟诵应遵循的规则,一本九法我们全部学习完了。吟诵的基本规则,大家也已经基本了解了。
有人也许会说,我还是不会吟诵。清风可以告诉你,方法是要靠实践去体会的,而学会吟诵的捷径恰恰是你去多听吟诵的音频,然后结合我们所讲的方法去体会和理解。
欲知其中真意,只有实践。去听,听得多了,可以举一反三。去记,记得多了,才会变成自己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