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课程第二讲【辽宁舰老师】

个人日记

 中华诗词网校楹联1404期
对联课程第二讲  

平仄

一、平仄是什么:
 
我们先查查《搜韵》:

“平”,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
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


“仄”,会意。从厂从人。厂音罕,山石之厓岩。人处厂下,有虑倾侧之象。

本义:倾斜。引申意:不稳。


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八千年了。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开始进入字符积累阶段。商代时期已形成相当系统的文字体系。




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


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音调。因此读起来响亮清晰,婉转动听,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用这种语言写成的诗文有铿锵悦耳、抑扬顿挫的美感。


【平仄】就是把汉字的声调划分为两大类:“平声”和“仄声”。
 
二、现代汉语的平仄:
 
1、现代汉语的平仄划分:
 
现代汉语的读音以北京话为代表,也就是我们天天都听着、讲着的普通话。我们通常称之为“今音”。
 
普通话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比如:衣(yī)--阴平、怡(yí)--阳平、以(yǐ)--上声、意(yì)--去声。
 
其中,
 
【平声】“衣(yī)--阴平、怡(yí)--阳平”这两个声调的汉字就称为平声字。
 
【仄声】“以(yǐ)--上声、意(yì)--去声”这两个声调的汉字就称为仄声字。
 
所以,会说标准普通话的人,很容易就能分清“平”和“仄”。
 
2、普通话的标准注音:
 
普通话的标准注音用拼音来完成。
 
拼音包括声母、韵母和音调三部分。
 
比如:衣(yī),“y”是声母,“i”是韵母,“i”上面的短横“ˉ”是声调,表示阴平声调;

怡(yí),“i”上面斜向右上方的“′”符号表示阳平声调;

以(yǐ),“i”上方的先向右下方再向右上方转折的“ˇ”符号表示上声音调;

意(yì),“i”上面向右下方斜的“‵”符号表示去声音调。
 
3、普通话汉字的查询工具:
 
普通话的标准查询工具是《新华字典》。使用电脑时,也可用《在线新华字典》很方便地查询到拼音和字义。
 
这个就是《在线新华字典》的网址:http://xh.5156edu.com/bs.html
 
上一讲所介绍的《搜韵》中的“现代字典”,就是来源于《新华字典》。所以,我们查《搜韵》,也就相当于查《新华字典》。

普通话不是很标准的人,只要查查《新华字典》或《搜韵》,就能够确定读音、声调和字义。

4、多音字的平仄判断:
 
⑴、多音字的平仄变换:

单音字:在汉字中,有些字只有一种读法,一种声调,叫“单音字。”

多音字:有些汉字有两种或几种读法和音调,就叫“多音字”。

【多音字】普通话有些字有多个音调或多个拼法。我们称这些字为多音字。
 
如:
 
结:(jiē)结巴,(jié)结束
 
行:(xíng)举行,(háng)银行;
 
给:(gěi)给谁,(jǐ)供给;
 
血:(xiě)流血,(xuè)血债;
 
奔:(bēn)奔跑,(bèn)投奔;
 
中:(zhōng)中间,(zhòng)命中。
 
像“结”“行”这样在阴平阳平之间变换读音,或者像“给”、“血”这样在上声、去声之间换读音的多音字,我们不用去考虑他们的平仄问题。因为阴平阳平都是“平”,上声去声都是“仄”。
 
但是像“奔”、“中”这样,异音分跨“阴平阳平”和“上声去声”的,就会产生平仄变换的问题。这时我们就要准确地判断它们到底是读平声还是仄声。

这就像把人分为男性、女性,而男性、女性又分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男性集合包括成年男和未成年男;女性集合包括成年女和未成年女。如果个别男性混进女性集合,就会发生问题。

⑵、判断多音字的工具书:
 
虽然多音字的读音会有变化,但是在确定的语言环境中(比如多音字组词确定以后,或者跟上下文联系一起时),它们的读音确实固定的、唯一的。
 
说普通话一定要按规定的读音去说。
 
这个规定是什么呢?那就是《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电子版《现代汉语词典》下载地址:http://hycd.softonic.cn/
 
⑶、多音字主要类别:
 
据初略统计,《新华字典》中所列多音字有六百多个,个别字的读音有五个之多(如“和”字有hé、hè、hú、huó、huò五个音)。
 
这六百多个多音字可以分为三类。
 
①、词性不同、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例如:
 
  长 cháng (形容词) 很长 长远 长久
zhăng (动 词) 生长 成长 长知识
 
  数 shǔ (动 词) 数落 数不清 数得着
  shù (名 词) 数据 数量 数额
shuò (副 词) 数见不鲜
 
  为 wéi (动 词) 大有可为 认为 成为
wèi (介 词) 为人民服务 为虎作伥
 
  的 de (助 词) 谁的书 我的祖国
  dí (形容词) 的确如此 的当(恰当)
dì (名 词) 目的 有的放矢
 
  降 jiàng (动 词) 下降 降雨(降:下落之意)
xiáng (动 词) 投降 降龙伏虎(降:归顺,使驯服之意)
 
  殷 yān (形容词) 殷红 朱殷(指黑红色)
yīn (形容词) 殷实 殷切 殷勤(丰盛,深厚,周到之意)
 
以上列举的六个字中,前四个字词性不同时,读音也不同;后两个字词性相同,但词义不同,因而读音也不同。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在六百多个多音字中,这种类型的多音字约有五百个,掌握了这种类型的多音多义字,就意味着掌握了大多数的多音字。这类多音字的数量虽大,但由于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只要认真加以比较,它不同的读音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②、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代而形成了多音字。例如:
 
  隽 juàn 隽永
jùn 同“俊” 隽秀 隽茂 隽拔
 
  龟 guī 乌龟 龟缩 龟鉴(喻借鉴)
jūn 同“皲” 龟裂
 
  佃 diàn 佃户 佃农 佃租
tián 同“畋”(打猎)
 
  拽 zhuài 把门拽上 拽不动
yè 同“弃甲曳兵”的“曳”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只有极少部分在白话文中继续使用,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人,掌握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并不困难。
 
③、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例如:
 
  单 dān 单位 简单 菜单 单纯
  shàn 姓单 单县(地名)
chán 单于(古代匈奴的君主)
 
  柏 băi 柏树 松柏常青 柏油马路
  bó 柏林(地名)
bò 黄柏(中药名)
 
  朴 pǔ 朴实 艰苦朴素 俭朴
  piáo 姓朴
  pō 朴刀(一种旧式武器)
pò 朴树(树名) 厚朴(中药名)
 
这种类型在文言文中叫作“古音异读”。这类字的读音自古代沿袭下来,大多没有改变,因为专有名词具有固定性。
 
以上三种类型与文言文中的异读情况有一一对应关系。理清这种关系,对掌握白话文中的多音字是大有裨益的。
   
4、现代汉语平仄变换的常用多音字表:

我们前面讲过,对于只在阴平阳平之间的多音字和只在上声去声之间的多音字,不会影响到诗词联的平仄问题。我们不用管它们。
 
剩下的在阴平阳平和上声去声之间变化的多音字,会影响到诗词联的平仄。这类字常用的只有160个。
 
有人把这160个字整理成《平仄变换的常用多音字表》。请大家遇到这类字,要根据它们在词组、句子中的词性和词意判断它们该读什么音,该归为平声还是仄声。
 
多次使用以后,我们慢慢就可以记住大部分会影响平仄的多音字。
 
这个表已经上传到群文件。请大家自行转载,不逐一讲解了。由于来源于网络,未经验证,请大家在使用时查证字典。


三、古代汉语的平仄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普通话的读音已经跟古代汉语有了一定的变化。


 


我们今天用普通话去读古诗词、古对联和古文,有时会觉得拗口,这就是因为语音发生了变化。


 


古人的作品,是按照当时的汉字读法来作的。我们要想读懂古人的作品,首先必须知道古音是怎样读的。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古汉语读音并在诗词联群要求大家使用古音来练习的主要原因。


 


1、古音的平仄是怎样的?


 


古音也是分为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古音的平仄归类是:





古音的平声,基本相当于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但没有具体划分阴平、阳平。


 


古音的仄声,包括了上声、去声、入声这三部分。


 


古音的上声、去声也基本相当于普通话的上声、去声。


 


而古音的入声,在普通话里已经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里了。


 


因此,辨明在普通话中入声字是哪些,就是我们正确判断古仄声最主要的任务。


 


入声是什么声?入声是由塞尾-b、-d、-g、-m、-t、-k变化而来,所发音调接近于去声,但发音特别短促。而且发完主音后,还有一个欲发而止的辅音。这有点像英语里的后缀清辅音。


 


普通话现在已经没有了塞尾辅音。而南方一些方言比如粤语、闽南语等,还保留着塞尾音。





比如:竹,普通话是:zhú,粤语却是:zuk,这个“k“就是塞尾,只是做一个”k“的口型,却不发出”k“的声音。


 


又如: “小瘪三”,“瘪”的普通话读biē,上海人说是biè。跟《康熙字典》记:避列切,也就是取“避”的声母“b”和“列”的韵母及声调“iè”相拼,保留了入声读法。


所以,会讲南方地区的吴语、粤语、赣语、闽语等方言的,辨认入声字要容易一些。


 


我们今天读入声,只需把入声字读为去声,但要比去声读得短一点。


 


如果把平声作为两拍,则上声、去声读为一拍,而入声则读半拍:

平声:——


上去:—


入声:-


 

2、入声分派到普通话中阴平阳平的入声字表:(共429个)

(已上传到群文件,请同学们自行下载)。


 


①、分派到普通话阴平声部的入声字:(共161个)


  


②、分派到普通话阳平声部的入声字:(共268个)


 


至于入声字分派到上声、去声的,因为上去入都是仄声,不会引起古仄声转变成今平声的问题,我们不列举了。大家可以另行下载这两部分的入声字表。


 


3、记入声字的一些方法:


 


⑴、利用方言记:





有些古诗,用普通话读,觉得拗口,而我们用方言来读,就不觉得拗口。这就是因为地方方言还保留着入声。南方地区的吴语、粤语、赣语、闽语等方言还保留着入声,北方地区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也有许多地方还保存入声。江淮官话、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也保留入声。


 


我们可以试着用普通话和方言来读古诗,普通话读起来拗口而方言读起来不觉拗口的那些字基本上就是入声字。


 


例如:


 


避暑最宜深竹院 == 伤寒莫妙小柴胡。


 


用普通话读,“竹”读阳平,读到“竹”字时,觉得有点不爽口。


 


但是,如果用闽南语或者粤语读,则没有不爽口的感觉。


 


为什么?因为这两种方言都保留了古音中的入声,把“竹”读成类似于去声,但是比去声短促的。而“竹”就是入声字。





又如,“小瘪三”,普通话读“瘪”是“biē”,平声。而上海人说则是“biè”。查《康熙字典》,“《廣韻》《集韻》㼿蒲結切,音蹩。(屑韻)。”是入声。





再如,会用闽南话唱《爱拼才会赢》的同学,唱到这一句“一时失志无免怨叹,一时落魄无免胆寒。”都会感觉到:“一”、“失”、“志”、“魄”唱起来特别短促。其实,这四个字恰恰都是入声。





入声字带有后缀不发音的塞塞音b、d、g、k、t等,类似于英语的map、cat等带有后缀清辅音,也是只做口型不发出声音,同时读得短促。会说上述还保留着古入声方言又会说英语的同学,可以在说方言的时候,尝试用英语后缀清辅音的方法来体会入声字,应该会对辨别入声字有帮助。





⑵、根据普通话拼音来辨别古入声字或现代方言的入声字:


 


①、先看看哪些是入声?


 


(A)、凡b、d、g、j、zh、z六个声母读阳平的字,都是古入声字。


  


(B)、凡d、t、L、z、c、s等六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C)、凡k、zh、ch、sh、R五个声母与韵母uo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D)、凡b、p、m、d、t、n、L七个声母跟韵母ie拼时,不论普通话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只有「爹」die字例外。例如:  


 


(E)、凡d、g、h、z、s五个声母与韵母ei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F)、凡声母f,跟韵母a、o拼合时,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G)、凡读ue韵母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只有「嗟」jue,「瘸」queˊ,「靴」xue三字除外。例如:  





 (H)、一字有两读,读音为开尾韵,语音读i或u韵尾的,也是古入声字。





这一部分的详细资料,以上传到群文件。请大家自行下载。


 


②、再看看哪些不是入声字:


 


凡韵尾是-n或-ng 的字,即韵母为an、en、in、un、ang、eng、ing、ong的字,都没有入声字。见到带有这些韵母的字,我们就不必纠结入声的问题。


 


⑶、通过字的偏旁(声旁)来记住入声字


 


A、形声字有入声偏旁的字几乎都是入声字


 


形声字:是古人造字的一个形式。形声字,都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义符”,用来表达新造字的分类;另一部分为“音符”,用来表示读音。新造字的读音与“音符”相同或相近。


 


例如:“荷”,“ 艹”是义符,表示“荷”属于花草类;“何”是音符,表示“荷”的读音与“何”相同。


 


又如:“帕”,“巾”是义符,表示“帕”属于编织类;“白”是音符,表示“帕”的读音与“白”相似。


 


因此,凡是“音符”是入声字的,由这个“音符”和其他“义符”组合的字几乎都是入声字。


 


例如:


 


“白”字为入声,那么,几乎所有含有白字的字,几乎都是入声。例如“泊、粕、伯、柏、帛、舶、箔、珀……”等等(泉字除外)。这样,我们记住一个“白”字,是不是等于记住了一大片? 


再引申一下,百字里就有个“白”字,含有“百”字的字,也都是入声,比如陌字


 


 “曷”字,它也属于“入声”,只要见到任何字里,含有这个“曷”字,可以毫不犹豫地判定它为入声字:比如“喝、褐、渴、羯、揭、遏、葛……”等等


 


 “只”字,也是属于入声字。我们依去找含“只”的其他字:“织、识、帜”,是入声。


 


 “卖”字是入声, “读、赎、犊、渎、牍、椟、黩……”也是入声。


 


 “合”是入声,“鸽、塔、答、蛤、閤、盒……”也是入声;


 


冨(方副切,读否的四声)是入声,“副、富、福、辐……”。都是入声。


 


我们就总结一下这个规律:形声字有入声偏旁的几乎都是入声字。


 


我们再反复找出一些类同的字,“滴、嫡、嘀、谪、摘……”,“弗、佛、拂、氟……”;“碟、蝶、堞、谍、牒、揲、蹀、喋、鲽……”;“插、锸……”。


 


这样,我们记住了一个偏旁是入声,就可以记住一大堆入声字。


 


B、会意字则不能用于确认入声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成。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会意字分为:


 


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


 


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


 


因为会意字的读音跟组成它的元素并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会意字是否入声字,不能单纯地用组成它的元素是否入声字来判断


 


如“立”字是,“泣”(qì)是形声字,是入声;而“位”(wèi)字是会意字就不是入声。


 


⑷、通过查找工具书来确定入声字:


 


确定入声字最准确的方法是查古代字典、韵书,如我们上一讲介绍的《搜韵》,就是很好的确定入声字的工具。


 


http://sou-yun.com/QR.aspx 《搜韵》网址


 

因为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字,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入声的概念和使用,所以一开始会感觉纠结。但是,随着我们的学习,大家会慢慢接触到。用多了,也就能逐渐记住。这里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多查《搜韵》,多读古诗词联,一个一个地记。几个月的学习下来,起码也能记住常用的入声字了。

4、除入声字以外的古音平仄两读的常用字:

有些字在古音中是平仄两读的。又分为两类:

⑴、平仄两读,字义不变,称为“平仄通用字”:

第一讲作业第二题中要求同学们查《搜韵》的“看”、“望”、“听”、“叹”和举例的“探”等字,都属于这一类。这一类字不很多,请大家逐步积累。请参看《平仄可通用字》。

⑵、字义改变,读音改变:如:

【难】 仄——名词【灾难】【有难】 平——形容词【困难】【艰难】
【供】 仄gòng——名词【口供】 ;动词【供应】  平gōng——动词【供给】
【教】  仄jiào——名词【宗教】动词【教育】  平jiāo——动词【教书】
这类字要看具体语境来判断平仄,并查阅相关字典确认。

四、古今读音发生平仄改变的字:

⑴、今古都只有一个音,但平仄相反的,字义相同的:

【禧】  今音:xǐ;古音:xī。字义都是福、吉。

这类字,我们只要记住今古音相反便可。

⑵、古音平仄通用字,今音只有一个音,字义相同的:

【探】  今音:仄tàn;  古音tān,tàn
【烧】  今音:平shāo;古音shāo,shào

这类字,我们也只需记住古音是平仄通用便可。

⑶、今古音都是平仄两读,字义相同的:

【荷】:今古音都读平hé【荷花】;今古音都读仄hè【负荷】

上面这三类字,因为今古音只是平仄不同,字义都相同,比较好记。

⑷、古音多音,须按字义决定读音,今音只有一个音的:

【跑】  今音:仄pǎo【跑跳】;古音:páo 【通假字,意思同刨】pǎo【跑跳】

通假字是古人用一个原本字义不一样的字代替了另一字义的字,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别字”,比如:用“知”代替“智”;用“亡”代替“忘”等等。由于已经广泛流传,所以也就将错就错,不再更正。

这类字在白话文中已经不多,所以也不会很难记。

这类字,需要我们从整个语境来具体分析,并查证相关字典。

如清联:
《学海堂》 白 镕 
知水仁山,在此堂宇; 
经神学海,发为文章。 
  
[简注]学海堂:在广东广州越秀山。为阮元督两广时所创办。白镕(1766—1839),字小山,清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嘉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知:智的古字。同“智”,智慧。《论语?子罕》:“择不处仁,焉得知。”仁:仁爱。古代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爱人。经神学海:东汉何休著《左氏膏肓》、《公羊废疾》、《谷梁墨守》,郑玄起而论难,与之抗衡。二人闻名当世,求学之人不远千里而来。京师称郑玄为经神,何休为学海。经,经学。学海:学识渊博。联语从智仁经学扣题立意,勉励学子益知居仁,笃学敏行,极切学海堂之主旨。此联用语较之阮元题“学海堂”联清爽明畅,平易近人。请看阮联:“公羊传经,司马记史;白虎德论,雕龙文心。”公羊传:古籍名。战国齐人公羊高著。司马记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白虎”句:指《白虎通德论》,汉班固撰。“雕龙”句:指《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著。

这里的“知水仁山”,“知”不是动词“知道”,而是名词“智”的通假字,是引用孔子“仁义礼智信”的“智”和“仁”这两种君子之德。

又如,今天班群有一副对联:




我们查查《搜韵》:

 “出”今音是阴平声,阴平阳平都是平声;而古音,“出”是入声字,古音是仄声。

 “抚”今音是上声,上声去声都是仄声;而古音“抚”却是平声。

“过”今音是去声;而古音有两读:《搜韵》里,《康熙字典》注解:

“过”古音读去声时,其字义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㼿古臥切,戈去聲。 (个韻)


A、意为“超过”“越过”:“《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B、意为“过错”:“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C、意为“罪过”:“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D、意为“指责”:“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E、《易经》卦的名称:“又卦名。易大過,小過。”




“过”古音读平声时,其字义为: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㼿古禾切,音戈。 (歌韻)


A、意为“经过”:“《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B、意为“传过”:又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C、又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D、又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E、又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



综合《康熙字典》的注解,可得结论:“《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也就是说,当“过”表示“经过”这一字义时,古音是平声。

A-18桂花雨
日出云开风抚水==雨过海晏月连波

这对句,“过”正是表示“经过雨的洗涤”之意,所以,古音应读平声。

所以,我们要根据字词在整体语境中的作用与表达的意思,去判断它的读音。


1404对联第二讲作业:


一、查《搜韵》,判断下列字的今音、古音是平声还是仄声?是不是入声?

1、    百      伯      拍      皈
今音: 
古音: 

例:   白
今音: 平
古音: 仄入

2、    鸭      狎      押      呷
今音: 
古音: 


例:   甲
今音: 平
古音: 仄入

3、    学     究      颗     玩
今音: 
古音: 


4、    漫     醒      噓     怨     
今音: 
古音: 


5、    担     乘      假     望
今音: 
古音: 


二、标出下列清联的古音、今音平仄:

1、    沧浪亭 宋 荦
     共知心似水 == 安见我非鱼。
古音:  
今音:  


2、    《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 茶烟梧月书声
古音:  
今音:  


3、    荣宝斋 高其佩
     软红不到藤萝外 == 嫩绿新添几案前。
古音:  
今音:  


4、    题安宁温泉 张 英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古音:  
今音:  


5、    张氏书屋联 徐时作
     寄迹此山中,数亩方田,日看犁云耕雨; 
古音:  
今音:  

     忘机斯世外,三间古屋,时欣弄月吟风。
古音:  
今音: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