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外几首诗歌谈现代诗歌创作
个人日记
尽管如今的诗歌很不值钱,但喜欢诗歌的人为数不少,以至到了遍地都是诗人的地步。那么什么样的诗人是好诗人?中国有两种诗人:一种是时代的歌者,一种是生命的倾听者。在国内,这两种诗人都吃香,尤其是前一种,很容易获奖。但获奖并不意味着就是好诗,发表也不意味着就是好诗,好诗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再过一百年,还有人被诗打动,那才算是好诗。
所以我们在评价诗歌的时候不要为外象所迷惑,而要分析诗歌的内在品质。有些诗很招摇,就像一个在舞池中心搔首弄姿的女子,虽然吸引人们的目光,但她并不美;有些诗很低调,就像默默站在舞池一角的女子,回首一看,那才是真正的美女。
有些诗,读上去意境非常美,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你觉得这诗也没什么,新鲜一时而已。有些诗,初看似乎平平,但是过后再读,发现越读越有味道,很耐品。耐品的诗才经受得时间的考验。
现代诗怎么写?我们都知道过去的诗是讲究用文雅的词,讲究格律和韵律,现代诗不要这些东西了,要口语化,尽可能少用文雅的词,少用书面语。打个比方,过去的诗,是加糖,加奶,加茶,加色素的一杯水,不加那些东西人们会觉得没味道;而现的诗就是一杯纯净水,什么也不加,用最质朴的语言让你感受到诗意。
诗歌是经历了一个由质朴到华丽,再由华丽回归质朴的过程的。最早的《诗经》如果翻译出来,就是大白话,很淳朴。但经过唐宋,一下子变得华丽起来了,其实唐宋的诗词里还有一些质朴的东西,但到了明朝,有过一次大规模的篡改,把质朴的东西给改文雅了,这下就把文化给毁了,比如李白的“山月”给改成“明月”“床前看月光”改成“床前明月光”,在文雅的改造中,中国诗歌增加了一些虚伪的元素,反倒不如日本的和歌真实自然。
孔子说文质彬彬,太文雅的东西是虚伪的,太质朴的东西又粗俗,文质彬彬才好。那么好诗是什么样的呢?应该是以质朴的语言写出雅意,这就是现代诗歌追求的境界。
下面我们来看几首诗歌,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来体会下现代诗歌的妙境。
论事物的表面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
I
在我的房间里,世界超出我的理解;
但当我走动,我看到三四座小山,
还有一朵云,构成了它。
II
从我的阳台上,我环视黄色的空气,
阅读我写在那里的句子,
“春天如脱衣的美人。”
III
金树是蓝色的。
歌手把斗篷扯到头顶。
月亮在斗篷的层叠中
这组诗的标题非常有意思《论事物的表面》,像是论文的标题,那么写的真是事物的表面吗?其实,他是通过事物的表面,概括精神本质的,由表及里。
第一首,在房间里理解世界,理解不了,世界超出他的理解,很苦闷啊,这世界怎么这么让人费脑筋呢?但是,在走动中,突然发现,世界很简单,不就是几座小山和一朵云嘛。
什么意思?要我说,是禅意。我们来看佛教界的一段公案,有僧问赵州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就是问,达摩从西方来,他的经到底讲得是什么呢?核心是什么内容呢?赵州禅师回答说:“庭前柏树子”。什么是禅?庭前柏树就是禅,想什么达摩啊。看目下,看生活,不要想不切实际的空道理。什么是赵州桥?度驴度马的就是赵州桥。什么是禅的境界?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就是禅的境界。
什么是世界呢?想那么多干嘛?我们只有一个小小的脑袋,怎么去理解无边的宇宙?世界就在我们身边,你发现了美,就发现世界了。小山和白云很美,这就是你的世界。大家明白这首诗了吗?很简单,但是道理很深。
第二首,环视空气,空气是黄色的。真的是黄色的吗?当然不是,只不过诗人觉得唯有用金黄色才能表达春天的空气的质感。这个黄色可不是我们的沙尘暴,要那样,得用空气是黑色的表达才行。诗人把诗句写在空气中,不是在纸上,春天是什么,是脱衣的美女。大家不要往色上想,别想歪了。这个美女是什么呢,犹如维纳斯一样,露出质朴的美,本来面目。衣服给人太多的伪装,是不是美女,卸下伪装才知道。
第三首,到了晚上,金树是蓝色的,金树是一种树,和美好的夜色融为一体了,所以诗人觉得金树就是夜色,是蓝的。歌手是什么?不一定是人,可能是夜莺,它的歌声扯来天幕,天幕的褶皱里有什么呢?有一轮美好的月亮。
这组诗是诗人对生命对生活的个性化体验,语言质朴,但富有深意,这就是好诗。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中国诗歌,河北诗人大解的诗:
飘忽不定
大解
总有一些身影从街口闪过
看上去飘忽不定我的视力不好
常把移动的事物看成是幻影
说实话我曾多次离开过自己的身体
从远处观察发现自己的前身
是一个系列像排队经过的人群
1957年我出生2059年我还将出生
犹如街口闪过的身影
一些人过去一些人反复来临
我坐在胡同里看见风
卷着地上的落叶从我面前经过
还有一些看不见的事物
把我的手轻轻拉起离开了人群
2004.11.18.
这首诗貌似是一首通灵诗,犹如灵异故事,实际上是诗人对生活的整体概括。
飘忽不定的身影是什么?就是来来往往的人群,别人在我们眼里飘忽不定,我们在别人眼里也是飘忽不定的。今日相聚,明日分手。诗人在冥想中离开自己的身体,冥想前世今生,生命是什么呢?生命就是排队到这世界上来观光的一群旅客,对不对?我们都是旅客,人生路途上的旅行者。至于能不能领略到人生路上的风景,那就看你的修行了,很多人是糊里糊涂地来,糊里糊涂地去。
站在我们的角度看,我们的生命很重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我们算什么,来了去了,铁打营盘流水的兵,是无足轻重的。1957年出生,2059年又出生,这不是灵魂转世,不要这么想,像大解这样的诗人,若干年后总会再冒出一个来的。再冒出一个和他一样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但是,热爱又怎样,还是像街口闪过的身影,就是多次闪过,世界还是这个世界,生命还是那个生命。站在高的境界看,单独的生命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你因为我而有了存在的意义,我因你而有了存在的意义,生命是互为依存的。
看到落叶,诗人联想到生命的悲哀,当他远离人群的喧哗时,被一只看不见手拉起,他才能找到宁静的内心世界,才能品味明白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写诗,写文,都要和世界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距离让我们悟出人生的真谛。
我们看史蒂文斯和大解的诗,都是非常口语化的,通过细微的心思去个性化的感悟生活,感悟生命,并且写出了深意。所以现代诗歌创作很简单,不要想那么多,就是一个“悟”字,真诚地去悟,质朴的去悟,不去玩花样,玩技巧,而是大巧若拙,看起来笨笨的,怪怪的,也不用什么精美的词,自然地表达出内涵的美来,这就是好诗。
我们再来看一首国外的诗:
[德]萨拉•基尔施 半开的门扉
我的住房一片漆黑。白纸
在解读你的思想使你
不断地回忆
在葡萄园的起点小路
开始下降它像一位拾柴的农妇
弯着腰我们交在此处
相遇凄美的忧伤深邃的心
这首诗是表达内心的微妙之境的,半开的门扉,其实也是半开的心扉,一半向世界敞开,一半独守内心宁静。屋里一片漆黑,其实不一定就是黑的,是诗人的心幽暗。和黑相对应的是白,白纸解读思想,其实是诗人在白纸面前想写些什么,于是回忆。回忆到什么呢?很久以前,葡萄园,小路。小路从空中降下来了,来到诗人的头脑中,像弯腰的农妇,和诗人相会了。小路,葡萄园,与诗人相会,带来什么感触,只有一片忧伤,和一颗深邃的心。没有表达出什么,可什么情感也表达出来了,就是那样一种寂寞,伤感的时刻。写诗呢,要有自己的表达方式,非得和大家一样,写失恋了让自己伤感不已,很无聊,引起伤感的不一定是这些东西,可能是一个很细微的东西,说不清为什么,莫名其妙地伤感,这才是诗的境界。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也是一种说不清的伤感,不知是什么,就是一种独特的心境。
再来看雷抒雁一首诗:
雷抒雁诗:明明灭灭的灯 俯视玉兰
一片残忍的洁白
凌乱在这一片草地
该不是那段童话
昨夜又在重演
天鹅盛舞的时刻
狐狸悄悄到来
如今,只一片片羽毛
散作无奈的证据
没有人知道谁谋杀了美丽
玉兰啊,如雪的花
请不要仇恨我在高楼上的
俯视,玷污着你的洁白
而又以我的不幸
残酷着你的结局
这首诗是用象征的手段写的,写他生病,但以玉兰作喻。《人民文学》授奖时是这样说的“雷抒雁的写在病室的诗是他写作生涯的又一次突破和超越。这组作品不仅仅呈现血的温度与真的声音,更在生存与死亡、疼痛与麻醉、焦虑与平静的两极动荡中,呈现了对生命的深入理解和透澈。是爱、是美的事物给了他顽强的生命力,瞬间感觉的捕捉、诗思的敏捷,使他在死神的腋下溜走的时候,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作品。”
我觉得这段授奖辞很好地表达了现代诗歌的内涵,要真实,要平静,要捕捉瞬间感受,要呈现对生命的深入理解。看起来很简单,写起来很难,对生命深入理解,不是大众化的泛泛理解,而是个性化的独特理解;捕捉瞬间感受,很多人捕捉了瞬间,但感受没写出来;平静,这点不易,多数人写诗过于激情,不懂得平静的奥妙;真实,很难,多数人写诗是做作的,有娇情之嫌。
对于这首诗,就不去多讲了,因为很简单,以玉兰花瓣凋谢,联想到狐狸谋杀天鹅的残酷,这两点意象没什么,很普通。但是结尾几句很精妙,因为病,诗人的心是痛苦的,所以他在高楼上意淫玉兰,给它一个残酷的结局,而不是给它美;这巧妙表达出了诗人的心境,因为己悲,所以让玉兰悲,很不应该,可是不能由己,以己不幸去俯视另一种不幸,是大不幸也。
再来看首意大利的诗歌:
[意]维多里奥•塞雷尼 阳台
蓦然,暮色笼罩
那时你不知道
湖的对岸是何方
只有一阵低低的细语
掠过我们的生命
在那悬空的阳台下
那个晚上
在鱼雷艇的闪光下
我们都为一桩
没有说出口的事
而提心吊胆
鱼雷艇窥伺我们后
又掉头离开
这首诗是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达内心的,夜色突然降临,是心突然因为某种原因变暗了。不知道湖的对岸是何方,是内心突然失去了方向感。只有一阵细语,掠过生命,那么这细语是启迪还是悲哀呢?不知道,只是心头生起一种倾诉感,想去低低地说话。诗人在阳台,阳台是悬浮在半空的,生命也悬浮在半空,心突然因幽暗而失去了着落,不知道该落到哪里。鱼雷艇是个隐喻,暗喻某种可怕的外来事物,侵袭内心的事物。因为阳台是我们,应该是诗人和恋人,他们受到外界的干扰。他们一度不知道是该抗争还是投降?但是外来可怕事物悄悄地离开了,但是他们的心并没有平静下来,生命就定格在这一刻,感受着恐惧,感受着不自由的人间。这首诗是表达压抑感的,生活的压抑阻止对美好的追求。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也许可以换个别的手法来表达同样的心情,但诗歌历来是追求个性化表达的,我们得琢磨一下不同的表达方式,诗歌的表达是有无限种可能性的。如果只局限在几种表达方式之内,那么境界肯定不会提高。尤其不要用那些用滥了的意象,什么花花草草的,从古诗里借现成的意象,很无聊的,千万不要这样,而要从生活中找新的意象。尽可能地不要离身边事物太远,就从你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意象,比如一个瓶盖,一枚钉子,一团纸,只要细心感悟了,没有什么不可以入诗的。
再来看雷平阳的一首诗歌:
雷平阳 秋风辞
有人在我的梦中,不停地绕圈
苍茫的云南忽近忽远。那是令人赞叹的
黄昏,落日的火,烧红了山峦
我问绕圈人:“能否停下,让我在寒冷
抵达之前,多收集几筐火焰?”
他缄默不语,低着头,继续绕圈
瘦弱的身体里,仿佛正在建设
一座秘密的小电站
对秋风的描写,可以说是写滥了,太多相同的意象,大家多用秋草,落叶来表现秋风。那么雷平阳就独辟蹊径,与众不同,他写的是对秋风的感悟。秋风是什么,是一种让人伤感的东西,能让人联想到衰落。雷平阳就是在写他的伤感之情,可他不直接写伤感,而是写美丽,写希望在寒冷之前多收集一些有温度的东西,给自己以安慰。
什么人在绕圈?是时间在绕圈,是季节在绕圈,是秋风在地球上绕圈。曾经的美景就要逝去了,能否留住这美景,留住这温暖。诗人是有云南血统的,对云南有着至深的热爱,只要有时间,就要到云南去,所以云南是忽远忽近的。可秋风不理会诗人的恳求,继续做它该做的事,把伤感留给诗人。秋风围着地球转圈,仿佛是电线在切割磁场,所以是仿佛在建设电站。
我们看到,诗人总是在挖掘事物的新内涵,而不是大家熟悉的内涵,这是作诗的最重要的一点,其实不光作诗,写散文,小说都是如此,要挖掘别人没有挖掘过的内涵,出新意。一首没有新意的诗,一篇没有新意的文章,语言再美,修辞再巧,也算上不好诗好文,只能归为平庸之作。所以说,出了新意,就是好的,如果不是好的,那么就是平庸的,评价诗歌、文章就这么简单。当然,对于爱好者,我们总有一些鼓励的话,提到某些优点。但是整体评价不能因为某种优点而抬高它的价值,必须是全方位的,在内涵上和修辞上都要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能算得上好诗好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