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第二运输段体验最辛苦的岗位
个人日记
从太原市三个半小时车程,我们来到塞外的一个小城--神池,一个与泰山一样高的地方,“神池的天很蓝,很美。”在塞北刺骨的寒风中,迎接我们的齐国清说。
齐国清是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第二运输段党委书记,他的工作地点在山西神池县,今年已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七年头。每天清晨六时许,他与列检员几乎同时上岗,当他的眼神从每一位同事身上扫过,也意外发现了神池独有的美。
神池,因县城西北部方圆百十亩的一泓水而得名,寓意“黄土高原上的神水天池”。神池有着与泰山顶一样的海拔,自然条件恶劣。然而,亚洲最大煤炭企业的最大技术作业站就建在这里,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第二运输段的1000多名员工常年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作业。
数天之后,中国春节的大年初七——2014年2月6日18时,这里将迎来安全生产6000天的记录。
安全生产6000天,在铁路运输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这6000天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1月26日,记者一行走近这些可爱可敬的列车守卫者。
神(朔)(朔)黄铁路,从黄土高原直奔渤海,把陕北、蒙南的新兴能源基地与渤海湾新兴出海口黄骅港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中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神池南站坐落于山西省神池县城南1公里处,是神朔铁路和朔黄铁路的分界站,也是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最大的技术作业站。
活跃在这条大通道并担负神朔、朔黄铁路联合运输任务的中铁三局运输公司第二运输段,是一个集车、机、电、辆为一体,兼容机车检修和车辆站修的综合运输段。担负着神华集团神朔铁路神木北站至神池南站189公里和朔黄铁路神池南站至黄骅港站583公里的部分联合运输任务。
“第二运输段所有员工要对承载货物的车辆负责,尤其是列检员岗位,如果有一时疏忽,一个细小的故障就可能导致车毁人亡,对铁路安全、国家运输带来巨大损失。”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总工程师、第二运输段段长杨泓说。
杨泓所提到的列检员,是中铁三局运输公司第二运输段最辛苦的岗位,也是中国最辛苦的岗位之一,他们常年在室外作业,不管刮风下雨或是下雪。每天天还不亮,他们就已经到岗,在随后近12小时的工作时间内,为了保证每对列车的正点运行,他们几乎不停歇,一天下来,累得精疲力竭。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现在二线工作的司机张师傅。出生于1974年的他,曾做过15年的列检员,其中三分之一多时间是在山西神池县。他没有向记者透露姓名,只说:“我们这里每人都是一样的情况(辛苦程度)。”
那时候,跟着老师傅发现了列车上的问题,张师傅觉得这项工作挺有意义。在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他会问自己:是列车真的没有出现问题,还是自己没有发现问题的存在?有时,为确认列车上比较隐蔽的故障,张师傅和其他同事常常要趴在轨道上仔细查看。下班时一身泥水、煤渣,但到了月底总结隐患排除时,大家还是很喜悦。
但现在,列检员比张师傅所在当年要辛苦得多。“他们每天要检的任务量,是我们那时一年的运量。”张师傅说。
经过7次站改,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第二运输段的轨道数从原来的4轨道,增至现在的46轨道,年运量也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70多万吨,增长到今天的3800多万吨。在列车密度密集时,普通列车每隔8分钟就来一趟,万吨列车每隔11分钟就来一趟。
每天,列检员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用自己的手、鼻、眼,对经过这里的2万趟火车每一个部件看到位,确保没有隐患才能放行。常常,检车员刚刚捧起饭碗,车来了,他们撂下碗就赶紧往外跑。检完一趟列车回来接着吃,还没吃几口,下一趟又来了,扔下饭又跑出去……一顿饭吃个三四回,是每位列检员都遇到过的常事。
列检站副站长路兴军告诉记者,因为累,很多一线车检员都落下了不同程度的职业病,风湿病、腰椎病、胃病……因为累,车检员经常下班后就只有一个念头:躺在床上休息,连饭都不想吃。
37岁的汤建军有18年的车检工龄,担任小组工长一职。他告诉记者,第二运输段每天有8组64人佩戴着检车锤等工具,在线上为列车的运营做工作。每组的平均车检数量为10列,多的时候甚至有13列。每列车检时长为40分钟,这样算下来,几乎一天当中的12个小时都在工作。
“一个车的配件有300多个,我们必须在40分钟内全部查看到位,并要及时做好现场记录,才能避免列车出现脱轨等事故。”汤建军说,“人身安全、行车安全,都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列检员的工作量之大,非到现场不能体会。汤建军告诉记者,平均两个班做记录时就能用完一支油笔,每班1小时要走10公里以上,每年要走坏4、5双鞋。冬天,他们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作业是常事,手、鼻子、嘴,只要是裸露在外的器官都不能自控,把所有厚衣服穿上都觉得冷。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正是数九寒天,晚上十点左右,我们来到神池南站,虽然今年遇上了难得的暖冬,但温度仍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也没了往年大雪掩路的情形,但神池山上凛冽的寒风却如期而至。寒风中,等待列车到来的工人们站得笔直,像标准的军人;列车到来之后,他们紧张地穿梭在列车底部,每检查一辆车,他们要弯腰40多次,挥动工具200多次,一天下来就是弯腰40以多次,挥动工具200多次,但他们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曹仕杰和他的工友们值班,他们要对当晚到站的10列左右火车进行体检,要拿着锤子将3000多个零配件察看一遍,确保不能有损坏、故障。由于时常钻到车底,为了灵活方便,他们穿着普遍较为单薄,有时甚至脱掉手套进行“裸手”操作。曹仕杰说,干活的时候会大量出汗,还不觉得冷,最怕的是干完活,从里到外,完全湿透,没一会儿衣服就完全冻住了。口罩、围脖只要摘下来一分钟,就会完全冻得跟砖头一样。“神池风大,体感温度远远低于实际气温,”工长汤建军说,列检员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平均每天要在5平方公里、46股道的火车站走30公里,一天下来,腿都软了,下了班最想干的事情就是睡觉。
在车检所的故障陈列室里,摆满了第二运输段17年来所发现的典型隐患,这是第二运输段的荣誉,也是时刻在列检员身边敲响的警钟。
“咱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小小一道裂纹,但如果不能被及时发现,不知何时就会酿成大的事故。”第二运输段列检所副主任崔永生说,为确保安全,第二运输段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办法。
比如对列检员实行日工资日清,并进行动态公示。每人每天对自己的工作量、工资和奖励情况,犹如“小葱拌豆腐”般一清二楚,每天贴在黑板上大家看。只要发现隐患立刻就奖,奖金次日公示,月底到账。而对于工作中的不到位,工长则会对车检员面对面讲清,其本人确认签字,并在工资中进行核减。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个人的思想包袱,不会出现无故克扣、穿小鞋、走后门等情况,可以保证大家专心上班。”崔永生说。
每天,从早交班到退勤,列检员要严格按照一套“标准”来作业。每天一上班,班组会提醒大家今天上岗要注意些什么,比如风大、雪大等等。现场作业时,队员之间相互的提醒,以及现场对讲机的提示都是无时无刻的。
每年,列检所都要印制当年的《车辆故障年册》,各班组发一部分,新员工人手一册,供大家学习。车型在变,列检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每天上午2小时的学习“雷打不动”。在陈列室的对面,是大家动用自己的智慧自行发明的一套车检工具。近年已获得11项国家发明专利。
行车安全重要,列检员的人身安全也同等重要。在列检所的更衣室里,记者看到,每位列检员的衣柜上都有一张全家福。每张照片上还有家人对他们的寄语,很多时候只是一句话。但每一位列检员每天上岗前,都要看一眼亲人的嘱咐。在一位名叫“党勇”的列检员的衣柜上,记者看到,家人对他说:“工作再忙,安全不忘。”
管理的科学、细节,让第二运输段保持了生产的安全。据介绍,在铁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达到6000天非常不简单,在整个行业也是名列前茅。“第二运输段为西煤东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列检员也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他们的重要性。”杨泓说。
在外人看来,列检员这份工作不过是敲敲打打;实际上,这个行业对专业的要求非常之高:因为哪怕是一个小配件出现问题,都可能酿成大祸。它要求速度,要求准确,还要求有一颗责任心,是一个“用心、用脑、用力”的活儿。
在第二运输段的列检员队伍中,年轻人永远是主力。这些经过筛选筛选再筛选的年轻人,大部分家都在外地,他们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常年留守岗位。在这支队伍中,还流传着“剩者为王”的说法——大家说,只要能在列检员的岗位上坚持下来,以后不管到哪个岗位,必定也是好样的!
春节马上就到了,第二运输段依然有大多数员工不能与家人团聚,而要坚守岗位。不过,今冬神池气温偏暖,不用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以下的室外作业,对他们来说,这也是难得的幸福。
已近子夜,我们结束了采访,回到了温暖的职工宿舍,与外面恶劣的工作环境不同,宿舍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想再找人聊聊,但不好再打扰已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只好在在一间空房里住下。刚躺下,窗外一声汽笛长鸣,又一列火车进站,他们的又一轮工作开始了……(完)
文章评论
!
小姐丶不准玩心°
我就一敲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