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矸石山下住
个人日记
冯营煤矿始建于一九五八年,一九六二年投产,正值大跃进时代,属简易投产矿井,建矿的宗旨是先生产后生活,煤矿建在原野之上,工人们都借宿在煤矿周边的农村,一住就是很多年。
后来,条件好了些,建了一个工人村,工人村还是不大,而且都是一些简易的小平房,就是所谓的棚户区吧!满足不了所有工人居住,只有夫妻双方都是城市户口的家庭,才有资格入住,家在农村的工人,都住在矿上的集体宿舍,所以,集体宿舍比工人村还热闹。
为了方便探亲职工家属,矿上专门盖了一批探亲房,谁的媳妇来了,就去福利科申请探亲房,媳妇走了,再交出钥匙,转给别的探亲家属。
我岳父就是一九六二年参加工作的,在集体宿舍一住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一九八九年,国家为了照顾煤炭工人,实施了农转非政策,工作年限达标的老工人们,全家都可以变成城市户口,一个小矿突然增加了几千人,是个热闹事,也是个麻烦事,这么多人,住哪里啊!
于是就想办法盖房子。盖房子的首选地是工人村,但工人村太小,要扒旧房子盖高楼,盖高楼工期长啊!这么多人一下子也解决不了,还急需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盖简易房,就是一个好办法。
到哪里盖简易房哩!找了半天,有人想到矸石山。
我们矿的矸石山,从一九五八年到现在,堆积的矸石,也好几百万吨了,占地好几百亩,简直就是一座小山,矸石山南面还有一大片空地,那是预留的矸石场地,十年八年还到不了那里,可以用来做过渡房。
于是,很短时间,就盖起了一排小平房,一字排开好几百户,煞是壮观。虽然是临时房,但功能很完备,每家五十多平方,三室一厅,外面还有个小院子,院子里每家自己盖了厨房,家家按上大铁门,刷上红漆,一个个都跟大户人家似的。
工人们很满意。安居才能乐业嘛!既然有了家,就要有家的样子,于是,大家都自发地在门前屋后栽上泡桐树,每家还养了几只小鸡,很有生活气息,也很有乡村气息,老家有的,这里基本都可以有,也不用想家了。
更为有利的是,家家屋后还有一块空闲土地,地闲着多可惜啊!于是,每家都自发开辟了一个小菜园,种上时令蔬菜,更有意思的是,有一条矿井排水沟正好经过这片菜地,于是,家家都有水浇地,旱涝保收。
别看这一小块菜地,可真是帮了大忙,有了这块菜地,每家的吃菜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不吃肉,就不用上街买菜。冬天的萝卜白菜,夏天的黄瓜豆角西红柿,都是最新鲜的,都是最环保的。这些农转非工人,都是一个人养一家,基本上都是困难户,这菜地,为他们渡过难关,可是出大力气了。
我是一九九一年分配到矿上选煤厂工作的,我的办公室就在矸石山的西面,我是农历一九九三年年底结的婚,因为没有房子住,结了婚我也住在自己的办公室,这样也好,我岳父家,就住在矸石山的东面,他们也是农转非家庭。
结婚以前,我就经常去我岳父家吃饭了,结婚以后,那就更是常客了。
去我岳父家,就绕着矸石山走,走个半圆,去的时候从走南边半圆,回来的时候走北边半圆,不重复!顺便还能帮助矿运输队检查一下矸石山的安全状况,做一回义务安检员。
矸石山的南边,有一条水泥路,路的南边,是一片苹果园,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秋天的果实冬天苹果树们坚强守望的身姿,透过一片果园,我就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心灵的冷暖。
路的北面,就是高高地矸石山,倒矸石的时候,大石头如猛虎下山虎虎生风气势如虹,倒矸一停止,立马就有一帮拿着塑料袋子的大人小孩,冲过去,寻找煤块,别看这个矸石山,还能养活好几十人哩,有周边农村的,也有矿上的困难家属。
路的尽头,就是我岳父的菜地,夏天的黄瓜冬天的萝卜,顺手摘一个,现场就能吃。
我九三年地进我岳父家的时候,他屋前屋后的泡桐树们,都碗口粗了,好大一片绿荫,泡桐树是一种急性子的树,一年一个样,第二年我儿子出生,他们屋后的那颗大泡桐树,绿荫就几乎全部覆盖了岳父家的屋顶,夏天,我的办公室太热,我们就把孩子送到岳父家去睡,因为绿荫的庇护,我岳父家很是阴凉,再几天,天更热,我们两口子在办公室实在呆不下去了,也去岳母家打地铺避暑了,这些深情地泡桐树啊这些救命的泡桐树,清凉又暖心的泡桐树,我感激你们!
矸石山下的住户,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乡下人的秉性是一个样子的,朴素无猜,不像久住城市人养出来的保守刁滑,不论春夏秋冬,只要天气好,门前的马路上,总是有很多人坐在那里,摘菜的打牌的吃饭的闲聊的,贫穷而温馨的日子,太平盛世的景象!
幸运的是,我儿子就在这自由自在的环境中长大的,我儿子三岁的时候,我们问他:“长大了娶媳妇干什么”?儿子一成不变的回答就是:“帮姥爷挖地”!后来,我在工人村也了自己的房子,接儿子回家,儿子坚决不回去,儿子把我们的家叫做:“你家”!儿子只把矸石山下他姥爷的家当做自己的家。
一九九八年,我们一家人离开了焦作,定居永城,那房子就空下来了,但那些忠诚梧桐树们,依然不改初衷,继续在成长中为我们守护家园。
再后来,那里盖了一个电厂,几百户老房子,几天之内就被拆除了,记录那一段美好岁月的生活痕迹,忽然之间就荡然无存,只能到记忆里寻找了。
文章评论
云天外
老胡的大房只在记忆力存在啦[em]e120[/em]
祥云
我住过筒子楼,类似于大杂院,很有同感。贫穷的日子虽苦却很幸福,就像越是边远贫困地区生态越好一样。
风
熟悉的地方,草木皆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