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铁铺记忆
个人日记
孙铁铺是我故乡光山县辖区的一个小镇,位于光山版图的最西部,与罗山县隔竹竿河相望,竹竿河是我们那儿一条有名的大河,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
一九八二年的初秋,我转学到了孙铁铺高中下属的初中部,插班上初中三年级,那一年我十五岁,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最远的旅行,离家二十六里路,这也是我十五岁之前见过的最大的城市,当时,我们县三十几个乡级单位中,有资格称作镇的,只有三个,孙铁铺镇的街道和建筑,比起我老家北向店乡政府的,气派多了。
一般的乡级集市,只有一条或大或小的街道,孙铁铺却不同,有两条。东西一条是主街道,宽敞大气,所有的国营单位,在这条大街上都有位置,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供销社,一排宽敞明亮的青砖红瓦大瓦房,里面排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我们,挑逗着我们,也寒碜着我们。我基本上不上供销社买东西,每次上街,只是看看,作为学生,那里面好像没有我需要的东西。
这一条长街,也是一条公路的一部分,信潢公路穿城而过,那是我们地区最重要的一条公路,也是豫南通往安徽的一条重要通道,所以,交通非常繁忙,一辆接一辆的大车,呼啸而过,昼夜不息,那时候的运输车辆,基本都是带拖挂的“解放”和“东风”,偶尔也有些慢悠悠的拖拉机,站在孙铁铺东西大街上一天所看到的车辆,超过我十五岁之前看到的所有车辆的总和,可见当时孙铁铺对我生命震撼之大,我的要走出故乡的理想,就是当时站在孙铁铺大街上萌生的,可见,人不能没有见识,没有大见识,就没有大理想,我就在想,如果十五岁之前,我有过去北京上海的机会,我的理想,一定不会如此简陋,我现在的境遇,一定会更辉煌。
这条大街的东西两头,各有一口大水塘,西边的水塘边,有一个两间屋的街头候车室,这在当时我们县乡级单位里,也是唯一的,其他乡的候车地,不是露天,就是某单位的屋檐下,可见当时孙铁铺的高端,候车室的对面,是一家干店,就是现在所说的大车店,里面只提供铺地的稻草,客人们自己带被褥,一毛钱一夜。
车站的东面,有一个新华书店,等车的时候,还可以到书店看看,我在那里买了我生命里第一本书,书名叫《鲁特兰和柳德米拉》,普希金的长篇叙事诗,买过我就后悔了,因为看不懂,也没意思,我当时以为是小说,那时候买书,提前不让你翻阅,隔着柜台,看中了哪本,就指给售货员给你拿,拿来了你就得要,不能退换。
就在那个车站,我第一次听到以标准普通话做日常交流用语的人,而且是纯正的普通话,在此之前,我认识的所有的人,都不会说普通话,那个人叫张志宏,从西北回来的,当时,我对他崇拜至极,以致他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直到他坐车离开,还恋恋不舍。后来,秋季开学的时候,我又有幸遇上他,跟我一个班,真是缘分,后来发现,他的学习成绩很不好,虽然普通话依然纯正,但我对他的崇拜却越来越低,直到苍白。
大街东头大水塘的南面,是卫生院,八三年秋天我因为骑自行车骨折,在那里拍了个片子,打了一个夹板,后来,我的一个叫张汉中的同学,医专毕业在那里当了医生,据说还作到了院长。我的另一个叫张维良的同学,还在那里做了一个男科小手术,是孙铁铺医院“第一把刀”老甘给做的,老甘是孙铁铺镇上的名人,一个大大的胖子,没事的时候,我也喜欢在医院门口溜达,目的就是为了看老甘和他的女儿,他的女儿是孙铁铺街上第一美女,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有专叙。
我刚才介绍的主大街,是新街,新街往南,跟这条街成丁字形的,是一条老街,几百年的老街,房屋拥挤,铺面相连,古香古色,一个个小门面后面,往往掩藏着一个个很大的院落,电影院乡政府派出所供销社家属院,都在这里头,我的初中同学们,基本上都住在这条街上,佘勇,佘红梅,陈辉,谈光宝,李剑春,罗旭红,更多的我都记不起名字来了,但他们都不跟我玩,大概我是来自乡下孤陋寡闻的穷小子的缘故吧,我当时就这么想,因为我很自卑。
后来,我去过佘勇家,也去过陈辉家,还有供销社里胡学红家,那都是我上大学之后的事,要不是上大学这点自信,我这辈子恐怕都没胆量一入豪门的。
现在想起来,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家。
我去的最多的,还是那个电影院,那个电影院,每个夜晚都放电影,七点钟开演,六点钟就用大喇叭做广告,广告的间隙,也播放歌曲,我就是从那个喇叭里,学会了很多歌,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的一个来自长沙的同学,听到我会唱很多歌,很诧异的告诉我,他简直不敢相信我是来自农村的!我当时神秘一笑,没告诉他原因。
喇叭声音很大,整个镇子的人都能听见,我在一里之外的教室里也能听得见,好电影的时候,我们也会偷偷地去看一场,在那里,我还看了一场音乐会,来自我们县城的一个歌舞团的演出,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首歌,名叫《热情的沙漠》,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群人,是歌舞团的美女们,我这人,对美女天生敏感,过目不忘,至死不忘。
第一次到孙铁铺上学,是我父亲送我去的,从小学到大学,我生命中所有的新学校,都是我父亲送去的,因为是第一次到过这么大的城市,父亲走后,我一直担心周末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令人欣慰的是,不久就见到来自我们村子好几个同学,我就再也不会为迷路而担忧了,后来,我到过北京上海,也都没有迷路,每次想起自己当年的担忧,我就觉得可笑。
从孙铁铺回我们村,有两条路,一条是顺着主大街往东,遇到第一个村庄往南拐,一直走,就到了我经常赶集的卧龙台,到了卧龙台,我就不迷路了,走这条路的好处,是路上偶尔能遇上拉砖的拖拉机,我们可以从后面扒上,捎一程,省点力气,另一条路就是顺着老街往南走,走小路,路近。
从主大街往北走,一里多路,就是我生活了四年的孙铁铺高中,路的两边,也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塘,景色不错,关于我的高中生活,我有专门文章介绍,在这里我想介绍的,是我们学校外面的一大片菜地,孙铁铺市民们吃的菜,几乎都产自这里,每天黄昏,菜农的孩子们都会背着粪筐子,去我们学校厕所掏大粪,还经常欺负我们正在拉屎的同学,因为是外地人,我们都敢怒不敢言,还是我们的年轻的老师们血气方刚,替我们抱打不平,把那些痞孩子狠狠地揍了一顿,从此很久,那些孩子们再也不敢那么嚣张了。年轻老师的代表人物叫周峰,后来当了校长,还当了我们县教育副局长,现在也快退休了吧,因为我都快退休了。
很多年没回去了,听说我的高中已经关闭了,变成了幼儿园,真是遗憾,如果我成了名人,他们去哪儿凭吊啊!人常说,出名要趁早,看来是有道理的!
文章评论
一曲红绡
一字一句的看,笑着笑着,泪流出来了。
青虫
胡总给你贴朵小红花,写的太好啦
祥云
回忆的感觉很美好!
小丸子
记性真好啊!我这把年纪已经记不得自己上初中时候的事情了。。。您还记得这么清呢。[em]e179[/em]
红杉树
有还原历史的叙事技能,能构建往昔的环境,能弥漫过去气息,能从矿藏中练出金子,能从自然中酝酿哲思感悟。语言朴素,真诚而又妙语连珠。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