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行纪
月色苍茫
自从沈从文先生写了《边城》这部小说,边城就成为一个固定的词组。所谓边城就是个相对概念。与圆心相对的,就是边城。今年国庆假期,与几名朋友,开启了为期七天的边城之旅。而我的边城的圆心,只有我自己知道。
(一)
第一日,从延安出发,目的地,兰州。途经鄂尔多斯高原南缘。
延安,古称延州、肤施,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群山环绕,干旱少雨,民风彪悍。这样的性格,是在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争锋与融合进程中所形成的吧。在夏商周时期,中原,是从山东河南交界逐渐扩散到渭河流域。这个时期,延安区域无疑是属于边城这个范畴的,这里是游牧民族的家园。白翟、犬戎就生活在这里。犬戎民族曾经趁乱袭扰周王朝,在骊山脚下杀死“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而晋国公子重耳,流淌着白翟民族的血液,在赵国大乱的时候,曾经流浪到延安北部的重耳川,留下一个经久的传说。
从秦到明,延安一直就是一座边城。秦长城、秦直道、明长城的遗址现在依然清晰可辨,成为今人凭吊怀古的所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统万城,即使历经几次人为蓄意毁坏,残存的城垣还在塞上荒漠中屹立。北宋时期,范仲淹、沈括曾经镇守延安,与北方西夏、辽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抗。沈括的《梦溪笔谈》,发端了延安、乃至中国的石油开采历史。明朝时候,李自成、张献忠又从延安出发,经历重重磨难,推翻了明王朝。
大约真正出离边城这个范畴,是从清朝开始的吧,在有清一代,民族交融基本完成,延安再无战火与烽烟。然而民国时期,延安又迎来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再次成为一片热土,中国共产党又以这里为大后方和大本营,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
我们从延安出发,沿着包茂高速一路向北,从靖边折向西,行走在银青高速。靖边之后,高速两旁的地貌不再是沟壑纵横,而是大片大片的高原。高原一望无际,只有起伏和缓的小山丘,处处都是浅浅的草地,天空很高远,有淡淡灰色的烟霭笼罩着。下车登上一个小丘四处观望。高原上的风微凉,风势很大,头发和衣襟在风中凌乱地飞扬,甚至走起路来都踉踉跄跄、立足不稳。褐黄色的土地上,小草紧贴着,然而一丛一丛的芨芨草却显得鹤立鸡群,在大风中抓紧地面,随风倾侧。这辽远的天地,让人心胸开阔,却也有些过于寥落和清冷,不禁思念起高天上翱翔的雄鹰来。
这天如此高远
这地如此空阔
飙风吹动了心思
雄鹰啊,你就展翅翱翔吧
到达中宁县境内,我们又向南折了,踏上京藏高速,此后,一直向南,在兰州市跨过黄河。
兰州,又称金城,位于上游黄河岸边,自古为丝绸之路重要据点,也是历朝历代吐谷浑、吐蕃与中原汉族争夺的重要关口,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在唐末,唐朝与吐蕃多次争夺兰州,以此作为进据中原的跳板,西北少数民族之一的皋兰部,为唐朝收复关陇做出过巨大贡献。从这个角度说,兰州也是边城了。
在规划出行路线时候,我们专意把下榻酒店订在兰州黄河铁桥的南端。在草草用餐之后,我们一行就直奔铁桥而去。兰州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2007年大桥达到一百岁时,当局收到来自该桥的德国设计师的家族的一封信和邮包,称该桥的设计使用年限已到,提醒城市管理部门维护保养,邮包里是部分维修配件样品。德意志人的严谨可见一斑。
暮色四合,夕阳渐渐隐去。站在黄河铁桥上,微凉的风吹着衣襟,铁桥上灯火如昼,脚下波光粼粼,缓缓东去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远处隐没在夜色里。
(二)
第二日,从兰州出发,目的地,甘南州(合作)。途经临夏东公馆、夏河桑科草原、拉卜楞寺。
兰州到临夏全程高速公路,路面随着山势起起伏伏,人在车上高高低低。从进入宁夏到达临夏,路边经常可以看到青色的伊斯兰清真寺。这里是汉族和回族群众杂居的区域。这样,走到哪里都可以吃到兰州牛肉拉面。到达临夏,我们迫不及待地进入东公馆。
东公馆,是民国时期西北“三马”之一的马步青公馆。马步青是马步芳的兄弟,西北王之一,另外两个,当然包括马步芳,还有马鸿逵。马步青的大本营就驻扎在临夏。东公馆占地面积很大,我们因为行程紧张,只匆匆的浏览了一下公馆,公馆附属的庄园就忽略了。馆内楼阁屹立,厅院相连,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几个院落是姨太太们的别院,中间一个巨大的天井,最负盛名的是院落墙壁上的砖雕。一色青砖,采用透雕的技法,山水、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立体感极强,寓含着福禄寿贵的含义。天井正中间是一幅葡萄砖雕,那枝叶各自在风中舞动,叶脉清晰,葡萄藤遒劲有力,宛如巨龙翻腾,葡萄累累垂垂,令人对此馋涎欲滴,寓意多子多福。
东公馆外,另有马步青为从兰州带回的小妾修建的蝴蝶楼在临夏城里,其俯瞰图宛如一只蝴蝶,可惜在文革中严重损毁。就此略过。一介军阀,对待佳人倒是有情有义,令人嗟叹。
临夏沿大夏河逆流而上一百公里,就到达夏河县。
然而这一百公里的微不足道,却仿佛转换了一个迥异的世界。临夏尚属于农业区,回汉杂居,夏河却明显地属于畜牧区了,居住的,几乎是清一色的藏族同胞。一路行来,清真寺越来越少,农田越来越少,藏传寺庙越来越多,植被几乎是单纯的草地了。
桑科草原,曾经在文友的文字里一次次看到,让我无限向往。过桑科村大夏河桥,缓缓的草坡上人潮涌动。
草色青黄不接,凝绿的底子上插满风吹不动的浅黄,更有一圈一圈花期之后浅白色的白絮点缀着。如果是盛夏,这翠绿的毯子上,缀满七色的花朵,该别有一番瑰丽了!草色起起伏伏地蔓延着,漫过河流、漫过村庄,一直漫延到四周黑黢黢的大山脚下。山巅之上,簇簇白云在蓝天的底子上,任意游荡,描绘出一幅幅天马行空的画卷。云生,云消,此起彼伏,这画卷就那么自在而随意地变幻着。头枕着浅草,身下铺满浅草,四肢隐没在浅草里,这样躺在草坪上,和煦的阳光温暖着,城市里变得日益浑浊的眼睛里,这时候,只有蓝天,只有白云,那么清澈、纯净、宁静。浮躁的心,渐渐安宁下来。我愿意在桑科的土地上,销融了自我!
桑科草原返回,我们去了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自1709年创建至今,在历代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经过寺主嘉木样活佛和广大僧俗教民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包括显、密二宗的闻思、续部下、续部上、医学、时论及喜金刚6大学院,108属寺和八大教区的综合性大型寺院。
对于宗教,我从来都是抱着一种虔诚的态度,当然,我其实并没有成为任何宗教的信徒。但是我愿意以虔诚的心,来对待任何一派宗教。子曰,敬鬼神而远之。敬,是对宗教的尊重。远之,大概是因为大凡宗教,都包含着凡人所不能参透的不可知论吧。我的态度大概是受了老先生的影响,尊敬、尊重,但置身事外、敬而远之。拉卜楞寺在藏区有着极大的影响,信徒广布。而一班文人骚客把这崇敬之意表达得痛快淋漓,在非信徒的众生中如黄钟大吕。
这时候,我们坐在拉卜楞寺对面晒佛台所在的山岗上。太阳西斜,龙山巨大的阴影笼罩下来,在阴影的衬托下,在大夏河畔,拉卜楞寺的金塔更其鲜亮,像是一面旗帜,似乎隐含着某种象征意义。有轻微的风吹过面颊,面前的枯草向着拉卜楞寺的方向不断地俯下身来。我想起那些磕着等身长头的信徒来了。
在桑科,在甘南大地
砾石堆积成山,落下阴影
拉卜楞寺,白塔,红瓦,金顶
端坐在黯淡的大夏河畔
用坚定和光明,滋润众生
百草在瘠薄的泥土里扎根
又在四季绵亘的风中齐刷刷弯腰
匍匐,向你致以虔诚和礼敬
从春到夏,一路欣荣
而在秋冬,捧出单薄的叶茎
和卑微的生命
之后,将根留在地下,轮回
等待下一个春天,等待来生
第三日,从合作出发,目的地,唐克。途经米拉日巴佛阁、尕海、郎木寺、热尔大坝草原、花湖。
米拉日巴佛阁,我们问询当地人的时候,很多人有些迷惑,之后,恍然大悟地说,是九层楼吧。寺庙外围,有着长长的转经廊,正有许多藏民,由北而南转动经桶。在藏传佛教里,有着转山、转水、转经,以及风马的习惯。虔诚的教民绕着山、绕着水,叩等身长头,以此祈求幸福的来生。从服装样式上看,已经不很容易区分藏民与其他民族,但是藏民普遍着黑色而且陈旧的衣服,只有专注与虔诚的表情,不同于常人。我们在九层楼外散漫游览的时候,见一个藏族妇女,在屋檐下铺了布毯,双手合十,认真地叩着长头。我随着众人,也绕着九层楼转了一圈,心底默默念着“唵嘛呢叭咪吽”,希望可以把幸福和快乐加持给所有我爱的人,当然,更要加持给你。
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到达尕海。沿途草坡上,经常可以见到黑色的牦牛,在或行或立安静地吃草。于是就有许多的游人,停车在路边,追着牦牛拍照。大家也像我们一样是初次见到这么多的牦牛吧。尕海边上就有很多。坐在尕海边的草坡上,远山迷离在烟霭里,尕海安安静静,波澜不惊,几朵白云悠悠,映在尕海上,满是宁静和祥和。
郎木寺,在我的心里,神圣高耸。那是缘于网络里关于郎木寺的文字,所有先入为主的印象,郎木寺都是宁静、纯粹、安详的。
但是我们到达郎木寺的时候,很拥挤。郎木寺是甘肃境内一座寺庙的名字,因为这座寺庙,所在的镇子,也叫做郎木寺。这是甘川交界处的一座小镇子,小镇分属甘肃、四川,一条不算宽也不算窄的街道,因为汇聚了太多的游客而拥挤不堪,车子在车流中蜗牛一般爬行,暖暖的太阳迎面照着,让人汗流。索性把车子泊到人行道上,下车在人流中攒行,时不时被某个行人、广告牌,或者一根电杆拉线阻挡,不得不时时缓下匆匆的脚步。在一座小桥边,街道一分为二,向西北去往甘肃的郎木寺,向西南去往四川的格尔底寺。我们跨过白龙江上的小桥了。
郎木寺背倚大山,庙宇鳞次,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然而我偏偏喜欢向偏狭处行。离开熙熙攘攘的众生,离开金碧辉煌的庙宇,独自登上了晒佛台的山岗。在这里,游人寥寥,有信徒绕着一座白色的小房子转经。郎木寺的庙宇拾级而上,金顶熠熠生辉。东、南两座大山巍然,夹峙着小镇。这时候望下去,小镇缄默安宁。突然,对面格尔底寺跃入眼帘。与郎木寺相比,格尔底寺蜗居在谷底,与周遭民居浑然一体,游人稀少,而格尔底寺却似乎很安然,一副甘于淡泊与世无争的样子。我想,这郎木寺、格尔底寺,就好比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吧。
把身段放得很低、很低
(四)
第四日,从唐克出发,目的地马尔康。途经瓦切塔林、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索民居。
离开唐克,我们继续在同样是一望无际的红原草原上滑行。
远远地,众多的白塔映入我们眼帘。这,就是瓦切塔林了。
一位据说是活佛弟子的僧人向我们传道。轮回、因果、业缘,倒是头头是道,我们虔诚地倾听。之后,就说到布施了,也是缘分,随个人心意。可是,他对一位游客说,这位印堂发亮,可以活到九十六岁。之后一顿,突然转折,不过四十八岁时候有一个大劫。我不由得厌恶顿生。我记起在丽江的遭遇来。你越是态度虔诚,他越觉得有机可乘,恭维之后,便发起诅咒来,以此博得你的布施。这样神圣的宗教,原来与街头卜卦的江湖骗子并无二致啊。缘起于参拜塔林的尊重与神圣,此时已荡然无存。俗人崇拜金钱,宗教也受污染了。这才是罪孽深重。
在S209和S317刷金路口堵了三个小时,薄暮时分到达卓克基土司官寨旧址。匆忙之中,我们竟然走到了官寨的后院。院子里一派萧条。官寨坐落在梭磨河畔的绝壁之上,两面悬崖,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可以俯瞰河谷。整体建筑呈“口”字形结构,西部设大门,北部为碉楼,与官寨在二层以上有栈道相通。官寨与碉楼就地取材,全部用石块叠砌而成,窗口少而小,石块之间并无灰泥勾缝;官寨内部,全部为木质的大窗户,弥补了外墙窗户过小采光不足的缺陷。川西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羌人世代居住地,也是汉人与藏人长期争夺的地区。中晚唐的时候,这里以及附近的大小金川,曾经发生过持续的吐蕃与唐朝的争战。土司官寨建设的这样牢固,充分融居住与防御为一体,就是为了对付纷乱的时局与想当然盗匪横行的治安了。
(三)
第三日,从合作出发,目的地,唐克。途经米拉日巴佛阁、尕海、郎木寺、热尔大坝草原、花湖。
米拉日巴佛阁,我们问询当地人的时候,很多人有些迷惑,之后,恍然大悟地说,是九层楼吧。寺庙外围,有着长长的转经廊,正有许多藏民,由北而南转动经桶。在藏传佛教里,有着转山、转水、转经,以及风马的习惯。虔诚的教民绕着山、绕着水,叩等身长头,以此祈求幸福的来生。从服装样式上看,已经不很容易区分藏民与其他民族,但是藏民普遍着黑色而且陈旧的衣服,只有专注与虔诚的表情,不同于常人。我们在九层楼外散漫游览的时候,见一个藏族妇女,在屋檐下铺了布毯,双手合十,认真地叩着长头。我随着众人,也绕着九层楼转了一圈,心底默默念着“唵嘛呢叭咪吽”,希望可以把幸福和快乐加持给所有我爱的人,当然,更要加持给你。
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到达尕海。沿途草坡上,经常可以见到黑色的牦牛,在或行或立安静地吃草。于是就有许多的游人,停车在路边,追着牦牛拍照。大家也像我们一样是初次见到这么多的牦牛吧。尕海边上就有很多。坐在尕海边的草坡上,远山迷离在烟霭里,尕海安安静静,波澜不惊,几朵白云悠悠,映在尕海上,满是宁静和祥和。
郎木寺,在我的心里,神圣高耸。那是缘于网络里关于郎木寺的文字,所有先入为主的印象,郎木寺都是宁静、纯粹、安详的。
但是我们到达郎木寺的时候,很拥挤。郎木寺是甘肃境内一座寺庙的名字,因为这座寺庙,所在的镇子,也叫做郎木寺。这是甘川交界处的一座小镇子,小镇分属甘肃、四川,一条不算宽也不算窄的街道,因为汇聚了太多的游客而拥挤不堪,车子在车流中蜗牛一般爬行,暖暖的太阳迎面照着,让人汗流。索性把车子泊到人行道上,下车在人流中攒行,时不时被某个行人、广告牌,或者一根电杆拉线阻挡,不得不时时缓下匆匆的脚步。在一座小桥边,街道一分为二,向西北去往甘肃的郎木寺,向西南去往四川的格尔底寺。我们跨过白龙江上的小桥了。
郎木寺背倚大山,庙宇鳞次,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然而我偏偏喜欢向偏狭处行。离开熙熙攘攘的众生,离开金碧辉煌的庙宇,独自登上了晒佛台的山岗。在这里,游人寥寥,有信徒绕着一座白色的小房子转经。郎木寺的庙宇拾级而上,金顶熠熠生辉。东、南两座大山巍然,夹峙着小镇。这时候望下去,小镇缄默安宁。突然,对面格尔底寺跃入眼帘。与郎木寺相比,格尔底寺蜗居在谷底,与周遭民居浑然一体,游人稀少,而格尔底寺却似乎很安然,一副甘于淡泊与世无争的样子。我想,这郎木寺、格尔底寺,就好比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吧。
把身段放得很低、很低
低于蓝天、白云,低于山峦
低于隔河的郎木寺
也低于匍匐着的众生,低于牛羊
只隔着浅浅的一道小溪流
郎木寺缘山而上,众生喧哗
香炉里轻烟缭绕
直欲插翅,冲上九天云
你安于山峦和郎木寺的一隅
像是深山柴门,像是牛羊下来的小村
落寞,寂静,想象中有鸟雀三五
绕着你的山门和经幢游行
然而你在襟怀里捧着郎木寺
低于隔河的郎木寺
也低于匍匐着的众生,低于牛羊
只隔着浅浅的一道小溪流
郎木寺缘山而上,众生喧哗
香炉里轻烟缭绕
直欲插翅,冲上九天云
你安于山峦和郎木寺的一隅
像是深山柴门,像是牛羊下来的小村
落寞,寂静,想象中有鸟雀三五
绕着你的山门和经幢游行
然而你在襟怀里捧着郎木寺
捧着匍匐的众生,捧着牛羊
也捧着山峦,捧着蓝天和白云
众生都高于你,高于你的襟怀
在郎木寺晒佛台俯视着你的时候
我的心微微一动,倏然低于你脚下的尘埃
如果能够放下,也许就会有别样的人生,和生命体验。可惜我等众生,俗念占据了我们的心灵,总是俗务缠身,目下,还惦记着今天的行程。
经过郎木寺之后,就逐渐进入热尔大坝草原。热尔大坝是我国仅次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海拔3468米。在藏语中,“热”指一种名为“热”的经,“尔”指部队。因当年吐蕃国征服此地时,出兵前念了一种名为“热”的经,故以“热尔”名之。山峰越来越低,视野越来越开阔,心境越来越开朗。触目之处,都是无边无际青黄错落的草原,或远或近,一群群牛羊点缀在草原上。我们一路行走一路惊叹。
也捧着山峦,捧着蓝天和白云
众生都高于你,高于你的襟怀
在郎木寺晒佛台俯视着你的时候
我的心微微一动,倏然低于你脚下的尘埃
如果能够放下,也许就会有别样的人生,和生命体验。可惜我等众生,俗念占据了我们的心灵,总是俗务缠身,目下,还惦记着今天的行程。
经过郎木寺之后,就逐渐进入热尔大坝草原。热尔大坝是我国仅次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海拔3468米。在藏语中,“热”指一种名为“热”的经,“尔”指部队。因当年吐蕃国征服此地时,出兵前念了一种名为“热”的经,故以“热尔”名之。山峰越来越低,视野越来越开阔,心境越来越开朗。触目之处,都是无边无际青黄错落的草原,或远或近,一群群牛羊点缀在草原上。我们一路行走一路惊叹。
花湖,是途经的很美丽的景致。阳光照耀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湖边水草茂盛,草底湖水浅浅,安静祥和,蓝的天、白的云倒影在水面上,真的惊心动魄。三两只水鸭在浅水里嬉戏,扰乱了宁静,就像这时候想起你,我的心底荡起涟漪。
之后,车子像一叶小舟,在热尔大坝草原上滑行着,我的心,随之飞翔起来。
也许因为是北方人吧,也许因为别的什么。每次出行,总是在黄河畔。到达唐克镇以后,天色向晚,顾不得旅途劳顿,匆匆忙忙就奔赴索格藏寺后面的小山包。为了选择一个更好的观察点,在这高原之上奔跑了半个小时,嗓子眼都要冒烟了。
这里,号称九十九道弯的黄河第一弯。黄河在草地上分出若干枝枝叉叉,把草地分成很多洲岛。日暮日出时分,金色的太阳光芒照射在水面上,别有一番景致。今天却有大块的乌云横在天边。我们坐在小山岗,静静地看着草原和河水慢慢沉浸在薄暮的昏暗里,心底期盼着太阳能穿透乌云,放射出金色的光芒来。也许心诚则灵吧,在太阳即将沉落到地平线的时候,乌云裂开了缝隙,于是,两道光芒照亮了乌云,在曲折回环的河面上撒下光芒。墨色的草地,青色的云天,青色的河流,金色的光芒,构成了别致的画面。
之后,车子像一叶小舟,在热尔大坝草原上滑行着,我的心,随之飞翔起来。
也许因为是北方人吧,也许因为别的什么。每次出行,总是在黄河畔。到达唐克镇以后,天色向晚,顾不得旅途劳顿,匆匆忙忙就奔赴索格藏寺后面的小山包。为了选择一个更好的观察点,在这高原之上奔跑了半个小时,嗓子眼都要冒烟了。
这里,号称九十九道弯的黄河第一弯。黄河在草地上分出若干枝枝叉叉,把草地分成很多洲岛。日暮日出时分,金色的太阳光芒照射在水面上,别有一番景致。今天却有大块的乌云横在天边。我们坐在小山岗,静静地看着草原和河水慢慢沉浸在薄暮的昏暗里,心底期盼着太阳能穿透乌云,放射出金色的光芒来。也许心诚则灵吧,在太阳即将沉落到地平线的时候,乌云裂开了缝隙,于是,两道光芒照亮了乌云,在曲折回环的河面上撒下光芒。墨色的草地,青色的云天,青色的河流,金色的光芒,构成了别致的画面。
黄河似乎心有灵犀:我还会有很多次的机会,在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景致的黄河。会的,一定会的!
(四)
第四日,从唐克出发,目的地马尔康。途经瓦切塔林、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索民居。
离开唐克,我们继续在同样是一望无际的红原草原上滑行。
远远地,众多的白塔映入我们眼帘。这,就是瓦切塔林了。
一位据说是活佛弟子的僧人向我们传道。轮回、因果、业缘,倒是头头是道,我们虔诚地倾听。之后,就说到布施了,也是缘分,随个人心意。可是,他对一位游客说,这位印堂发亮,可以活到九十六岁。之后一顿,突然转折,不过四十八岁时候有一个大劫。我不由得厌恶顿生。我记起在丽江的遭遇来。你越是态度虔诚,他越觉得有机可乘,恭维之后,便发起诅咒来,以此博得你的布施。这样神圣的宗教,原来与街头卜卦的江湖骗子并无二致啊。缘起于参拜塔林的尊重与神圣,此时已荡然无存。俗人崇拜金钱,宗教也受污染了。这才是罪孽深重。
在S209和S317刷金路口堵了三个小时,薄暮时分到达卓克基土司官寨旧址。匆忙之中,我们竟然走到了官寨的后院。院子里一派萧条。官寨坐落在梭磨河畔的绝壁之上,两面悬崖,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可以俯瞰河谷。整体建筑呈“口”字形结构,西部设大门,北部为碉楼,与官寨在二层以上有栈道相通。官寨与碉楼就地取材,全部用石块叠砌而成,窗口少而小,石块之间并无灰泥勾缝;官寨内部,全部为木质的大窗户,弥补了外墙窗户过小采光不足的缺陷。川西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羌人世代居住地,也是汉人与藏人长期争夺的地区。中晚唐的时候,这里以及附近的大小金川,曾经发生过持续的吐蕃与唐朝的争战。土司官寨建设的这样牢固,充分融居住与防御为一体,就是为了对付纷乱的时局与想当然盗匪横行的治安了。
从西索民居的半山腰回望,土司官寨隐匿在薄薄的阴影里。
官寨下面的河谷和山坡,就是名叫西索的小村,羌人的房屋有着独特的个性,分开来看,每一栋都是别具风格的艺术作品,因此,西索成为众多美术院校学生写生的基地。绿树掩映中,一栋栋别致的石头房子随山就势,格外醒目。同样是用不规则的石头垒砌,但是,大小不一、色彩不一的石头,在羌人的手下,就那么整齐划一,无需涂抹泥巴就平整如镜面。以不规则达成规则,以不平整达成平整,这样的技术与艺术,让人耳目一新。加之窗户以及窗楣用青、红、黄、绿、白五色染成吉祥含义的图案,更是在庄重中融入了活泼,真的叹为观止。
所有的房子都使用了共同的建筑材料,都有着庄重与活泼的风格。可是,每一栋房子又各具特色,走过一条小巷,看见一栋建筑,都是那么新奇,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西索民居让我流连忘返了!如果我和你,可以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来就在廊檐下对坐烹茶,静观大山里云起云落、花开花谢,那样,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呢!
第五日,从马尔康出发,目的地,都江堰。途经情人谷、桃坪羌寨、映秀。
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传来。当我们拐入理县毕棚沟的道路上,警察告知我们,毕棚沟限制游客,票已售罄。这样,我们不得不进入与毕棚沟相邻的情人谷。但是我知道,两条沟最后抵达的都是四姑娘山山脚。一路上,不断有因为没有买到票而返回的自驾游客人呼啸而过。
因为景区尚处于开发阶段,附近村民就用巨石拦住进入景区的道路,游客只得步行去了。当然,也可以雇佣村民的摩托车去,这是他们希望的。他们都望而生畏了,十公里坎坷啊。只有我自己勇敢地踏上征程。起先同行的游客很多,道路上纷纷扰扰。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顺着大陆走,从乱石与泥泞的山坡上走了捷径。
一路上风景殊异。壁立的山峰、茂密的丛林、潺潺的溪水、清新的空气,吸引着我勇往直前。随着地势不断抬升,道路延伸,游客越来越少。我的脚步其实一直还算缓慢,尽管比多数人都要快一些。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拍照,一边行走,不知不觉中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前行。溪流边树木与石头争妍,水花溅起在石头上,树影倒映在水面上,树丛中时不时有浅浅的流水,树干上覆盖着鹅黄的青苔,偶尔点缀着一簇簇不知名的野生蘑菇。只是,这时候,我特别想你,想有你陪伴着我,一起陶醉在绮丽的大自然里。
从下车伊始就可以遥望四姑娘山了。在两山夹峙的斜角里,四姑娘山山石嶙峋,白雪覆盖,构成了一个竖立着的菱形图案。我怀着最最虔诚的心,像一个忠实的信徒,远赴千里之外来朝觐神山,但愿我可以在神山的脚下,献上我的膜拜!经过七道拐就可以抵达四姑娘山脚下。走过一道拐,四姑娘山就更近一点,游客就更少一些,越来越宁静。就这样走走看看。到达五道拐的时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只有我一个人,安静地走在路上。溪水潺潺地流淌,树林里,不时传来枯枝断折的噼啪声。当我走到六道拐的时候,四姑娘山起雾了。起先只是盘桓在半山腰,像是大风吹动巨幅的白纱,刹那间四姑娘山就云遮雾罩,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西边的山顶上,乌云也涌过来了,有雨滴落在我的脸上了!这时候,我的眼泪流出来了。我默默地盯着四姑娘山,双手合十,向上苍祷告,愿众生安好,亲人安好,你安好,我心向往的大自然安好!
返程时候,因为走得太急,嗓子眼发干,我就在青山下、溪流边,捧着纯净的溪水喝了两次。他们早等得不耐烦了,雇了摩托车在半道上接我。对不起,我耽搁了大家的时间。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桃坪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桃坪羌寨依山而建,杂谷脑河水从寨前奔流而过。寨内耸立两座九层石块垒砌的舍雕,与蓝天白云相映衬,与对岸山峰烽火台遥遥相望。这舍碉是羌人的称谓,习惯上我们叫做碉楼。羌寨民房依山建于斜坡之上,均以石块垒砌而成,与西索民居的风格如出一辙。古羌先民引山泉修暗沟从寨内房屋底下流过,饮用、消防取水十分方便,人行寨内但闻水声叮咚而不见溪流。
归程中我们经过映秀镇。六年了,那个沉重的记忆犹在。那山崩地裂的瞬间已经定格,不容磨灭。听说建起了地震纪念馆,也还保留着当年岌岌可危的映秀中学遗址。那是一场大自然的灾难,那是一场生灵的灾难,不忍回首,所以,我只是在映秀镇稍作停留,心底默默祈祷。五一二,是国际护士节,是天使来临的日子;五一二,也是汶川地震的日子,是生灵涂炭的日子。
然而,宿命煞费心机安排了这样一个日子,让我们的灵魂神奇邂逅,条件是,此后我们将永远对望静默。就像这次,我抵达四姑娘山。这样心灵相通,却阻隔着万水千山的遇见,是永恒美丽与永恒魅力的花朵!
一座城,是不是边城,全在于你的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官寨下面的河谷和山坡,就是名叫西索的小村,羌人的房屋有着独特的个性,分开来看,每一栋都是别具风格的艺术作品,因此,西索成为众多美术院校学生写生的基地。绿树掩映中,一栋栋别致的石头房子随山就势,格外醒目。同样是用不规则的石头垒砌,但是,大小不一、色彩不一的石头,在羌人的手下,就那么整齐划一,无需涂抹泥巴就平整如镜面。以不规则达成规则,以不平整达成平整,这样的技术与艺术,让人耳目一新。加之窗户以及窗楣用青、红、黄、绿、白五色染成吉祥含义的图案,更是在庄重中融入了活泼,真的叹为观止。
所有的房子都使用了共同的建筑材料,都有着庄重与活泼的风格。可是,每一栋房子又各具特色,走过一条小巷,看见一栋建筑,都是那么新奇,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西索民居让我流连忘返了!如果我和你,可以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来就在廊檐下对坐烹茶,静观大山里云起云落、花开花谢,那样,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呢!
(五)
第五日,从马尔康出发,目的地,都江堰。途经情人谷、桃坪羌寨、映秀。
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传来。当我们拐入理县毕棚沟的道路上,警察告知我们,毕棚沟限制游客,票已售罄。这样,我们不得不进入与毕棚沟相邻的情人谷。但是我知道,两条沟最后抵达的都是四姑娘山山脚。一路上,不断有因为没有买到票而返回的自驾游客人呼啸而过。
因为景区尚处于开发阶段,附近村民就用巨石拦住进入景区的道路,游客只得步行去了。当然,也可以雇佣村民的摩托车去,这是他们希望的。他们都望而生畏了,十公里坎坷啊。只有我自己勇敢地踏上征程。起先同行的游客很多,道路上纷纷扰扰。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顺着大陆走,从乱石与泥泞的山坡上走了捷径。
一路上风景殊异。壁立的山峰、茂密的丛林、潺潺的溪水、清新的空气,吸引着我勇往直前。随着地势不断抬升,道路延伸,游客越来越少。我的脚步其实一直还算缓慢,尽管比多数人都要快一些。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拍照,一边行走,不知不觉中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前行。溪流边树木与石头争妍,水花溅起在石头上,树影倒映在水面上,树丛中时不时有浅浅的流水,树干上覆盖着鹅黄的青苔,偶尔点缀着一簇簇不知名的野生蘑菇。只是,这时候,我特别想你,想有你陪伴着我,一起陶醉在绮丽的大自然里。
从下车伊始就可以遥望四姑娘山了。在两山夹峙的斜角里,四姑娘山山石嶙峋,白雪覆盖,构成了一个竖立着的菱形图案。我怀着最最虔诚的心,像一个忠实的信徒,远赴千里之外来朝觐神山,但愿我可以在神山的脚下,献上我的膜拜!经过七道拐就可以抵达四姑娘山脚下。走过一道拐,四姑娘山就更近一点,游客就更少一些,越来越宁静。就这样走走看看。到达五道拐的时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只有我一个人,安静地走在路上。溪水潺潺地流淌,树林里,不时传来枯枝断折的噼啪声。当我走到六道拐的时候,四姑娘山起雾了。起先只是盘桓在半山腰,像是大风吹动巨幅的白纱,刹那间四姑娘山就云遮雾罩,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西边的山顶上,乌云也涌过来了,有雨滴落在我的脸上了!这时候,我的眼泪流出来了。我默默地盯着四姑娘山,双手合十,向上苍祷告,愿众生安好,亲人安好,你安好,我心向往的大自然安好!
返程时候,因为走得太急,嗓子眼发干,我就在青山下、溪流边,捧着纯净的溪水喝了两次。他们早等得不耐烦了,雇了摩托车在半道上接我。对不起,我耽搁了大家的时间。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桃坪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桃坪羌寨依山而建,杂谷脑河水从寨前奔流而过。寨内耸立两座九层石块垒砌的舍雕,与蓝天白云相映衬,与对岸山峰烽火台遥遥相望。这舍碉是羌人的称谓,习惯上我们叫做碉楼。羌寨民房依山建于斜坡之上,均以石块垒砌而成,与西索民居的风格如出一辙。古羌先民引山泉修暗沟从寨内房屋底下流过,饮用、消防取水十分方便,人行寨内但闻水声叮咚而不见溪流。
归程中我们经过映秀镇。六年了,那个沉重的记忆犹在。那山崩地裂的瞬间已经定格,不容磨灭。听说建起了地震纪念馆,也还保留着当年岌岌可危的映秀中学遗址。那是一场大自然的灾难,那是一场生灵的灾难,不忍回首,所以,我只是在映秀镇稍作停留,心底默默祈祷。五一二,是国际护士节,是天使来临的日子;五一二,也是汶川地震的日子,是生灵涂炭的日子。
然而,宿命煞费心机安排了这样一个日子,让我们的灵魂神奇邂逅,条件是,此后我们将永远对望静默。就像这次,我抵达四姑娘山。这样心灵相通,却阻隔着万水千山的遇见,是永恒美丽与永恒魅力的花朵!
一座城,是不是边城,全在于你的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文章评论
纤手破新橙
诗人的游记和拍摄的图片都很棒啊!
飘飞的雪
先生的文字如山峦的秀丽与雄奇一样在心中跌宕起伏不能用简单的赞来表达我对你文字的享受。真好!
春暖花开
这么好的文字为什么不去投稿?
一叶知秋
细腻的文字蔓延着柔情,随着你的文字悄然独行,我看见一个灵魂正在路上!
嗨···虫 金鱼
看你的游记仿佛亲临其景,感觉还应该有后续吧,真正目的地的感受还没介绍呢。四姑娘山那段最感人。拉卜楞寺第二段第三行,烦人应该是凡人吧?
嗨···虫 金鱼
另外再追加一条,照片拍摄的很好!
海边草舍
随先生的游记行了一程。语言之精,文字之美,是我努力学习的[em]e179[/em]祝好[em]e160[/em]
紫妍
去“执手天涯文学论坛”吧,注册一个。只为分享与交流,或者文字爱好,云生[em]e160[/em]
大浪淘沙
下了功夫了,写得真好,照片也漂亮!
荆棘鸟
山一程,水一程,诗人一路走来,透过眼睛在瞬间留下美景奇观;摇动情感,用心灵感受远古的文明和现代的荒芜!
快乐生活
这么好的一篇游记,应该投稿,这样更多的人才能有幸品读啊!
美茜
看了好久,好羡慕啊!
静湖
文字配图,心灵的震撼。
湘人老斐
陕北的定边、安塞,从名字上判断,过去(至少是明代)都是边城。
寒
人文,历史,景观,情感融为一体,非常感人,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