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辈人留下的珍贵财富
个人日记
永恒的瞬间,历史的写真
——老照片,上辈人留下的珍贵财富
手握相机,轻轻一按,一张照片就诞生了,数码时代的到来使照相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从照相术传入中国后的百余年间,昂贵的摄影曾经只是少数人才能够享有的一种专利品和奢侈品,加上过去连年的战争,一场场触及人的灵魂与肉体的运动,还有多少人能保留哪怕是一张纯粹私人性生活的留影。因而,一张张普通家庭的"全家福",一幅幅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我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们和亲朋好友们的小照,能躲过劫难,保留至今,就更弥足珍贵了。
我的老家原有着很多类似这样珍贵的历史照片,但大部毁于“文革”灾难。手头仅有的数十幅老照片成为我的上辈留给我们后代的最为珍贵的宝藏。每每翻看着这些劫后烬余仅剩的旧照,仿佛看到那些年代如此久远,遥不可及,又如此贴近,在我的血管里律动。这些老照片大都历经沧桑,不知见了多少风风雨雨。它们潜藏着诸多酸甜苦辣,映射着不同时代的特色,是我祖辈个人、家庭和所处社会的微观写照,那些被定格下来的瞬间,每张都记录着一段珍贵的历史,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一个家族的变迁。
在我珍藏的老照片中,有一张是上世纪一十年代末期的照片,那是1919年时为秀丽端庄的外婆在嫁往常州我外公前,她的一家人在天津寓所拍的全家福。照片上外婆的父母亲即我的外太公、外太婆端坐在中央,时为民国旧军人的外太公留着当时流行的八字胡,一派赳赳武将的气派。待嫁而闺的外婆紧紧依偎着外太婆,依依不舍。在两边及后排的是外婆的兄弟姊妹。这是一幅典型的中国北方旧式大家庭全家福。听我健在的九十多岁的老母亲说,外婆嫁到南方外公家,因缘于一个事件。1915年3月,我外公的父亲即太公(太公潘鸣球为中国科举制常州最后一代进士)在河南陕县知县任上,时陕县地处豫西为入陕要道,其时河南督军赵倜与陕西督军陆建章合资贩卖烟土。一日,由一连士兵护送约两万余两烟土途径陕县境内,沿途强行征发车骡运输,乡民大受其苦。太公潘鸣球获报后,速率县警备队驰往,悉数查获,并在县衙门口当场将烟土焚尽,并将车骡退还乡民,在场围观绅民雷动,直呼“青天”。此举获当时北洋政府记大功一次,授予内务部银质棠荫勋章以表彰。刚从日本留学归来、与太公为同科进士的沈钧儒先生(著名七君子之一)闻讯为之撰写了《记陕县焚烟土事》一文(其手稿珍藏与我家)发表,同时披露了豫陕督军贩卖鸦片危害乡民的丑闻,引起朝野震动。太公也由此得罪了官场上层,遭赵倜记恨,罢官挂印离去,南下老家常州。途中又遭赵倜派兵冒充劫匪追杀。危难之时,太公在河南官场结交的好友、时为冯玉祥将军手下的骑兵将领王金堂也就是后来我的外太公立即带兵沿途保护南下。途中,两位有着患难之交的文官武将惺惺相惜,定下了秦晋之约。4年后,外公迎娶了外婆。据母亲讲,外婆乘火车从天津南下时,随车的嫁妆足足装了一车皮。
每一张家庭照片都是一个历史的定格点,许许多多的点连起来就是一条线,合起来就是一段历史,是我们身边真真切切发生的历史。外公外婆正因为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促成了一对姻缘,也成就了一个家庭的延续,直至今日。20世纪20年代中期外公外婆一家 前排中为我母亲。
外公潘仪上于20世纪20年代初
外婆王蕙于20世纪20年代初
文章评论
豆奶
哇塞,家世中还有这么一段显赫历史!
翱翔如风
很有历史感![em]e142[/em]
快乐宝宝
显赫! 难怪老师的德、行、智慧与艺术修养如此,原来是缘于有着绵长深厚的家学积淀![em]e179[/em]
彩蝶飞舞
爷叔,赞!原来是这么显赫的家庭出生啊[em]e179[/em]敬佩啊
柳叶刀
缅怀历史 不免使人悲壮,但是也让人感悟哦 。陈老师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