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香气第六期《习惯》

个人日记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道理都懂,听得进去做得到的有几人?古人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依山傍水的小城市,清甜的空气,路边树丛中传来鸟儿的鸣叫声,高一声低一声,但难掩住江边一户人家传来的咆哮声:丧门星,都是你惹的祸。

            紧接着,孩子的哭声,老人的叹气声:我说有完没完了?你拿孩子撒什么气啊。哎……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户人家姓王,发生了什么要从头说起。

           王老汉养了两女一儿,两个姑娘嫁出去了,老两口有退休金,小日子过的也算中等,就等小儿子成婚也就无后顾之忧了。

           这小儿子左挑右挑都看不上眼,长得高高大大的,眉清目秀,家门前总有小姑娘转来转去,媒人来了一波走了一波。王东小伙子见谁都笑呵呵的,人也老实,下了班找人下棋,哪也不爱去。邻居一些淘气孩子见他也客气,老人也喜爱:看看人家王东,多老实一个孩子,长大错不了。

         家里大事小情有王老汉和两个姐姐张罗,王东是什么都不用插手。小日子过得滋润,上班、回家、下棋、睡觉。

        这天中午回家进门就抱住母亲的后腰:“妈妈,和您商量一件事,今晚我带女朋友回来一起吃饭,给二老看看中意不?”

        “真滴呀?住哪里啊?在哪里上班啊?家里什么条件啊?”王老太太一脸的喜悦。转回头擦擦手,抱住儿子肩膀直摇晃。 

        “妈,你相信你儿子眼光错不了的,不过,你得叮嘱爸,别板着一副脸,人家第一次来吓到人家不好。”

          夜晚上床熄灯后,老王太太用胳膊碰了碰老王头:“你觉得这姑娘咋样啊?跟你提前说好的,怎么吃饭一直板着脸啊。”

        “我怎么板着脸了?还得一直咧嘴笑啊?”老王头把身子气呼呼转向一边。

        “你这不是抬杠吗?”  老王太太捅了捅老王头后背:“这姑娘长的真俊啊。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农村的孩子啊,还是家里老大,将来过日子能挺起家吧。”

         “哼,俊能当饭吃啊?进门打个招呼就看电视,你在厨房忙,也不知道去帮个忙,饭后一推饭碗坐一边,也不去洗碗。走时也不打声招呼,这是农村孩子啊?我看就是一位大小姐。”老王头说完转过来身子,双手垫在脖颈处,望着窗外明月:“这女孩娶到家啊,王东有苦头吃了。”

           其实,老王太太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叹了一口气:“也许是第一次进门不好意思吧?”

          以后王东没事就带着女朋友李萍回来,李萍在这个家也熟悉了,有说有笑,但绝不干活,有几次老王头和王东的姐姐都看到了,饭后王东悄悄用胳膊碰碰李萍,告诉她去洗碗,李萍故意大声喊:“你碰我干什么?”吓得王东低下头。

          转眼一年过去了,这天王东下班停好单车,看到老王头在院子里躺在摇椅上晒太阳,走过去蹲在老王头身边:“爸,和你商量一件事,李萍她妈妈说我们也认识时间不短了,你看看什么时候老人坐一起定一个日子,把我们的事给办了吧?”
         老王头睁开眼睛:“你真打算和她结婚啊?”

         “爸,你说的什么话啊?不结婚我和你商量啥呢?”

          老王头坐起身来,严肃的看着儿子:“我可告诉你了,现在分手还来得及,丑话说前头喽,你要是跟她结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几日来,王东对老王太太软磨硬泡,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老王太太劝老王头:“算了,儿大不由娘,自由恋爱,咱也不干涉了,他自己认了,好坏是他自己的命吧。”

         定亲这天,女方的父母、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虽说是城外农村的,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席间,女方妈妈说了:“我们家虽然是农村户口,女儿是老大,可我们家从没让她干过一点活,这以后过了门呀,你们就辛苦点吧,好好照顾着。”

       桌子下,李萍爸爸用脚轻轻踩了一下李萍妈妈,尴尬的咳嗽两声:“亲家,来喝酒、喝酒。”

      李萍妈妈瞪大眼睛:“你踩我干嘛?”这一声嚎叫,尖利、刺耳。

       忙了一天,客人都送走了,老王头坐在院子里闷头一根烟接着一根烟吸着,老王太太擦干净双手走到院子:“孩子他爸,累一天了,洗洗早点睡吧?”

       老王头站起来伸伸腰:“好日子到头喽,娶姑娘看妈,那个家风、那些习惯带来了,很难改变。老太婆,我们虽说是中年得子,但我也没惯着儿子一身毛病,房子我也给他置办上了,这婚也给他办好,但娶了这个媳妇,只怕我若走你前面,你遭罪喽。”

       这新媳妇进门,还真是头三脚踢开了,横竖我就是什么也不干,你们做饭我回自己房间看电视,你们做好我就去吃,吃饱推开饭碗就跑回自己房间。

       有一次,儿子看不下去了,小两口在他们房间吵起来,儿媳妇噔噔噔跑到老王太太房间,推开厨房门就去洗碗,顷刻间,厨房传来爆炸声:咚、啪、哗啦……

      老王太太心脏不好,吓得身子一哆嗦一哆嗦,刚要站起来去厨房,被老王头一把抓住:“让她砸去,你稳住。”“这可不行啊,我心脏不好,再说那些碗都是我新买的啊,都很贵的。”

      第二天,老王头把王东和李萍喊到房间:“我们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看来彼此都不适合。两个选择。第一。你们搬出去过,这个房子卖了钱给你们一半,你们自己看着买房。第二,我们分家过,你们吃龙肉我和你妈不馋,我们吃糠你们不用急。”

     这李萍眼珠子一转,怎么算都不划算。立马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爸爸,我错了,你别和我一般见识,以后我哪里不对我改还不行吗?我和王东这么小,出去怎么过啊,”王东在一边也赔不是,老王太太是公认的心软,看到这架势,也劝老王头:“他爸,算了吧,孩子们认错了。”

    这以后,李萍收敛了一些,今天帮着洗一下菜,后天洗一下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洗菜就像给日本人干活,能耍贱也能耍懒,老人也不好天天说。老王太太一辈子干净人,看她做什么都脏,自己还要从新干一遍,也不指望她干活了。

     这天老王头过生日,亲属,朋友来一大帮人,李萍父亲看到亲家母和俩女儿及亲属都在厨房忙活着,自己女儿与媳妇娘俩拉着手嗑着瓜子,实在坐不住了冲着女儿递眼色,让女儿去厨房帮忙,结果媳妇一把拉住站起来的女儿:“不许去,什么都不干习惯就好了。”

     这一幕被进门倒茶水的王老汉看在眼里,摇了摇头。

     李萍在个人企业上班做财务因贪污被开除了,正好借怀孕之名来个大放假,躺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婆婆做好就喊她吃饭,她放下碗就回房间睡觉。

      晚上在饭桌上,王老汉说我给你们讲一个笑话吧:“从前啊,有这么一户人家,两口子太脏了,头不梳脸不洗,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两人正在熟睡,忽然媳妇做起来听到厨房有声音,推醒她男人:来小偷了。她男人爬起来抄起门口放着的一根烧火棍,大喊一声:什么人。跑进厨房。这小偷一听撒腿就跑,男人一看小偷手里抱着他家的锅,这还了得?在那个年代家家都穷,没锅了可怎么生活啊,便在后边狂追,小偷哪有空手上人家偷盗的?回头就朝着男人脸上一砍刀。男人的脸被消掉一块皮,男人吓得不敢再追了。回到家里,边摸脸边看着老婆说:妈呀,幸亏从不洗脸,砍掉一块灰嘎巴。女人抱着男人说:幸亏从不洗锅,太好了,偷走的是锅灰。”

     全家人都哈哈大笑。

     这一日,他们小夫妻回了娘家,婆婆去她房间看了一眼,桌之上的灰尘能画画,被子脏的如街头乞丐。婆婆实在看不下去眼,累了一天把被褥拆洗了,家里打扫了。

    小两口回来在房间嘀嘀咕咕了半天,儿子来到妈妈房间说:“妈,你以后不要动我们东西,李萍不高兴了。”

     老两口吃惊的望着儿子。老太太说:“儿啊,你以为我喜欢动啊,我不知道累啊,我是实在看不下去眼了,那么厚灰尘你们不擦啊?”

     “妈,你看你说的什么话啊?擦干净不还得落灰吗?再说,人家过日子,李萍说了,不关别人什么事。”

       老太太气得嘴哆嗦,一屁股坐在床上。

       老王头大吼一声:“滚出去!”

        哎,这真是娶了儿子没了娘。一口一个李萍说的如何……爹娘的话听一句都不入耳了。眼里只有老婆,以前干净的一个小伙子现在被媳妇调教的脏兮兮的。里面的白衬衣泡在水里一星期加上漂白水都洗不出个什么颜色来。

       都说男人的穿衣打扮能看出媳妇的一双手。

        转眼过了三年,孩子大了,婆婆背着孙女买菜做饭,公公没事也帮带着,李萍闲不住了,她找了一份财务工作,每天打扮的光鲜亮丽,小嘴巴也甜,脑子好用,得到领导赏识。加班、应酬多了。忙的很晚回家。家里更像是宾馆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公公因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一句话没交代,一家人哭的昏天黑地。可日子还得过啊,养儿防老,这老太太就跟着儿子一家过上了。

        老太太拿出工资买米,买粮、油盐酱醋。大事小情。儿子也适当的买回点肉、鱼下酒菜。多数工资赶礼、打牌了。李萍就不用细说了,活我不做。钱我不出,大不了就离婚。

        没了老王头那更是嚣张跋扈,王东一句话不对,李萍坐在客厅拍着大腿大呼小叫,震得左邻右舍别想睡,耍泼、下跪等等,让老王太太长见识了。一辈子和老王头轻言细语,没大声说过话,更别说吵架了。活了一辈子没见过这架势。

       应了那句话:宁娶大家佣人,绝不娶小家碧玉。

        这两个大姑姐看着来气,这弟媳妇从进家门,对家里不闻不问,寸草不买一根,这哪是一家人啊。现在老人就剩一个了,必须好好伺候着。大姐就要找她谈谈,二姐怕事,两边都想光,生气归生气不想得罪人,所以退后一边。

       这大姐找了弟弟、弟媳讲了一堆道理什么尊老爱幼等等,有老妈在帮着你们带孩子,家里油盐酱醋不用你们操心,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必须好好照顾老人,这二人听着都不吭气。转回头大姐离开,这媳妇就哭天抹泪的要和王东离婚。吓得王东天天埋怨,我姐姐这是干啥啊,回来让我们吵架啊,离婚她高兴啊。

      老太太背后劝女儿:“什么都不要说了,奸懒馋滑养成习惯了,你们说几句也改变不了,离了婚,孩子还小,让外人笑话,再说你弟弟也恨你一辈子。哎。算了吧。”

       二女儿夫妻准备去旅游,孩子还要上学,就送到外婆家里求老人帮忙照看几天。

        这几天儿子,媳妇说娘家有事去住几天,家里感觉空间大了好多,一下轻松了。

        中午老太太给外孙子洋洋包的饺子,祖孙两个正吃的开心,儿子王东与李萍推开房门一顿翻找。老人看他们慌里慌张的就放下手里的筷子:“你们这是怎么了?饺子还热乎的赶紧来吃啊?”

         李萍说:“妈,看见我的小收录机了吗?”

          洋洋一听吓得赶紧看了一眼姥姥。

          老太太说:“哦,看见了,收拾桌子,洋洋不小心给碰掉地下了。我准备吃完饭拿去修理呢。”

          这李萍不依不饶了:“干嘛动人家东西啊,你们知道吗?我现在等着急用。”坐下开数落起洋洋来了。

           门外响起敲门声:“咚”“咚”“咚”

           李萍赶紧跑进房间,敲门声一直响着,王东无奈的打开房门。

          门外站着警察。“你叫王东吗?”

           “是的,我叫王东。”

            “你老婆叫李萍吗?”

             “是的。”

              “那我们来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了吧?在你家门外一直守着呢,让她出来跟我们走一趟吧。”

              李萍涉嫌重大贪污,早有人告诉她消息了,可她还抱着侥幸心理想找关系能缓缓,跑去娘家躲了几天,听说事大了,想着跑出去带上收录机解闷,这又跑回家来找,被警察逮个正着。

             李萍进去了,这王东疯了一样的找关系,回家就是骂外甥洋洋:“丧门星。”吃饭坐在桌子边看着祖孙俩,眼睛溜圆,双手叉腰。恶狠狠地骂,晚上坐在祖孙床边骂。这就是开头的一幕。

            夜深了,月牙儿出来了,月圆了,心儿不亮了。月圆夜深人不静。坐在床边望着明月,王老太眼泪滴答滴答落在手背上。

          哎……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感恩节到了,祝天下的父母健康长寿。》

文章评论

司马红尘

既然坐了沙发,俺就多说几句:“飘这丫头的文笔不错,是俺喜欢的妞妞。这喜欢可不是乱说的哦,[em]e120[/em] 又不是因为她写的东西有什么了不起,和曹雪芹比她还是有差距的,[em]e128[/em] 但是,俺为什么喜欢呢?俺个她是东北老乡,俗话说‘老乡家老乡,两眼象水缸,’所以,就这么喜欢上了。”[em]e102[/em]

秋韵

飘儿发表新作了,好[em]e142[/em]

bud88

拜访好友!祝福快乐! 祥光万里七彩霞,神州开放繁荣花。 五彩缤纷蓝图展,全球瞩目咱中华。

又见笑

哥们好[em]e160[/em][em]e160[/em]!拜读了[em]e100[/em][em]e183[/em]生活源本如此哦!平和才是聚家过日子,烟火煮时光啊。

蝶之灵

拜读新作,感恩节快乐[em]e163[/em][em]e178[/em][em]e166[/em][em]e166[/em]

过得好

家庭娶一个媳妇的好坏,影响几代人,这文章提醒人们,在恋爱的时候就是看对方的习惯。

吉祥三宝

我们东北有句话"买猪先看圈。"找媳妇的时候一定要看丈母娘,如果丈母娘是个通情达理,善良之人,女儿差不哪去。真的羡慕飘的才思泉涌,如果能有你这文笔,我感谢ta八辈祖宗[em]e113[/em]

笑笑

唉,有这种儿子让父母寒心。

明日三酉

这李萍、王东,生活中都似曾相识。故事、人物活灵活现。精彩之极!我看值得多喝几杯。[em]e157[/em] [em]e157[/em] [em]e157[/em] [em]e113[/em]

但愿人长久

都是坏习惯惹得祸。好久不见飘姐的文章了,一出手就是大家风范。[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