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合集
手机日志
2009年经方医案研讨会顺利开幕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2009年经方医案研讨会于2009-10-31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顺利召开。本次学术会议由黄煌教授号召,南京中医药大学经方协会承办,南京传统中医门诊部、康宏药业协办。这是一次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代表们大多数是来自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其中有从事医疗工作四十余年的安徽省中医学会理事郭其祥副主任医师及其夫人;对中药制剂有着独到见解的中国科技开发芜湖分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江厚万先生;学验俱丰,对中医有深刻理解和把握的民间中医姜宗瑞、王彪、何运强、袁峰先生;有对中医饱含热爱的青年中医宋志骧、曾强、林健祥、任玉玺、邹弈先生;有西学中,进而痴迷经方的周捷、孙永辉、乔望兴……在此,就不一一点出了。
今天的开幕式上,首先由黄煌先生作了致词,随后即由各位代表将个人在行医过程中擅长运用的方药经验、验案与大家分享,代表们踊跃提问,积极发言。整个会议过程中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截止笔者21点离场时(因赶最后一趟班车回城),会议仍在热烈进行中!
2009年经方研讨会顺利闭幕
今天依旧由多位代表将个人在实践过程中的验案、擅用方药经验、妙招与大家分享,会场气氛不断推向高潮。这其中颜怀奇老先生的个人制药经历很好地诠释了经方生活化的内涵。大胆思考,制药时独辟蹊径,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最后由黄老师做总结发言。首先他分享了对经方的个人见解。1.经方来源于生活,是一门经验医学。2.经方是拯救中医的一条出路,大量临床经验给予我们继续实践经方的信心。3.经方是属于全人类的。目前,世界多国已悄然兴起一股经方热,众多外国朋友研读经方、实践经方、传播经方。同时,就当前经方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黄老师提出了几点期望。1.方证的表述应严谨与规范,疾病谱应不断拓展和完善。尽量用简单且生活化的语言对方证加以描述,且无需局限于《伤寒论》的条文本身。2.对于医案的整理更趋于规范化,以利经方的传承与发扬。重视个案报道,可采用追忆式、实录式、短篇报道等多种形式。3.剂量问题,量效问题。4. 建立方证教学模型。操作时,复杂问题应简单化,简单问题则应深刻化。5.非常用方的使用。栀子厚朴汤、排脓散等小方虽药味寥寥,但若运用得当,临床上效果甚佳。6.需对各家经方流派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友好而欢快的气氛中,本次经方研讨会落下了帷幕。众经方同仁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更对明年的研讨会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2009经方会议精彩集锦
随着沙丘沙、经方中和爱好经方三位先生的最后离开,2009年经方沙龙会议也算落下了帷幕。本次会议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各位经方家纷纷发言,积极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众多精彩案例和经验总结,现把大家会议上的精彩发言从以下几方面作一总结。
一. 针灸
沙丘沙先生介绍了一些常见病的针灸用法,颈椎病取太冲,腰腿痛取尺泽(急性者更佳,男左女右取穴法),面瘫取劳宫,咳喘取丰隆穴。这些穴位首次使用即有效,一般不需第二次,效果立竿见影。一般采用传统银针(现今针灸针2-3根),无需行针。取穴原则:单侧疾病去对侧,远部取穴,表里取穴法。
雍乾对沙先生的发言作出补充提出太冲还可治疗身体上部的问题,可用1寸0.4针灸针快速刺入,患者可有浑身电流通过感觉。
邹弈提供了治疗胃痛、痛经验穴:内关、足三里。
二. 方剂使用
1.桂枝汤:Woyunzhai先生被黄老师封为“温桂枝”,此次在交流会上详细介绍了使用桂枝汤的一些成功案例和辨证要点。
Woyunzhai:和桂枝汤的初次结缘是在方剂课上,方剂老师徐宝奇先生介绍了应用桂枝汤治疗小儿紫癜的案例。当时的案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见习期间,又见到一患者为海军,发热,舌胖大质淡嫩,脉弱,使用多种方法始终无效。后改用桂枝汤治疗。徐灵胎在书中提到使用桂枝汤要点为:舌质偏暗,面色暗。2000年得以拜访安徽老中医殷扶桑,殷老毫不保留将其使用桂枝汤经验相授予我,此后临床应用桂枝汤突飞猛进!以下是临床工作中应用桂枝汤的成功案例。
(1)某女,病毒性角膜炎,先采用五苓散不效后,辗转几地均疗效欠佳,最后重新来诊,依据其头面部怕风,采用桂枝汤后5剂得效。(2)某男,头痛,依据其上半身不敢吹风扇,为局部恶风,属桂枝汤证,2剂得效。(3)某女,乳腺炎,双侧乳腺红肿热痛,初用经验方后无效,依据其怕冷风吹转用桂枝汤,效佳!(4)右脚跟痛案,据患者诉脚跟有风往里吹这一形象语言,采用桂枝汤得效。(5)面瘫案,以往采用传统疗法,配合针灸、按摩治疗面瘫,效果尚可。曾有一例面瘫,依据患者有恶风一症,依然采用桂枝汤,2剂得效。
总结:对于桂枝汤证的把握可以从多方面来考虑,往往对于原文中出现的任何一症都不可轻易放弃,如桂枝汤原文12条中对“恶风”一症,临床可不限部位(局部、全部、甚至单条腿),不可拘泥。对于汤中一般用桂枝,除腰痛时用肉桂,另外还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桂枝汤加葛根、附子、白术等治疗肩周炎;使用桂枝加大黄汤治疗痛风(速效)。
2.半夏泻心汤:
爱好经方提出使用半夏泻心汤时需注意体质和剂量,如把其视为胃病专方,则易陷入误区,一般来说适用于舌质红苔黄腻的患者。其中身体瘦弱、面色苍白时不可用,其中黄连慎用!并举一案例说明使用半夏泻心汤后症状加重。
Andy介绍了胡希恕先生的半夏泻心汤方证即:上呕下泄中肠鸣。
3.温经汤:
李淑萍医师提出对于温经汤的使用,临床不管胖瘦,经前使用,治疗痛经、偏寒性者效佳!
黄教授补充温经汤可治疗中老年女性患者的胃病。并举例:治疗自己表姐时初用大柴胡效差,后视其体重下降明显,转用温经汤效佳!
4.葛根汤:
柴姐通过治疗一例女学生的痤疮无意中发现葛根汤对痛经的治疗效佳。经反复试验,发现麻黄汤体质的痛经患者确实可以用葛根汤治疗,具有起效快、不易复发的特点。但临床发现,桂枝体质(肤白、瘦弱)的痛经患者较多,采用本方去麻黄后同样有效果。同时在查阅文献时无意中见到东北一医生报道葛根汤治疗痛经有效,而且葛根量越大效果越明显。还有山西一医也报道采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痛经,经前7天*3次得效者大部分,可以根治。并指出葛根可止大便。
Andy提出葛根素有提高记忆力、抗衰老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其可减少大脑细胞的凋亡。
5.当归芍药散:
柴姐介绍了一例使用当归芍药散合方治疗胃炎的案例,并提出其应用指证:通常体质瘦弱,经常颜面部水肿,易腹泻,可有偏头痛、水样月经、手脚胀麻、月经周期不准等临床表现。该方可以治疗特发性水肿,提示其存在水液代谢存在问题。其中方中白芍可动大便,大便稀溏的可用本方加上肉桂。
6.金匮肾气丸:
Andy详细介绍了使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腰痛、脂肪瘤、尿频的三个案例。并总结出患者多有腰身困重、起夜频、畏寒等。
云出岫提出可把六味丸、八味丸视作血管保护剂。
沙丘沙提出六味丸为儿科医生钱乙针对小儿纯阳体质、肾气旺盛的特点所制,临床应用于成人时需采用八味丸。
黄煌教授补充:该方应用较六味丸相对广泛,在体质把握上倾向于小腹拘急、小便排泄不畅等特点。并作一形象解说:金匮肾气丸为男性抗衰老剂;温经汤为女性抗衰老剂!服用时本方时疗程偏长,日本汉方可用年计,剂量应偏小。
7.大柴胡汤:
李小荣对大柴胡汤情有独钟,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十个案例,总结出大柴胡汤体质:从望诊大多壮实,偏横向发展;舌象要求不严,但对腹诊要求较高,即胸胁苦满征;脉象多为沉弦。从临床疾病谱来看,大柴胡汤更倾向于腺体的疾病。如甲状腺、中老年妇女的乳腺癌也多见此证。
黄师提出胡希恕先生的经验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如更年期妇女多见此体质,血压、血脂、血糖、体重升高,乳房胀痛等。
咖啡猫猫结合临床实际,对大柴胡汤体质进行完善。提出虚人也存在大柴胡汤证,他们舌质干而少津,舌苔腻,腹部痞胀、腹痛,甚至有的是大便稀溏。并举例说明,采用大柴胡汤加黄连治疗一例腹泻,效佳。
夏时炎先生也提出同样问题,认为可适当放宽体质要求,而加强腹诊。南杏仁也介绍了一例采用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治疗黄疸案,并提出大柴胡汤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效果较好。
对于有医师提出大柴胡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的鉴别应用,则需从各自不同的疾病谱来判断。
8.小柴胡汤
袁守槐老先生介绍了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发热的经验。对于柴胡退热,崔德强介绍了一篇文献,该文献从几个试验来认证柴胡退热:小柴胡汤去半夏时体现热能退,但胸胁苦满明显;去黄芩则烦热不能除;小柴胡汤加黄连则热退;单用柴胡退热则无效。并介绍了该文献中的一则精简退热方:柴胡、黄连、连翘、银花。
9.甘露消毒丹
宋志骧介绍了在当地(温州)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暑湿感冒80%的患者有效。并详细介绍了一例患者经输液后胸闷、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多方治疗无效,经拔罐、放血、甘露消毒丹后好转。
10.一贯煎
宋志骧介绍了使用一贯煎的经验,该类患者多体质偏瘦,大便干结,易口腔溃疡,月经失调(量少),经前乳房胀痛,火重。并举例说明一例老年男性烦躁、梦话,经使用一贯煎后平稳。
11.黄连阿胶汤
周杰介绍使用黄连阿胶汤治疗出血缺血性疾病伴有失眠的效佳,黄师补充他临床使用黄连阿胶汤治疗崩漏伴有失眠效佳,其中黄连用至6g以除烦。对于黄连阿胶汤原方中黄连用4两,大家也都表示了不同的理解。
12.桃核承气汤
经方中总结了桃核承气汤为瘀热结、可有少腹急结,大便秘结等。周捷介绍了他使用该方治疗肾结石案例,效佳。
三. 药物制剂问题
江厚万先生对药物的制剂方面作了较多的关注。他详细介绍了使用半夏泻心丸治疗慢性胃炎80%的案例有效。并提出使用中药制剂使方药固定,可节省药源,减轻病人负担,并且有规律可循,方便“方证病人”的总结归纳。
廖青云医师提出半夏泻心汤+肉桂具有养胃的功效。胃炎发病机理与古代不一样,但与我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有关。本方适应症在经济发达地区将会越来越多,开发本方有一定的前途,采用浓缩颗粒剂或水丸等,不需加糖,效果更佳!
贵州的颜怀奇老先生详细介绍了自备的多种成药装胶囊,如随身携带的乌头赤石脂丸。并发明了新的附子处理用法:炮附子:置于微波炉中,高热2分钟后取出观察,并使之均匀分布于托盘上,如此连续几次,直至附子呈现淡黄色为佳。白附片:置于微波炉中高热2分钟后,取出,摇匀,再如此法,连续3次后直至附片颜色成淡黄色,研粉装胶囊。感受:经过如上处理的附子,不仅毒性减低,借助微薄的热量,疗效得以提高。并详细介绍了用抵挡汤自制胶囊(每日6粒,直至大便稀溏)治疗肝血管瘤,1年后对照发现血管瘤消失。
四. 剂量问题
沙先生提出他的“一两”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时分为三种剂量段:小量(3-5g)中等量(6-8g)大量(10g)。服用时小儿不拘次数,大人一日三次服。
六. 偏方、验方
邹弈提供了一些老中医的偏方验方:如阿司匹林研粉外敷治疗足癣;虚寒型胃溃疡可用归脾汤+马钱子;寒性头痛用川芎30g白芷10g细辛5g等。
郭其祥老中医介绍了几个师承经验。子宫内膜异位症,四川.真晟老师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桂术甘汤。四川江尔逊经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方(柴胡12白芍20生龙骨30牡蛎30玉竹15茯苓15甘草6)(柴芍龙牡玉苓好,胸满烦惊效果好)和加味温胆汤(温胆汤+生龙骨、煅牡蛎)治疗焦虑、惊恐、失眠。
咳嗽经验方:宋志骧提供一方治疗小儿咳嗽:白果、青黛、竹茹、天竺黄、苏子。
经方中介绍使用升降散(僵蚕10g姜黄10g大黄6-10g)合用小柴胡汤治疗麻黄体质的痤疮、皮肤病效果较佳。经方中还介绍了当归四逆汤可用来治疗伤口久不愈合。
六. 疾病治疗
肿瘤:黄煌教授指出他临床常用治疗肿瘤的方剂有炙甘草汤,用于体瘦、大便干结;某些病人服用炙甘草汤出现胃部不适的可用薯蓣丸。吴宣祥介绍他用膈下逐淤汤联合西药艾迪治疗1例消化道肿瘤,1年后无溃疡,无坏死,无复发,效果较为满意。该方证属瘀阻性舌脉。郭其祥老先生介绍叶橘泉先生治疗小孩肿瘤转移:生薏仁30g羚角30g紫藤15g。
偏头痛:咖啡猫猫介绍了一例大剂量小半夏加茯苓汤(姜半夏60茯苓60干姜治疗偏头痛,效后遵循病人意愿添加天麻、白术、陈皮三味,症状反复,再使用原方治疗效果很好。该案例和黄师提供的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的颇相似,也是大剂量使用,加上他药后效果反不如前。
抑郁症:李永医师提出需从中药、心理、行为几方面对抑郁症进行综合治疗。提出常用方剂有逍遥散、温胆汤、除烦汤等,并介绍采用失笑散合用黄连温胆汤治疗一例焦虑病人,其中用生山栀20g炒山栀20g,效佳。
痞满证:爱好经方对痞满证治提出有热性半夏泻心汤证(体瘦、面白、脉沉不可用,若舌苔厚腻黄连6克以上,舌苔不红、不厚腻的黄连3克左右)、寒性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面黄,苔薄白,左关弦、右关软,腹部有抵抗感)、大柴胡汤证(体质强壮、心下硬满、按之疼痛,对湿性偏重的重用大黄20克)、枳术汤证(属寒瘀,体质中偏胖,若畏寒喜暖,加用四逆汤)、八味解郁汤证(柴胡体质,胸胁硬满)等。
爱好经方还提出对疼痛的鉴别。如胸胁胀满用八味解郁汤、心下胀满用大柴胡汤、隐痛用当归四逆理中汤、既胀且痛用八味活血汤;对于烧心反酸症状的,偏于热实证可用大柴胡汤、偏于寒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体质可用八味解郁汤、伴心烦热的可用除烦汤等。
七. 问题探讨
1. 概念问题:江厚万提出界定概念的重要性。目前关于“证、病”的概念都不清楚,临床应用则不规律。
2. 排药反应问题:对于排病反应,向来是众说纷坛,无一定论。咖啡猫猫提出当使用当归芍药散后,白芍剂量偏大情况下,原本便秘的病人可以出现腹泻,有患者可自愈,有患者逐渐加重;再如部分患者服用荆芥连翘汤之后出现腹泻。究竟该如何解释。
3. 疗效评价问题:Andy提出在古代医案中有许多疗效是值得怀疑的,对于疗效的评价,我们应结合西医评价,把全部的疾病治疗记录全面,力求真实。对于部分的功能失调性疾病,应排除其自愈的可能性,并给予随访。
4. 学习不可偏执:Andy提出中医、西医都好比一把刀,我们不能因为哪把刀使用顺利,即采用哪把刀。任何一种东西都有局限性,不可固守,需充分利用中西医资源。如很多西医就采用中药治疗,南方医科大学一附院消化内科使用大量采用大承气汤灌胃内治、药渣外敷治疗内镜治疗后的肠麻痹。对于这个问题,南杏仁有同样的看法,认为要重视医案的书写和明确西医诊断的重要性。Andy还提出提出如需真正学习好经方,必须同时学习西医知识。并引用经方家王付先生“大家将来真正想做好中医,定要学习好经方”和陈瑞春先生 “经方就是我们的金饭碗!”激励大家。
八. 其他
曾强详细介绍了使用经方的医案。通过对一麻黄体质的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疾病的处理加深了对该体质的理解。提示我们在行医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老病号,这样才可以加深对体质的理解。
年轻有为的薛蓓云医师分享了她行医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和感触。如辨体用方,选方变化;剂量变和提效加速问题;疗效取得后的巩固治疗,病人择期治疗;辨证角度,望闻问切;把握方证,重视加味;提高医生自身心理素质等。
九. 黄煌教授总结
经方来源于生活,是一门经验医学,经验需要积累,很多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经方正如星星之火,在中华大地,甚至全球!拯救中医,大量临床经验给予我们继续实践经方的信心!经方属于全人类。目前,世界多国已悄然兴起一股经方热,众多外国朋友研读经方、实践经方、传播经方。提出目前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具体可分为:1.方证的表述尚欠严谨与规范,疾病谱应不断拓展和完善。2.医案的整理仍需提高,规范化将是立足于世界的资本。3.需重视个案报道,有追忆式、实录式、短篇报道等多种形式。4.剂量问题,量效问题,方证转归问题等。5. 建立方证教学模型。操作时,应当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深刻化。6.非常用的方剂的使用,如乌头赤石脂丸。7.小方剂的使用问题。如栀子厚朴汤、排脓散等小方虽药味寥寥,但若运用得当,临床上效果甚佳。8.需对各家经方流派进行深入的研究,各家的经方学说,各家经验等。
最后谨以郭其祥老先生的一首小诗作为本文结尾:
参加经方研讨会有感
黄煌教授教经方,仲师学术大发扬。
全国同道齐学习,一代更比一代强!
09经方医案研讨会系列报道之“经方医案研讨散记”
09经方医案研讨会系列报道之“经方医案研讨散记”
zure、李小荣
A、温兴韬先生(woyunzhai):
1、黄老师给我雅号“温桂枝”,下面我讲讲自己运用桂枝汤的体会,短期经验,需要大家的大量验证!我在当学生时听方剂学许(徐?)老师提到一老中医医案---顽固性紫癜用桂枝汤治愈。有人问为什么用桂枝汤,老中医说我也说不清楚,但我有一个理念,叫“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清热凉血类无效,不妨用一下热性的药!1剂好转3剂而愈!这个对我启发很大!学《伤寒论》时我特别留意桂枝汤,第54条原文“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后临床见习于合肥市第一医院有一典型病人,为一海军,肤白、舌偏淡嫩、脉弱、发热,当用桂枝汤,但没人注意!
皖南有一老中医,日诊病号七八十,而用桂枝汤的比例也达百分之七八十!后来我去拜访他,严格说这位老中医不属经方家,但在偶然间掌握了桂枝汤的方证!这位老先生非常了不起!好不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我:他认为是舌质偏淡黯、面色偏淡黯甚至面色萎黄、脉弱!很佩服他!他叫殷扶桑,下面讲我应用桂枝汤的几个医案:
(1)病毒性角膜炎案,先采用五苓散效微,据其头面部恶风,5剂桂枝汤愈。所以,《伤寒论》的每句话、每个字都不可忽视!桂枝汤我都用桂枝,只有腰痛时用肉桂!
(2)头痛案,夏天天热,上半身不敢吹风扇而下半身可吹,用桂枝汤愈。用桂枝汤,有些是全身性的恶风,有些是局部的恶风!
(3)胃部久病案,胃部不能吹风,用桂枝汤愈。所以经方治病不论病程多久,哪怕是二十年三十年,只要方证对应,就几副药!
(4)乳腺炎案,前年冬季下大雪,乳房红肿热痛,我太自信了,用经验方却无效!调整思路,“两个乳房像有冷风向里面吹”用桂枝汤愈。
(5)右脚跟痛案,诉脚跟有风往里吹用桂枝加附子汤愈。
(6)面瘫案,以往采用传统疗法,配合针灸、按摩治疗面瘫,效失参半。某院长面瘫,面部有恶风,用桂枝汤2剂愈。后有多例面瘫用桂枝汤治愈。
(7)桂枝汤治肩周炎,只要有恶风!有加葛根的,有加附子的,有加苍术的!
(8)痛风用桂枝加大黄汤速效!
请各位对桂枝汤治面瘫、肩周炎、痛风观察、验证!
B、江湖医侠徐汝奇:
1、我与高格非、黄波、小荣前天傍晚五点半到薛“师姐”那里,看了她看完十来个病号,我感觉薛“师姐”对经方技术的运用非常娴熟,真的不简单!特别是她跟病人的沟通方面令人敬佩!薛“师姐”、黄波、小荣运用黄老师的技术也就是经方医学方证、药证相应技术。我感觉学中医一定要像黄老师一样,要从临床实践中找出规律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