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未三月先下扬州
【他山之石】
旅游就是欣赏当地独到的美,体会当地特有的文化。先不必说瘦西湖的婀娜,也不必说玄武湖的魅力,印象最深的却是江苏人的文明热情。我知道扬州、镇江、南京人不能代表江苏人,能不能暂且不去计较,这里就统称为江苏人了。因为他们给我留下了同样美好的印象。
说起来算这次已经三次到江苏了,只是前两次和当地人接触相对少,没有太多感觉,而此次纯粹的自由行给了我了解江苏人的机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问路就怕没人理睬,可在江苏每次的询问得到的都是热情和详细告知,就连旁边的人也会让你感动。印象最深是在镇江,一个乘客不多的十路公交车上,一句如何去焦山让车上多数乘客成了我们的向导,知道我们在镇江只是个过客晚上的目的地是南京时又问起宾馆位置并分析到南京站、南京南哪个更方便,几个人几句话说的人暖暖的,其中一位大姐更为热情,虽然她的方言我们仅听懂一两句,可还是不懂装懂的认真的听着,这时的听——是我们所能给予这位素不相识的镇江大姐最好的回报和尊重。四天三地中每次问路都让人不忍心不说声谢谢和打扰了。
江苏人对交通法规的遵守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行人还是机动车还是电动车在没有协管员的情况下都各行其道,完全是红灯停绿灯行。南京的路相对北京要窄些,对看惯了北京宽阔的路、红灯仍大模大样的行者们的我来说有些惊讶,本以为哪个城市都该有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而且不会少,可在江苏偏没看到,让我这个偶尔到自行车道上行走的行人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不自觉的回到了人行路。还有一直以为人行道上“机动车让行人”是句空话,因为在北京做行人我没被机动车让过,做司机也好像没主动让过行人。可在南京我结结实实的被现实版的“让路”教育了一番,体会到了这句话真正含义:在一个没有红绿灯只有斑马线的路口我准备过马路,一辆公交车停了下来,还没想明白为什么的时候(根本没想到是为我让路),又有几辆车陆续停在斑马线后,没有一声喇叭,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所有的车都在避让行人。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做一个行人也可以如此骄傲。从这方面来看首都远不如这个六朝古都。看来好现象形成气候坏习气也就没有存在空间了,比如偶尔的一次“小机灵”会因违规而会有小小的羞愧感。这也是孟母三迁的原因之一吧,但愿在很多人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仍能自觉的遵守交规。
南京的交通费比现在的 北京便宜,地铁起价2元,室内公交单一票价2元,而且没见堵车,即使在北京所谓的高峰时间。镇江单一票价一元,扬州二元。我总认为早上六点半是晨睡的时间,可扬州的六点半已是店铺开门路上车水马龙了,他们怎么那么早?
“巧”是因为发生的几率很低,“缘分”是出乎意料的见到了没想到的人或发生了没想到的事。在南京玄武门外形容意外偶遇的词一下子都出现在脑子里,机缘巧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巧不成书、不期而遇……。四月十六日下午两点多,离回京列车开动还有八小时的时间,时间还算富裕,决定去计划之外的雨花台看看,于是玄武湖边加快脚步准备出玄武门,玄武门外正要给同事拍照,就听一人冲着我大喊一声,(说的什么就没不记得过),吓得我心惊肉跳,定神一看,都是惊喜,惊吓全无(由惊吓到惊喜瞬间转变,心脏功能很是强大)。原来是进厂就在一起上班的同事带着由北京去南京探亲的夫人游玄武湖(他去鄂尔多斯正在南化实习,由于他实习单位离市里较远,我们在南京也仅待一天,所以没联系他),于是段落开头的词一股脑的涌了出来。相遇不如偶遇,偶遇会带给人更多的话题和惊喜。世界很大又很小,各种巧合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
说起来算这次已经三次到江苏了,只是前两次和当地人接触相对少,没有太多感觉,而此次纯粹的自由行给了我了解江苏人的机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问路就怕没人理睬,可在江苏每次的询问得到的都是热情和详细告知,就连旁边的人也会让你感动。印象最深是在镇江,一个乘客不多的十路公交车上,一句如何去焦山让车上多数乘客成了我们的向导,知道我们在镇江只是个过客晚上的目的地是南京时又问起宾馆位置并分析到南京站、南京南哪个更方便,几个人几句话说的人暖暖的,其中一位大姐更为热情,虽然她的方言我们仅听懂一两句,可还是不懂装懂的认真的听着,这时的听——是我们所能给予这位素不相识的镇江大姐最好的回报和尊重。四天三地中每次问路都让人不忍心不说声谢谢和打扰了。
江苏人对交通法规的遵守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行人还是机动车还是电动车在没有协管员的情况下都各行其道,完全是红灯停绿灯行。南京的路相对北京要窄些,对看惯了北京宽阔的路、红灯仍大模大样的行者们的我来说有些惊讶,本以为哪个城市都该有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而且不会少,可在江苏偏没看到,让我这个偶尔到自行车道上行走的行人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不自觉的回到了人行路。还有一直以为人行道上“机动车让行人”是句空话,因为在北京做行人我没被机动车让过,做司机也好像没主动让过行人。可在南京我结结实实的被现实版的“让路”教育了一番,体会到了这句话真正含义:在一个没有红绿灯只有斑马线的路口我准备过马路,一辆公交车停了下来,还没想明白为什么的时候(根本没想到是为我让路),又有几辆车陆续停在斑马线后,没有一声喇叭,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所有的车都在避让行人。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做一个行人也可以如此骄傲。从这方面来看首都远不如这个六朝古都。看来好现象形成气候坏习气也就没有存在空间了,比如偶尔的一次“小机灵”会因违规而会有小小的羞愧感。这也是孟母三迁的原因之一吧,但愿在很多人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仍能自觉的遵守交规。
南京的交通费比现在的 北京便宜,地铁起价2元,室内公交单一票价2元,而且没见堵车,即使在北京所谓的高峰时间。镇江单一票价一元,扬州二元。我总认为早上六点半是晨睡的时间,可扬州的六点半已是店铺开门路上车水马龙了,他们怎么那么早?
“巧”是因为发生的几率很低,“缘分”是出乎意料的见到了没想到的人或发生了没想到的事。在南京玄武门外形容意外偶遇的词一下子都出现在脑子里,机缘巧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巧不成书、不期而遇……。四月十六日下午两点多,离回京列车开动还有八小时的时间,时间还算富裕,决定去计划之外的雨花台看看,于是玄武湖边加快脚步准备出玄武门,玄武门外正要给同事拍照,就听一人冲着我大喊一声,(说的什么就没不记得过),吓得我心惊肉跳,定神一看,都是惊喜,惊吓全无(由惊吓到惊喜瞬间转变,心脏功能很是强大)。原来是进厂就在一起上班的同事带着由北京去南京探亲的夫人游玄武湖(他去鄂尔多斯正在南化实习,由于他实习单位离市里较远,我们在南京也仅待一天,所以没联系他),于是段落开头的词一股脑的涌了出来。相遇不如偶遇,偶遇会带给人更多的话题和惊喜。世界很大又很小,各种巧合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
另一同事如约至扬州一起玩了两天。他乡遇故知幸是也,感谢他一路来既当摄影师又当背包将,有劳动力的感觉真好
去年的三月的荆门油菜花,今年四月的兴化油菜花,总还是没能看够(还是想说情有独钟,可是情有独钟的东西多了些,似乎改变了其本意)。兴化缸顾千垛(也叫千岛)油菜花有着水和花最美的结合,小舟穿梭在花海中,心也随之兴奋、荡漾。登高远眺一望无际黄色的地毯、纵横交错着水道,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彩色画卷,一条条行走的小船为这幅画增添了灵气。具介绍很早以前这片土地雨季经常被淹没在水下,聪明的缸顾人就地取土堆成了一个个土垛,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春种芸苔秋采菊,十月的兴化又将是一片红色的海洋。
为了体会下毛主席万里长江横渡的气魄,于是在王安石笔下又绿江南岸的春天、他思念家乡渡口渡长江到镇江。镇江好像没有扬州干净,三山一渡也只有去焦山的时间,古寺、古树、古炮台诉说着它的历史,讲述着它的故事。镇江人的热情好客让我久久不忘。
二次来南京,又熟悉又陌生,重游夫子庙秦淮河、总统府,莫愁湖的风景和名字比起我更喜欢它的名字和传说。中午到鸡鸣寺,不懂佛教,为风景更为网上说的斋饭。可这顿斋饭吃的我有些恶心,远不是我期待的美味。既排斥肉食又不钟情于素食,我都有点同情自己了。南京的古城墙雄伟的矗立在玄武湖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几百年的历史。玄武门外的偶遇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天同事还说起缘分的可遇不可求。雨花台虽没去成,却成就了这次的不期而遇。
不过无论扬州还是南京,景区门票都有点贵,比北京的皇家园林还贵。还有一直以为岭南人说话柔声柔气、细语轻声的,而事实告诉我不是,他们的粗声大气不比北方人差。
每次旅游都想记录些印象深的事人景,不为别的,只为事后我会仍记得。
文章评论
竹石斋
作者是前一张照片的左一;后一张是右一。
梧桐
谢谢您的赏识,只是想用普通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竹石斋
[em]e179[/em] 写得太好了,几次被你的文字感动。非常精彩,可以给《解放日报》投稿,确确实实是正能量。
妈妈
[em]e18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