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夹皮沟,没有阳光的绿江
旅游休闲
——本溪桓仁夹皮沟,丹东宽甸绿江,两日休闲游散记

2015年6月6日,周六。结束了一周的大连校园生活,原以为周六才能返回,匆匆中周五下午便结束了课程,四点钟返程,于是又决定把取消的和藏羚羊群一起俩日休闲活动重新确认,好在还有一个位置。
这是一条自己曾经有过美好回忆的路线,沙尖子地缸子、地温异常带、金哨水库大坝,那条拖轿车底盘的曾经是马车道的险峻山路,以及青山沟的夜晚。那一切放佛都历历在目。往事已经不再,岁月依旧留长,多少往事已成旧事,多少往事已成烟云。天空下着小雨,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河道水面上静静站立的一只灰鹤,放佛把我们带到了冰川世纪的远古,寂静的山谷,寂静的河流,在那个冰川的世纪,该是怎样的一副景象,今天的这里,几个世纪后又会怎样?人生真的很匆忙,人类真的很渺小,这真正的生命是大自然,是自然的规律!
上游建起了水电站,人类在与自然抗争!景区没有管护,这样难得的冰臼地址遗址,垃圾满布,臼内漂浮,在其他地方早就形成了巨大的科考价值,形成了旅游产业,而我们在干什么?感叹经济发展形势不好?感叹东北经济政策不好?
河水碧绿,静静的水面让雨滴泛起涟漪,踏上布满冰臼的河道,重温那昨日摄影时的感觉,时光飞逝,眼前才是最大的真实。









12:00,坐在冰臼巨石上,开始我们的午餐,玉米碴子粥,花卷儿,酱牛肉,拌马哈鱼,都是雨中漫步的杰作,藏羚羊、雅歌和向日葵也一同过来分享,雅歌拌的牛肉也很有特色。
12:40,前往下一个观景点——地温异常带。地温异常带的位置,在桓仁沙尖子乡往南1.5公里的船营沟,紧邻浑江,距桓仁57公里,与宽甸的步达远镇隔江相望,牛蹄山麓之间的浑江两岸,长约15公里。冬天热气蒸腾似温室,夏天冷气阴阴似冰库,以船营沟附近一条长1000米,宽20米的山岗最为明显。这里有一岩洞,夏季温度在0度至18度,冬季温暖如春,温度在10度至18度,形成强烈的地温反差。
车停到路边,浑江水在电站的拦截下,水面宽阔起来,景色也更加宜人。

13:30,离开地温异常带,前往今天的住宿地----夹皮沟。
经本通线,在头道河子村,转入头夹线乡路,途径老黑山,羚羊联系夹皮沟村的书记问询道路,路边一片油菜花,让明天的期望多了很多兴奋。而我,感受更深的是,在这偏远的地区,满山坡都是大榛子树,这里的村民一定很富裕,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发展的希望。






雨中漫步也没有坐船,我们沿着岸边,和小船一起逆流而上。小雨沥沥,水草青青,水岸弯弯,小船悠悠,青山如黛,烟雨蒙蒙。逆流而上,在水一方,踏着卵石,寻找那村民说的河道中的玉石。























2015年6月6日,周六。结束了一周的大连校园生活,原以为周六才能返回,匆匆中周五下午便结束了课程,四点钟返程,于是又决定把取消的和藏羚羊群一起俩日休闲活动重新确认,好在还有一个位置。
这是一条自己曾经有过美好回忆的路线,沙尖子地缸子、地温异常带、金哨水库大坝,那条拖轿车底盘的曾经是马车道的险峻山路,以及青山沟的夜晚。那一切放佛都历历在目。往事已经不再,岁月依旧留长,多少往事已成旧事,多少往事已成烟云。
好在今天的休闲有很多老朋友同行,狂蟒一家三口,向日葵,雅歌,雨中漫步,还有很多不期而遇的曾经的战友、影友、一个院同食堂吃饭的群友。
道路漫长,260余公里,好在开车的师傅是一把好手,速度超常的快,本桓公路——本通公路——沙双线,11:20 便到达了“地缸子”观景区---地质遗址公园。
俗称的“地缸子”学名叫冰臼。冰臼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滴水穿石的方式形成的。古代冰川融化后,大量冰川融水(包括0℃以下压融水和0℃以上的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缝向下流,强烈冲击、研磨冰川下的岩石而形成一个个孔穴。由于冰川作用,在巨厚冰层覆盖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冰川溶化沿着冰川缝隙向下流动,在冰层的巨大压力下,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而形成深坑,于是形成冰臼。
它是古冰川遗迹之一,冰臼的三大特征是“口小、肚大、底平”。这些坑极像南方舂米的石臼,因此称为冰臼。
道路漫长,260余公里,好在开车的师傅是一把好手,速度超常的快,本桓公路——本通公路——沙双线,11:20 便到达了“地缸子”观景区---地质遗址公园。
俗称的“地缸子”学名叫冰臼。冰臼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滴水穿石的方式形成的。古代冰川融化后,大量冰川融水(包括0℃以下压融水和0℃以上的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缝向下流,强烈冲击、研磨冰川下的岩石而形成一个个孔穴。由于冰川作用,在巨厚冰层覆盖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冰川溶化沿着冰川缝隙向下流动,在冰层的巨大压力下,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而形成深坑,于是形成冰臼。
它是古冰川遗迹之一,冰臼的三大特征是“口小、肚大、底平”。这些坑极像南方舂米的石臼,因此称为冰臼。
上游建起了水电站,人类在与自然抗争!景区没有管护,这样难得的冰臼地址遗址,垃圾满布,臼内漂浮,在其他地方早就形成了巨大的科考价值,形成了旅游产业,而我们在干什么?感叹经济发展形势不好?感叹东北经济政策不好?
河水碧绿,静静的水面让雨滴泛起涟漪,踏上布满冰臼的河道,重温那昨日摄影时的感觉,时光飞逝,眼前才是最大的真实。
12:00,坐在冰臼巨石上,开始我们的午餐,玉米碴子粥,花卷儿,酱牛肉,拌马哈鱼,都是雨中漫步的杰作,藏羚羊、雅歌和向日葵也一同过来分享,雅歌拌的牛肉也很有特色。
12:40,前往下一个观景点——地温异常带。地温异常带的位置,在桓仁沙尖子乡往南1.5公里的船营沟,紧邻浑江,距桓仁57公里,与宽甸的步达远镇隔江相望,牛蹄山麓之间的浑江两岸,长约15公里。冬天热气蒸腾似温室,夏天冷气阴阴似冰库,以船营沟附近一条长1000米,宽20米的山岗最为明显。这里有一岩洞,夏季温度在0度至18度,冬季温暖如春,温度在10度至18度,形成强烈的地温反差。
车停到路边,浑江水在电站的拦截下,水面宽阔起来,景色也更加宜人。
山谷处有一出铁栅栏大门敞开着,沿路而上,左侧正在建设凌霄宝殿,问过施工的工人,知道冷热带就在大殿的下层,我和雨中漫步走进水泥结构包围的框架中,一道小门紧锁,寒气隔门透出,那工人说要找人开门,于是随队伍上到上层凌霄宝殿大殿前面,远眺群山逶迤,江水浩淼,倒是一处绝佳的风景,据说是台湾人投资开发建设的,将来这里的冷热带会如何发展?不得而知。大家随着拿了钥匙人回到底层,小门打开,步入里面的景观着实让人震撼,沿墙面一道一米多高的冰墙,散发着寒气,与室外的炎热判若两季,只是墙上面装饰的彩灯,让这里多了太多的人为粉饰。
13:30,离开地温异常带,前往今天的住宿地----夹皮沟。
经本通线,在头道河子村,转入头夹线乡路,途径老黑山,羚羊联系夹皮沟村的书记问询道路,路边一片油菜花,让明天的期望多了很多兴奋。而我,感受更深的是,在这偏远的地区,满山坡都是大榛子树,这里的村民一定很富裕,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发展的希望。
14:30,车到达夹皮沟的村部大院,全程约290公里。


放下行李,大部队便匆匆的跟着大队书记去河边乘船,每人五元的费用,主要还是想感受这里的景色。穿过古朴的村庄,走过乡间的小路,沿着浑江岸边河水下降而裸露的河道,向水深的河边走去,队伍蜿蜒而行,成了这寂静的山村一道风景。
看到这处渡口标示的石碑,想一想那曾经宽阔的浑江水面,该是多么的水草丰美,鱼米之乡啊!人类的今天,失去了多少自然的昨天?明天又会是怎样的毁灭?
自己没有跟着大队伍奔向泊船的港湾,而是走了一条小路,直接奔向河边,远远地看向渡口,远山,水面,岸边的小船,一切都是那样原始,那样古朴,那样自然,这是镜头的最佳视角。
雨中漫步也没有坐船,我们沿着岸边,和小船一起逆流而上。小雨沥沥,水草青青,水岸弯弯,小船悠悠,青山如黛,烟雨蒙蒙。逆流而上,在水一方,踏着卵石,寻找那村民说的河道中的玉石。
一直逆流沿水岸而上,一路捡拾各种石头,横花纹的青石,如鸡血似的红石,漫天星光的,红云满天的,形如长卵的,温润如玉的,总有一个可以找到快乐的理由,只要你能想象他赋予你生活的形象。
按着计划时间,五点钟开饭,刚好也按计划走到山脚下的公路,穿过河道,跃上公路,刚好狂蟒他们来找露营地,指给他们走向河道的道路。
顺公路走向小山村,远远地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山村,在山坳里,显得那样宁静,虽然山岗上立起了移动通信塔架,但没有汽车的鸣笛,没有机器的轰鸣,没有喧嚣的广场舞, 只有那布谷鸟、猫头鹰、田野中的牛铃声慵懒的时不时传来。
顺公路走向小山村,远远地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山村,在山坳里,显得那样宁静,虽然山岗上立起了移动通信塔架,但没有汽车的鸣笛,没有机器的轰鸣,没有喧嚣的广场舞, 只有那布谷鸟、猫头鹰、田野中的牛铃声慵懒的时不时传来。
1986年的水泥桥,也许就是这里有公路的年代。
晚餐准时开始,秀一秀美食,大家围坐到一起,举起酒杯,互相介绍,彼此认识,相聚是缘,相逢快乐。
吃过饭,各自寻找自己住的地方,大家住的都很偏远,有的离村部要走十几分钟。
落实了住的地方,沿公路去散步,大家都期待明天早上登山去看日出,而村后面的山应该就是最好的制高点,问询了村民,上山道路的方向,还是想探寻明白,免得明天临时寻找耽误时间。按着村民说的有户民房位置有上山路,并没有找到明显的道路,而是沿一条车道上到半山腰,有一户人家,居高而住,远处便是一弯浑江之水,是一处好风水。有一点犹豫,还是从果园的地边走向山上,不远便看到了隐隐的小路,杂草丛生,雨后,路草和枝叶上面布满了水珠,道路和缓,向上道路也算开阔,不远处便可以看到是一处直立的悬崖,估计需要绕行。站到开阔处,对面山脚下的几户人家,寂静的和山色混成一体,远山淡淡的在云层的笼罩下,明天会有日出吗?浑江水发着淡淡的亮光,可惜水面越来越狭窄了。
没有阳光的风景,就让我们向往温暖,没有百花的芬芳,就让我们拥抱绿色。青山巍峨,绿树婆娑,布谷鸟鸣,雨露润泽,寂静山谷,花香彩蝶。
天色渐晚,不能再登山,来到夜色下的浑江岸边,小船相依,山村寂静,暮色苍茫,山水一色。
落实了住的地方,沿公路去散步,大家都期待明天早上登山去看日出,而村后面的山应该就是最好的制高点,问询了村民,上山道路的方向,还是想探寻明白,免得明天临时寻找耽误时间。按着村民说的有户民房位置有上山路,并没有找到明显的道路,而是沿一条车道上到半山腰,有一户人家,居高而住,远处便是一弯浑江之水,是一处好风水。有一点犹豫,还是从果园的地边走向山上,不远便看到了隐隐的小路,杂草丛生,雨后,路草和枝叶上面布满了水珠,道路和缓,向上道路也算开阔,不远处便可以看到是一处直立的悬崖,估计需要绕行。站到开阔处,对面山脚下的几户人家,寂静的和山色混成一体,远山淡淡的在云层的笼罩下,明天会有日出吗?浑江水发着淡淡的亮光,可惜水面越来越狭窄了。
没有阳光的风景,就让我们向往温暖,没有百花的芬芳,就让我们拥抱绿色。青山巍峨,绿树婆娑,布谷鸟鸣,雨露润泽,寂静山谷,花香彩蝶。
天色渐晚,不能再登山,来到夜色下的浑江岸边,小船相依,山村寂静,暮色苍茫,山水一色。
回到村部,篝火已经点燃多时,加入到欢快的队伍之中,慢摇,快舞,搭起肩臂,围着篝火旋转绕行,牵起手臂,抬起腿脚,随歌而舞。

8点钟刚过,人们便陆续回去休息了。本来也已经回到房间,想早点休息,下雨,河边,上山,鞋子已经湿透了,但是狂蟒招呼大家到河岸边他们露营的地方还要喝酒。
于是,又走出农家,一路夜行,闭掉头灯,伸手不见五指,来到露营的河边,摆好东西,启开啤酒,开始杀人游戏,我总是被杀的对象,大家开心的玩着,喝着,雨后,夜虽有些寒凉,但开心的感染还是让人快乐无比。十点多才返回去休息。
第二天清晨,小雨依然在下,但还是习惯早起,4点50起床,打上雨伞,带上相机,去浑江的上游,江面开阔的地方,寻找雨中的风景。
房东大嫂起得更早,在仓房里面照看自己孵化的小鸡小鸭,昨天看到那样多的人购买笨鸡蛋、笨鸭蛋、笨鹅蛋,我问房东大嫂,家中可有,大嫂说,哪有那样多啊,自己家孩子吃还不够。昨天和街里的的老乡聊天,现在隔几天就会有人来村里收购的,价格便宜,数量也有限。古朴的山村也要开放,为了利益一切都在改变,你懂的。
小雨沥沥,云卷云舒,树木苍翠,山村寂静,空气中充溢着纯粹的负氧,深深地呼吸,心肺透彻,神清气爽。沿着公路,漫步而行,顺势而下,来到岸边,昨晚看到的小船处,对岸几只牛羊自由的在岸边悠闲觅草,牛铃声清脆悠扬,布谷鸟的叫声似乎响亮了很多,露营的帐篷在不远处依然那样安静。快门声在快乐的清晨响起,沿着河岸逆流而上,河岸边的巨石似乎是海岸线的感觉,小船,岩石,山花,绿树,阵阵的小雨,淡淡的云层,清澈的河水,清晰的倒影,……一切都是那样的原始,那样的幽静。只有清脆的快门声,和开心的笑声。
于是,又走出农家,一路夜行,闭掉头灯,伸手不见五指,来到露营的河边,摆好东西,启开啤酒,开始杀人游戏,我总是被杀的对象,大家开心的玩着,喝着,雨后,夜虽有些寒凉,但开心的感染还是让人快乐无比。十点多才返回去休息。
第二天清晨,小雨依然在下,但还是习惯早起,4点50起床,打上雨伞,带上相机,去浑江的上游,江面开阔的地方,寻找雨中的风景。
房东大嫂起得更早,在仓房里面照看自己孵化的小鸡小鸭,昨天看到那样多的人购买笨鸡蛋、笨鸭蛋、笨鹅蛋,我问房东大嫂,家中可有,大嫂说,哪有那样多啊,自己家孩子吃还不够。昨天和街里的的老乡聊天,现在隔几天就会有人来村里收购的,价格便宜,数量也有限。古朴的山村也要开放,为了利益一切都在改变,你懂的。
小雨沥沥,云卷云舒,树木苍翠,山村寂静,空气中充溢着纯粹的负氧,深深地呼吸,心肺透彻,神清气爽。沿着公路,漫步而行,顺势而下,来到岸边,昨晚看到的小船处,对岸几只牛羊自由的在岸边悠闲觅草,牛铃声清脆悠扬,布谷鸟的叫声似乎响亮了很多,露营的帐篷在不远处依然那样安静。快门声在快乐的清晨响起,沿着河岸逆流而上,河岸边的巨石似乎是海岸线的感觉,小船,岩石,山花,绿树,阵阵的小雨,淡淡的云层,清澈的河水,清晰的倒影,……一切都是那样的原始,那样的幽静。只有清脆的快门声,和开心的笑声。
虽然没有阳光,虽然没有日出,但寂静的山村,宽阔的河流,沉默的小船,总有一种向往,那就是这里的寂静和纯净,原始和自然。
6点开饭,有点匆忙,匆匆的赶回,还是迟到了10分钟,早餐没有给后面的人预留,46人,去掉露营的我们9人,四桌本用不了,结果五桌都用了,房东还不错,又给下的面条。
经过那段记忆深刻的临渊惊险的山路,好在已经不是沙石土路,好走了很多,山顶上还修了观景亭。下山便到了丹集线的下露河,也有了很大变化,修了一处不错的朝鲜民俗村,很有规模。有很久没有自驾出行了,一切都在改变。
6:30,出发,绿江,原路返回一段,走金哨水电站大坝,结果限高,想绕路走集安方向,那样会绕很远,找到管理人员,花了买路钱,算是走了近路。这也刚好给了大家在大坝上游玩儿的机会。
下山向左转进入丹集线,前行不远,在交岔路口,向右进入泡浑线,不久便是东南第一哨,便是浑江进入鸭绿江的入江口。那年和领导为了想找这个入江口,翻越了一处高山绝路,那一刻我才知道生命对有些人来说,真的很在意。
居高临下,公路边修了多处观景台,车停下来,大家拍照留念。不知为何,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自己的快门响的很少,也许有一点儿疲惫。路边的格桑花开得不如往年茂盛,江岸边的油菜花虽然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但盛开的季节来得晚一些,也没有了那样的兴奋。同行的摄影朋友老赵,面部表情总是那样的遗憾,似乎没有可拍的景色。
居高临下,公路边修了多处观景台,车停下来,大家拍照留念。不知为何,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自己的快门响的很少,也许有一点儿疲惫。路边的格桑花开得不如往年茂盛,江岸边的油菜花虽然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但盛开的季节来得晚一些,也没有了那样的兴奋。同行的摄影朋友老赵,面部表情总是那样的遗憾,似乎没有可拍的景色。
赶到绿江也已经10点多了,群主和对方讨价还价,10元的门票,很多人竟然不去油菜地,怕花10元的门票?还是太疲惫了。还是有不少人很高兴的进了油菜花地。走近和远观是不同的感觉。起伏的波浪山地和远山相呼应,有的是北方油菜花地的特色,拍了很久,给大家拍了很多。
只有情亲才会感动,这样的画面,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快乐,他应该感染了你我内心温柔的地方。一起出发吧,和你的爱人,家人,朋友,驴友……
自拍成为时尚,其实,时尚的是你的内心,你若阳光,灿烂光芒,你若快乐,幸福相随!
前些日子女儿去泰国,说自己买了自拍杆儿,微信里发的图片都是自拍的,那样多的阳光,那样多的快乐,那样多的风景。
前些日子女儿去泰国,说自己买了自拍杆儿,微信里发的图片都是自拍的,那样多的阳光,那样多的快乐,那样多的风景。
绿江也许将会在这样的商业模式里发展,而对于我们,这样遥远而来,看的只是那一片油菜花吗?还记得那年到绿江,村长是年轻人,和摄影的人交了朋友,自己在网上使用摄影人的照片,开展网络宣传,让这偏远的山村慢慢的火爆了起来。
偏岭、关门山也开始种植油菜花了,也开始注重发展农业旅游了,沈阳的盗梦空间、薰衣草庄园,铁岭、阜新,周边的城市都在发展,本溪还会等到何时?钢铁?药都?产业,产业,我们的山,我们的水,我们的绿色呢?
偏岭、关门山也开始种植油菜花了,也开始注重发展农业旅游了,沈阳的盗梦空间、薰衣草庄园,铁岭、阜新,周边的城市都在发展,本溪还会等到何时?钢铁?药都?产业,产业,我们的山,我们的水,我们的绿色呢?
将近一点钟返回到停车位置,满脚满身的泥泞,冲洗干净,才到饭店吃口饭,鲶鱼炖茄子,小白菜炖豆腐,米饭。
13:50,返程,原路返回到下露河,经步达远、青山沟、大雅河、八里甸子,道路依然记得很清楚,自己关键时候兼做向导。
16:10,司机师傅车开得太好了,快,稳,下了坎川岭大岭,连续的弯路,制动冒烟了,刚好大家小休息,到周边走走,不远处便是溪水潺潺。
16:10,司机师傅车开得太好了,快,稳,下了坎川岭大岭,连续的弯路,制动冒烟了,刚好大家小休息,到周边走走,不远处便是溪水潺潺。
7点钟赶回到市内了。
文章评论
闲人游
[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4005[/em]
花大姐
看大哥的再游绿江,村民们愈加懂得了如何发展经济了[em]e179[/em]
licy
漂亮!才知道这是哪儿[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