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沟穿越蒲石河,夏日的行走
户外登山
2015年7月4日,藏羚羊户外俱乐部,19人,精干的队伍,休闲的人越来越多,登山的人越来越少。
走的路线是曾经走过的两条路线合到一起来完成的。第一段是从汤沟穿越蒲石河,曾经在冬季走过,那次老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她走,只是一次,那记忆中的12公里柏油路,便被腿走伤了,一瘸一拐走出去的。说到蒲石河穿越,最让人心里感觉不可接受的就是那柏油路了。
第二段,是瀑布方向,而后翻越山脊,进入马泡沟,也就是温洞村五组。那次是从小黄柏峪穿越进入蒲石河,而后经瀑布穿越到温洞村五组。
不同的季节,到是多了一些景色,在这夏日的炎热中,穿过大青沟,冬季满山谷的结冰给行走很多欢乐和便利,而这个季节,溪水漫涨,小路从小溪中沿石折来折去,石上青苔,湿滑无比,很多人踏入水中湿了身。
走的路线是曾经走过的两条路线合到一起来完成的。第一段是从汤沟穿越蒲石河,曾经在冬季走过,那次老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她走,只是一次,那记忆中的12公里柏油路,便被腿走伤了,一瘸一拐走出去的。说到蒲石河穿越,最让人心里感觉不可接受的就是那柏油路了。
第二段,是瀑布方向,而后翻越山脊,进入马泡沟,也就是温洞村五组。那次是从小黄柏峪穿越进入蒲石河,而后经瀑布穿越到温洞村五组。
不同的季节,到是多了一些景色,在这夏日的炎热中,穿过大青沟,冬季满山谷的结冰给行走很多欢乐和便利,而这个季节,溪水漫涨,小路从小溪中沿石折来折去,石上青苔,湿滑无比,很多人踏入水中湿了身。
绿石清泉,溪水欢畅,水清至极,夏日清凉,沁人心脾。
还是那片松林,那年冬季在这里午餐,今天的时间才九点半钟。
10:00,登上山脊。小夏和漫步纷纷登上垭口的石砬子,满足攀登的欲望。而此时有的队友已经开始爬不动了,后面的路该如何面对?
下山,穿过河谷,走入景区,蓝天白云,一路相伴。
12:35,到达小黄柏峪穿越出来的地方:蒲石河生态蜜蜂园。
13:15,到达瀑布位置。午餐。小夏,漫步,亓无比,几个人聚到一起分享美食。
13:55,继续前进。第一次出队的人,越来越艰难。
13:15,到达瀑布位置。午餐。小夏,漫步,亓无比,几个人聚到一起分享美食。
13:55,继续前进。第一次出队的人,越来越艰难。
这周边应该是户外午餐的集中地带,可惜,户外人忘记了自己的原则,垃圾遍地,大自然会愤怒,自己也从心底冒出了一句“猪”。我们真的要成为破坏自然的猪吗?
前面的人选择了一处山脊上山,而不是那一次记忆中的山谷,以为是他们走过,没有提出异议,但这是一条不归路,是一条忘记了还有很多新人的探险之路。闷坡,乱石窖,距离上次下山的垭口并不远,如果是我,我会从山脊走到熟悉的那处垭口,而不会走一条新路,因为未知的东西太多,不是探路也不是探险。
15:15,开始下山。19人,上来14人。懒人在后面收队,还有5人。
下山的路陡峭,乱石窟,荆棘丛生,几乎是在枝丛中撕扯前行。
自己今天很惨,戴了软边沿遮阳帽,结果右眼让树枝扎了,越过乱石窖,踩到树根上,滑倒后右侧肋骨被石头垫了一下,右小臂让石头卡了很大的包,惨!
下山的路陡峭,乱石窟,荆棘丛生,几乎是在枝丛中撕扯前行。
自己今天很惨,戴了软边沿遮阳帽,结果右眼让树枝扎了,越过乱石窖,踩到树根上,滑倒后右侧肋骨被石头垫了一下,右小臂让石头卡了很大的包,惨!
途中意外地发现,岩柱形火山岩,这在长白山脚下的十五道沟景区,宽甸的玄武湖景区,多是这种岩石结构,在本溪还是第一次发现。只是可惜没有形成规模,形态也很一般。
途中的山泉瀑布,再一次让人感觉距离终点不远了。
16:58,到达铁长公路。
坐在路边等候后面的人,19人分了三组9:5:5.第二组五人跟上来,懒人收队的后面五人,进入了马泡沟。
车沿铁长线开到温洞村五组对面的大桥,看到蓝梦向导的沈阳的一百多人在这里等候,还有一位六七岁的孩子,沈阳的户外热情越来越高,只是很多时候也是有很多第一次参加的驴友,没有装备,带着孩子参加,给整个团队带来了风险。
文章评论
善人·﹥王紫若
人间仙境[em]e103[/em]
licy
哇,咋会拍的这么好啊,好喜欢这蓝天的蓝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