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和阿弥陀佛请假
个人日记
大安法师
我们在人世间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产业,名下有几栋房子,有名牌的跑车。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这一生积累了地狱的恶因,感得三途的果报,这才是我们的“成就”。
所以说,要发往生净土的愿,往生净土后,倒驾慈航我们有这个能力。如果我们不往生西方净土,想解救苦难,无有是处。你说要生生世世在这个世间度众生,你发这个愿首先我们要想想自己来世还能不保证再得个人身——这都是很难的事情。我们没有阿弥陀佛做依靠,在生死轮回里我们是头出头没,基本是在三途里沉沦,而且往往一旦堕落,很难有出期。
所以我们一定要发往生净土的心,我们往生了,那么不仅仅是你今生父母,乃至于生生世世的父母,恩人、冤家都能救度。那时,我们才是真有能力,虽然这个能力也是阿弥陀佛给的,但是我们是有能力做这个事情。千万不能说阿弥陀佛来了,我还要请假,那就麻烦了。你要知道,这次把阿弥陀佛念来如果请假,因为众生业力系缘深重,这次你留恋,下次生死关头就很难说了,可能你就因为身边的亲情难断,俗事未了,心念挂牵,影响往生。
所以一旦把阿弥陀佛念来,千万不要请假,阿弥陀佛来了,就赶紧跟着阿弥陀佛走,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可以留恋。也不要去想安排什么,你想很多人也是突然离世,他们也没有办法安排身后事,至少我们还往生净土,这是最大的幸福!再说世上的事情都是若假若空,梦幻泡影,即便没来得及安排,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可能你今生是过得舒适一些,这样阿弥陀佛来了,如果没有到寿,会提出请假,因为没有活够。但是这次如果错过,谁能保证下次寿终之时就全都放下呢?一旦念头差了,堕入轮回苦海,决定是一世不如一世,三转两转不一定转到哪个道里去了,再得人身肯回头念佛,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了,这期间受的那些苦,恐怕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所谓轮回路险,我们生生世世的头出头没不是没有体验,都忘记了。这一世如果过得舒适一些,就会留恋这个人生不肯回头了。如果真是有宿命通,回忆起生生世世经历的那些苦难,决定我们是一意往生净土,再无留恋。所以下岗也罢,疾病也罢,挣得不多生活压力大也罢,没有房子住也罢,生意难做资不抵债也罢,处处遭遇怨憎会苦也罢,孤寡残疾也罢,唯一的儿女蹲监狱被判无期也罢……生活里有些苦难,遇上一些困境,真的是能够提起我们的道心,马要加鞭,鼓要重锤,修行路上,真是需要以苦为师,以苦来引发我们的厌离心!
富贵舒适不是一定不能修道,只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来说,真的太难了!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实际上过得再舒服,也是牢狱,只不过是这间牢房有空调、有沙发,过得挺舒服;那间牢房阴暗潮湿,有狱霸欺负,过得比较遭罪,区别如此而已。
能念佛的人,都是善根深厚的。他能在这一生对净土生信起愿,能在走路吃饭时念佛,能在入眠时心中默念佛号慢慢进入梦乡,绝非偶然。若无宿世善因深厚,则对这一当生了生脱死的法门断无起信。要知道每一声佛号都不虚念,一声佛号一声光明,只是凡夫众生业力障故,不能得见。当真肯念佛,此人必是第一功德,第一善,第一福德!别的不说,比起那些只知一路前行、无助的直抵死亡归宿的众生,净土行人能够等待阿弥陀佛的接引,不知要幸运多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对阿弥陀佛不肯起信的众生奔向沉沦苦海,阿弥陀佛的孩子走向光明最终一生成佛!
要请假,我们往生净土以后再请假,那时我们是倒驾慈航,是协助阿弥陀佛帮助众生回家的,那时我们不是到六道沉沦来了,而是菩萨行了,不仅浊世过得来,净土更回得去!而且能够救助更多的众生一起回去!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因为那是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所流现的清净刹土,那里没有三恶道。你只要去了,永远离开三恶道的事实,连名称都没有。所以我们了解极乐净土的胜妙之处,就要趁着身体强壮之时来办往(生)大事。
要常常思惟:我自己在无始劫以来六道都经过,今生在人道,也曾经在天道待过,也曾经在地狱道待过;在轮回的过程当中,就是没有了解、信受这个念佛往生之法,才永远不能出离轮回。这里面要生起惭愧之心、悲痛之心。无始劫以来我们曾经也作过修行。但是没有仰靠佛力带业横超的法门,靠自己的力量想断见思惑,很难;断不了见思惑,就出不了三界。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业力深重、道力怯弱的人来说,阿弥陀佛的愿力和净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必要的。这是唯一的一条解脱轮回的道路。今世得人身,侥幸了知净土一法,就应该撩衣便行,当下信受。年纪大的“固当勉力”——修行,因为桑榆已晚了,没有几年的光景了,再不修行来不及呀!所以退休的老居士们,一定要每天以念佛为主,三万、五万去念。到了这个年纪高了,家里的事情你就得放下了。你的子女都已经养大了,不要老是想到还有孙女、孙子。
一代有一代的责任。你还是关心你生命当中的真实,好好念佛求生净土。唯此为大,不要再把家里的事情还挂在心上、身上。
那么年少的人也不可因循苟且。年纪轻的人,他常常想:“念佛,我可以缓一缓。等我年纪老了再来念。”但是刚才讲,黄泉路上无老少,你不一定决定保证你一定能活到年高,无常随时到来呀!所以无论多么年少,你都要赶紧办好往生这桩事情,拿到往生的保证书。
你看《净土圣贤录》说,唐代有位老和尚,他真的是念佛很有功夫,见到佛菩萨。他有一天说:“我明天就要往生了,我还可以带一个人去。看看你们谁愿意跟我一块去?”这个老和尚还挺有意思,把全寺院的比丘、沙弥召集起来这样说。这一说,这些比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是)不相信,还是舍不得。
反正人天天说往生,真的动真格,当下往生,他不一定想走。倒是一个小沙弥听到之后,这个童心未灭呀,听了很高兴:“噢!能带?那老和尚带我走吧!我愿意去!”那这个老和尚(说);“好,既然这样,你得跟你的父母告知一下。”要么到时候父母找麻烦,就麻烦了。这个小沙弥就蹦蹦跳跳回家,跟他爸爸、妈妈说。他说:“我要跟老和尚到极乐世界去了。你们答应不答应呢?”这个父母以为是开玩笑——小孩子说的嘛,就跟他说:“好哇!好哇!你去吧。”
这时候这个父母,如果说(知道)真的明天要走,可能又舍不得了,抱着他痛哭:“你怎么要走哇?晚一点行不行哪?”但是以为是开玩笑,他就口头上答应了。这个小沙弥就回寺院说:“我父母已经答应了。”第二天真的是:老和尚就先让这个小沙弥来念佛,他在旁边坐着;这个小沙弥真的是在大家的念佛声中先走了。这个老和尚处理完了小沙弥的后事,也在大家念佛声中走了。
你看到这个公案的时候:这个小沙弥还很有善根,他不会说 “由于我年纪小,以后再往生来得及”,而是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老和尚要带我走——能带一个人走,我赶紧坐上这辆‘车’,先走为好。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主支配的空间更多,应当在净业上比忙碌的青壮年更行功进步,感得加持,取得成就。
平日里,老年净业行人应当有一个规律的生活,除了买菜做饭,洗衣家务,剩下的大量时间应当一心办道。少去闲谈是非家常,应在家或静坐念佛,或绕经念佛。一日之中,为自己定下课数,或一万,或三万。道业勤,则世情淡,倘若任自己放逸,日日虚度,转眼是生死年关。一旦失却人身,便是万劫沉沦。
老年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反观自己几十年的恩怨悲欢,应该总结出人生的苦空无常。进而放下世情,一心念佛。若儿女孝顺,当观世事无常,本质为苦,不做留恋。若儿女不孝,当观人生随处讨债讨怨,怨憎会苦,更当生发厌离心,求生净土。
若衣食无忧,当思是前世积累福德,现今享福日日消减,福若消尽,苦必现前。故当精勤念佛,求生净土。若年迈之年,经济上仍然捉襟见肘,当思为宿业酬偿,如今我老了,因宿世恶业所致,还不能安享晚年,还要为衣食住行而忧愁,想西方净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而浊世物价飞涨,一餐一饮皆来之不易,更当深发厌离心,精勤办道,刻苦求证,争取早日蒙慈母救度,往生西方净土,脱离这一世的苦报身。
老年净业行人,生命已到暮年,想孤坟尚且常埋少年魂,而我生命之路已快走到尽头,想到此,便不敢放逸。一朝无常到,奈何业力牵。当放下万缘,减淡世情,专一念佛。老年人宜修净业,念经持咒参禅对我而言时间已经不够用,主要还是念佛,并深发厌离心,发求生净土愿。
人身难得,况我岁暮蹉跎才得遇念佛法门,更不可放逸懈怠。人生已进入老年,如果还日日麻将哗啦,唱歌跳舞,黄昏恋,扭秧歌,在墙根底下晒太阳,养花弄草,侍猫逗狗……岂不是耽误了这个难得的人身?实在是糊涂!老年人的生命已经是以秒倒计,窗外草木一荣一枯,我的头上便又添几许白发,额上又生几许皱纹。想那气弱体衰,昨日旧痛未除,今日又添新疾,这都是无常在门外渐进的脚步声在催我等的命,焉敢不虔诚念佛,求慈母的救度?
人生几十年悲苦交煎,才知行功进步菩提;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方证弥陀救度本怀。
这种人不叫有净土
悠悠泛泛,对生死心不切。有点时间就念一念,没有时间——或者有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今天身体不好啦,就不念了;明天身体很好了,还有更重要的事业要做。他不是把这个佛号、念佛求生净土摆在他生命的第一位,叫敷衍故事。还有一种,虽然念佛的行持也算精进,口里念着佛号也想求往生,但内心的念头对五欲六尘、对家亲眷属的这种牵挂、这种爱恋占上风,这也不能说有净土。
或者他念佛不是赋予它求往生成佛度众生的真实目标,而是念佛求来生生到富贵之家享五欲的快乐。印祖讲这些都是很有普遍意义的,信众里面——有时候我们看一些女居士念佛:“求什么?”“啊,做女人太苦了,我下一辈子想做一个男人。”念佛求做个男人,哎,这种例子在古往今来很多。
我们知道宋代有一位大文豪——跟苏东坡都齐名的——黄庭坚,又叫黄山谷,他就是这种类型,他的上一辈子就是一个女居士。他二十几岁就做了进士,26岁那一年做官的时候,他有一天中午午休,好像听到有人呼唤他的名字,他在梦中就随着那个声音过去,看到一个房子,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呼唤人的名字来吃一碗面——芹菜炸酱面。哎,里面他都梦见很清楚,他都跟着进去吃了一碗面再回,梦就醒了,口里都有那个芹菜面的味道。他以为是做梦,也就算了;第二天中午,这种梦境又重新出现了,他就很奇怪。
他醒过来就循着那个路,这个路就好像梦里出现的路,慢慢走,还真的看到了一个屋子,看到一个老太太,看到里面有一个年轻女人的像,面前摆着那个面。哎,他就问起来,说:“你这个在叫什么?”她说:“我在叫我女儿的名字。”她的女儿是没有出嫁的,就陪着她的母亲,孝顺她的母亲,就在家里诵《华严经》,诵《法华经》,看很多书,是一个居士。
26岁那一年生病去世了,那位女儿临死之前还对母亲说:“我一定会回来报答您的恩德。”所以这个老太太每年在她女儿的祭日——死亡之日,就会设祭呀。她生前爱吃的就是芹菜面,就拿这个芹菜炸酱面来祭祀她的女儿。这一看,这个黄庭坚觉得这个环境很熟悉,他说:“你能不能带我到你女儿房间看看?”这个老人说好,就把房间打开,这一看,这个黄庭坚就更熟悉了——这个环境。
里面这个设备很简单啰,但是有一个大柜子,大柜子锁上了,这个黄庭坚就问老太太:“你这个柜子里面是什么呀?”老太太说:“这是我女儿读的书,都在里面。”他说:“能不能我看看?”老太太说:“好哇,但是这个钥匙一下子想不起来了。”这黄庭坚就帮她想,黄庭坚说:“哦,这个钥匙……”钥匙大概放在什么什么地方,黄庭坚说出来了。
这个老太太果然就在他说的地方找到了钥匙。找到钥匙,这个黄庭坚把柜门打开,哎呀,再看这个她读的书、写的文章,大吃一惊,就是黄庭坚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的几篇文稿都在柜子里面——他考试的几篇文稿就是一字不漏的都在里面。他才相信,他就是这个老太太的女儿,就赶紧跪下来,把她迎到衙门里面去供养,黄庭坚对他的母亲非常孝顺。
这个黄庭坚,你看他前世是一个女居士,一生念《法华经》,然后她求什么?求下一辈子能够做男人,能够成为一个文人。你看,等下一辈子还真的实现了,成了大名鼎鼎的黄山谷——黄庭坚。所以这就叫“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这种人不叫有净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