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深圳及中山行(夕阳红旅游之二)

个人日记

          珠海是我们从澳门过关后,回到大陆的第一个城市它是广东省辖市,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区位优越,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江门市,北与中山接壤。设有8个国家一类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珠海生态环境优美,山水相间,陆岛相望,气候宜人,珠海为新型花园城市,属国家新颁布的“幸福之城” ,更有“浪漫之城” 的称号 。可惜如此美丽的城市,旅游团竟然没有安排我们细细的观光,只是坐在大巴车里兜风,走马观花般观欣赏了珠海整洁的市貌,还有珠海标志性塑像----珠海鱼女及沿途秀丽的海滨景色,然后就直奔购物主题----金鼎欣盈百货展示中心,去看那里的真丝床上用品了。
             图片
   说实话展区的环境还是不错的,再加之展会销售人员买一赠二的诱人促销和导游的赤膊上阵协助推销(估计导游会有销售提成的),我们团里有很多人都买了真丝被褥和枕头,还有真丝睡衣等。对于这些,我依然是不为所动,出去时还是两手空空。
    由于珠海市临近中山市,我们就理所当然的去了中山市,游览了孙中山纪念馆。
中山市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其实,这里历史非常悠久,1152年设立香山县,所以古时又称香山县,1925年,改名为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地级城市,也是全国四个没有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中山市是著名的侨乡,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同时,中山市是国家历史名城,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并享有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的美誉。 中山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并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图片 
    中山故居是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17.6公里处,广(州)珠(海)公路主干道旁。孙中山故居上下并列着7个穹形门楼,庄重而大方。四周皆苍松、翠竹、古榕和红棉,环境清幽。在孙中山书房中,陈列着他用过的针筒和听诊器。他虽当过总统,竟没有一件家具和摆设,房中仅有一张农家木床,一张旧桌和两把木椅,这是他在遗嘱里所说的“一生不治家”的最好证明。孙中山曾在此室写过著名的《上李鸿章书》,和陆皓东等革命志士共商过革命大计。孙中山试制炸药时被炸裂的石门,至今仍存痕迹;他在庭院中所亲植的酸子树,仍在生长。今故居完全按原样陈列,故居前已辟为公园,故居旁另建孙中山纪念馆,收藏并陈列了许多珍贵文物,供人瞻仰。
图片 
    孙中山故居的院内十分幽静肃穆,高大的重阳木,茂盛的散尾葵,还有火红的木棉树,衬托这古香古色的建筑,真是让人在肃然起敬之中又有心旷神怡之感。
图片 
上图就是高大的重阳木,树龄可长达一两千年,而且秋季树叶转红,十分壮观。愿千年重阳木静静地陪伴着伟人,低低述说着悠悠岁月的人间变迁吧。
    辞别了中山纪念馆,我们又返回了深圳,因为要从这里乘夕阳红专列去漳州东,由漳州再辗转去厦门。来的时候在深圳入海关去香港,当时只是一走一过,并没有去深圳的任何景点,此次故地重游,当然不会匆匆而别了。深圳的导游抓紧时间带我们去深圳大鹏湾沙头角观赏明思克航空母舰。
    
明思克号航空母舰,又称明思克号重型载机巡洋舰,为前苏联第二代航空母舰基辅级航母之二号舰,以白俄罗斯首府明思克(又名明斯克)命名,由前苏联黑海尼古拉耶夫船厂(又名黑海造船厂)建造,是世界第五大航空母舰。明思克号航母1978年服役,1979年正式加盟前苏联太平洋舰队,成为舰队的旗舰和主力,被誉为“国家的名片”。当时的明思克号风光无限,它的到来使前苏联结束了在远东没有大型主力舰的历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思克号的母港设在海参崴,离日本只有200多海里,在冷战时期,日本对明思克号如芒在背。更有日本人久留岛龙夫写了一部假想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幻想小说《明思克号出击》,在这本小说里,代表苏军最高战斗力、被誉为永不沉没的明思克号航母沉没,苏联永远失去了霸主地位,可见明思克的存在带给日本巨大的震慑与恐慌。
    苏联解体后,1995年,财政紧张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作出惊人之举——将该舰队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明思克号卖给韩国大宇重工集团。当时这艘主力舰的服役期还没到一半,许多俄罗斯士兵听到转卖消息后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此后,几经辗转,2000年5月9日,整修一新的明思克号驶向深圳大鹏湾沙头角,成为21世纪初世界上少数由四万吨级航母改造而成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2012年,大连永嘉集团收购深圳市南宇明思克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正式接收明思克号航母。
图片 依然是时间所限,我们都没能到航母上面观看,只有与其合影表示纪念了。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就驱车离开沙头角,在大巴车上观看了邓小平广场,望着巨大的邓小平画像,再看看高楼林立的深圳,不由得感叹到,当年这位总设计师在南海画的这个圈儿,太神奇,太重要了!
 图片
    现在的邓小平画像为第四个版本,完成于2004年8月15日,设计者为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张树国。与前面三个版本比起来,此版本的标语和邓小平像于第三版本而已没有改变,最大的变化是邓小平身后的深圳景色,从左到右为深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如深圳国贸大厦、地王大厦、市民中心等。第四版本总共投资573万元人民币,并在原画像位置上向后移35米扩大画像前广场面积。现版画像的规格为高10.35米,宽30.47米。
          图片
   看到飞速崛起的深圳,我们能切实体会到改革开放的步伐是多么的快,多么的令世界震惊!想当年的深圳从名不见经传的广东省的小小宝安县,到如今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四位,它也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创客之城”等美誉。
     深圳,又该和你说再见了,愿你永远以深圳速度快速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