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厦门(二)南靖土楼话古今

旅游天地

       图片
   
    厦门的第二天旅行是参观南靖土楼。
    在我的印象里土楼和楼兰古城一样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然而,楼兰古城要靠探索和挖掘,而土楼确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的不朽的奇特的建筑品类,所以更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鉴于对于土楼的了解甚微所以在导游小陈介绍的基础上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头脑里总算有了自认为比较完整的概念。 
   
土楼和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广西的吊脚楼统称为中国四大独特的建筑风格。土楼主要是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广东、江西三省,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于土楼产生的年代说法不一,我没找出准确的界限,因为土夯建筑远古就有,后来用于战争防护的山寨、城堡都是土楼的雏形,它是在历史的沿革中日臻成熟的。从对福建永定的龙安寨方形土楼(始建于北宋,距今一千余年历史)的考古认定来看,福建土楼起始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到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土楼的产生有几种情况:
    西晋永嘉年间(307—312年),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又出现罕见的大旱和蝗灾,中原居民大量举族南迁其中很大一部分到了福建;唐宗章二年(669年),唐高宗为了巩固对福建的统治,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中原府兵入闽,驻扎福建南部的漳州等地;唐末,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又一次大规模地南迁,其中很大一部分到了福建沿海的泉州、福州和北部的建州等地;北宋末期,特别是南宋时期(1127—1279年),由于北方受金人攻打、统治,中原民众举家南迁者甚多,这些南迁者多经江西赣州进入福建西南部的汀州。中原人的大量迁移带来了中原传统的文化,古朴的礼教民风,也带来了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和技术。他们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依山就势,布局合理,自成体系地形成了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模式。福建有土楼之乡的美称,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3000余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漳州南靖县华安县。土楼的建筑材料甚为奇特,由粘土、沙土、糯米、红糖、竹片、水组成,木材是比重小、富于弹性,并且在地面干燥的环境中不容易腐烂的杉木。建成的土楼不仅防御能力强,而且冬暖夏凉,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能力。土楼分为长方形楼、正方形楼、日字形楼、目字形楼、一字形楼、殿堂式围楼、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曲尺形楼、三合院式楼、走马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后向悬空,以柱支撑)、圆楼、前圆后方形楼、前方后圆形楼、半月形楼、椭圆楼等30多种样式,以圆形楼居多。土楼以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世界名人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誉为是“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看似千篇一律,实则不拘一格,各具特色”。对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前期考察的美国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认为“是我所见到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福建土楼·南靖景区再获殊荣 成功晋级国家5A。
    
2010年2月13日农历大年三十下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永定客家土楼考察。考察完承启楼后,胡总书记盛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客家,是当地人对外迁来的中原人的称呼)
    有诗曰:  土楼不土洋楼羞,古城真古今风流,奇迹奇观奇天下,仙山仙水仙人楼。
    如此之好我们就一饱眼福吧!

    南靖县隶属于漳州,距厦门有四个小时的旅程。我们八点出发,乘大巴,走高速,一路闽南风光从眼前掠过,也算饱览了异乡风情。令我最开眼的要数香蕉林了---在家看到那大坨香蕉以为一定有高大的香蕉树,甚至要搭梯子上去摘取---原来,那香蕉也是草本植物,香蕉林真就如咱北方的苞米地一样,香蕉树也难称其为“树”,比苞米杆子高大不多少,时值收获季节,杆和叶子也如苞米一样开始枯萎了,如果不是那一坨坨的用塑料袋裹着的香蕉的证实,真是难以置信。(也是我的孤陋寡闻和少见多怪吧!)车行至漳州西下了高速,渐渐在盘山道上行驶,映入眼帘的是长满绿油油茶树的层层梯田,是一片片笔直挺拔的毛竹和一簇簇随风摇曳的凤尾竹,还有很多色彩不一的不知其名的南方树种。峰回路转,景色不断变换,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到了景区,用过具有客家人特色的午餐(梅菜扣肉、盐焗鸡、九娘豆腐,米酒等,特点 清淡,原汁原昧,没有作料的浓香)便改乘景区的旅游中巴进入选定的景点。
 
图片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 田螺坑 土楼群
图片
    田螺坑土楼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半坡上,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也称“四菜一汤”)。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建于清康熙年间的1662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及椭圆形的文昌楼。五座土楼依山势高低排列,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群山环抱之中。站在上观景台上居高俯瞰,既美丽壮观又古朴雅淡,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震撼,是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图片
    这是椭圆形的 文昌楼 的外墙。土楼的地基也是石头砌筑,承重墙是用沙质黄土与黏土按一定比例拌成的泥土夯筑,重要部位还要掺糯米和红糖,增加它的粘和力,加竹片、木条来增加它的坚固性。(和现代加钢筋一样吧?)土楼建筑是下边厚,逐渐越上越薄,厚处2-3米,薄处不足一米。
图片
    文昌楼 的内部。每个门是一家,竖向分配,每家拥有1-3层。天井是公共场所,有公用水井和祭祀,婚庆的场所。如今,商业气氛浓重,满院子都是摆摊的,失去了“原汁原味”---对于这美丽独特的建筑真是一种糟蹋----
图片
    这是方形的 步云楼 。土楼的外部回廊实用又漂亮。田螺坑土楼都是三层。土楼都是一楼厨房、客厅,二楼是储藏间,因为一楼烧火二楼比较干燥粮食不易受潮。三楼以上是卧室。
图片
    粗略地看了两座土楼又赶快走出山坡到公路上上车前行,走了一段车停下了,原来这还有一个“下观景台”。
图片
从 下观景台 远眺 田螺坑土楼群 壮丽辉煌,人们誉为 南靖的  布达拉宫。


图片
    参观的第二个景点是裕昌楼。此楼东倒西歪却700年巍然屹立----是个奇迹。这是现存的最老的土楼。(因为忌讳“倒”所以,叫“东歪西斜”)
图片
这就    这就是目前福建土楼现存最古老的土楼——裕昌楼。它的外墙遍体斑驳龟裂,看上去很老,就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据张氏族谱记载:裕昌楼始建于元朝中期(1308年),至今已有约700多年历史,被誉为福建土楼之母。别看它的外墙表面斑斑驳驳,其实它的墙体依然坚坚实实,异常坚固。昌楼的大门,全楼只一个门,大门是用10公分的杉木和铁皮做成,异常坚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楼体破损如此严重,是为了保持原样呢,还是资金不足---真为土楼叫屈!不知还能不能再活700年----
图片
     先和“寿星楼”合个影,表明本人确到此一游----呵呵!
图片

   这就是堪与比萨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的内部。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69间,说是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歪斜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裕昌楼的斜,有惊无险。
图片 
    这座土楼最早由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修建。后来他们把房间转卖给了刘姓族人,故而裕昌楼就由刘姓族人世代居住,到现在已繁衍了二十五代。
图片
    杉木的梁柱。年深日久,木材发红了。整个五楼都没装修利用,导游说,人最多也没超过300人,用不到(我估计啊!土楼再好也只能作为文物保留,年轻人不会愿意久居的吧!)。裕昌楼是圆形土楼,据说,圆形采光、通风特别好!
图片
    每门是一户,上下五层是一家,使用安排和田螺坑土楼一样。为了保护这世界遗产,现在游人不能上楼了。鞋子都脱在外边,很讲究的啊!里边一定很干净。(真后悔!不如个别沟通一下上去看看了!)
图片
    屋内的水井。别看上边乱,井水还是洁净清凉的,有1米5深,一年四季井水不断不溢,随手可舀(没敢讨喝)。(像小偷似的跑里面照相,都虚了)土楼的用水有三种情况,根据地下水源情况决定有的在屋里,有的在大院里公用,也有在楼外的,田螺坑就是在院里,公用。几十户人家,祖祖辈辈在一起居住,很多设施是公用的-----和睦相处真不容易---古老的伦理道德根深蒂固啊。
   图片
    这是裕昌楼天井,中间是“观音厅”。土楼的客家人,信奉佛教,崇尚朱子理学,讲究尊卑长幼有序----家族伦理、人际关系、婚丧嫁娶----的习惯还延续着汉族古代那一套。这应该是客家人几百年和睦相处的思想基础吧?(这张照片是“偷”的,我拍不出这个水平。留个土楼的整体印象吧!千里迢迢去一回--哈!)

   我们参观的第三个景点是 塔下村   图片  
 

    塔下村位于南靖县书洋镇,被誉为山中水乡、闽南周庄。塔下村既是福建省著名侨村,也是著名的长寿村2003年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塔下村以村古、景秀、水美、民朴与田螺坑村一起成为全国首批15中国景观村落之一。

    传说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平和小溪,有一户农家,家主姓张名叫小一郎,娶妻华一娘,单生一子,取名光昭。夫妻俩原是和和睦睦地过着耕织生活的,俗话说:贫寒夫妻百事哀,孩子六、七岁时只为了油盐柴米开门七件事,夫妻间发生口角,华一娘生性要强,有男子汉气概,一赌气,带着小儿离家出走。她翻山越岭来到书洋的马山,在半山腰的马头背上搭个草寮,独自开荒种地,母子俩相依为命。

    有一天,有一位上杭县出名的地理先生,看风水路过马头背,天色已晚,赶不到山下投宿。华一娘知道这位过路客人是地理先生,就热情地招待,留饭留宿。家里穷得只有青菜、鸡蛋,没有什么好酒菜可以拿出款待客人的,好客的华一娘就把家里唯一生蛋的母鸡宰了请客。这位地理先生见女主人这么盛情招待,就感动地说:这里山高水冷、龙脉不正,不是久留之地,应该从这里踏下一步,到山下去开基才是。刚想详细告诉她怎样在山下开基,只见华一娘端上一碗鸡肉放在地理先生面前,碗里只有鸡头,鸡爪、鸡翅膀,鸡肉和鸡内脏都不见了,心里好笑,原来穷农妇是这么小气,用这点骨头待客,肉都留着自己吃。于是下半截的话就吞下肚里不说了。

    农家穷日子,平日不见一点油腥,不是年节更别想吃一块肉,就是母鸡下的蛋,也攒到圩日到市集上换点盐、油、日用品,也舍不得给自已儿子吃。今夜晚,小儿子看着先生吃鸡肉,口水都馋流了,华一娘只撕半个鸡翅给小儿子解解馋。当晚,请地理先生睡床上,华一娘带着小儿子在厨房里窝了一宿。第二天清早,先生动身下山去,华一娘递给他一个饭包,给他路上当点心用。地理先生走到牛屎冻岭口,累了,坐在大树下歇息,打开饭包一看,哎呀,里面饭少肉多,整只母鸡的嫩肉,加上鸡肝,鸡心、鸡肫都在里面。原来华大娘是真心待客,自己亲生的小儿子,只舍得撕下半只翅膀让他解谗,自己昨晚错怪了她。良心责备自已,不行,得回头去,把话说明白来,教她如何得到风水宝穴。

    地理先生急勿匆地去而复回,他抱歉地说:走时匆匆,忘了把要紧的话告诉大娘了。地理先生就详尽地向华一娘解说:山下冷水坑村本是唐姓聚族而居的村庄,但是村后的山坡上,有一块风水宝地,是只下山虎穴,得到它,子孙会兴旺发达起来的,唐姓人还没有得去。你下山去,要跟这块荒地的主人挂上干亲,征得地主人同意,然后再搬去住。记住,要先盖牛棚,后盖草屋就对了。切记,切记。地理先生交代完了,才放心而去。华一娘感激不已,牢记在心。

    等到墟日,华一娘下山去踏看地理,打听到这块荒地是属于一户姓唐的老夫妻的,他们膝下无儿无女,只守着几丘薄田,一间茅屋度残年。华一娘仔细考虑一番,心中有主意了。

    有一天,正刮着风,下着雨,华一娘带着小儿子下山来,就在这家老夫妇门前小河沟里捞虾。大雨淋得母子俩浑身都湿透了,她们还出力地捞着小虾仔。老夫妇俩在茅屋里看见了,同情这母子俩,唤她们进屋去歇歇,换身干衣裳,喝碗红糖姜汤,烤烤火。问起她的身世,华一娘就如实告诉老人家,说她母子俩在马头背上开荒种地,刮风下雨不能下地,就到河沟里捞点小鱼、小虾做小菜。

    穷苦人心是相通的,华一娘面善人缘又好,好嘴讨得老人欢心,当晚就住在老人家里,把捞来的鱼虾煮了,让老人尝尝腥。晚上华一娘给老人收拾屋子,又缝缝补补,忙了一宿。小孩子听妈的交代,亲热地叫阿公,阿婆,博得老人欢心。这晚小茅屋里热闹起来,有了欢声笑语了,这是老人寂寞贫困生活中从没享受过的天伦之乐。此后,每逢墟日,华一娘都带小儿子来看望老人,带点吃食来,当晚住下,帮忙做点家务活。这样一来二往,老两口舍不得离开华一娘母子俩了,要求她们搬到一块来住,彼此生活上好照顾。华一娘趁机要求说:住在一起嫌挤,不如在屋后空地上盖一间草寮,还可以开荒种蔬菜,养鸡鸭和小猪。老人家一听大欢喜说:那样真好,荒地是咱家的,索性你做我们干女儿吧,就给你种,让你住了。于是,华一娘就烧香点蜡烛,恭恭敬敬地磕头认干爹、干妈;小儿子也乖乖地磕头叫阿公、阿婆了。两姓变一家,两家合一起,无儿无女的老两口变成有儿孙照顾的阿公、阿婆,能够安享晚年了。

    华一娘郑重其事地择吉日迁居下山,七月半是土楼人家的大节日,她就选择七月十四这天迁下山来。所以现在塔下张氏子孙过中元节,仍提早一日,在七月十四,就是为了纪念迁居的。

    华一娘遵照地理先生的教导,先盖一间牛棚,当晚就跑来一只母牛,连夜产下一小崽,小牛犊与时俱长,到天亮时,长大象生下好几天似的。上午,村里丢失母牛的户主来找牛,见了这带崽的母牛,都不敢认,说我们的母牛还没生崽。从此,华一娘家种田就有牛耕地,有牛奶食了。以后养鸭生双黄蛋,养鸡不患鸡瘟,日子越过越兴旺。儿子光昭成家后,子孙满堂,果然应了地理先生的话了。

    张家后代发达起来,为了纪念开基祖华一娘和光昭从马头背踏下山来,踏下塔下谐音,就把冷水坑改名塔下村,其实村里并无,只是从马头背踏下一步而已。后来,华太婆的子孙还分支到南欧、石桥、曲江去住了。(哈哈!这段故事是导游陈德清根据史料整理的,我觉得不论从其历史性还是故事性都很有趣,就索要来了。)
    一路观光,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清静幽雅,如在画中---华一娘乐善好施,感动地理先生点化才得此宝地,因袭子孙万代---做人理应如此!
图片
     一条石廊环绕整个村庄,水泥路面平整干净---
图片
     这美不胜收的小村让我的老同学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看!掉队了!
图片
     这座高大的石拱桥叫雪英桥,这一带也是村子的中心地带,青山、绿水、石桥、古楼---加上现代的交通工具,真是集古今精华于一身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啊!

      
图片
    此亭是塔下村为爱国华侨张荣汀先生建造的。
张荣汀(1896—1973)是塔下村人,南靖华侨企业家,南靖县茶叶生产奠基人,曲江中学建造者。他从小家境贫寒,21岁外出打拼---尔后到新加坡经营茶叶生意,其茶叶规模誉冠东南亚。张荣汀致富后不忘家乡,民国35年开始不仅为家乡提供经营茶叶的设想还提供资金和免费培训人才使南靖及周边很多县的茶叶生产飞速发展。张荣汀爱国爱乡的善举,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级党政的赞扬。1984年10月,龙溪地区行署追认他并颁发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一等奖。南欧乡亲们于1985年6月20日,在塔下张氏德远堂祖庙前,为他树石龙旗永留纪念,旗身镌刻着:“荣汀公造福桑梓,捐资垦植创办广达茶场,倡建曲江中学,困难时期进口粮油赈济乡亲,功德无量”。同年12月,塔下村乡亲为他建造“荣汀亭”,立碑纪念。

图片
       真山真水   风景如画   真是风水宝地。
图片
   这是“塔下度假村”---到这古老的村落,享受现代的生活---惬意啊!
图片
     塔下村小学  真漂亮!
图片
   以前有个叫张毅的军阀,曾经带领一队人马到塔下村掠夺财物,临走时放一把火把裕德楼给烧了。直到1972年,旅居新加坡华侨张庆重先生回到家乡,看到被烧的土楼墙体还在,就捐资修建了前半楼,并在后半楼盖了防墙瓦,防止雨水渗入墙体,也就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围裙状的裕德楼,可惜,我只拍了楼的前面。


图片
  偷拍了一位远远走来的挑担的客家妇女----从她和那些低矮的茅草房看来----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一样----她是可敬的,所以我把她放在这里!
 

 图片

    德逺堂是塔下村的张氏家庙,也叫张家祠堂,建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目前中国可见到的、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1996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张氏家庙(德逺堂)外观富丽堂皇,祠堂内雕饰精美。走进德远堂,可以看到这座设计精致、古朴典雅的二进建筑,留下了许多民间艺人的杰作,让人从中体味出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其正面古式牌楼上是彩色瓷片镶嵌的双龙戏珠,形象栩栩如生。屋脊上的各色瓷片剪黏的浮雕,百兽争鸣,百花争艳,构图精巧,形神兼备。殿内雕龙画凤,木石装饰富丽堂皇,别具风格。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大厅两边红柱上写着清太守张翱作的取材于张姓家族历史名仕的长联中,上下联78个字嵌入一至十百千万亿数字,含14个典故。德远堂左侧,悬挂着祖德流芳”“源远流长”“载福凝瑞等牌匾;德远堂右侧,张挂着许多的照片,记载着历史上许多对家乡做出卓越贡献的华侨的事迹,如张荣汀先生、张庆重先生的重要事迹。
    我抓紧有限的时间拍了好多张---呵呵!不知是自己的技术太差还是张家先贤 谦虚不喜张扬--总之,没一张清楚的!
    
图片
 

   (这是我从网上搜来的张家祠堂的全景图,自己照了很多,没完整的.)
    池塘前边两侧石坪上耸立
23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石龙旗杆也叫石笔,它是功成名就、地位荣耀的象征,是塔下张氏族人向往文明教化,尊重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塔下村先后出了14位举人、进士,于是树起14支石龙旗杆。文官的石龙旗杆顶端饰物多雕毛笔锋,武官则镌坐狮,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成为一道罕见的文化景观。杆上还镌刻着姓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衔品位爵位及立石龙旗杆的年代等文字。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造福家乡的海外赤子、百岁寿星也树杆纪念,体现了塔下村人尊老敬贤的良好风气。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将近4点我们才从塔下村改乘厦门的旅游大巴返回。四个小时的参观好像完成了一次穿越,聆听到了前人远古的足音,感受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呼出的温热的气息 ,看到了他们历尽沧桑的满含期待的眼神---中国梦!寄托着几代人期望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举国上下都在期待和努力之中。
              
                编辑  芳茗      摄影  芳茗
                           2014年5月25稿

             

文章评论

芳洲拾翠

@{uin:18290159,nick:清水} [em]e160[/em][em]e181[/em]

芳茗

@{uin:664551353,nick:水木清华} 谢谢光临![em]e160[/em][em]e163[/em]

芳洲拾翠

@{uin:1844626702,nick:沛公1107} [em]e183[/em][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