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自己
个人日记
诚实地说,哪怕我写的日志无人点赞,甚至是无人浏览,我也丝毫不会介意,依旧是笔下的字码着码着长了,就欣然把它们做成一篇日志,开始的时候,它们或长或短,其实自己也不清楚,也就是随兴所至尔。
昨日那篇《黄粱一梦》,看的人廖廖,看过后反应平平,一切尽在意料之中,这些在我看来正是寻常,它们本来就应该是的样子,不讨喜的样子。可那又有什么关系?
作家冯唐说,他的杂文卖得比小说好,作家尝试着理解读者,“谁能专门拨出一个完整的周末,一边读一本小说,一边等夕阳慢慢暗淡?”作家写的文字尚且受此冷遇,何况是我的那几篇日志,又长又没文采,又耽误时间又不具可读性。
所以,出乎意料的有人为它们点赞时,倒惹得我生出了几分好奇心,象雪夜里传来的敲门声,寂静的时刻那响声听起来显得格外真切,忍不住出去探个究竟。
一个这样的女子,我读过她空间的文字,柔情,唯美,婉约,幽密,掩饰不住好奇地问了句,为何会为风格完全不同的文字点赞?女子回复,她爱风生,亦爱水起。
早先也有友留言说,我的文字里有果敢,少柔弱,总给她错觉以为是个如风的男子。
我理解友说的文字里没有柔弱,应是指没有优美细腻的词句吧,这倒不是我有意而为之,表达的直截了当,并不仅仅是因为果敢干脆,有时也是一种没有底蕴和艺术气质的表现。
当然,这与性格也不无关系,性格里确实是柔性的部分有点欠缺,而刚性的因子又生长得更于茂盛。学生时代,就曾怀疑自己的前世可是男儿身?不然,怎么喜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多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地闲愁”?怎么喜欢“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多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昨日在李海鹏的时政评论文章读到这段文字,“倘若我可以做到,我愿意这些专栏文字全部化为灰烬,换得这一句在你心里盘桓片刻:一个国家的常识不该是无可奈何的‘无非如此’,而该是我们愿意用内心去深深认同的‘理当如此’”。
对一个行动范围方圆不超过十公里的中年女子,这样的句子能有多大的吸引力,以至连着读上好几遍,竟要落泪了。我非常欣赏作者文中的观点“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便是我的起点。”一个人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有多大的能力,世上的苦难都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够改变得了,而你我虽人微言轻,力量薄弱,也还有比我们更微小、更无助的人需要帮助,需要关怀,所谓恻隐之心,人人皆应有之。一个人的目光除了关注到自身,关注到自己的小家庭,也可以投放至周围他人,至目之所及处,至心之所想处。
爱自己,所以爱别人,所以同情别人,把别人也想象成自己一样,感同身受。就象有一次友手术后去医院复查,见到医院门诊大厅里拥挤的人群,写到“一直不希望医院像自由市场那样热闹,生病的人越少越好。”身为病人的友,却祈望别人不要生病,这也是一个人的恻隐之心,同情之心。这样的充满仁慈关爱的文字,给我内心带来的震撼要强过“水中月,镜中花”之类成千上万倍。
所以说,一直以来,我都放任自己文字的刚强,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它们少柔情,却不缺乏感性,不缺乏关怀,这也是身为一个女子引以为傲的一点。
“忽然想抱一抱自己,为在这个年纪了还会有血在烧,还会有泪落下来,还会有这些少年情怀。”这一刻,我也有一样的想法,想和友一样,抱一抱自己。
文章评论
群星
看到结尾处,动了情感,如果可以,倒是想抱抱如风。相对于文字清丽幽婉的文字,我更喜欢不加修饰来自于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声音,它无以复加的饱满着个体的情感和哲思,那么鲜活质朴。也有友说及我文字的硬朗,不够圆润,其实这是我特定的符号,不圆润,不代表我缺少女性的柔情,够硬朗,说明我还有些比较理性的思维。文字,不是迎奉别人的口味,文字,更多是与自己的一段对话和醒知。
若水穿尘
我与如风相识不久,互动也是少之又少,彼此又好像都是被动之人,并未过多交集。如风比我更严谨一些,在我心目中能够写出长篇洒洒,观点鲜明,并且将其阐述得有理有据的文字,我觉得写文之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如风大可不必谦逊,继续做自己便好。[em]e178[/em][em]e163[/em]
南在南方
我是女汉子。这是网友给我的评价。我不说话。
清
独特的观点,独树一帜的文字,这就是你的风格,这也是我每日必来的原因[em]e100[/em]
独舞
对于好友里饱含着汗水一丝不苟原创的文章,总是认真的通读一遍,甚至数遍,直到自己认为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深意,对于一些能够引起大家共鸣的好文章,一定会留下自己的感言,哪怕就是只言片语,也算是回报原创作者那种无私的奉献。
清风一笑
抱抱自己,是一种自我欣赏,与温暖自我的表现吧。读了几篇,感觉絮语多了些。譬如那篇写感性文字的开头部分。呵呵,从群星那儿转过来,冒昧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