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丧葬习俗图说【原创】

淳化民俗

淳化的丧葬习俗礼仪复杂繁琐,有“伺死如生”之说。丧葬习俗是人生终点之后最为繁冗的礼俗,也是最为严肃最为隆重的礼仪。宗教、宗法、孝道等好多方面的礼仪在这里都得到了体现。

图片

请执客。葬埋老人是一件大事,需要好多人办事,所以,孝子要上门磕头请村院户族中的人来帮忙。户族人多,全家一起前往帮忙,一般无需请执客。执客请来要选出“大总管,”也叫“事头。”大总管下设若干小组,对葬礼上的大小事务进行分派,各执其事,负责完成。孝子要摆酒席,敬酒致谢。大总管对所分派的工作写出“执事单,”张贴在墙上,一般随时检查完成情况。如:谁负责磨面、谁负责拉煤、谁负责招呼客人、谁负责搭帐等等。

图片


    发补闻。也叫“出纸。”以书面形式向人们告诉死者的死亡时间和葬埋时间。讣闻的格式一般是这样写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逝家严【家慈】,生命系xx相【属相】,生于x年x月x日,卒于x年x月x日x时,享年x岁。寿终正寝【内寝】,儿女在侧,亲死含殓,即日遵礼成服。择于xx日安厝于公墓。

                   孤子【哀子、孤哀子】xxx泣血顿首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讣闻中表示年龄时五十为得寿,六十位享受,七十为荣寿,八十为高寿,九十岁以上为长寿。父死落款为孤子,母死落款为哀子,父母双亡落款为孤哀子。

淳化地方在写讣闻的同时要在下方写上亡者的子侄孙名录,从近到远,依次排列。淳化人称之为“子服。”子服的书写顺序是竖写,从右向左写,依次为:期服侄、杖期服侄、大功服、小功服侄、缌麻服侄。白纸竖写,糊于木板。早晨,哭送大门外,置香案,焚香化纸,每晚收回,每早送出。


图片

    收礼:也叫观奠仪。过去多为礼馍等财物,今多为现金。

图片

灵堂设置。由大笔先生写成牌位,糊于灵牌之上,置灵桌中央与死者画像并列。灵桌置五荤四素碟并若干供品,置香炉上香,昼夜香火不息。并置酒壶一个,以待亲友行奠酒之仪。灵牌两边写对联一幅,灵桌上空悬挂吊联,谓之吊子。灵堂两边置白莽纸悬挂,庄严肃穆。“吊子”的写法其实和对联的写法一样,其主要内容就是追述亡者的生平,颂其功德,也有以怀念和悼念为主题的写法。吊子为九绺,表示“三拜九叩”之意,可以为七言,可以为四五言,一般是“四宽五窄。”也可以“四窄”“五宽”各自成联。

图片

    由阴阳先生开出七单,按照农历计算,逢七为祭奠之日。共为七七四十九天。

图片

大殓。请外家,即男为舅家、女为娘家为死者入殓,即为入棺。寿衣以上身件数为计,3件、5件、7件不等,淳人讲究穿单不穿双。一般为衬衣、棉衣、罩衣3身,还有褂、小袄、袍(女为裙)等。裤带、扎腿带均搭其身而不系。帽、鞋、袜齐备。棺内扫净,盛草木灰、柏叶,铺好垫褥,将死者平置棺中,脚下置土块,意为头顶蓝天,脚踩大地。


图片

    召魂。召魂也叫“召坟。”西部和中部乡村有将早逝的祖宗三代的亡魂也要召回来,称之为“召三代。”其牌位用红纸书写。如有与死者同辈份的牌位召回后侧置于亡者牌位的之前。如果子孙有先死于亡者的,在桌左侧另置一椅或小桌放其上,并在牌位上搭一绺孝布,意为为亡者守孝。

 图片
 

    扫墓。淳化地行扫墓之仪,皆由长子或长孙进行。扫墓前要给写灵牌的大笔先生行叩头礼。

扫墓在由女婿或外甥提的引魂灯的引导下,众孝子孝孙扶杖前往为死者掘好的坟地。去时不哭,到坟地后,主孝子(抱灵牌者)下墓道用条帚将墓室扫净。完毕后,众孝子叩头化纸,大哭而归,吹鼓手吹《祭灵》曲、《抱灵牌》曲。扫墓必须是长子,如长子亡故,由长孙进行。

扫墓还有一道工序,也就是扫墓的一项内容,孝子在这里要看墓道和墓室开挖的尺寸是否达到要求,要不要返工。否则,次日的下葬就会出问题。这道程序就叫“验墓。”意为查看验收。


图片

    接灵牌。俗称“接牌位。”扫墓归来队伍至大门口,女孝子队伍从灵堂出至大门外,主孝子之妻由姐、姑等直系女孝子搀扶。男女孝子对面相跪。化纸后,主孝子抱的灵牌移交其之妻抱入灵堂。接牌位必须是长子之妻,其他人不可替代,如妻亡,长子直接抱灵牌进入灵堂。女孝子队伍在前,男孝子队伍在后入灵堂。县中部接牌位的礼仪稍有不同,就是在大门前设香案,燃烛、上香,将牌位置于香案,化纸、叩拜,女孝子抱牌位入灵堂。

图片

进入灵堂。

图片

男女孝子列队进入。

图片

孝子奠酒烧纸。

图片

奠酒。从老小外家开始,以辈次从大到小依次分别到灵堂行奠酒礼,先行三拜九叩首之礼,从待灵者手中接过酒杯,洒酒作奠,起,作辑而毕,孝子叩首相谢。


图片

奠饭。就是为前来祭奠的亲友准备的夜饭,一般要比次日午宴低一个规格。如:奠饭为十一起,次日即十三花宴,奠饭为十三花,次日即为十五观灯宴。乡村以十五观灯宴为最高水准。

图片

客人按照大小辈分排座次就餐,也叫吃奠饭。

图片


图片

葬埋的的早上在到坟墓去之前必须吃饭,忌空腹去墓地,过去多为馍,现改为饸饹。早饭为饸饹。

图片

出殡,也称出丧。就是葬埋亡者的主要仪礼。起灵之前要出纸。方里地区在整个祭奠仪式中仅在这一刻出纸。

图片

    执事开始行使职权,男女孝子到位,请众亲友举行出殡仪式。

图片

    众孝子叩头相谢。

图片

起灵。起灵的时间一般在次日晨测算好之吉时进行(多在日之将出时)。要在吉时进行。何为吉时?坐车为吉,不坐车为凶。即由道远吉时,通达路遥,何日还家十二字与死者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和亡故年月日时辰合在一起由阴阳先生测算得出。如测出道、远、通、达、还即为吉,否则为凶。灵柩由村邻从手托起置担抬送,今多置灵车,放于灵床内,以车载之,由女儿烧纸马、纸车类祭车,意为送亡者上路。灵车起动,谓之起灵。县城以西多为“拖丧,”以东多为“走丧。”拖丧就是灵柩的大头在前,走丧小头在前。

图片

    将灵柩放在车上。

图片

    烧焚纸马,牵引死者上路。

图片

    传说只马可驮着死者到阴曹地府。

图片

破盆。也叫“摔纸盆”。也为长子或长孙为之,即扯之人为破盆之人。所谓纸盆即先夜灵前祭奠时化纸之盆也。传说纸盆相当于阴间的饭碗。民以食为天,故出殡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破盆。”灵车出发前,孝子执盆摔碎。户族送葬,家家门上烧纸,以示悼念。
 

图片
 
    。扯必长子,无长子必长孙,即哀子或承重孙。扯的孝子戴孝在头,另一头丈孝拴在灵柩的扯环上。扯牵的象征意义在于人死之后让人牵引上路的意思。


图片

图片

图片

淳化丧葬要吹唢呐,曲目也多以传统为主,主要有:《祭灵》、《抱灵牌》、《吊孝》、《藩王令》等曲目。

图片

    灵柩所经过的住家户门前,主人都要烧纸相送,今多烧麦草。

图片

    出殡的时候,孝子走得很慢,一步三摇,走一步倒一步,凄凄惨惨戚戚,十分感伤。

图片

送葬。长子抱牌位,众孝子随其后。女孝子扶灵,长哭短叹,送葬时的顺序为:丧乐在前,长明灯为导,女婿外甥悬空举排花、葬纸、挽联、花圈、楼斗等祭物,端祭品(俗称端献饭)抛洒纸(即金银纸钱)。来宾送葬者簇拥灵车,鼓乐大作,场面隆重、肃穆、铺排。

图片

    墓地为公共墓地。

据说死者的庄基地一般为三分三厘三毫地。墓深根据地形而定,一般墓洞有多深,墓道就有多长,多为八尺至一丈。墓地的方位一般由风水先生决定。勾穴时,阴阳先生用罗盘定方位,按照墓穴的大小打桩划线。其实就是施工的开挖线。告土时孝子要敬神叩头。

图片

“以土为安”是淳化人对待丧葬的最基本思想,不管生前身后,这个思想一直深深的烙印在淳人的心底。淳化谚曰:“人吃黄土一辈子,黄土吃人一口。”这也是淳化人深深地黄土情结。所以,人们的最后归宿地就选择了黄土地,黄土地也以博大的襟怀接纳了深爱着它的人们。旧时,灵柩由村中精壮男子轮换着抬往墓地,今天,用车辆运往墓地。

祭土神。孝子上香,由阴阳先生读《告土神祭文》。意为死者向墓地土神报道,注册户籍。
 

图片

    下葬。

图片

    摆献饭,转为死者所做的饭食。

图片

    多由子女摆放献饭。

图片

    封墓室,下葬结束后,由泥水匠将墓室的口封好。

图片

灵柩下葬至墓室,由阴阳先生调整方位。由长子拭木(净棺身),置铭旌于棺上。由墓师封墓口,封好后,墓口置墓石【也叫“墓口石”或“贴墓石”】以挡之。再由孝子入墓道化纸叩首。

祭文。下葬后,众人曲膝,由孝子宣读祭文。有的地方也在起灵以后、破盆之前读祭文。

图片

   起冢培土,也就是对墓室进行填埋。

图片

起冢。村院中人执掀填土,即谓埋葬。填土时,喝礼先生要反复喝道:孝子给墓的叩头哩,多起一拜!孝子要叩头对村邻致以谢意,冢将起时,于墓口中央插一木棍,以确定坟墓中心。这时,要撒五谷、纸钱于坟土。

图片

    起冢结束后,就是行奠酒礼仪,对亲友按照大小辈分开始依次举行奠酒仪式。

图片

    先是老老外家、老外家、外家、小外家。

图片

    再是上一辈的亲友奠酒。

图片

    再是姨兄姨弟,表兄表弟等等,最后,众亲友一起奠酒烧纸。下葬结束。

图片

祭奠。即行奠酒礼。孝子对面相排,留出中间空地,以供奠仪客友行礼,行奠酒礼。从老小外家起,分别在喝礼先生的吆喝中行奠酒礼。礼毕,所有客友、村邻统一屈膝,化纸。孝男女哭声顿起,一片悲声。

图片

    亲友仪式进行完毕,男女孝子哭声大作,烧纸、叩头。

图片

午奠。也称“复二”,意即所行礼数与下葬后所行礼数一致,行奠酒礼毕后,孝子将牌位上的纸单撕下烧掉,所谓“送牌位”也。县东“复二”之礼在次日进行,原因是一日之内不烧两次纸。现多已去掉。
 

打怕怕。葬埋的当天晚上,由主孝子和女婿提灯笼,拿一挑水用的水担,水担放倒,手拉一头的水勾,围绕坟头右转三圈,左转三圈,意为打围墙,与周边亡者划清界限,然后烧纸叩头。

半路化纸。葬埋的次日晚,在到坟墓的半路上烧纸叩头,由主孝子进行。

全墓。葬埋第三日,由孝子提笼,带掀到坟墓,查看坟墓是否端正,那里不平整,收拾整理一下。再给笼中装土压在坟头,此日晚,孝子要在大门上烧纸、叩头。

斋七。从死亡之日算起,七天为一个祭期,一般三七、五七较隆重,其祭七七四十九天。逢七为重七,如三七在初七日或十七日、二十七日即为重七。重七不举行仪式,糊一把纸伞插在坟头即可。三七、五七为重祭,祭礼毕,孝子要招待众亲友,以表谢意。

谢孝:斋七结束后,孝子要穿上孝衣、带上礼品前往外家叩头致谢,慰问外家的辛苦。

百日。即从死亡之日起到100天,即为百日,祭奠仪式同斋七之礼。

周年。首周年(亦称头周年 、二周年的祭奠仪式也同斋七之礼。三周年较隆重,先一天黄昏要在坟头请回亡灵予以供奉,次日中午众亲友前往坟墓祭奠。三年有一个换服礼,在坟上将白色孝鞋换成黑鞋,将悬于灵堂的纸吊烧掉。这一切就意味着对于亡者的祭礼到此全部结束。旧时,多在这一天举行“点主通神”之礼,其程序复杂、礼仪繁冗。

立碑。给亡者立碑,淳人风俗要满三周年方可进行。所以,有的将立碑仪式与三年礼仪同时进行。

文章评论

漫步书海

感人!和我当地风俗差不多,郭老师是有心人,每个细节都拍得真切动人。。。。。。勾起葬奶奶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