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办过的几种报刊【原创】

人生感言


        从小就有作家梦想的我在少年和青年时代很活跃,很单纯,更很执着,那个时候认为理想大于一切,甚至于为了成就我的作家梦我放弃了复读上大学的机会。在上初中的时候,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喜爱写作,学校就把我安排进了学校的阅览室。谁知这一进阅览室就改写了我的人生轨迹,本来我从不偏科,门门课都很棒。一进阅览室,看到了那么多的书籍报刊,就跟毛主席当年进了国立长沙图书馆一样,就感觉老牛进了人家的菜园子,看不过来了就做读书笔记。这个举动被我的语文老师发现了,在全校进行宣传和表彰。从此,就开始偏科,数理化就成了老大难。
        一次,学校举行背诵大赛,不论课内课外的诗词文章,只要能背诵的都算数。我把自己能背诵的列了一个单子,大概三百多篇首,这让我们的校长大跌眼镜,既不相信,又很好奇。就当着全体老师学生的面,按照他们点到我的目录我就一一背诵,结果大出他们意料,我就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我就喜欢看报纸,梦想着自己能够办一份报纸或者杂志。 

图片
 
        这份报纸是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做的寒假作业,别的孩子就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在作业本上完成,我就变了花样,把寒假作业办成报纸,每天一期,一个寒假十八天就是十八期。为什么叫《雪花报》?因为是寒假,有雪花飘飞,故名之。遗憾的是这些报纸遗失了很多,今天能看到的就这一份了。报纸的栏目很多,四开两版,第一版为时政和语文版,第二版为数理化版。做这种寒假作业很有趣,也喜欢做。

图片
 
        这份《春神》报纸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办的,手抄报,四开四版,像模像样的。不过办这份报纸很费劲,因为它不能顶作作业来完成。作业要完成,报纸要办成,就相应地在时间上不允许。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怕上体育课。挤出一切时间办报纸,可还是没能坚持多久,最后不得不夭折了。这些报纸也只有这一份了,今天看来,倍感亲切。尤其是报纸上要刊登一些同学的好的作文,还真不容易,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男生女生还不太说话,比较封建,有的作文本就要利用私下偷偷的交流来索取,有的就干脆直接晚上没人的时候拿过来抄。为什么叫《春神》?因为是在阳春三月办的,故名之。
 
图片
 
        这份《无名小卒》报是我的高中时期的得意之作。记得那个时候我在上高二,我和几位同学发起成立了“无名小卒”文学社,高三的一些同学也加入进来。这份报纸在当时的淳化全县也是一个创举,竟然引来了咸阳市文学创作研究室的沙石老师的前来访问。他赞扬我们的报纸“是一堆篝火,照亮了文学的天空。”这个报纸的发行不止在我们高中,还波及到了周边学校和淳化高中。记得原来是每周一期,现在我保存下来的也就这一期了。

图片
 
        这是我的野草文学社的社刊《野草》杂志的创刊号。高中毕业后,复读不到一个学期,我就回家务农,朝着我的理想奋斗。我发起成立了全县的唯一的一个农民文学社团,这个社刊由我来主编。每期四十个页码,都是我在煤油灯下用铁笔在蜡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刻出来的,排版、插图、装帧、设计,甚至包括油印、装订、发送都是由我一个人来完成的。今天之所以眼睛深度近视,大概就来源于那个难忘的岁月。为什么取名《野草》?就是因为我心中对于鲁迅先生的崇拜和敬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我人生的座右铭。

图片
 
        这是《野草》的八七年第三期,之所以封面加上了“淳化·旬邑·彬县”的字样,那是因为野草文学社是成员已经远远不止是淳化的了,他还影响到了周边县区,很多人登门拜访,很多人给予经济上的支持,甚至有人要订阅。一些文学青年纷至沓来,一份份稿件从四面八方不断涌来,今天想起来着实令我感动。

图片
 
       《野草》虽然是一个县区的农民文学油印刊物,可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这是一九八六年第四五期的合刊,页码增至八十个,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的专刊。那个时候,野草文学社的周围已经有了近一百人的会员,有工人、农民、学生、干部等等,我们这里好多至今活跃在文艺战线上的骨干当初都是野草文学社的成员。

图片
 
        这是持续到一九九零年的亚运会时候的一份专刊,由于多种原因,杂志变成报纸。这是四开四版的《野草》文学报。这个时候我已经在乡政府的文化站上班了。

图片
 
         这份《警钟》报是我在文化站的时候配合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办的一份四开四版的油印小报。由计划生育协会和野草文学社合办。轰动一时,当时的《陕西人口报》记者登门拜访,予以报道。
         记忆是美好的,每每看到这些自己当时一手搞起来的报刊,心里很是幸福,或手抄、或油印,都是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难以释怀的一个记忆。那个时候想着有一天我能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发表在国家公开发行的报刊上,那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奢望。今天,不费多少功夫,变成铅字的愿望也很容易实现,但是,记忆深处的那份感动依然存在,依然活跃在心灵的深处,时常激励着我一往直前。因为我知道:有多少苦难我们都挺了过来,还有什么理由不再前行呢?  




附件:我的《无聊斋志异》后记:
 

后    记

 

写完该书的最后一个字,松了一口气,睡了三天。文中的人物却不走,一个一个活跃在瞑目而眠的梦里,喜怒哀乐,莫不由其性情。二八姣丽,嘻笑若生,及至相拥,却作一道青烟,逐之甚远,一狐乃出,追至大山,山若墨屏,幽深不知涧底,烟雨沙沙,唯女子婉音不息,兴起而飞,失足坠空,惊而醒,才知一梦。自己笑一笑,这梦便连一个影子也记不起了。于是,我怨我自己,竟不意间为自己的精神找了这么一处空幻的去处。

        好在怨归怨,岂知这是早生的孽根。二十多年前,十几岁的我,就痴迷在文学的空气里,鲁迅、郭沫若、茅盾如一座座灯塔诱惑着我。虽然家贫,可在积攒的硬币中有了《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以至我做的寒假作业也变成了《雪花报》。后来,读至高中,语文老师杜林功便是我的文学恩师,他才情横溢,诗歌、小说、杂文俱佳。在他的引导下,我创办了当时全县唯一一个学生文学社,“无名小卒”文学社,并主编社刊《无名小卒》。我把文学当作贪玩孩子手中的风筝,放得愈高愈兴奋。高考,我的语文97分,而数学几乎于零。回乡务农,而文学却如我生命中的血液无法割舍。振臂一呼,淳化,旬邑,彬县,几乎近百人响应之,呼啦一下成立了“野草文学社”,我是社刊《野草》的主编,每期80,八开40版,编辑、插图、刻印,我一人几乎包揽了,煤油灯下刻蜡板,一干就是通宵,鼻孔被熏成烟囱,眼睛如今深度近视,也就产生于那个时候。待装订好,又骑上自行车,三个县走一趟,把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刊物送到每个社员手中时,大家乐了,我也乐了。那时。大家围在一起,一瓶太白酒,一包花生米,神情俱奋,意气风发,畅谈文学,兴之所至,唯鲁迅一辈唯我独尊矣。再后来,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得“文人”们个个昏头转向,疲命于生计,文学梦已成泡影,如今想起来,许多才思不错的同志令人为之惋惜,好在这方净土,他们生活清苦,却痴心未改,这其中,著述颇丰的民俗学家王新民算一个,出版有散文专集的作家吴恒、李勇鸿算两个,加之最近出了文集的张建宁也算是一个,还有几位虽未有专著却佳作常见于报刊,诸如张相林、王民生、杨益春等。文学已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天,文学已不再神圣,暴力、凶杀、演绎着残酷,色情、丑闻污染着空气。各路诸侯纷纷登场,以名利为向导,以市场为核心,以收入为目标,以生殖器为武器,大肆渲染,把文学变成了污染人们精神的大染缸,我深感为文的无聊和可悲。只有沉积在底层的业余作者们亦然固守清贫、看重高洁,然而,他们的一生又有谁去关爱过?

        文学即人学,如今,文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些“作家”那里,文学就是性学。极力辅排的性场局,性动作,还不过瘾,也弄几个“□□”,指出作者此处删去多少字。迎合读者的低俗口味,已是一些“文人”的追求,因为只要有卖点,口袋才能鼓起来,这是“作家”最终追求的东西。

        所以,这本《无聊斋志异》,便是无聊之徒无聊之极的产物,吾无老蒲之才,东施效颦,故作技耳。诚如乔羽所言:“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读者如能感受此妙,吾愿足矣!

 

                                                                                                                      郭小林

                                                                                                    

                                                                                              00七年九月九日夜于琼花书屋

 


文章评论

玫瑰@草堂

郭老师,字写得好棒啊!那些都是在蜡板上刻印是吗?

一一

真好!引起我的回忆……

浅笑盈盈

五律*无题 浮云流水宫,万念怎成空。 红叶随风去,青山落雨中。 案前诗赋懒,灯后字愁忡。 南北了无际,陈年旧事终。

于盼

如鱼得水!![em]e179[/em]

漫步书海

天才!游刃有余,文学家加书法家,宏伟蓝图,毅力非凡,恒心坚定,学习的榜样!!

小拜年

老师从小就有这个天赋,因此长大成了名人,老师太棒了!真让人刮目相看呀![em]e179[/em] [em]e179[/em] [em]e182[/em] [em]e183[/em] [em]e183[/em] [em]e181[/em]

玫瑰@草堂

再一次拜读了老师的文章,令人感动,为之敬佩,乃学习之榜样![em]e179[/em] [em]e183[/em]

[em]e179[/em] 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