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一 一 夕 匕

公开日志


这是好友雾里看花给我留的题目,一年多了,今天才完成,真是不好意思。

我写过一篇日志《闲与困》,雾里看花给我留言:建议水哥写写牛一一夕匕。一开始,我没看明白是什么意思,仔细琢磨,才明白:生死。

一直没有合适的话题,不知道从何处说起,所以,一直没有动笔。前一段回老家迁移爸妈的坟墓,感受颇深。随之想起了好友留给我的任务。于是,有了这篇日志。

妈妈先于爸爸离开,按照我们老家的规矩,女人不能先于男人入祖坟,要先在一个地方丘起来,等男人过世以后,再一起入祖坟。

爸爸病故以后,妈妈与爸爸合葬。把妈妈的棺木从丘的地方迁移到祖坟,费了很大周折。当时心里就有点隐隐作痛。不能入土为安,这样折腾先人,实在是不孝。

没想到,事过十五年,又要折腾一次。

坟地被征用,爸妈的坟,需要迁移。

一吨多重的棺木,三十多个人抬。狭小的场地,只能全靠人工。整个下葬过程,我的心,一直揪着。生怕出点什么意外。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的棺木全部安全下葬以后,我的心,才算落地。

这一过程,让我再次下定决心:我死后,不要骨灰!

其实,这个想法由来已久。

十几年前,我就说过想把遗体捐献。一个做医生的朋友说太残忍,亲人受不了。所以没再说这个事。但不要骨灰,捐献眼角膜,一直是我不变的决定。

我曾经想过,把我的骨灰撒到爸妈的脚下,让我一直陪着爸妈。但考虑到老家的一些规矩,估计难以实现。

我还想过,把我的骨灰撒到老家的汤河里,但,汤河的水越来越少了,有断流的可能。

海葬,应该是容易实现的事情。我喜欢大海,所以,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是我的第一选择。

其实,树葬,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不管什么方法,基本原则是:简单,不给后人添麻烦。

不管怎样,骨灰,我是坚决不会留。

我想过,如果有来生,要骨灰没用。

如果没来生,要骨灰更没用。

别人对自己的思念,不会因为有骨灰而增加。也不会因为没骨灰而减少。

 

我把我的决定告诉了我哥,我哥支持。

告诉了夫人,夫人说:“你的寿命肯定比我长。”

儿子听了我的决定,没说话。

 

人,有没有来生呢?

如果有,我下辈子要当皇帝。那样,埋葬我的地方,就可以叫陵。比如北京的十三陵。我把我的地盘命名为一滴陵。

如果当不了皇帝,我就当圣人。那样,埋葬我的地方,就可以叫林。比如山东孔子的孔林,洛阳关羽的关林。我的地盘就叫一滴林。

如果当不了圣人,我就做有身份的贵族。那样,埋葬我的地方,就可以叫冢。比如王昭君的青冢。我的地盘就叫一滴冢。

如果当不了贵族,我就要当名人。那样,埋葬我的地方,就可以叫墓。比如岳飞墓。我的地盘就叫一滴墓。

如果什么也当不了,还是一普通老百姓,那就只能叫坟了。为了突出个性,我决定:

一滴水的坟,不用棺材,把人竖起来埋,而且,只埋一半,上半身当墓碑用!

文章评论

贺阳

[ft=,5,微软雅黑]此一 夕 匕[/ft] ,木有牛一啊?[em]e113[/em]

春晓

过世的人无论存在何处,都不比存在于亲友的心中更稳妥!中国人看重祖坟,更应该尽快建立正规的公墓,落实到村村寨寨。。。但不是当今的商业公墓。 如果我在德国走完人生,一般会葬于公墓里,也可以不火化。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想清楚,先不说。或者到时候留给孩子决定吧!

江上柳如烟

赞同水哥想法,为了减少一些不需要的麻烦,有人在节假日怀念想起就足够了,何必在意其他。[em]e160[/em] [em]e177[/em]

雨中伞

希望来生能和水哥相聚一个叫一滴凌的地方[em]e112[/em]

~淡兰&静荷~

每当祭奠亲人的时候,都为自己不能亲自到父亲坟前祭奠感到内疚,也曾自责自己不孝。我早已跟女儿说过:等我以后就把骨灰埋了,栽棵树。女儿说:就你那身板,一把灰,估计树也长不旺。想想也觉得对不起那棵树。就决定海葬,漂哪儿是哪儿,还省船票 [em]e112[/em]

青衣

醒醒吧啊,别吓人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