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远方的家:少林寺有感
个人日记
’远方的家’白山百川已经到186集了,他们/她们经历了无数艰辛危险而不辞,得到许多观众的赞许。甚至称赞他们是英雄。本人曾经写过一篇全面简要的介绍,不少网友表示同意,而且我们在继续同时间在相同频道观赏,同声惊呼‘好’。关于少林寺的几集,感受良多。功夫,已经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地区欣赏、喜爱,而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此个人确实受到许多启发。这里我想从其历史背景谈起。少林寺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太宗以前,当时就有一定的名气。当唐太宗在父亲唐高祖起义除隋乱时,就受到少林寺的武装支援,建立重要的功勋。等到唐太宗即位,得到褒奖。一方面给予经济支持,一方面鼓励他们继续行善,修炼功夫,爱国爱教。与此同时放松一些清规戒律,主要是在吃的方面(应该是增加出家人的营养)。继而得到武则天的重视,名声更加兴旺。其主持都是皇帝任命,现在听说属于司局级地位。同时由于方丈师傅们,在教义武功方面的努力发展,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长盛不衰,文武双全。而今太极拳享誉全球。在‘远方的家’和许多相关电视节目里面,都会看到不少国外男女年轻人来少林寺学习武功(功夫);那些外国人大多学习多年,不但像模像样,确确实实取得一定的成绩。而且声称要将这些瑰宝带回他们国家推广。真的称得上是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可健身还有自卫防御功能。据方丈的说法,功夫无处不在,吃饭、行走、劳动、种菜等,一举一动都有功夫,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记得小时候也有人说‘上厕所下蹬,也是练习骑马功’关键是意蓄丹田。这不免有一点神乎其神。香港一位女士大学教授也已经入门,声称八次登山,记者笑说‘你的八顾茅庐,比刘备的三顾茅庐还要诚恳,终于得道’。这里徒弟很多,当然不会全是出家的;除了这位香港女士而外,没有见到其他女生。在出家修佛中也没有女弟子。因此在佛堂修炼时候谢绝女士进入。‘远方的家’记者是女士,交涉很久不进入。但是摄像人是男生可以进入;这时在门外放录像电视对外播放,当然不会影响修炼者的修炼。他们全是男性,修炼时女士进入难免分心。因此我想,什么八戒、十诫最难的可能的戒‘色’。这是天性难以违背的。记得小时候故事,一小孩从一岁给送进和尚庙,常给他讲故事绘声绘色将女生说成老虎。到14-5岁时,带他外出。回家问,你最喜欢什么?答,‘老虎’。这就是天性不可违。所谓8戒、10戒,人们常常说的酒色财气,是名列前茅的几项。其中色,难中之难。佛家有一首名诗‘身有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心中常拂拭,不许惹尘埃。’经过许多高僧考验得到最高一首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据说(当然)这是最高境界。节目还报道这里的方丈境界相当高,他的功夫不外露,而不给人们表演看的。但是,他在当地一处悬崖绝壁上练习太极拳的的录像,估计是有人偷拍的。在‘远方的家’播放了。我们看了不免心惊胆战。有恐高症的人看了可能晕倒。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里面提到的修齐之道,首先也是心境,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值得深深地体会。所以中国人认为儒佛道已经互相交融了。我们只能承认自己是俗人,常常是牵强附会而已。太极拳的锻炼身体与自卫,这一点本人有所体会,而且是深信不疑的。
文章评论
老学究
@{uin:459207487,nick:蓝屿} 欢迎光临,但是没有充分发挥。请多多指导。
阳光依旧
现在的少林寺也不像以前了,变得商业化了。去少林寺学艺要收很多的学费的。释永信看着一点都不像方丈,好像穿着袈裟的俗人,和女主持说话,很随便的,让我看了很失望。出家人吗就得有出家人的样。但还是很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