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东山魁夷

个人日记



 
图片


东山魁夷
先生是日本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位绘画大家,

尤其是在他的风景绘画里,甚至在画家笔下的散文诗作中,
他将眼中观察的风景同自己所领悟的人生和艺术联系起来,
汇集成像一首抒情的诗一样的动情,像他笔下的画一样的感动着世界。
 
有对历史的回忆,有对生命执著的追求,有对美的热烈呼唤。
人们都不难在他静穆的艺术世界里聆听到自然的和声。
他建构了一个既与日本古典性格相联,又与现代精神相通,含蓄、深沉、宁静的世界。
在东山先生的风景画作中,他将对大自然的感悟,通过个人对自然中的风景独有的体察,
运用日本画的特殊的画材,对色彩、空间、意境深入地表现、刻画,
尤其在他画面中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意境,谐和、雅静,
色墨淡雅而不单调,色块单纯而又富有厚重感,极富表现力。



日本文学界的大手笔川端康成,
这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巨匠,这样评价东山魁夷的作品:

“丰富而准确地构成了一个日本风景画家对命运的觉悟,和对日本美的认识。
将旅行看作人生和艺术,将流转无常视为人的命运,将孤独和忧愁深深地埋藏起来,
贯彻对万物肯定之意志,不断保持对自然清新的感受和诚实的爱情。”
他认为东山魁夷用他的画“高奏出使人感到亲切的曲调”。


图片
 
 

 

阅读东山魁夷

 

  

倘若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二者的巧合不会引起任何感动。
花儿由于其可能凋谢才更显示出生命的光辉。
在感到花儿美好的心灵深处,我们一定会在无意识中不由得彼此珍惜自己的生命,
感到在这茫茫世界的短暂生存期间能有缘相遇的喜悦。

  

——东山魁夷

  

 

阅读过东山魁夷的画作,
漠视自然的心会被迅速燃烧,
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深处对自然由衷的崇敬与关注。
你会发现大自然原来是如此的美丽。


散文《一片叶子》开始了我对东山魁夷最初的了解,
最为平常不过的叶子,能被他出神入化地描写,
甚至还引发出许多关于人生的哲理,令人叹服。
之后,又不断读到他的许多画作,真是画如其文,一种清新如水,
单纯至美的气氛扑面而来,使得观者迷醉,灵魂像要在大自然中独自行走,
整块整块的色彩如落叶,一片片飘进了人们的记忆。


东山魁夷是一位出色的日本风景画家,走的是一条艰难的日本画道路。
从美术学校毕业后,像众多画家一样,东山毅然去了欧洲,
不过不是艺术气氛浓郁的巴黎,而是富有冷峻色彩的德国。用东山自己的话说:
“因为当时我的心境比较起高雅更倾向于素朴,比较起热情奔放更倾向于谨慎节制……”。
由此可见,北欧寂静、寂寥的景致正融合了作者的心境,唤起了作者的内心渴求。
东山像一个旅行家扑向了大自然,领略着那里阴郁庄严的山川风物,带着这样的情感,
后来两次寻访北欧,去实现心中的白夜之旅。

    
不过,在他的自传回忆文章中,我发现他的身世的不同寻常之处:
青年时期便家道中落,亲人相继离世,而且当时的贫穷状况已经到了极限,
给这样一位大画家的身世罩上一层浓重之色,也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沉重。
这一时期,画家更是以一种特殊情感投入大自然怀抱,对亲密的山、树诉说着一切,
在那里找寻瞬间的安宁和慰藉。最终东山找到了感觉:“我着迷地在各地的海岸行走,
海风和滚滚涌来的波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呼吸和跳动。”
我觉得“行走”一词较能准确地概括出东山对艺术的执着,对自然的深情。
为了画《黎明潮涌》,他去了很多地方看海,看礁石,像这样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
对自然忠诚的感情,相信人们自然也会为之动容。


东山是站在东西方结合点上,通过西方来眺望东方,
反观日本和东方民族艺术中美的物质,增加对传统认识和自信。
他的虔诚求美之心,建立在对乡土的热爱和对西方的亲和感情的基础上的,
吸收西方艺术,但不失东方艺术的精髓。
我们从他的许多作品中,可以明确感受到这一点。

    
 
像《森林·白马》这样一种幻想性作品,
以优雅抒情笔调,给人切身领略到大自然的神秘,发现日本人的心情,
获得一种静谧而舒畅的慰藉,感受到一处纯洁而慈爱的温暖。
画面总的说像一首钢琴曲,以蓝色森林为背景,森林中间隐约出现一匹白马,
像是要走进观众的心里,又像要消失在幽深的丛林,
这种“生长在内心的森林,谁也无法窥知”。
参差的树枝,错落重叠,枝桠被除,空间的寂寞。制造了丰富。


无论从东山魁夷的主要作品
《冬华》、《夕照》,还是《森林·白马》、《绿色回音》,
我们都可以看到贯穿东山绘画的一个共同点:装饰性、象征性和构图的对称,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还是源自于东山先生内心对灵魂安宁、平衡的祈求。

    东山以虔敬、谦逊的宗教感情,将对自然、生命、人生的认识渗入到风景画中,
达到忘我、无我之境,以滋润的笔端描绘出装饰性的寂静、幽玄,不禁让人怀念起故乡,
怀念起与人类朝夕相伴的自然。


图片

 

红叶

 

东山魁夷

 

 

沿清泷川于红叶的朱红与金黄的光耀之中,攀登着长长的石阶到神护寺去。
这座寺院位于高山之上,它是一曲朱红与金黄的交响乐。金堂内有雄的弘仁佛像。
从地藏院后面的断崖上向远方眺望。母尾高山寺的石水院。逆光将红叶映照得净明透亮。
这红叶以对岸山峦斜坡上暗淡的浓紫色为背景,更增添了华美艳丽的光辉。
坐在石水院的边缘上,隔着山谷望着长满松林的山峰,
想象着打那座山上升起清艳的月亮的情景。


落柿舍,二尊院,祗王寺,直指庵。
嵯峨野的秋深了,在秋的情韵上增添了光彩和寂静。

我曾经访问过晚秋的苔寺。苔藓上散落着鲜亮的红叶。
林泉漂荡着幽深的古拙的色调,静谧而优美。
多少年了啊,这秋日的苔寺一直留在近乎废园的岑寂之中。
这里尚未被一群群观光客践踏过哩!

山城的光明寺,从枫树下边穿过去的参道。

在洛东,最为有名的当数东福寺的通天桥,但那里的溪流变得没有意趣了。
此时的红叶到底怎么样呢?有一年我去看了看,没有欣赏到美丽的景观。


鹿之谷的法然院。杉树高耸的幽暗而潮湿的道路。
茅草茸顶的小门,出现在微微高起的石阶上头。
红叶散落在本堂庭院的绿苔上——或倒映于池水之中。
花儿落在本尊如来须弥坛下的石板上,石板楷拭得明如镜面。
花儿在上面倒影出倩影来。

诗仙堂一棵古老的山茶树,盛开着鲜花。
庭院一隅的竹林旁,柿树的红叶美艳无比。传来赶猪的声音。


曼殊院的庭院,白沙铺地,
苔藓,石头,松树,红叶,这些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白沙和苔藓,是明朗的白色同阴暗的浓绿的对照,
红叶和松树,朱红和青绿冷暖相对,这是色彩效果的高度发挥。
这种鲜烈的色彩对照,再加上石头深滞的暗灰的中间色,更显得娴静而高雅。


赤山禅院的红叶红得更加美妙动人。
旁边的大池子富有“大和绘”的韵味。

大原里艳红的柿树下,耸立着陡峭的三角形的茅草屋脊,
山墙用竹子编成网眼状,有的还写着大“水”字。秋风吹响了竹林。
三千院红叶散落时最美。往生极乐院的阿弥陀如来两胁下,跪坐着观音、势至两菩萨。
庭院内杉木林立,笼着雾霭,霜降时节,落叶铺满庭院,给这寺院增添了静寂。
寂光院也是一样。

大德寺高桐院生成绿苔的庭院里,植满了枫树。
一个静静的石灯笼,这座庭院可以平静人们的心性。


图片


 

听泉

 

东山魁夷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
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
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野,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
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荫下闪灼。
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
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
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
它们为什么飞
? 它们飞向何方? 谁也弄不清楚,就连那里领头的鸟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 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
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
它们像着了迷似地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翮翱翔。
它们没有想到,这会召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


鸟儿依然忽喇喇拍击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悄然流淌。
这里有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这小憩何等珍贵
!
 
地球上的一切主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
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
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
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
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样。
它们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都能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
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我也是鸟群中的一只,
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
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悠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
!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旷野上迷失了方向。
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

泉水常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诚实的吗?
 
我总是深感内疚,答不出话来,只好默默低着头。
    
我从事绘画,是出自内心的祈望:我想诚实地生活。
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谦虚,要朴素,要舍弃自负和偏执,

心灵的泉水教导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
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图片


 

   

 

东山魁夷

 

 

当我把京都作为主要题材来创作我的组画的时候,想起了圆山闻名的夜樱。
我多想观赏一下那坠满枝头的繁盛花朵同那春宵的满月交相辉映的情景啊!


那是四月十日前后吧,
我弄清楚当夜确实是阴历十五之后,就向京都进发。
白天,到圆山公园一看,却也幸运,樱花开得正旺,
春天的太阳似乎同月夜良宵相约似的,朗朗地照着。
时至向晚,我已经参观了寂光院和三千院,看看时间已到,就折向京都城里。


来到下鸭这地方,蓦然从车窗向外一望,
东面天上不正飘浮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吗?我吃了一惊。
本来我是想站在圆山的樱树林前,观赏那刚刚从东山露出笑脸的圆月。
它一旦升上高空,就会失掉特有的风韵。我后悔不该在太原消磨那么多时光。


我急匆匆赶到圆山公园,稍稍松一口气。
所幸,这儿靠近山峦,一时还望不见月亮的姿影。
东山浸在碧青色的暮霭里,山前面一株枝条垂挂的樱树,
披着绯红色华美的春装,仿佛将京都的春色完全凝聚于一身似的。
地面上,不见一朵落花。


山头一片净明,月亮微微空出头来,静静地升上绛紫色的天空。
这时,樱花仰望着月亮,月亮俯视着樱花。
刹那之间,消尽了游春的灯火和杂沓的人影。
四周阒无人声,只给月和花留下了清丽的好天地。


这也许就是常说的奇缘巧遇吧,花期短暂,难得碰上朗照的满月;
再说,月华的胜景,也只限于今宵,要是碰上阴雨天气,就什么也看不到。
此外,还必须有我这个欣赏者在场才成。


如果花儿常开不败,
我们能永远活在地球上,那么花月相逢便不会引人如此动情。
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
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
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同样如此吗?


自然景物令人赏心悦目,这个体验是我在战争中获得的。
那时想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就要熄灭了,处在这样境况里,
才发觉自然景物却充满了旺盛的活力。于是,我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过去在我的眼里,这些景物都是平淡无奇,不堪一顾的呢。


战争结束以后,在贫困的年代里,我也陷入苦难的深渊。
冬天,我伫立在凄清寂寞的山峦上,大自然和我紧密相连,
这才使我的心境感到充实而满足,我心中产生了对生活的切实而纯真的向往。
打那时起,我便开始了一个风景画家的生涯。


我所喜欢描绘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自然风物。
然而,在我所描绘的风景里,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物出现。
其中一个理由是,我描绘的风景是人们心灵的象征。
我是通过自然景色本身,抒写人们的内心世界的。


我常常揣摩画面的内容,
创作散文,这是我接触了清新的自然和素朴的形象之后引起的感动所致。
在战后的时代急流勇进中,我有很多时候,是走着同时代相游离的道路的。
现在看来,这条路算是对了。而且,我决心继续走下去。


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
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
然而,就是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
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涵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
而今,它泛着美丽的色,在夏日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
我想起当初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
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飘落在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
你这幼小的坚强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
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
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
于是我感到百草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
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
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
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伴伙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
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啾啾蝉鸣变成了凄初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
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
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夜里垂挂着。
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
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一个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
你早已零落在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
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
这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的四季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
但是,只要您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
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
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
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资源来自网络   制作/Howard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