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高清晰视频]顿悟,也就是在极短的时间,悟到我们清净的本性。若是悟到我们清净的本性,你就入道了。

个人日记

今天我们要来教新的课程,讲题是《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顿悟,也就是在极短的时间,悟到我们清净的本性。若是悟到我们清净的本性,你就入道了。这个道,道一定要有本性的功夫。简单来说,修行不能以意识心修行,修行一定要用本性修行。虽然师父一直鼓励每一个人要认真念佛,而我们若是能以清净心、本性去念佛,那么一刹那之间,就能完成我们的佛道,一刹那之间,就能完成我们往生净土的资粮。【要门】就是很简单、最重要的,文字很少,很简单,不会啰嗦。入道要门论,【论】就是问答,问答叫做论,一问一答叫做论。卷上。

  【慧海禅师著。稽首和南。】

  稽,这个不是念ㄐ一,这个念稽(ㄑ一ˇ),跟旗山的旗的音是一样的。稽首和南,和南就是合掌。也就是说顶礼起身之后又合掌,表示很恭敬的意思。我们在看布袋戏的时候,遇到先觉的时候,就会说:稽首、稽首。然后他就会回答你:顿首、顿首。

  【十方诸佛。】

  因为诸佛有无量无边,所以称为十方。十方诸佛

  【诸大菩萨众。】

  现在就是要先迎请了。

  【弟子今作此论。】

  现在我要来作这部《顿悟入道要门论》,作这本论,

  【恐不会圣心。】

  【不会】就是不能合,符合,就是说我作这部论,恐怕我所说的道理,不能契合圣人的心,不合,不会就是不合,与圣人的心合不起来,不契合,不会圣心。假使说我作这部论,恐怕不合圣人的心。那么

  【愿赐忏悔。】

  我愿求忏悔。假使我作的这部论,不契合圣人的心,那么我愿意忏悔,让我有机会。【赐】就是慈悲给与机会。愿慈悲赐给我有忏悔的机会。

  【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

  若是有契合,若是能够契合圣人的心讲出来的道理。圣人讲出来的道理称为圣理。那么全都回施,回向布施称为回施,表示不自私的意思。所做的功德都不自私,回施一切有情,回向布施给一切有情。有情就是指我们众生。简单来说,祖师作这部论,不是为了名、为了利,也不是为了自私,全是为了什么呢?全是为了一切众生,一切有情就是指一切从生。简单来说,祖师大德没有一个是自私的,自私的人当不起高僧大德,不够资格当高僧大德。悲天悯人,牺牲自我,才够资格做诸佛菩萨、高僧大德。

  【愿于来世。尽得成佛。】

  希望一切众生,将来,来世就是将来,都能够成佛作祖。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应该修什么法,才能让我们很快就解脱呢?

  【答:唯有顿悟一门。】

  只有顿悟一门

  【即得解脱。】

  修学佛法,你若是会修顿悟一门,在刹那之间与佛性相应,当下你就解脱。

  【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

  刹那间你就能够去除妄想。

  【悟者。悟无所得。】

  这句要划红线起来。【顿悟】的意思,要划红线。这句太好了。顿、悟,也就是说你在刹那之间,你就能够去除妄想。悟,悟无所得。无所得的意思就是他并没有得到什么法,无有法可得,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听,求法者无法可求。简单来说,究竟涅槃无所得。悟到无所得就是一法不立,一法不立就是赤裸裸,一丝不挂,一丝不挂就是一尘不染。其实一丝不挂、一尘不染,这都是佛教的名词,只是后人都用来形容为不雅观的意思。                                                                                                                                                                    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


  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
  云何为顿悟。
  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问。从何而修。
  答。从根本修。
  云何从根本修。
  答。心为根本。
  云何知心为根本。
  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
  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
  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
  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亦名达彼岸。超六度。越三界。大力菩萨。无量力尊。是大丈夫。
  
  问。心住何处即住。
  答。住无住处即住。
  问。云何是无住处。
  答。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
  云何是不住一切处。
  答。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是佛心。
  问。其心似何物。
  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问。身心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心等见。
  答。见无如许种见。
  问。既无如许种见。复何见。
  答。是自性见。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
  问。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此见从何而有。
  答。喻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学人若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故。能生此见。法句经云。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
  问。涅槃经金刚身品。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云何。
  答。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是名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
  问。经云。不见有无。即真解脱。何者是不见有无。
  答。证得净心时。即名有。于中不生得净心想。即名不见有也。得想无生无住。不得作无生无住想。即是不见无也。故云不见有无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亦名解脱。
  问。云何是无所见。
  答。若见男子女人。及一切色像。于中不起爱憎。与不见等。即是无所见也。
  问。对一切色像时。即名为见。不对色像时。亦名见否。
  答。见。
  问。对物时从有见。不对物时。云何有见。
  答。今言见者。不论对物与不对物。何以故。为见性常故。有物之时即见。无物之时亦见。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诸根亦尔。
  问。正见物时。见中有物否。
  答。见中不立物。
  问。正见无物时。 见中有无物否。
  答。见中不立无物。
  问。有声时即有闻。无声时还得闻否。
  答。亦闻。
  问。有声时从有闻。无声时云何得闻。
  答。今言闻者。不论有声无声。何以故。为闻性常故。有声时即闻。无声时亦 闻。
  问。如是闻者是谁。
  答。是自性闻。亦名知者闻。
  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体。以何为用。
  答。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问。既言无念为宗。未审无念者无何念。
  答。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
  问。云何为邪念。云何名正念。
  答。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不念苦乐等。即名正念。
  问。云何是正念。
  答。正念者。唯念菩提。
  问。菩提可得否。
  答。菩提不可得。
  问。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
  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实不可得。亦无前后得者。为不可得故。即无有念。只个无念。是名真念。菩提无所念。无所念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所念。只如上说如许种无念者。皆是随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体。无二无别。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问。云何行佛行。
  答。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亦名正行。亦名圣行。如前所说。不行有无憎爱等是也。大律卷五菩萨品云。一切圣人。不行于众生行。众生不行如是圣行。
  问。云何是正见。
  答。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问。云何名见无所见。
  答。见一切色时。不起染着。不染着者。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见无所见时。即名佛眼。更无别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有所见者。即是众生眼。更无别眼。作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
  问。即言以智为用者。云何为智。
  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脱。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脱。是名为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识体用。二性空即是体。知二性空即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无。善恶。爱憎。名二性空。
  问。此门从何而入。
  答。从檀波罗蜜入。
  问。佛说六波蜜是菩萨行。何故独说檀波罗蜜。云何具足而得入也。
  答。迷人不解五度皆因檀度生。但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
  问。何因缘故名为檀度。
  答。檀者。名为布施。
  问。布施何物。
  答。布施却二性。
  问。云何是二性。
  答。布施却善恶性。布施却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蜜。名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问。佛说六波罗蜜。今云何说一即能具足。愿说一具六法之因。
  答。思益经云。网明尊谓梵天言。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檀波罗蜜。即是布施。于诸法无所起。名尸波罗蜜。即是持戒。于诸法无所念。名羼提波罗蜜。即是忍辱。于诸法离相。名毗离耶波罗蜜。即是精进。于诸法无所住。名禅波罗蜜。即是禅定。于诸法无戏论。名般若波罗蜜。即是智慧。是名六法。今更名六法不异。一舍二无起。三无念。四离相。五无住。六无戏论。如是六法。随事方便。假立名字。至于妙理。无二无别。但知一舍。即一切舍。无起。即一切无起。迷途不契。悉谓有差。愚者滞其法数之中。即长轮生死。告汝学人。但修檀之法。即万法周圆。况于五法岂不具耶。
 
问。三学等用。何者是三学。云何是等用。
  答。三学者。戒定慧是也。
  问。其义云何是戒定慧。
  答。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明为慧也。若知戒定慧体。俱不可得时。即无分别。即同一体。是名三学等用。
  问。若心住净时。不是着净否。
  答。得住净时。不作住净想。是不着净。
  问。心住空时。不是着空否。
  答。若作空想。即名著空。
  问。若心得住无住处时。不是着无所处否。
  答。但作空想。即无有着处。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来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尔。亦名无三世也。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物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若是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汝若未得如是之时。努力努力。勤加用功。功成自会。所言会者。一切处无心即是会。言无心者。无假不真也。假者爱憎心是也。真者无爱憎心是也。但无憎爱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
  问。为只坐用。行时亦得为用否。
  答。今言用功者。不独言坐。乃至行住坐卧。所造运为。一切时中。常用无间。即名常住也。
  问。方广经云。五种法身。一实相法身。二功德法身。三法性法身。四应化法身。五虚空法身。于自已身何者是。
  答。知心不坏。是实相法身。知心含万像。是功德法身。知心无心是法性法身。随根应说。是应化法身。知心无形不可得。是虚空法身。若了此义者。即知无证也。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身。若有得有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也。名为外道。何以故。维摩经云。舍利弗问天女曰。汝何所得。何所证。辩乃得如是。天女答曰。我无得无证。乃得如是。若有得有证。即于佛法中为增上慢人也。
  问。经云等觉妙觉。云何是等觉。云何是妙觉。
  答。即色即空。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又云。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也。
  问。等觉与妙觉为别为不别。
  答。为随事方便。假立二名。本体是一。无二无别。乃至一切法皆然也。
  问。金刚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其义云何。
  答。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义云何。
  答。只如有人未遇大善知识。唯造恶业。清净本心。被三毒无明所覆。不能显了。故云应堕恶道也。以今世人轻贱者。即是今是发心求佛道。为无明灭尽。三毒不生。即本心明朗。更无乱念。诸恶永灭。故以今世人轻贱也。无明灭尽。乱念不生。自然解脱。故云当得菩提。即发心时名为今世。非隔生也。
  又云如来五眼者何。
  答。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
  又云。大乘。最上乘。其义云何。
  答。大乘者是菩萨乘。最上乘者是佛乘。
  又问。云何修而得此乘。
  答。修菩萨乘者。即是大乘。证菩萨乘。更不起观。至无修处。湛然常寂。不增不减。名最上乘。即是佛乘也。
  问。涅槃云。定多慧少。不离无明。定少慧多。增长邪见。定慧等故。即名解脱。其义如何。
  答。对一切善恶悉能分别是慧。于所分别之处。不起爱憎。不随所染。是定。即是定慧等用说。
  又问。无言无说。即名为定。正言说之时得名定否。
  答。今言定者。不论说与不说常定。何以故。为用定性言说分别时。即言说分别亦定。若以空心观色时。即观色时亦空,若不观色。不说分别时亦空。乃至见闻觉知。亦复如是。何以故。为自性空。即于一切处悉空。空即无着。无着即是等用。为菩萨常用如是等空之法。得至究竟。故云定慧者。即名解脱也。今更为汝譬喻显示。令汝惺惺得解断疑。譬如明鉴照像之时。其明动否。不也。不照时亦动否。不也。何以故。为明鉴用无情明照。所以照时不动。不照亦不动。何以故。为无情之中。无有动者亦无不动者。又如日光照世之时。其光动否。不也。若不照时动否。不也。何以故。为光无情。故用无情光照。所以不动。不照亦不动。照者是慧。不动者是守。菩萨用是定慧等法得三菩提。故云定慧等用。即是解脱也。今无情者。无凡情。非无圣情也。
  问。云何是凡情。云何是圣情。
  答。若起二性。即是凡情,二性空故。即是圣情。
  问。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其义如何。
  答。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绝言。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谓得义实际。更不起观。不起观故。即是无生。以无生故。即一切色性空。色性空故。即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是心行处灭。
  问。如如者云何。
  答。如如是不动义。心真如故。名如如也。是知过去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现在佛行此行。亦得成道。未来佛行此行。亦得成道。三世所修证道无异。故名如如也。维摩经云。诸佛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乃至一切众生悉皆如也。何以故。为佛性不断。有性故也。
  问。即色即空。即凡即圣。是顿悟否。
  答。是。
  问。云何是即色即空。云何是即凡即圣。
  答,心有染即色。心无染即空。心有染即凡。心无染即圣。又云真空妙有故即色。色不可得故即空。今言空者。是色性自空。非色灭空。今言色者。是空性自色。非色能色也。
  问。经云尽无尽法门如何。
  答。为二性空故。见闻无生是尽。尽者。诸漏尽。无尽者。于无生体中。具恒沙妙用。随事应现。悉皆具足。于本体中亦无损减。是名无尽。即是尽无尽法门也。
  问。尽与无尽。为一为别。
  答。体是一。说即有别。
  问。体既是一。云何说别。
  答。一者是说之体。说是体之用。为随事应用。故云体同说别。喻如天上一日。一置种种盆器盛水。一一器中皆有于日。诸器中日悉皆圆满。与天上日亦无差别。故云体同。为随器立名。即有差别。所以有别故云体同。说即有别。所现诸日悉皆圆满。于上本日。亦无损减。故云无尽也。
  问。经云不生不灭。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答。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问。何者善。何者不善。
  答。不善者是染漏心。善法者是无染漏心。但无染无漏。即是不善不生。得无染无漏时。即清净圆明。湛然常寂。毕竟不迁。是名善法不灭也。此即是不生不灭。
  问。菩萨戒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其义云何。
  答。佛戒者。清净心是也。若有人发心修行清行。得无所受心者。名受佛戒也。过去诸佛皆修清净无受行。得成佛道。今时有人发心。修无受清净行者。即与佛功德等用。无有异也。故云入诸佛位也。如是悟者。与佛悟同。故云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从清净心生智。智清净名为诸佛子。亦名真佛子。
  问。只如佛之与法。为是佛在先。为是佛在后。为是法在先。若法在先。法是何佛所说。若佛在先。承何教而成道。
  答。佛亦在法先。亦在法后。
 
问。因何佛法先后。
  答。若据寂灭法。是法先佛后。若据文字法。是佛先法后。何以故。一切诸佛。皆因寂灭法而得成佛。即是法先佛后。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得成道已。然始广说十二部经。引化众生。众生承佛法教修行得成佛。即是佛先法后也。
  问。云何是说通宗不通。
  答。言行相违。即是说通宗不通。
  问。云何是宗通说亦通。
  答。言行无差。即是说通宗亦通。
  问。经云。到不到。不到到之法。云何。
  答。说到行不到。名为到不到。行到说不到。名为不到到。行说俱到。名为到到。
  问。佛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何者是不尽有为。何者是不住无为。
  答。不尽有为者。从初发心。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后至双林入般涅槃。于中一切法。悉皆不舍。即是不尽有为也。不住无为者。虽修无念。不以无念为证。虽修空。不以空为证。虽修菩提涅槃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即是不住无为也。
  问。为有地狱。为无地狱。
  答。亦有亦无。
  问。云何亦有亦无。
  答。为随心所造一切恶业。即有地狱。若心无染。自性空故。即无地狱。
  问。受罪众生有佛性否。
  答。亦有佛性。
  问。既有佛性。正入地狱时佛性同入否。
  答。不同入。
  问。正入之时佛性复在何处。
  答。亦同入。
  问。既同入。正入时。众生受罪。佛性亦同受罪否。
  答。佛性虽随众生同入。是众生自受罪苦。佛性元来不受。
  问。既同入。因何不受。
  答。众生者。是有相。有相者。即有成坏。佛性者。是无相。无相者。即是空性也。是故真空之性。无有坏者。喻如有人于空积薪。薪自受坏。空不受坏也。空喻佛性。薪喻众生。故云同入而不同受也。
  问。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几个识共成一智。几个识独成一智。
  答。眼耳鼻舌身。此五识共成成所作智。第六是意识独成妙观察智。第七意独成平等性智。第八含藏识独成大圆镜智。
  问。此四智为别为同。
  答。体同名别。
  问。体既同。云何名别。既随事立名。正一体之时。何者是大圆镜智。
  答。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即大圆镜智。能对诸尘不起爱憎。即是二性空。二性空即平等性智。能入诸根境界。善能分别。不起乱想。而得自在。即是妙观察智。能令诸根随时应用。悉入正受。无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
  问。束四智成三身者。几个智共成一身。几个智独成一身。
  答。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智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别。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无三身应用。何以故。为体性无相。从无住本而立。亦无无住本。
  问。云何是见佛真身。
  答。不见有无。即是见佛真身。
  问。云何不见有无。即见佛真身。
  答。有因无立。无因有显。本不立有。无亦不存。既不存无。有从何得。有之与无。相因始有。既相因而有。悉是生灭也。但离此二见。即是见佛真身。
  问。只如有无尚不可交建立。真身复从何而立。
  答。为有问故。若无问时。真身之名亦不可立。何以故。譬如明镜。若对物像时即现像。若不对像时。终不见像。
  问。云何是常不佛。
  答。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
  问。何者是无为法。
  答。有为是。
  问。今问无为法。因何答有为是。
  答。有因无立。无因有显。本不立有。无从何生。若论真无为者。即不取有为。亦不取无为。是真无为法也。何以故。经云。若取法相。即着我人。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即是取真法也。若了此理。即真解脱。即会不二法门。
  问。何者是中道义。
  答。边义是。
  问。今问中道。因何答边义是。
  答。边因中立。中因边生。本若无边。中从何有。今言中者因边始有。故知中之与边。相因而立。悉是无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问。何名五阴等。
  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起分别系著。随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
  问。经云二十五有。何者是。
  答。受后有身是也。后有身者。即六道受生也。为众生现世心迷。好结诸业。后即随业受生。故云后有也。世若有人。志修究竟解脱。证无生法忍者。即永离三界。不受后有。不受后有者。即证法身。法身者。即是佛身。
  问。二十五有名。云何分别。
  答。本体是一。为随用立名。显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十恶。十善。五阴是。
  问。云何是十恶十善。
  答。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瞋。邪见。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
  问。上说无念。尚未尽决。
  答。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无馀思求是。对诸境色。永无起动。是即无念。无念者。是名真念也。若以念为念者。即是邪念。非为正念。何以故。经云。若教人大念。名为非念。有六念名为邪念。无六念者。即真念。经云。善男子。我等住于无念法中。得如是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照无馀世界。不可思议功德。佛说之犹不尽。何况馀乘能知也。得无念者。六根无染故。自然得入诸佛知见。得如是者。即名佛藏。亦名法藏。即能一切佛。一切法。何以故。为无念故。经云。一切诸佛等。皆从此经出。
  问。既称无念。入佛知见。复从何立。
  答。从无念立。何以故。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又云。喻如明鉴。鉴中虽无像。而能现万像。何以故。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无量知见。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何以知之。譬如师子儿。初生之时。即真师子。修顿悟者。亦复如是。即修之时。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故云即凡即圣也。修顿悟者。不离此身。即超三界。经云。不坏世间。而超世间。不舍烦恼。而入涅pan。不修顿悟者。犹如野干。随逐师子。经百千劫。终不得成师子。
  又问。真如之性。为实空。为实不粉。若言不空。即是有相。若言空者。即是断灭。一切众生。当依何修。而得解脱。
  答。真如之性。亦空亦不空。何以故。真如妙体。无形无相。不可得也。是名亦空。然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即无事不应。是名亦不空。经云。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自诳诳他。彼此俱坠。努力努力。细细审之。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得如是者。即入涅pan。证无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门。亦名无诤。亦名一行三昧。何以故。毕竟清净。无我人故。不起爱憎。是二性空。是无所见。即是真如无得之辩。此论不传无信。唯传同见同行。当观前人有诚信心。堪任不退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示之令悟。吾作此论。为有缘人。非求名利。只如诸佛说。千经万论。只为众生迷故。心行不同。随邪应说。即有差别。如论究竟解脱理者。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汝莫求虚名。口说真如。心似猿猴。即言行相违。名为自诳。当堕恶道。莫求一世虚名快乐。不觉长劫受殃。努力努力。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经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
 
 问。于来世中。多有杂学之徒。云何共住。
  答。但和其光。不同其业。同处不同住。经云。随流而性常也。只如学道者。自为大事因缘解脱之事。俱勿轻未学。敬学如佛。不高己德。不疾彼能。自察于行。不举他过。于一切处悉无妨碍。自然快乐也。重说偈云。
  忍辱第一道 先须除我人
  事来无所受 即真菩提身
  金刚经云。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又云。不取亦不舍。永断于生死。一切处无心。即名诸佛子。涅槃经云。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偈曰。
  我今意况大好 他人骂时无恼
  无言不说是非 涅槃生死同道
  识达自家本宗 犹来无有青草
  一切妄想分别 将知世人不了
  寄言凡夫末代 除却心中藁草
  我今意况大宽 不语无事心安
  从容自在解脱 东西去易不难
  终是无言寂寞 念念向理思看
  自然逍遥见道 生死定不相干
  我今意况大奇 不向世上侵欺
  荣华总是虚诳 弊衣粗食充饥
  道逢世人懒语 世人咸说我疾
  外道瞪瞪暗钝 心中明若琉璃
  默契罗睺密行 非汝凡夫所知
  吾恐汝等不会了真解脱理。再示汝等。

  问。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云何是净心。
  答。以毕竟净为净。
  问。云何是毕竟净为净。
  答。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问。云何是无净无无净。
  答。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即名无净也。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即是无无净也。
  问。修道者。以何为证。
  答。毕竟证为证。
  问。云何是毕竟证。
  答。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问。云何是无证。云何是无无证。
  答。于外不染色声等。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即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即名无证也。得此无证之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证即名无无证也。
  问。云何解脱心。
  答。无解脱心。亦无无解脱心。即名真解脱也。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者是有。非法是无也。但不取有无。即真解脱。
  问。云何得道。
  答。以毕竟得为得。
  问。云何是毕竟得。
  答。无得无无得。是名毕竟得。
  问。云何是毕竟空。
  答。无空无无空。即名毕竟空。
  问。云何是真如定。
  答。无定无无定。即名真如定。经云。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定法如来可说。经云。虽修空不以空为证。不得作空想。即是也。虽修定不以定为证。不得作净想。即是也。若得定得净。得一切处无心之时。即作得如是想者。皆是妄想。即被系缚。不名解脱。若得如是之时。了了自知得自在。即不得将此为证。亦不得作如是想。即得解脱。经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问。云何是中道。
  答。无中间。亦无二边。即中道也。
  云何是二边。
  答。为有彼心。有此心。即是二边。
  云何名彼此心。
  答。外缚色声。名为彼心。内起妄念。名为此心。若于外不染色。即名无彼心。内不生妄念。即名无此心。此非二边也。心既无二边。中亦何有哉。得如是者。即名中道。真如来道。如来道者。即一切觉人解脱也。经云。虚空无中边。诸佛身亦然。然一切色空者。即一切处无心也。一切处无心者。即一切色性空。二义无别。亦名色空。亦名色无法也。汝若离一切处无心。得菩提。解脱。寂灭。禅定。见性者非也。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槃。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何以故。金刚经云。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问。若有修一切诸行俱足成就。得受记否。
  答。不得。
  问。若以一切法无修。得成就。得受记否。
  答。不得。
  问。若凭么时当以何法而得受记。
  答。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即得受记。何以故。维摩经云。诸行性相。悉皆无常。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即名受记。所言一切处无心者。无憎爱心是。言憎爱者。见好事不起爱心。即名无爱心也。见恶事亦不起憎心。即名无憎心也。无爱者。即名无染心。即是色性空也。色性空者。即是万缘俱绝者。自然解脱。汝细看之。若未惺惺了时。即须早问。勿使空度。汝等若依此教修。不解脱者。吾即终身为汝受大地狱。吾若诳汝者。吾当所生处为师子虎狼所食。汝若不依教。自不勤修。即不知也。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努力努力。须合知尔。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下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师讳慧海。建州人。姓朱氏。依越州大云寺智和尚受业。
  初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
  曰。越州大云寺来。
  祖曰。来此拟须何事。
  曰。来求佛法。
  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
  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
  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师于言下大悟。识自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师事六载。后以受业师年老。遽归奉养。乃晦迹藏用。外示痴讷。自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法侄玄晏。窃出江外呈马祖。祖览讫。谓众曰。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也。众中有知师姓朱者。迭相推识。结契来越上。寻访依附。时号大珠和尚。
  师谓学徒曰。我不会禅。并无一法可示于人。故不劳汝久立。且自歇去。 
  时学侣渐多。日夜叩激。事不得已。随问随答。其辩无碍。时有法师数人来谒。
  曰。拟伸一部问。师还对否。
  师曰。深潭月影。任意撮摩。
  问如何是佛。
  师曰。清潭对面。非佛而谁。
  众皆茫然。良久。
  其僧又问。师说何法度人。
  师曰。贫道未曾有一法度人。
  曰。禅师家浑如此。
  师却问曰。大德说何法度人。
  曰。讲金刚般若经。
  师曰。讲几座来。
  曰。二十余座。
  师曰。此经是阿谁说。
  僧抗声曰。禅师相弄。岂不知是佛说耶。
  师曰。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是人不解我所说议。若言此经不是佛说。则是谤经。  请大德说看。 
  僧无对。
  师少顷又问。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德且道阿那个是如来。
  曰。某甲到此却迷去。
  师曰。从来未悟。说什么却迷。
  僧曰。请禅师为说。
  师曰。大德讲经二十余座。却不识如来。
  其僧再礼拜。愿垂开示。
  师曰。如来者。是诸法如义。何得忘却。
  曰。是。是诸法如义。
  师曰。大德。是亦未是。
  曰经文分明。那得未是。
  师曰。大德如否。
  曰。如。
  师曰。木石如否。
 
曰如。
  师曰。大德如同木石如否。
  曰无二。
  师曰。大德与木石何别。
  僧无对。乃叹云。此上人者。难为酬对。良久却问。如何是大涅pan。
  师曰。不造生死业。
  问曰。如何是生死业。
  师曰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有得有证。是生死业。不脱对治门。是生死业。
  曰。云何即得解脱。
  师曰。本自无缚。不用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
  僧曰。禅师如和尚者。实谓希有。礼谢而去。
  有行者问。即心即佛。那个是佛。
  师云。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
  无对。
  师曰。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
  有律师法明谓师曰。禅师家多落空。
  师曰。却是座主家多落空。
  法明大惊曰。何得落空。
  师曰。经论是纸墨文字。纸墨文字者俱空设。于声上建立名句等法。无非是空。座主执滞教体。岂不落空。
  法明曰。禅师落空否。
  师曰。不落空。
  曰。何以不落空。
  师曰。文字等皆从智慧而生。大用现前。那得落空。
  法明曰。故知一法不达。不名悉达。
  师曰。律师不唯落空。兼乃错用名言。
  法明作色问曰。何处是错。
  师曰。律师未辨华竺之音。如何讲说。
  曰。请禅师指出法明错处。
  师曰。岂不知悉达是梵语耶。
  律师虽省过。而心犹愤然。(具梵语。萨婆曷刺他悉陀。中国翻云。一切义成。旧云悉达多。犹是讹略。)
  又问曰。夫经律论是佛语。读诵依奉行。何故不见性。
  师曰。如狂狗趁块。师子咬人。经律论是自性用。读诵者是性法。
  法明又曰。阿弥陀佛有父母及姓否。
  师曰。阿弥陀姓憍尸迦。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
  曰。出何教文。
  师曰。出陀罗尼集。
  法明礼谢赞叹而退。
  有三藏法师问。真如有变易否。
  师曰。有变易。
  三藏曰。禅师错也。
  师却问。三藏有真否。
  曰有。
  师曰。若无变易。决定是凡僧也。岂不闻善知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为大智。真如若无变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
  三藏曰。若尔者。真如即有变易。
  师曰。若执真如有变易。亦是外道。
  曰。禅师适来说真如有变易。如今又道不变易。如何即是的当。
  师曰。若了了见性者。如摩尼珠现色。说变亦得。说不变亦得。若不见性人。闻说真如变。便作变解。闻产不变。便作不变解。
  三藏曰。故知南宗。实不可测。
  有道流问。世间有法过自然否。
  师曰有。
  曰。何法过得。
  师曰。能知自然者。
  曰。元气是道否。
  师曰。元气自元气。道自道。
  曰。若如是者。则应有二。
  师曰知无两人。
  又问。云何为邪。云何为正。
  师曰。心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校。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 
  有韫光大德问。禅师自知生处否。
  师曰。未曾死。何用论生。知生即是无生法。无离生法说有无生。祖师云。当生即不生。
  曰。不见性人。亦得如此否。
  师曰。自不见性。不是无性。何以故。见即是性。无性不能见。识即是性。故名识性。了即是性。唤作了性。能生万法。唤作法性。亦名法身。马鸣祖师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若心生。故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亦无名字。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吃笋。应总吃法身也。如此之言。宁堪齿录。对面迷佛。长劫希求。全体法中。迷而外觅。是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大德又问。太虚能生灵智否。真心缘于善恶否。贪欲人是道否。执是执非人向后心通否。触境生心人有定否。住于寂寞人有慧否。怀高傲物人有我否。执空执有人有智否。寻文取证人。苦行求佛人。离心求佛人。执心是佛人。此皆称道否。请禅师一一开示。 
师曰。太虚不生灵智。真心不缘善恶。嗜欲深者机浅。是非交争者未通。触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机者慧沈。傲物高心者我壮。 执空执有者。皆愚。寻文取证者益滞。苦行求佛者俱迷。离心求佛者外道。执心是佛者为魔。
 
 
 大德曰。若如是应毕竟无所有。
  师曰。毕竟是大德。不是毕竟无所有。
  大德踊跃礼谢而去。
  师上堂曰。诸人幸自好个无事人。苦死造作。要担枷落狱作么。每日至夜奔波。道我参禅学道。解会佛法。如此转无交涉也。只是逐声色走。有何歇时。贫道闻江西和尚道。汝自家宝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我从此一时休去。自己财宝。随身受用。可谓快活。无一法可取。无一法可舍。不见一法生灭相。不见一法去来相。遍十方界。无一微尘许不是自家财宝。但自仔细观察自心一体三宝。常自现前。无可疑虑。莫寻思。莫求觅。心性本来清净。故华严经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又净名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若不随声色动念。不逐相貌生解。自然无事。去。莫久立。珍重。 
  此日大众普集。久而不散。 
  师曰。诸人何故在此不去。贫道已对面相呈。还肯休么。有何事可疑。莫错用心。枉费气力。若有疑情。一任诸人恣意早问。
  时有僧法渊问曰。云何是佛。云何是法。云何是僧。云何是一体三宝。愿师垂示。
  师曰。心是佛。不用将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将法求法。佛法无二。和合为僧。即是一体三宝。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身口意清净。名为佛出世。三业不清净。名为佛灭度。喻如瞋时无喜。喜时无瞋。唯是一心。实无二体。本智法尔无漏现前。如蛇化为龙。不改其鳞。众生回心作佛。不改其面。性本清净。不待修成。有证有修。即同增上慢者。真空无滞。应用无穷。无始无终利根顿悟。用无等等。即是阿耨菩提。心无形相。即是微妙色身。无相即是实相法身。性相体空。即是虚空无边身。万行庄严。即是功德法身。此法身者。乃是万化之本。随处立名。智用无尽。名无尽藏。能生万法。名本法藏。具一切智。名智慧藏。万法归如。名如来藏。经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又云。世间一切生灭法。无有一义不归如也。 
  有客问云。弟子未知律师法师禅师。何者最胜。愿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夫律师者。启毗尼之法藏。传寿命之遗风。洞持犯而达开遮。秉威仪而行轨范。牒三番羯磨作四果初因。若非宿德白眉。焉敢造次。夫法师者。踞师子之座。泻悬河之辩。对稠人广众。启凿玄关。开般若妙门。等三轮空施。若非龙象蹴蹋。安敢当斯。夫禅师者。撮其枢要。直了心源。出没卷舒纵横应物咸均事理。顿见如来。拔生死深根。获现前三昧。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随机授法三学虽殊。得意忘言。一乘何异。故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诸众生。 
  客曰。和尚深达佛旨。得无碍辩。
  又问。儒道释三教。为同为异。
  师曰。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机者执之即异。总从一性上起用。机见差别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异同。
 
讲唯识道光座主问曰。禅师用何心修道。 
  师曰。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曰。既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云何每日聚众劝人学禅修道。
  师曰。老僧尚无卓锥之地。什么处聚众来。老僧无舌。何曾劝人来。
  曰。禅师对面妄语。
  师曰。老僧尚无舌劝人。焉解妄语。
  曰。某甲却不会禅师语论也。
  师曰。老僧自亦不会。
  讲华严志座主问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师曰。法身无象。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华而显相。非彼黄华翠竹。而有般若法身也。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还能应用。座主会么。 
  曰。不了此意。
  师曰。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著翠竹。说黄华著黄华。说法身滞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诤论。
  志礼谢而去。
  人问将心修行。几时得解脱。
  师曰。将心修行。喻如滑泥洗垢。般若玄妙。本自无生。大用现前。不论时节。
  曰。凡夫亦得如此否。
  师曰。见性者即非凡夫。顿悟上乘。超凡越圣。迷人论凡论圣。悟人超越生死涅pan。迷人说理。悟人大用无方。迷人求得求证。悟人无得无求。迷人期远劫证。悟人顿见。
维摩座主问。经云。彼外道六师等。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知所堕。汝亦随堕。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谤于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今请禅师明为解脱。
  师曰。迷徇六根者。号之为六师。心外求佛。名为外道。有物可施。不名福田。生心受供。堕三恶道。汝若能谤于佛者。是不著佛求。毁于法者。是不著法求。不入众数者。是不著僧求。终不得灭度者。智用现前。若有职是解者。便得问法喜禅悦之时。 
  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
  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为无智慧故。譬如将水洗水。将火烧火。都无义趣。 
  人问。言之与语。为同为异。
  师曰。一也。谓言成句名语矣。且如灵辩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机叠叠。如圆器之倾珠。所以廓万象。号悬河。剖乎义海。此是语也。言者一字表心也。内着玄微。外现妙相。万机挠而不乱。清浊混而常分。齐王犹惭大夫之辞。文殊尚叹净名之说。今之常人。云何能解。
  源律师问。禅师常谭即心是佛。无有是处。且一地菩萨。分身百佛世界。二地增于十倍。禅师试现神通看。
  师曰。阇梨自己是凡是圣。
  曰。是凡。
  师曰。既是凡僧。能问如是境界。经云。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此之是也。
  又问。禅师每云。若悟道。现前身便解脱。无有是处。 
  师曰。有人一生作善。忽然偷物入手。即身是贼否。
  曰。故知是也。
  师曰。如今了了见性。云何不得解脱。
  曰。如今必不可。须经三大阿僧祗劫始得。
  师曰。阿僧祗劫还有数否。
  源抗声曰。将贼比解脱。道理得通否。
  师曰。阇梨自不解道。不可障一切人解。自眼不开。瞋一切人见物。
  源作色而去云。虽老浑无道。
  师曰。即行去者是汝道。
  讲止观慧座主问。禅师辨得魔否。
  师曰。起心是天魔。不起心是阴魔。或起不起是烦恼魔。我正法中无有如是事。
  曰。一心三观义又如何。
  师曰。过去心已过去。未来心未至。现在心无住。于其中间更用何心起观。 
  曰。禅师不解止观。
  师曰座主解否。
  曰解。
  师曰。如智者大师。说破止。说观。住止没生死。住观心神乱。为当将心止心。为复起心观观。若有心观。是常见法。若无心观。是断见法。亦有亦无。成二见法。请座主仔细说看。
  曰 。若如是问。俱说不得也。
  师曰何曾止观。
 
人问般若大否。
  师曰大。
  曰几许大。
  师曰无边际。
  曰般若小否。
  师曰小。
  曰几许小。
  师曰看不见。
  曰何处是。
  师曰何处不是。
  维摩座主问。经云。诸菩萨各入不二法门。维摩默然。是究竟否。
  师曰。未是究竟。圣意若尽。第三卷更说何事。
  座主良久曰。请禅师为说未究竟之意。
  师曰。如经第一卷。是引众呼十大弟子住心。第二诸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以言显于无言。文殊以无言显于无言。维摩不以言。不以无言。故默然收前言也。
  第三卷。从默然起说。又显神通作用。座主会么。
  曰奇怪如是。
  师曰。亦未如是。
  曰何故未是。
  师早。且破人执情。作如此说。若据经意。只说色心空寂。令见本性。教且伪行入真行。莫向言语纸墨上讨意度。但会净名两字便得。净者本体也。名者迹用也。从本体起迹用。从迹用归本体。体用不二。本迹非殊。所以古人道。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一亦非一。若识净名两字假号。更说什么究竟与不究竟。无前无后。非本非末。非净非名。只示众生本性不思议解脱。若不见性人。终身不见理。
  僧问万法尽空。识性亦尔。譬如水泡。一散更无再合。身死更不再生。即是空无。何处更有识性。
  师曰。泡因水有。泡散可即无水。身因性起。身死岂言性灭。
  曰既言有性将出来看。
  师曰汝信有明朝否。
  曰信。
  师曰。找将明朝来看。
  曰明朝实是有。如今不可得。
  师曰。明朝不可得。不是无明朝。汝自不见性。不可是无性。今见著衣吃饭。行住坐卧。对面不识。可谓愚迷。汝欲见明朝。与今日不异将性灭性。万劫终不见。亦如有人不见日。不是无日。
  讲青龙疏座主问。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禅师如何体会。
  师曰。为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河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讲华严座主问。禅师信无情是佛否。
  师曰。不信。若无情是佛者。活人应不如死人。死驴死狗。亦应胜于活人。经云。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戒定慧生。从三明六通生。从一切善法生。若说无情是佛者。大德如今便死。应作佛去。
  有法师问。持般若经。最多功德。师还信否。
  师曰不信。
  曰若尔。灵验传十馀卷。皆不堪信也。
  师曰。生人持孝。自有感应。非是白骨能有感应。经是文字纸墨。文字纸墨性空。何处有灵验。灵验者在持经人用心。所以神通感物。试将一卷经安著案上。无人受持。自能有灵验否。
  僧问。未审一切名相及法相。语之与默。如何通会。即得无前后。
  师曰。一念起时。本来无相无名。何得说有前后。不了名相本净。妄计有前有后。夫名相关锁。非智钥不能开。中道者病在中道。二边者病在二边。不知现用是无等等法身。迷悟得失。常人之法。自起生灭。埋没正智。或断烦恼。或求菩提。背却般若。
  人问律师何故不信禅。
  师曰。理幽难显。名相易持。不见性者。所以不信。若见性者。号之为佛。识佛之人。方能信入。佛不远人。而人远佛。佛是心作。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无心相。迷人执物守我为己。悟人般若应用现前。愚人执空执有生滞。智人见性了相灵通。乾慧辩者口疲。大智体了心泰。菩萨触物斯照。声闻怕境昧心。悟者日用无生。迷人见前隔佛。
  人问一心修道。过去业障得消灭否。
  师曰。不见性人。未得消灭。若见性人。如日照霜雪。又见性人。犹如积草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