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的尴尬:一山不容二虎

微游中华

 

                            邹城的尴尬:一山不容二虎

                                  文图/勒克儿

这是上天安排,毋怨天尤人。

山东济宁曲阜的“三孔”与邹城的“三孟”,都是国家级古迹,都是庙、府、林,三位一体,里面都有各朝各代皇封御笔乃至文人骚客的碑文,两家庙、府、林的布局结构几乎一个模版,所不同的只是建造年代、面积大小、碑林多寡。但因为一个姓孔,一个姓孟,于是乎,名头决定待遇。从旅游角度看,一山不容二虎,有了现实版注释。君不见山东旅游业自己都在高呼‘一山一水一圣人’。何解?因为到山东旅游,无论自驾抑或跟团,泰山下来奔三孔,连夜再奔青岛去,这几乎就是人们旅行齐鲁大地的惯性轨道。莫法,不是人品问题,相距曲阜“三孔“区区20公里的“三孟”,事实上对外地人来说就只剩下个毫无噱头的概念:那些楼堂砖瓦,只是承载着孔孟俩筒靴各自不同身世的家族荣耀。同一个模版的景观,对普通旅游者来说意味着左右摸右手,于是,邹城的孟庙孟府孟林被理所当然忽略不计。

我也是那普通游客之一。

可事也凑巧。那天游览“三孔”,导游先带我们去的是孔庙。进入孔庙,导游带团行进的速度,竟比雷振富慢不了多少。我在几个景点拍照稍微逗留些许,一眨眼,把团跟丢了。找了半天不见人影,据说是已经进入了孔府。我的票在朋友手里,无法进入孔府归队,只好到停车场等候归队去孔林。三孔缺一孔,甚是遗憾。

好在还有孟府可以替补。

驱车去邹城。既然来了,“三孟”就顺便一锅端。因为已经对孔庙孔林分别发了博文(详见《孔庙“千年老二”与绝世孤品》、http://user.qzone.qq.com/6956208/blog/1380452236《到了孔林才知道“死不起”只是传说》http://user.qzone.qq.com/6956208/blog/1380655739)对孟庙、孟林,我承认,即使勉强写点什么,也是左手摸右手。因此,写篇关于孟府的游记,算是拾遗补缺。

 

孟府与孟庙基本两隔壁,它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宅弟。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文宗皇帝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从此,孟府又被称为亚圣府。据孟庙内现存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孟氏宗传祖图碑”记载,推测孟府应在宋景和四年(公元1122年),第三次迁建孟庙时同时迁建孟府。

孟府坐落在孟庙西侧,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6米,东西宽99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从资料上看,如果说孔府是姚明,孟府则是潘长江。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孟府面积虽然比孔府几乎小一半,但两者府第的整个格局一样,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三路布局,中路前为官衙,后为内宅。从院落来看,孔府是九进,孟府七进,楼、堂、阁、室,孔府是463间,孟府是148间。

 

在孟府,导游的讲解和一些现代思想移植到此间的物什表明,这里似乎在主打母亲文化。

原来,既然一山不容二虎,邹城主动退避三舍另辟蹊径。他们打孟母主意,一来因为孟母仉氏生孟子在公元前372年,唐以后历代封赠祭祀留下的孟母林、启圣寝殿、孟母三迁处、孟母三迁祠、孟母断机处碑等珍贵历史遗迹,至今已伴中华民族走过近2400年,可供华夏儿女瞻仰追思。 二来孟母教子五件事中,“孟母三迁”、“断机教子”两事流传最广,南宋《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大家耳熟能详。三是孟母教子懿范千秋。孟子能成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被称为亚圣,他第一个老师就是孟母。 于是,他们策划搞“中华母亲节”,以提高游客到了曲阜在杀到“三孟”的兴趣节奏。2006年,山东方面把孟子生日——农历四月初二作为了“中华母亲”纪念日。每年,他们都策划搞一些诸如“孟子故里寻找新孟母”、“母亲颂”主题晚会、“重走‘孟母三迁路’万名母亲游邹城”、“祝福母亲”万人签名、母亲事迹报告会、优秀母亲事迹展等系列文化和社会活动。

得承认,作为古代“四大贤母”之首的孟母,以其慈爱、质朴、勤劳、坚强的美德,培育了“功不在禹下”的亚圣孟子,为发扬光大儒家文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六七年做下来的实际效果与当初的愿景相比较,凭直观赶脚,差距还蛮很大。因为,旅游景区,一旦搞的活动与政治沾边,游客基本用脚投票。
图片
从孟庙出来几步路,就从这里进入孟府。
图片
孟府大门,为三楹,门楣正中悬有匾额,上书“亚圣府”三个贴金大字。黑漆大门上绘有约两米高的彩绘门神。门外建有高大的影壁。一对精雕石狮雄居于门的左右。门阶两旁有上马乘车用的方形石台一对。
图片
孟府的二门又称为“礼门”,其建筑形式与大门基本相同,但门洞为三启,正中门楣上书“礼门义路”四字。六扇黑漆大门的正中两扇彩绘着顶盔披甲的执刀武士,两侧的四扇则彩绘着执笏的文官,威严煊赫。
图片
二门内为“仪门”,其两边不与垣墙连属,类似遮堂门,全系木结构,仅有圆柱两根,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大屋顶,前后缀着倒垂的四个木雕花蕾,故又名为“垂花门”。平时此门紧闭不开,每逢孟府喜庆大典、皇帝幸临、读圣旨或举行重大祭祀仪式时,鸣礼炮十三响然后开启。这中仪门在封建社会只有列土封候的邦君才有资格建造,故又称“塞门”。
图片
穿过仪门,院中有一方形台基,两侧竖着精雕的夔龙石栏,和青砖花墙绕护的丹墀,两株有着数百年寿龄的参天士桧,在台前甬道两侧遮天蔽日。
这是丹墀东南角设置的“日晷”。日晷(拼音:gui)是我国发明很早的计时器,秦汉时期已流行于民间。它利用太阳光照射指针投影到有刻度的石盘上以表示时间。此晷是孟子七十代嫡孙孟广均于清道光十五年所制。

图片
这是丹墀西南角设置的“嘉量”。嘉量是中国古代对体积的标准量器,全器分斛(音hu)、斗、升、合(音ge)、龠(音yue)五个容量单位。是根据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的古制设计。这座嘉量石亭是孟子七十代嫡孙孙孟广均于清道光十五年所制。嘉量和日晷置于此,完全是仿照皇宫的格式,是一种权利的象征。

图片
嘉量和日晷之后便是宽敞的五楹出厦正厅:孟府的主体建筑“大堂”。堂前檐下正中悬挂着清雍正皇帝手书,钦赐孟子第六十五代孙孟衍泰“七篇贻矩”堂匾。门两侧檐下廊柱上悬挂着“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隶书金字抱柱楹联。孟府大堂是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开读诏旨、接待政府官员、申饰家法族规以及节日、寿辰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图片
大堂正中设有木制暖阁,内设公案。
图片
大堂前东西厢是管理孟府祀田、庶务、礼生、乐生、司书、执事等办公场所。
图片
大堂东侧的这处独立院落,称“五代祠”,是孟姓宗族的家祠。这是“五代祠”的东北角。
图片
“五代祠”西南角。
图片
大堂西侧这一曲尺形独特建筑,名为“见山堂”,是当时孟氏后裔接待和宴请宾客的地方。
图片

“见山堂”的这颗树是罕见的白石榴树。据管理者说,这颗古树已经有两三百年历史,至今每年都结果。
图片
大堂后便是孟府的内宅,设有内宅门与外界相隔,这是一道禁门,看管十分严格,一般外人不得擅自入内。内宅门的外檐木坊上雕刻着“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等图案。门两侧倒悬着雕花垂珠,工艺相当精美。内宅门前为一幽径,左右两侧各有一角门名为“更道”,是当年为内宅巡逻值更的更夫行走的通道。因为光线很暗,就木有拍摄任何图片。
图片
内宅的第一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雕梁画栋、彩绘华丽、明三暗五的正厅为“世恩堂”。世恩堂是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居住之地。现有陈列仍保持着孟子七十四代孙孟繁骥和夫人王淑芳当年居住时的原貌。
图片
世恩堂院后为赐书楼,是孟氏后裔存放皇帝钦赐墨宝、书籍和家族档案的地方。
图片
这些四合院,都是孟氏近族的住处。
图片
这些四合院,都是孟氏近族的住处。
图片
这些四合院,都是孟氏近族的住处。
图片
这些四合院,都是孟氏近族的住处。
图片
这些四合院,都是孟氏近族的住处。
图片
这些四合院,都是孟氏近族的住处。
 图片
 这些四合院,都是孟氏近族的住处。

图片
这里曾是孟子讲学的地方。
图片
孟子曾经讲学的地方。
图片
孟子曾经讲学的地方。
图片
在孟府里面,专门设立了一个对母亲的感恩堂。
图片
感恩堂里,大打母亲文化牌。
图片
感恩堂里,大打母亲文化牌。

图片

孟府内现在还保存着封建帝王所赐的朝服、龙袍、圣旨、诰封、家族档案、印书木刻和书籍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
以下图片是孟庙掠影——

图片
孟庙大门和里面的千年古桧柏。
图片
在这些千年古桧柏中,有两个小景点值得一提:一是左图的引蛇出洞,二是右边的千年灵龟。
图片
孟庙的唐宋年间的碑林很多。一些价值很高的碑,都是一个叫赑屃(拼音:bixi)似龟非龟的动物驮着。上图:传说,摸摸赑屃头,一年四季不发愁。
图片
孟母祠堂和孟子的祠堂。
 图片
孟母祠堂旁镌刻的“孟母教子经” 

图片
孟庙一瞥。



 

 

文章评论

金火把礼品

分享的很好,我没有去过孔庙和孟庙,经过博文粗略了解下,觉得里面环境好棒,真想在里面生活

sunyher

[em]e179[/em] 历史让青松翠柏来见证吧

2258783789

能办理各类有效学历文凭和各类资格证书,需要者加头像的联系方式,不需要者路过!

1478390127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em]e116[/em]

鳖灵圣仁

孔为“圣 ”;孟为“亚圣”: “孟母三迁”、“断机教子”流传华夏古今。

鳖灵圣仁

孔为“圣 ”;孟为“亚圣”: “孟母三迁”、“断机教子”流传华夏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