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转)
琴棋书画
--从赠长海先生书作谈开来去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或者说书法艺术。通常而言是指书写汉字所形成的一种独有的艺术形态。
近日书赠长海先生一联,突然对书法的最高境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翻开浩如烟海的书法理论,越读越让人头闷。望着家门前潺潺的溪水,我以为:
一、行云流水。这就像万物生长所必需的空气,像潺潺流动的溪水。活的,而不是死的。灵动的,而不是僵死的。如
草圣怀素《自叙帖》中所展现出的风范。“又嬰物務,不能懇習,迄以無成。追思一言,何可復得。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還舊觀。向使師得親承”行草书之萦带和节奏当如人之说话和呼吸。除婴儿和语言残疾者,有谁说话是一个字一个字嘣的呢?这样一来行、草书以外的各体字,很遗憾的就被排除到书法艺术的范畴之外了。
为此有人曾大声叫嚷:“楷、隶、篆、甲骨也讲求变化,它们也是灵动的、活的书法形态”。其实这恰似白种人和黑种人,白种人的黑,仅仅是在白种人之间的比较而已,白种人再黑,也黑不过黑种人。否则他就不是白种人了。行、草书以外的各体字再变化也超不过草、行书,否则它就变成草、行书了。
二、气势磅礴或娟秀俊俏。气势磅礴与行云流水似乎是一对矛盾体,如果您到过壶口,亲身感受到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黄河第一大瀑布。您就会有了更深的感悟。
再看看草圣怀素《自叙帖》中这段书法所展现的风采,哪磅礴的气势,您仍没有感知吗?
三、倾心的独创。艺术的核心就是独创,没有创造就不是艺术。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如果用“艺术家”来形容徐谓的话,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因为除了“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另外还有戏剧。其实在当时的各个艺术领域里他都是处于顶尖级的巨人,徐渭的写意花卉惊世骇俗,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他的杂剧《四声猿》,在戏曲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文书画处处弥漫着一股郁勃的不平之气和苍茫之感。徐渭的书法与沉闷的明代前期书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他 生时寂寞,发疯狂妄,精神失常,竟然先后九次自杀,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凄惨地结束了一生。他的独特和唯一,使他成为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现在常常能听到有些人十分谦虚地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取得今天的成就”。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不由人一阵阵起鸡皮疙瘩。讲这样话的人,分明在说他是比巨人还高的人,这真是大言不惭的形象代表呀!退一步说,即便是说继承与创新关系,也就是说现在可以方便的学习前人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面目,这就好像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巨人都是从低矮的人成长起来的,巨人与巨人之间是并列的。这就好比一棵参天大树,靠近底部的粗大分支形成了各个领域,越到高处直至顶部,所形成的各个细小的、分列的部分,代表着树的高度。每一个巨人都分别代表着这个领域的最高成就,即便是在同一领域,巨人也都分别代表着各个方面的最高成就。站在巨人肩上的人,百分之百的都摔的很惨。
古来画家多如牛毛,而书家却寥若晨星。平地起高楼难,平地起大山尤其难。努力吧,有志弘扬国粹的人们。
苦笋帖 唐怀素纵25.1cm横12cm
文章评论
首东平
不错,兄弟,受教了! 但我认为书法没有最高境界,之所以最高是在特定的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