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开国皇帝

历史文化

   东汉皇帝列表: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前6—57年),汉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西汉皇族后裔刘秀与兄在家乡舂陵乘势起兵,与众英雄并争天下。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绿林、赤眉、隗嚣、公孙述等诸多割据势力和为数达百万的大小农民起义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20余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从而奠定了日后东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
  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西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之子舂陵节侯刘买的后裔,其父为南顿令刘钦,母樊娴。世代居住在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属地方豪族。自幼钟情于阴丽华,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时期

  时值王莽当朝,天下大乱,赤眉军与绿林军起兵反王莽。刘秀此时亦与其兄刘縯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县)起兵,与绿林兵共同拥护更始帝刘玄。23年,刘秀率绿林军3万以少胜多于昆阳灭王莽军42万,杀其主帅王寻,取得昆阳大捷。

  此后刘縯兄弟威望大盛,遭到刘玄的猜忌。刘秀有所察觉,但刘縯不以为意,终被刘玄借故杀死。此时刘秀也处于危险之中,只得向刘玄谢罪,并不敢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如常。后刘玄占据洛阳,派刘秀巡视黄河以北,刘秀始得脱离险境。


  刘秀在河北积蓄力量,日益壮大,被刘玄封为萧王。但刘秀手下不断劝进,终于在25年,刘秀于鄗城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国号仍为汉,史称东汉。次年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刘秀,东汉王朝开国皇帝。新莽末年,天下大乱,一介布衣的刘秀乘势起兵。公元25年建立“东汉”。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纵观刘秀的一生,堪称完美。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刘秀迷信“谶纬”学说。有人认为刘秀被低估了,其实刘秀在历史中的地位并不低,之所以说被低估,应是他不够出名。这正是刘秀智慧的使然。刘秀的智慧使其他朝代中普遍存在的大臣派别之争、后宫之争、太子位之争减少了。周围矛盾的减少了,自然就少了一些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现在来说就是少了炒作点。刘秀的一生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总结:和秦始皇相比他不折腾;和刘邦相比他不流氓;和王莽相比他不拍脑袋;和李世民相比他爱他的兄弟;和赵匡胤相比他统一了中国;和朱元璋相比他不杀功臣。
   
刘秀是个宽厚简易的人。在统一过程中,很多名臣皆独为刘秀的人格魅力折服。凡此种种,都成为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统一之后,他废郭皇后及太子刘强,立阴皇后及次子刘阳,犹能令郭皇后到其子中山王的封国安享余年,两子之间不生嫌隙,也没有受到臣下及后人的议论。但也因为宽厚简易的性格,造成东汉制度不立,过于依赖皇帝的明智,遂在明章之治以后陷入了长期的黑暗和混乱。而刘秀迷信图谶,时而感情用事,处事不公。
 
刘秀人物生平
 
刘秀(前6—57年),汉族,后汉王朝(也俗称东汉)开国皇帝。字文叔,西汉末年南阳郡(今湖北枣阳)人,西汉皇族后裔,汉高祖九
孙。虽名为皇族后裔,但刘秀这一支属远支旁庶的一脉,尤其是到了西汉后期,刘氏皇族的子孙遍布天下,《汉书·平帝纪》载:“宗室子,汉元至今,十有余万人”,可见,到了西汉末年,刘氏宗族后裔的数量是何等的庞大。刘秀的这一支族人生活在南阳,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刘秀这里,更是完全成了布衣平民。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与兄在家乡乘势起兵,并在
昆阳之战中一举歼灭了新莽王朝的主力。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开决裂,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后汉王朝。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更始、建世和陇、蜀等诸多割据政权,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长达20余年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从而奠定了后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

  刘秀为人、与其长兄刘縯不同,刘縯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豪杰,欲图大事;而刘秀则为人“多权略”(《太平御览》卷九十引《东观汉记》),处事极为谨慎。新莽末年,天下的乱象已现,刘縯和南阳的诸多子弟都欲趁乱起兵,而刘秀却持谨慎的态度以观时局。据《太平御览》卷九十引《东观汉记》载:“上深念良久,天变已成,遂市兵弩”,可见刘秀起兵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谨慎决断的,见天下确已大乱,方才决定起兵!性格上的不同也决定了日后刘縯、刘秀两兄弟截然不同的结局。
 刘秀的皇后
 
  阴丽华(公元4—64年),南阳新野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刘秀的结发妻子,为春秋时代著名的齐相管仲之后。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史载,刘秀还是一个没落皇族之时,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不禁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称帝之后,阴丽华成为了他的宠妃,备受光武帝的宠爱。建武十七年,即刘秀扫灭群雄、统一天下之后的第5年,阴氏被册封为皇后。永平七年,阴丽华逝,在位二十四年,与刘秀合葬于原陵。史载: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帝王之一,他是一个值得女人终身托付的好男人,他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是阴丽华郭圣通。但刘秀并不是把心分成两半,一半给阴丽华,一半给郭圣通。无论是白衣飘飘的少年,还是绿林好汉山大王,还是九五之尊的光武大帝,刘秀对阴丽华的爱始终如一。而与郭圣通的结合则是历史强加给他的一场政治婚姻,在爱情上,郭圣通是个可怜的女人,但是她又是中国被废的后妃群中最幸运的一个,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打入冷宫的废后,不但如此,刘秀对她的家人也都善待,而她本人也过着自由、富足、安稳的生活。

  无忧无虑的少年郎少年时的刘秀,谁也看不出他将来会是一个皇帝,包括那些自称十拿九稳的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刘秀最多只不过是个侯爵,而他的哥哥却有着帝王相,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这也不能全怪算命先生,少年时的刘秀确实胸无大志,是一个喜欢在田间戏耍的顽童,而他的哥哥刘却喜欢读儒家经典,研习兵书,还广交朋友,常常口出狂言,与少年刘秀形成鲜明的对比。

  虽然有着尊贵的皇室血统,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和普通老百姓没啥区别,他的父亲刘钦只是个南顿令而已。这使得我们的刘秀从小就没有什么架子,是一个温柔、善良、很有亲和力的少年郎,常常和他的奴仆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这或许为刘秀日后能够获得群众的拥护打下了基础。没有任何一点迹象可以看出刘秀有皇帝命,除了他的出生略带传奇色彩之外。据说,他的父亲刘钦和母亲樊娴都于公元前6年生下了他,那一年,方圆百里任何一家的收成都比不上刘家,刘家的田地还出现了一茎九穗的现象。

  刘钦对这个时候出生的刘秀非常疼爱,兴奋地为他取名为“秀”,意思就是庄稼出好穗。
 虽然刘家已经不再是什么宗室成员,但刘秀的家境在当地还是数一数二的。父亲好歹是一个县令,母亲呢,还是当地巨富的女儿,父亲和母亲的感情也非常好,所以少年时的刘秀不愁吃不愁穿,过年还有新衣服和压岁钱。

  刘秀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刘秀有两个哥哥,刘、刘仲,还有两个姐姐,刘黄、刘元和一个妹妹刘伯姬。

  大家庭和睦、团结、热闹,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刘秀的童年是快乐幸福的。

  与哥哥姐姐们不同的是,哥哥姐姐们骨子里仍脱不了贵族的傲气,总以宗室成员自居,看不起下人。而少年刘秀常常忽略自己是主人的身份,与奴仆们一起在田间里劳作,从不轻视他们。哥哥笑话他没有出息,以后一辈子是个庄稼汉。

  少年时的刘秀心地非常好,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一个过路的乞丐向刘家讨口水喝。当时父母不在家,兄弟姐妹几个在院子里玩耍。乞丐走到哥哥身边,哥哥向乞丐唾了一口,叫他滚开。乞丐走到姐姐身边,姐姐虽然没有向乞丐吐口水,但却捂着鼻子跑开了,边跑边说,脏死了,臭死了。

  乞丐最后走到刘秀身边,刘秀拍拍手上的泥土,跑到屋里,舀了满满一瓢水给乞丐。

  乞丐喝完了,刚要走,刘秀说,等等。

  乞丐纳闷,还会有什么事情呢?

  一会儿,刘秀出来了,手里多了两个香喷喷的烧饼,而这两个烧饼是他的午餐。

  乞丐感激涕零,接过烧饼的手直哆嗦,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这么懂事这么好心肠的孩童。乞丐送给刘秀最后一句话是,他将来一定大富大贵。乞丐走后,哥哥姐姐都说刘秀傻帽,把烧饼给了乞丐,你自己吃什么?

  刘秀只是笑笑,并不作答。他的笑,是那么天真。

  很快,刘秀长大了,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

  公元8年,天下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让刘家上下痛心疾首兼义愤填膺:王莽建立了自己的新王朝。

  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刘氏家族的奇耻大辱;从小的方面来说,刘氏子孙失去了富贵的特权,很快沦为普通老百姓。刘秀一家也跟着遭了殃,这时候,刘秀的父亲已经去世,他跟他的两个哥哥寄居在叔叔刘良家里。
 这时候刘秀十四岁。十四岁,放到现在,还是一个孩子,祖国的花朵,但在古代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

  十四岁的刘秀陷入窘迫的生活当中。但他的心态非常好,这是他长年累月与下人待在一起的结果,对于改朝换代的变故,他并不觉得有多大的失落。而他的哥哥刘却不同了,对王莽的篡汉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和鄙夷,常常在家抱怨,并扬言要匡复汉室。

  此时的刘秀虽然还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哥哥的熏陶下,他的心境开始慢慢转变,他明白必须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不能再是以前那个无忧无虑、醉心于田园的“庄稼汉”了。

  于是在刘秀二十岁那年,他选择了去长安读书。在长安的太学他用心攻读,同时不忘结交豪侠。几年后,刘秀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匡复汉室虽然还不是他的远大目标,但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已经成了他的心愿。只是这番事业具体是什么,他还没有详细目标。但后来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好友就是这时候结交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