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夹脊、膀胱经调脏腑、通气血、治百病

针灸

 世界针联主席王雪苔主编的《中国针灸大全》:夹脊穴可治督脉病、脏腑病、神志病、胸部及上肢疾病、下肢膀胱及肾病等。脊柱作为脊部最庞大的骨骼群,其骨骼为督脉所贯穿。督脉具有总督人体一身之阳气的生理功能;督脉还与肾经、胃经、大肠经、任脉相交会,因而经络联络着脏腑,沟通着表里,衔接着人体上下肢节;另外脊椎内的脊髓分出许多神经纤维,布满了全身;颅脑内发出的十二对神经从颅底脊椎的两旁所过,另有交感神经节、交感干和副交感神经亦从脊椎的前面通行;尤其是从脊髓所发出的31对脊神经纤维,它几乎全部统管着人体脏腑、器官、及组织,可以认为脊椎表现出了多层次的生物整体性,统帅着整个人体的生理功能。督脉行于脊中,古人早有“缘督为经”、“缘督为治”的说法。因此,督脉、夹脊、膀胱经,具有全面调整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功能的作用。《灵枢.背腧》曰:“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胸中大抒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二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背夹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载:“神道,谷(脊)中、腰俞、长强、大抒、膈关、水分、脾俞、小肠俞主腰脊急强。”又载:“小肠俞、中膂俞、白环俞主腰脊疝痛。”......以上皆督脉与膀胱经诸穴,可治腰腿部病症。
《华佗神医秘传》一书,华佗治脚病要诀里曰:“阴络腹行,阳络背行,缘督为治,支无不伸。”
《难经集注》中曰:“内脏有病,则出行于阳,阳俞在背也 。”
《素问.长刺节论篇》中曰:“治寒热专深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古书另有记载:“病在前取之于后”,
“四肢有病治在中”的说法,取之于后,则背也,已定为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中曰:“以脊应土,言居中尔”,从而可知,中者脊也,背也。此意说明病在前腹内脏,或在远端四肢,都可以取脊背后面的穴位施治。综上所述,许多传统经典著作及医家的论说,证实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四肢百骸的核心和总通路是督脉与膀胱经。在背部实施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等物理方法,浅则调整皮部、奏里,深则调理五脏六腑;表则平衡阴阳,里则通畅气血,无不周全。基于上述理论,我的临床正是以督脉、华佗夹脊、膀胱经为主,配合腹针治疗各种脏腑疾病及疑难杂症,效果非常显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的咨询电话:13833521837QQ:704386025电针王

文章评论

我做的和这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