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知道

录音整理

——导师对第一批学员露营二十天圆满结束的讲话


灵源:大家这一次是个很特别的经历,我是希望你们通过这二十天呢,有一些认识能够改变。有一些呢,可能会改变你的过去的一些看法,还有一些固定的一些感受和一些追求。希望这一次在这里的二十天能给你带来一些冲击,应该有吧?

众:有!呵呵。

灵源:应该有一些改变哦,有很多东西都是过去你没有想过的、没有经历的,这一次经历了,是吧?这一次面对了,这一次有了重新的认识,最起码对大自然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是不?一下雨就得收衣,一出太阳又晒衣,下雨就收,出太阳就晾,然后又放帐蓬,又支帐蓬,呵呵,忙得不亦乐乎……我希望是有一些冲击。
        再一个呢,就是你们来到这里呀,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些实悟?其实大自然呀,你看,我都说真相无处不在,咱们先说这个幻法,你们必须从这个幻法中解脱出来,认识出来。就像这个幻法你都认识不到,那就更别提出离,对不?
比方说,我们讲“我们都是一体的”,这个大自然都给你展现出来了。你看这棵树,树上长着这么多叶子,这些叶子,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对不对?我们感觉我们是独立的,你看,这树给你彰显了,每一片叶子,这一片叶子跟那一片叶子毫不相干,对吧?你觉得你是一个个体,看到了没有?风来的时候,两片叶子偶尔的会撞在一块,对吗?风停了,它们又分开了。
        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的,当业风吹过,我们就跟某个人撞上了,业风一停,我们也就分开了。
        然后呢,你看,到了秋天,它就会落叶。我们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的轮回。
        这棵树上的叶子,这么多叶子,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但是我们都连在一块的。连着一个什么东西呀?这棵树,就是生命之树,我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对吧?这个一体性,你看,大自然给你展现得多么的完美呀,是不是?你看到这棵树,你就知道什么叫一体。我们就像这些所有的树叶一样的,是生命树上展现出来的,到了秋天的时候,它落下的时候,就是我们该走的时候,对不对?但是到了春天,不是又出来了吗?对不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轮回。说人的轮回,这棵树给你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你来到大自然,你不会跟这个“无情”交往,不会从这个“无情”那学法,你白来了,对不?
        还有,你若不能如是生活,你就痛苦、难过。下雨了,你就想出太阳,你觉得你很多衣服没干,你就很恼火,对吧?很烦恼,你就很想出太阳,那老天爷就没出太阳,或者一会太阳一会雨。你不能如是的接受这个自然中所有所有的展现、所有所有的发生,你纠结、痛苦、抗拒,这就证明了你生活在你的头脑里。
        很简单,出太阳了,你就去晒衣服,一会儿下雨了,你就收衣服,这样反复几次的这个过程中,你就进入头脑了——你就烦了。对不对?你就心生烦恼。
        你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呀,对不对?你在人事物中也是这样的呀,搞多几次你就烦了,呵呵,某些事情做了半天做不成,你也烦啊,对吧?你就不能如是的去接受现实的发生。
        所以在这里,你应该学会了,老天爷天天都在教你们,如何的去如是的接受这个现实发生的一切。
        现实发生的一切无好无坏,对不对?它好吗?你说刮风好还是不好呢?那下雨是好还是不好呢?那出太阳是好还是不好呢?你能用好坏来鉴定吗?你还能够用对错来鉴定这一切吗?
        但是你们现在要回去了,你们回到你们的生活的现实中,你们就会迅速进入这个“好坏对错”,迅速进入这个“鉴定”,就是这样,回到生活中,你们就会立刻进入头脑。你们在这里的时候,穿什么你们都觉得无所谓,可以穿着睡衣到处乱走,为什么啊?

A:没有人评判啊。

B:没有人关心这些。

灵源:所以啰,当你回到家里的时候,当你非要穿那件漂亮的衣服的时候,你就知道了,那是你的虚荣心,那是你渴望别人看你一眼的寂寞心,渴望被别人注意,对不对?这是你的那种虚荣的“人”和“我”的存在感,对不?
        在这里你为什么可以毫无顾忌的?因为这里不会发生故事,对吧?在人世间很容易发生故事啊,你希望那个靓仔多看你一眼,要穿漂亮一点嘛,是吧?要不然不瞅你,呵呵。对不?
        所以,那个地方有什么才让你去注意打扮的呀?名利情嘛,如果没有名利情,你还会打扮吗?你还会很讲究你的穿着吗?你还会很在乎你是不是漂亮、是不是白、是不是苗条,呵呵(众笑)。
        如果永远生活在这个岛上,我看你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了,是吧?胖就胖,黑就黑,对吧?为什么在这里就可以?在那里就不行?

C:因为在这里,你胖也好黑也好,这里照样出太阳和下雨,你去到那里,你又胖又黑,人家就不是出太阳和下雨的问题了。

灵源:对呀,你为什么就这么在乎人家呢?你把它想一想啰,为什么呀?为什么在这里可以这样,回到家里去,回到那个生活中,回到城市里,就不能这样子生活了呢?是什么让你不能这样子生活的呢?
        听明白我讲的吗?我在这里跟你们是这样子生活的,我回到城市,我还这样生活的,这就是我跟你们的区别。其实我们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把你们带到这里来,刚开始你们还觉得很难适应,是吧?慢慢慢慢的,你们就爱上这个自然了,慢慢慢慢你们就无所谓了,慢慢慢慢你们就越来越放开了,越来越自在了,对不对?越来越不着急了。也没什么可做的,也没什么地方可去的,突然一下子,你们熄灭了很多东西,对不对?也不用赶时间了,你可以悠闲了,终于可以悠然自在了,对不?
        如果还没放开,还很拘束,还很在乎别人看你,呵呵,那你实在是太造作了,是吧?你就会发现你的心是那么那么的造作,是不是?你的心很难回到自然。
        很多人经常说顺其自然,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自然。
        这就叫自然,你看,多自然啊,对不对?虽然有男女,我们根本不在乎,我们想裸游就裸游了,是吧?想换衣就换了,他们看见就看见了,他们看见他们回避就回避了,他们不回避就不回避,你对此没有意见,你对此不生心,就跟你无关了。跟看见的人有关,呵呵,对不对?
        所以你要最后能够这么坦然、这么坦荡、这么无惧,这种生活,这就叫解脱的生活呀,就这么简单。这就是自然啊。你为什么在乎别人看你呀?你为什么在乎别人说你呀?你需要吗?你需要别人赞美吗?你需要别人认可吗?你问问自已,为什么在这里生活,你不需要那些都活得很开心呢?想游泳就去游泳,想爬山就去爬山,想吃就吃,想拉就拉,你为什么没有怕别人说你呢?为什么一回到家里,那些就全出来了?为什么呀?看到那是你们抓取的念头生起了吗?看到那是你们认念为真后产生的执着了吗?那些就是你们的抓取,那些就是你们的执着。很容易照见,对吧?
        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天,你回去你发现你能看见念念生出的欲望与执着,或者你会一遇那些东西生起时,就知道,那是你在走向执着,那就是你的心在造作,那就是你不自然的地方,就这么简单。
        当然我不是说你回去就应该蓬头垢面啊、穿着睡衣上街,不是这个意思,咱们还得穿得整整齐齐,对吧?但是你的心,你要知道,你要知道你的心!真的,坦然无惧!那只是符合了世间的状态,那个真的是无心。真正的去符合那个状态的时候,穿什么都无所谓。恰恰是穿得整洁,别人不太关注你,如果你穿得像个疯子,别人都看你,对吧?说你神经病,神经病一过,大家都看,是吧,“神经病来了,神经病来了。”所以,我们穿得很普通,就是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不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因为你不需要。你不需要别人多看你一眼,你不需要别人关注你,你不需要别人理解你,你也不需要别人认可你。因为这一切你都不需要,你会活得很自在,对不对?
        当那个人赞扬你苗条的时候,你就不敢肥了,为什么?你很“享受”那个赞美,为了别人的表扬,不敢吃这个,不敢吃那个,你就开始束缚,要让自已变得更苗条,看到没有?当你在乎别人的语言,那个语言就是一个“紧箍咒”,你在乎别人的赞美,那个“赞美”就是“紧箍咒”,你害怕别人的批评,那个“批评”就是“紧箍咒”,你们一回家,可能就给自已往头上带“紧箍咒”。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因为在这里的这个自在,在这里是怎么生活的,回去以后,尽量回到那种比较自然的生活中,认出心念的造作,少一些执着,少一些抓取,这样,你们来这里就没有白来。
        这多天然啊,我看你们在这里越来越放松越来越放松,刚开始还很不习惯,是吧?进出帐蓬要钻来钻去,从来没有这样生活过哦,象钻“狗洞”似的,呵呵(众笑),到最后什么都无所谓了。
        刚开始还怕虫子,后来对毛毛虫也无所谓了,对吧?因为见得多了。真的,我发现大家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在,所以要不要二十天?其实真的需要二十天时间,如果有一个月更好,对不对?刚开始你是没有放松的,其实你还在拘紧的保持你过去那种生活的状态,你还想干净,还嫌这里不干净那里不干净,这里有虫子那里有蚂蚁,慢慢慢慢你就完全融入这种生活,完全融入自然,你就知道什么叫自然的生活。我希望这一次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冲击。
        我们经常喜欢去露营的,走出那个四个墙壁的地方,我们总认为那个是家,走出来,进入这么美好的自然。地球这么大,何必把自已装在“盒子”里呢?呵呵,对不?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还能够这么自在的生活,能像在这里的自在。在这里无所谓的,在家里也无所谓,你就解脱了。在这里你无所谓我们怎么说你怎么看你,那你干嘛那么在乎家里人怎么看你怎么说你呢?对不对?你也不在乎的话呢?岂不解脱了?岂不自在了?对吧?
        我这样说一说,你们好好想一想。其实你们可以深入的想一想,因为你们不动脑筋是不可能的,你们现在头脑也非常活跃。所以呢,头脑活跃去想人世间那些东西,不如想这些,知道吧?这叫了悟。因为人不动脑筋是不可能的,那你既然要动脑筋,就不如去了悟这些,知道不?去悟这些,去了悟人生,然后去看透幻相。
        你特别执着那些东西的时候,去认真的观察那些东西,看是不是真的,去看你那么执着抓取的东西,看它是真的吗?一件一件的去识破,在一切人事物中,在生活的细微处去识破,认出它的虚妄不实,认出它的虚幻性,你就离真相越来越近。
        你们看这帐蓬,被风雨打倒了,我们又把它立起来了,呵呵,就是让你们心目中的家呀,不要这么牢固,知道不?什么叫家呀?支个帐蓬就是家了,对吧?那么牢固的,认为那个地方才是你的家——某个城市某个地方某条街道的某个号码,那个是你的家。那是你的家吗?呵呵,你两腿一蹬,谁住了?对不?所以说,不要太固守那个东西,真的,慢慢的去识破那个你认为非常实有的东西,去识破它!一个一个去识破!你看,象那个《达摩大师传》里面讲的:去看那看不见的,去听那听不见的。是不是?去观察,过去你认为是实有的,你深入的去观察那是不是实有的,你就看到了无明,你就看到了众缘和合,你就看到了全是假的。
         要学会去了悟人生,不要这样叫你们归0就归一下,然后归完0你们该想啥就想啥,想你们的人情世故去了。
        了悟人生还是要了悟的,悟,还得你自已去悟,我们只能跟你们讲理,但是理上你们若不清楚,你行也行不出来。很多人说“我知道呀,我都明白了呀,我就是做不到。”
        你没有真明白,我跟你说吧,你没有想透。想透了,你绝对做得到。那个问题你看透了,看得透透的了还能去执着它,那不可能的,明白吗?
        比方说,我们讲关系,我给你讲的关系你听过了,你说“我听过,我知道。”这是假知道,明白吗?你得自已真正的在这个关系中看你老公,看你孩子,突然有一天你看到了,真的是念头创造的!那个当下,你突然明白了“真的是虚妄的”,那是你真知道了,那个是你的真知灼见,明白吗?
        我讲的,对你来说,只是一个死的法理,那只是引导你真正的自已去认证这个理是对的吗?去认证啊,我讲这些关系是假的,是假的吗?你要去认证的呀。那么你就去观察呀,你要把你和你老公的关系想透透的。
关系怎么来的,它是真的吗?你从你娘肚子里来的时候认都不认识他,那这些能是真的吗?当时你那个念头若不是爱他那个形象,不是爱他的那种感觉,你那一念出现的是另外的呢?你的想法是另外一个想法,可能跟别人了,你说那关系是真的吗?所以要去把它想得透透的,这个道理才能转识成智,明白了吗?
        我讲给你的时候是知识,虽然对我来说是真理,我从不讲假话,讲的都是我自已认识到的,我认证了的,我亲自认证了的!对我来说就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但是当你听到的时候,是知识,知道吗?它不是你的。因为你没有认证,因为你没有体悟,因为你没有真正这么认识,是我告诉你的,这是假的。明白吗?所以你要去转识成智,你要真正把我讲的东西,然后运用到现实中,在这个现实中把这个问题看透,看得透透的。最后,真的突然有一天,你突然一拍脑门:“他妈真是假的!”就这一下,你开悟了,在这个问题上开悟了。这是你悟到的,不是我告诉你的,明白吗?
        可能我已经早就告诉你了,你也一直认为自已知道了。现在我请你看清楚,不要认为自已知道,就是这个“知见”耽误了你们,明白了吗?不要说“我知道”,只要你还没做到,就是不知道,你只是听说了,“我不知道,因为我没做到,我没有去想透,我没有认证,我没有了悟。”听明白了吗?
        你们最喜欢说的是:“我知道,这理都知道,活不出来。”这个知道是假的。只能说:“我听说过这个理,我的老师跟我说过这个道理,但我自已还没有体会到,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要谦虚,知道吧?真的要谦虚。你们没有一颗谦虚的心,就很难了悟真理。
        对自然,非常谦卑的心去看这个自然,你就看到了法无处不在,如果你用你自大的“站在一切之上”,你就什么都看不见,真的,道理也是一样,当我说这些道理,你会说:“哎呀,你这些道理,我早就知道了,我早就听说了。”你真知道吗?你有去了悟吗?
        我也是早就听说了呀,对不对?我的师父早就告诉我这些了,但是,我没有脑门一拍,没有那个一下子惊醒的时候,我不认为我知道,我认为我都不知道,我啥都不知道,我无知,对不对?所以我要去探索。我对我自已无知,我对生命无知,我对万事万物无知。因为我无知,所以要去发现,所以要去观察,所以我要去认识它们。
只有这样,你才会去仔细认真而又如实如是的去认识它们。要不然“我都知道了,知道了这就是树。”你完全就无法真正的去认识它们了,你完全就不会去观察这一切了,你活在你的名相的世界里,对不对?
        “这个叫树,松树,它的叶子是什么什么形状……”这就是人们活在的“名相的世界”,知道吧?名字和形相的世界嘛。“松树”是一个名字,这个树形就是一个相,看到了没有?我们活在一个名相的世界里,我们不认识它们的,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跟它们在一起,我们只是跟名相在一起。
        所以不要讲你知道,不要总说“我知道”。
你都不知道,你要知道,你就走出“无明”了,你要知道,你就是佛陀,对不对?佛陀都知道。你没有大彻大悟,不要说“我知道”。
        “我都知道,就是活不出。”别说这些话,我听这些话,我就知道你啥都不知道,还说知道?就这个耽误你的,我跟你说吧。因为你知道了,你就不去想啦,你知道了嘛,听说过了嘛,你知道啦,你再不去想了,因为你认为你知道了。但是,怎么一到现实中你就行不通?因为你真的没有深入的去看破这个问题,知道吧?去认识,把我讲的道理去结合你的生活,去把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为什么我说关系是假的?为什么说一切都是虚妄的?为什么说不实有?明明看到就是实的,为什么说不实有啊?对不对呀,所以别张口就说“一切都是虚幻的”然后别人拿你点东西就跟人家吵,“你怎么拿我的东西?”一切都是幻嘛,既然是幻,你争什么争啊?对不对?人家骂你一句“不是个东西”,“你才不是个东西呢。”就生气了。哪幻呢?哪里幻了呀?哪个地方看幻了呀?这只是你的口头禅“一切都是虚幻的”
        那是你听来的,明白吗?别人讲虚幻的,你就讲了:“假的,没有真实的东西,都是假的。”你嘴上这样子说,心里并不是这样领悟的呀。所以一遇事,你们就知道是幻是真,别人讲你几句,你就气得不得了了,这能是幻吗?幻,你能这么生气吗?说明这个问题你没想通啊,你没有领悟啊,对不对?
        当你领悟了,就没有人能惹得到你了。我跟你说吧,当我领悟到“每个人来到我面前都是来让我爱”的那一天,当每个人展现到我面前,都是圆满我的世界,我还怎么可能还跟你们吵架呢?我怎么还可能讨厌那个人呢?无论他(她)做什么,你都不会生起厌烦,你都不会讨厌,因为你真的明白了,
这叫真的明白。
        我也看过了,早听过了,耶稣早就说过了“一切都是爱”,对不对?你得是真的,有一天你真的领悟到了,你真的看到了大家来到你面前对你的成就、对你的帮助、众缘和合下那美妙的一切,你突然领悟到了人人都是爱,你才能真的实实处处以这个为出发点了,这个才是你的真知灼见,你“活”在这个上了,对不对?你成为爱了!你还会生气吗?你怎么可能生气呢?甚至别人生气,你会生起无限的慈悲,甚至骂你,你对那个骂你的人生起无限的慈悲,为什么?他(她)生活在烦恼之中耶,他(她)正在烦恼,他(她)正在发火,他(她)正在受苦,你跟他(她)起什么哄呢?所以你也是无明嘛,所以他(她)一骂你,你也生气了嘛。
        你回到家,亲人说你,儿子说你,你都会生气的,对不对?因为你没了悟啊。这是我说的,这不是你了悟的,不是你明白的,对不对?所以,你们没有去想这些问题,知道不?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你要真的去把它看透看破,破了它!知道了吧?不破不立,破了它!你才成为这个看破一切的,你才能真正的站在空性上,站在一切都不实有的这个认识上去看这一切万事万物,才能谈得到解脱自在,不然,一切都是扯蛋,我跟你说吧。因为现在老师太多了,讲得也太多了,讲得太清楚了,你说“我知道了”。你这个“知道”,我跟你说吧,害死你。

B:嗯,头脑知道。

灵源:你只是头脑中知道,没用的呀,对不?我早就跟你说了“一切都是虚幻的”,对吧?跟你解开了这个关系了,是不?可当你不能去带孩子的时候,你是不是还心疼啊?是不是还不舒服啊?那不是你,对不对?不要说“知道”。你没看透,没破,就不知道,你不知道关系是假的,因为你没破啊。
        什么叫“知道”?破了,真的知道它是假的,那是“知道”,你是听说,明白吗?“听说关系是假的,听说一切都是虚幻的,但我还没证实。”要带着这样的心对待你的修行,知道吧?
        不要一听那些大道理了,就了不得了。有些人讲得更玄的道理,听到那些很玄的道理了,哎呀,那个自我膨胀,认为自已了不起了,听到了很多高深的道理,没有用的。那高深的道理有什么用啊?生活中都行不出来,遇到什么都是实有的。
        所以,该想问题还得想,明白吗?真正的去看透看破,真正的去了悟人生,真正的了结你的生死,明白吗?这叫使用你的头脑,“闻、思、修
嘛,是不是?听闻了佛法,还得“思”嘛。你要去思考佛讲的话呀,你不思,怎么理解,怎么懂啊?所以要去“思”的。“思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明白了吗?
        我希望这一次二十天的露营,对你们来说,对你们的修行,是有一个很大的触动。也能把这里当做一面镜子,能照到你生活中哪些是你的执着,哪些是你的欲望,哪些是你的造作,在这里不在意了,你回到生活中在意了,那肯定是你心生造作了,你又动人心了。
        希望在这里的人啊,都能把这里当成一面镜子——“照妖镜”,回去以后在生活中对自已的“思言行要有一个非常细微的观察过程,知道吗?不要看外面人事物,看自已!知道不?那是心!别人一说,心起了变化,你要看见那个变化,你要看见你的心的变化,知道吧?所以你要把情绪“铲除”在你没有生起之前,呵呵,对不?
        当那个心一变化,你就知道了,它又开始变了,你马上回心。永远不要离开你的心,不要跟心分开,知道吗?跟万事万物在一起,都要观察你的心,哪怕你看着一棵树,如果你对这棵树动心了,你都要看你的心又开始评判了,你动这样的念头了“这树没用,看它都歪了,做不了木材了。”你马上看到心在评判它了,哪怕你这句话还没说,只是你心在想“这树歪歪的有啥用啊”,你马上看见了“哎,你看,心里又在动了”看到没?这就是外镜,树的外镜,你的心对这个外镜已经在变化,“化学反应”在这里产生了,立刻看住它,“你又起造作了哦,你又在评判了。”你马上看过去,照过去,像探照灯一样的照过去,马上熄灭了,对不对?再看那棵树,没有什么“歪呀直的”这些概念了。看到它就看到它,看只是看,对不对?
        很多人就是一生起判别之念,情绪就来了,看电视都有情绪,对不对?进入了,“怎么那么没良心,怎么那样。”所以我那时候讲有人看《三国演义》,气得把电视砸了,为什么?宋江投降了,他一气之下,把他家电视机砸了。
        所以,你看不住自已的心,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起的念,你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变化成了情绪,把你的情绪已经引出来了,看不见,啥也看不见,你对自已一无所知。之所以说你无明,就是你对你自已一无所知叫无明!知道不?你的心什么时候起变化了,你的心又在评判了,你的心什么时候产生情绪了,你的痛苦是怎么来的,你都不知道,所以无明嘛。你不知道自已为什么痛的,你都不知道为什么苦的,你不知道自已生活中怎么这么多纠结,怎么那么多烦恼,都不知道!所以说你无明嘛。
        这次希望你们回去啊,以这里的生活为镜,希望能照见你们生活中很多的执着和欲望,好吧,我们圆满成功的完成了二十天露营的“野人”生活。


                                                                                                                     2015年7月30日于空闲岛





文章评论

灵性空

感恩感恩还是感恩[em]e178[/em][em]e187[/em][em]e163[/em]

希望

受益了,感恩。认真观察自己的‘思言行’,看住自己的心,观察心,跟心在一起。[em]e187[/em][em]e163[/em]

灵如

感恩师教导,了悟人生、看破看透,永远保持一颗谦虚的修行心:“没证到就是不知道”,以大自然为镜,照见自己在生活中的执着和欲望,看住己心、自律思言行![em]e183[/em][em]e185[/em][em]e166[/em]

舟停

原来,总是想得一百分,最后,却发现零分就是一百分。唉,山林红尘,皆是练佛场[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