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世俗
个人日记
几年前,我所在的学院承办了文学人类学领域的一次国际性年会,年会研讨的主题就是“神圣与世俗”,尽管我也在会上交流了探讨中国“读经”现象的文章,作为承办方的骨干力量,我也从始至终地对每一个研讨分会的讨论进行了关注甚至组织记录。但对学会为何要取这么个“神圣与世俗”的名还不是很理解(当时国内外专家们交流发言的内容实际上也主要讲的是人类学文本写作的问题)。
由于对此次学术会议给予了太多的关注,此后几年中,“神圣与世俗”这个词就一直反复出现于脑际。这两年,闭门做书呆子,看一些国内外号称是传统文化主轴性的引导性读本及其原著中的一些篇章,对神圣与世俗中的“神圣”二字好像有了些眉目。 “神圣”意义,在西方其实就是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原形,就是宗教神秘主义或“绝对真理”,就是“本体”,或者就是存在主义中的终极“存在”部分。在印度,神圣就是因明论中的个人体验原形判断,或是佛教等印度传统信仰中的“佛陀”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中国,“神圣”就是中国道教玄学中的“道”“虚”“太极”。就是《黄帝内经》中的“至”“真”“圣”,或是儒家哲学中的“天理”本体或“知行合一”之个人本体意义。 世界各大文明哲人们对“神圣”本体实质的追求是一至的,用中国的话来讲就是“究天人之际”。不过,不同文明基于自己的传统或话语系统的区别,所以表述上有区别,具体认知上也有相异之处。而这,也就成了亨延顿“文明冲突论”理论的事实依据。 无论中国的哲学书还是西方哲学中文译本中,都很少有关于神圣概念的通俗解释,甚至于像托马斯·阿奎那这样的西方旗手级的唯心学家,在此问题上也是要么语焉不详要么走入荒唐的境地。这或许是人类更注重易于操作的“世俗”意义而作出的理性策略吧。因为此,所以“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致虚守静”、“知行合一”“不二法门”“中正”等大多数人都只把这些意义深远的点金之语当作个别名人的名句,并从世俗意义上去理解。 从我国要求的哲学原则来说,“神圣”一词的本来旨归是唯心的。对此词的使用只能用于词的外延部分意义,即只能从世俗的高级层——现代道德意义上去使用,对大多数人来讲,原则上不允许去体验或实践其本源意义。但作为文化溯源或厘清线索来讲,如果不去对“神圣”的本来意义作探究,那对人类文化的传统部分就无法做到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也无法理解当今世界各民族中心理层非理性层面的文化。 总之,个人也好,族群也好,其传统文化中具有“神圣”和“世俗”两个层面。现代世界上大多数人主要关注或体验理性的世俗意义,但伊斯兰世界、有基督教传统或其它宗教传统的国家的一些民众还是两元并行的。至于中国,有文明始,或者至少从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的汉代开始,以人为本,强调理性的世俗理念是中国的主流,或者说朴素的唯物主义是过去时代人们遵守的哲学正宗,现代,进一步强调科学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的唯物辩证法,所以“神圣”只是文学装饰的一个用语。 回到那次文学人类学年会的主题词,我想可能是因为文学人类学家要探讨的是全球各族人类学“文本”中的“世俗与神圣”问题而对年会主题定的命题假设。不过,读了已出版的年会论文集,好像契合当时主题的文章几乎为零。我本人的文章中虽然涉及介绍有原教旨主义色彩的儒学“王道政治”流派观点,但也并未从所谓的“神圣”层面去认识。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现在较流行的国学讨论中一般也认同这个观点。而中国的儒、释、道的个人“修身”层面也有一定的“神圣”色彩。如儒家的《大学》《中庸》《易》等代表性著作中有所体现;道家著作《老子》《庄子》等都被道教作为经典加以修炼,而其修炼的目标无非就是“道”“真”“仙”,所以所谓的“神圣”性就彰显出来了。至于佛教,无论自修也好、普渡也好,还是禅、密等各宗,都与神秘的“神圣”体验有联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文化本源中之唯心信仰层面“神圣”性的存在是客观事实。 研究人类文化,单从唯物角度看就不全面,所以要结合唯物唯心两个层面,或者说要结合“神圣”与世俗两个层面,这样你才能准确地理解人类的文化。作为个人来讲,当然要坚守科学的唯物观。 下面是选自儒、释、道中的一些代表性经典文章片断,其中有神圣和世俗结合的许多词句。想要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或者说想要真正理解古代中外哲人们的微言大义的人,或许在这些字里行间会体验出一些不寻常的味道来。 儒家《大学》中的三纲八目: 道家《老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章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佛教《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文章评论
b#@@!!
[ft=,2,]沙发既世俗也神圣,本大人先坐了。[/ft]
b#@@!!
[ft=,4,宋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ft]
荒原
[ft=,2,]哥们,啥也不说了,眼泪哗哗的。[/ft]
璞玉
[ft=,2,]哥们[em]e112[/em],写东西让人看不懂,你认为那样才显水平吗?[/ft]
小叶苦丁茶
[ft=,2,]严重同意楼上的意见[em]e179[/em][/ft]
多啦多啦
[ft=,2,]受教。。。。[/ft]
renuou
[ft=,2,]0031[/ft]
lavande
[ft=,2,]028[/ft]
花轰
[ft=,2,]006[/ft]
cherish
[ft=,2,]045[/ft]
^_^
[ft=,2,]33[/ft]
Tatu
[ft=,2,]55[/ft]
Yman
[ft=,2,]52[/ft]
|+E侯侯#¥
[ft=,2,]12[/ft]
木楼人家
[ft=,2,]14[/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