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人 最虔诚的信徒,最低调的土豪。
转载
拉萨人是最虔诚的佛教信徒,大昭寺前被头部磨亮的青石板是最好的证明;拉萨人外表土里土气,很多人却是家资数百万的土豪;拉萨人乐善好施,每年6月的“萨格达瓦节”期间,甚至有人专门换数百元零钱来布施,不少人发愿在这一天里,要让拉萨城的每一个乞丐都拿到钱……
在藏语中,“拉”意为“神”,“萨”意为“地”,拉萨是神圣之地的意思。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拉萨人,尽管面临的是高寒缺氧的高原环境,但他们凭借着虔诚的信仰,依旧将日子过得神仙般滋润幸福。
每天,当太阳朦胧现身,庄严的诵经声已经在这座城市响起,燎燎升起的桑烟,随风飘扬的五彩经幡,一起将拉萨人的祈福送达天界。“举头三尺有神明”,每一个拉萨人都深信自己有神灵护佑,所以他们严守神的教诲,诵经念佛,积德行善。
虔诚的信徒 用头和身体打磨青石板
拉萨八廓街随时都在上演震撼心灵的情景:每天都有一大群藏人匍匐在大昭寺门前,在桑烟与诵经声中,一个又一个地磕着长头。即使手磨破了,额头红肿了,但是没有达到自己规定的个数,他们绝对不会停下。站在大昭寺门前,满耳都是此起彼伏的“刷刷”扑地声,寺门前的石板也在经年累月之下,被信徒们的头和身体擦得铮亮。
磕长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却是拉萨人生活的一部分。信徒双手合十高举过头顶,依次向下,至额,到胸,作揖三次,再将身体完全匍匐在地,双臂直伸,并划地为号,然后起立——这样一个完整的长头才算磕完。
没有人统计过拉萨人磕长头的最高纪录,笔者遇见的最虔诚的一个拉萨老阿妈,因为家中孙子重病,她拖着年迈的身子,从拉萨当雄县一路磕着长头走到拉萨市区(两地相距160公里),又在大昭寺门前不吃不喝地磕了整整一天。她说是她的罪孽,让孙子病重,她要磕足长头,佛主才会免去她的罪孽让孙子康复。
外人可能无法理解拉萨人的这种虔诚,但若见到这样的场面却必定会被感染。行走在拉萨的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手持转经筒和念珠,口诵佛经的拉萨人。
他们目光虔诚,神态专注,神圣而庄严的样子,会让人觉得打扰他们是一种亵渎。拉萨人家里,都有一个小佛堂,内置佛像、经书等。每天晨起首先添满佛堂前7小碗清水,边添边诵经,而后磕个长头,愿佛保佑今日事事顺心,平平安安。
假如有一天好事降临,拉萨人首先想到的是感谢神灵的赐福,说那是自己每日修行的功德。拉萨人在佛的面前有诸多忌讳:如不可以在佛堂里放屁,否则来生会得狐臭;再如绝对不可以在佛面前讲脏话,要不然神灵会惩罚你下辈子做哑巴。
低调的土豪 每个人都乐善好施
如果说虔诚的拉萨人精神富有,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但要说拉萨人物质富裕,许多人一定会摇头不相信——实际上真是如此,拉萨人很多都是低调的“土豪”。
拉萨人一般对装扮没有太多的讲究,衣服邋里邋遢,头发梳不成顺,有的甚至半个月不洗一次澡(一生只洗3次澡是谣传)。外人见到这样的拉萨人,心里一定会想:这是从哪个山沟沟里跑出来的穷汉子。其实不然,所谓“千年琥珀,万年蜜蜡”,许多邋遢的拉萨人家中,都有这些价值不菲的东西,而且数量不少。有些九眼天珠甚至可以卖到上百万,但在很多拉萨人家里,它们只不过是比衣服更平常不过的饰物。
倘若想见识见识,不妨去冲赛康市场的最里面转悠转悠:有些拉萨人,会把自家闲置的天珠、蜜蜡,穿成一条一条的链子,挂在身上兜售。届时你也要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他们一般都把成色最好的藏在衣服里,要碰见他们认为的真正的主顾,才会拿出来。
如果是个姑娘,在拉萨遇到有拉萨小伙看上了你,他可能会直截了当地问你想要多少彩礼,然后历数他家有多少只羊,多少头牦牛。拉萨人心目中真正的财富是这些牲畜——可别小看了这些动物,一头成年白牦牛的价格可以高达两万元,拉萨稍微大一点的牧民家中基本都有个几十百把头。如果这个拉萨小伙子家里有50头牦牛,不算那些他们不放在心上的天珠蜜蜡,他也是个百万富翁了。
拉萨的“土豪”多,却毫不吝啬。邀请陌生人一起过节,到自家做客是拉萨人的传统。如果你去一个拉萨人家过林卡(西藏一种半露天的聚会),你可能会惊讶于宾客的身份:一大群人里,有的只是和主家在茶馆里面聊过天,有的是在街上擦皮鞋认识的,有的甚至只是主家素未谋面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乐善好施不仅是富豪的专利,每一个真正的拉萨人都是如此。如他们看见乞讨者、流浪歌手,都不会吝啬自己的施舍。每年6月的“萨格达瓦节”期间,虔诚的拉萨人甚至专门换数百元零钱来布施,不少人发愿在这一天里,要给拉萨城的每一个乞丐布施。平时省吃俭用的藏族老阿妈们背着整袋零钱,一张一张塞到那些或许收入远高于她们的“乞讨者”手中。曾有记者化装成乞丐,调查拉萨乞讨者的收入,仅仅半天多他手中的零钱就达到600多元。拉萨人一句“见不得他们受苦”的口头禅,最好的诠释了他们善良淳朴的本性。
“拉漂一族” 比本地人更了解拉萨
拉萨的茶馆遍布大街小巷,但这里的茶馆和内地大不相同:茶馆里没有麻将民,没有烟客,只有一群用藏语谈天的拉萨人;茶馆里卖的也不是龙井、铁观音,而是甜茶、酥油茶,以及藏面、烤土豆。花几块钱乃至几毛钱,就足以让拉萨人幸福一整个下午。
对于拉萨人来说,装满游客的八廓街已经不是他们的“菜”了,西郊的天海夜市周边,才是本地生活的大本营:乐百隆的电影与咖啡,朗玛厅里的藏戏与青稞酒,德吉路上的烧烤与洗浴……他们说,这些地方才是真正有拉萨人生活气息的地方。
不过,在拉萨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和拉萨人居住在同一座城市,对拉萨的一切如数家珍,甚至比土生土长的拉萨人更了解这座城市;他们或因为梦想,或因为爱情,从千里乃至万里之外来到这里,并长居于此,融入拉萨成为城市的一份子——这群人被人们称为“拉漂”。
随便找一个“拉漂”开的店,和老板或是他的朋友闲聊,你会惊讶地发现这群每天都在逗狗、喂猫,看似闲散的年轻人,有的已经周游了数十个国家,有的已经出了好几本与旅行、与拉萨有关的书,还有的仅仅是因为爱上了某个藏族姑娘或是小伙,便在这里安家落户,结婚生子,延续着他们的圣城之恋。
他们不是地道的藏传佛教信徒,但是却怀着敬畏的心去接受;他们保留自己家乡的饮食习惯,但也会做纯粹的藏餐;他们也许没有拉萨户籍,但也与拉萨本地人做着同样的事:与当地人一起转山,一起点酥油灯祈福,一起磕长头。
他们选择漂在拉萨,只是想过和拉萨本地居民一样,简单而无忧的生活。就像一首在拉萨广为传唱的歌里唱的那样:如果我老了,不能动了,你还会爱我吗?如果我老了,不能过马路了,你还会搀扶我吗?陪我到大昭寺晒晒太阳,一起跪下磕磕长头;陪我到苍姑寺喝喝甜茶,看我的皱纹,数我的白发,就这样过一生一世。
——若本文对你的内心有所触动,恳请随喜转发,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受益,可能很多人会因为你而改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