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科学家为人很失败
个人日记
文/米舒
---------------------
在北宋政治舞台上,沈括是个文理兼通的达人。他写了一本《梦溪笔谈》,这本古代科学论著,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光学、历法、医学、数学、文史、考古各种记载。“石油”一词的发明者,即是沈括。
沈括(1031—1095年),浙江钱塘人。其父为官清正,其母知书达理。其父卒后,沈括以父荫入仕,出任沭阳县主簿。嘉佑年间考取进士,当时的崇文院由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三馆组成,汇聚北宋的文才佼佼者,沈括大苏轼6岁,虽然考取进士比苏轼晚了6年,但他却比苏轼早一年进入崇文院。过了一年,苏轼才调进史馆,与沈括为同事。
沈括以好学著称,平时说话较低调,但内心好出人头地,由于苏轼以才名显露于世,沈括表面上对其很尊重,但心中滋生嫉妒之念。
王安石获宋神宗支持下“变法”,沈括虽不属主要干将,但暗中附会,屁股坐到“新法”的冕子上。苏轼则是温和的改革派,他两次上书批评“新法”欲速则不达。王安石是有名的改革家,但他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他的手下开始诬告苏轼。
宋神宗是十分赏识苏轼的,王安石无法加罪于苏轼,便将苏轼赶出京城,眨到杭州当通判。
不久,沈括以“中央督察”的身份赴杭州视察水利,宋神宗特地对沈括叮嘱:“卿其善遇之。”要沈括关心苏轼,沈括当即允应。到了杭州,苏轼热情款待,视沈括为老同事、好朋友,沈括表面上也与苏轼谈笑风生,并问起苏轼新作,苏轼心无城府,马上把自己的诗作请沈括评判:沈括在喝彩之际,乘机把苏轼新作抄录一份。他一回到皇城,立即把他认为“反对改革”、“诽谤皇帝”的诗句一一找出来,并加“注释”,上报宋神宗。
由于沈括的揭发,苏轼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龙,岂非讽刺皇上?于是,王安石手下的恶棍李定、舒童、何正臣、李宜便将苏轼逮捕入狱,给苏轼罗织的罪名是:“愚弄朝廷”,其30多位亲友也受牵连。
苏轼身陷囹围之前,曾与家人约定,送饭只送蔬菜与肉食,若听到坏消息则送鱼。但苏轼儿子忘记告诉亲友,一位苏轼好友闻其入狱即送了熏鱼去慰问,苏轼见鱼大惊失色,便写了绝命诗:“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狱吏同情苏轼,呈宋神宗。宋神宗为之感动,王安石也为之求情:“盛世岂可杀名士。”于是在狱中饱受李定、舒直污辱了几个月的苏轼终于死里逃生,贬到黄州。
沈括父亲的墓志铭为王安石所写,两家是世交。沈括入崇文院,王安石对他有知遇之恩,但王安石一下野,沈括使开始反对“新法”的一些法令,王安石后又复出,痛斥沈括为“小人”。沈括这么一个文理兼长的通人,死后却没有人给建碑,也无人为他写墓志铭。作为科学家他是成功的,但其为人却相当失败。
---------------------
在北宋政治舞台上,沈括是个文理兼通的达人。他写了一本《梦溪笔谈》,这本古代科学论著,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光学、历法、医学、数学、文史、考古各种记载。“石油”一词的发明者,即是沈括。
沈括(1031—1095年),浙江钱塘人。其父为官清正,其母知书达理。其父卒后,沈括以父荫入仕,出任沭阳县主簿。嘉佑年间考取进士,当时的崇文院由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三馆组成,汇聚北宋的文才佼佼者,沈括大苏轼6岁,虽然考取进士比苏轼晚了6年,但他却比苏轼早一年进入崇文院。过了一年,苏轼才调进史馆,与沈括为同事。
沈括以好学著称,平时说话较低调,但内心好出人头地,由于苏轼以才名显露于世,沈括表面上对其很尊重,但心中滋生嫉妒之念。
王安石获宋神宗支持下“变法”,沈括虽不属主要干将,但暗中附会,屁股坐到“新法”的冕子上。苏轼则是温和的改革派,他两次上书批评“新法”欲速则不达。王安石是有名的改革家,但他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他的手下开始诬告苏轼。
宋神宗是十分赏识苏轼的,王安石无法加罪于苏轼,便将苏轼赶出京城,眨到杭州当通判。
不久,沈括以“中央督察”的身份赴杭州视察水利,宋神宗特地对沈括叮嘱:“卿其善遇之。”要沈括关心苏轼,沈括当即允应。到了杭州,苏轼热情款待,视沈括为老同事、好朋友,沈括表面上也与苏轼谈笑风生,并问起苏轼新作,苏轼心无城府,马上把自己的诗作请沈括评判:沈括在喝彩之际,乘机把苏轼新作抄录一份。他一回到皇城,立即把他认为“反对改革”、“诽谤皇帝”的诗句一一找出来,并加“注释”,上报宋神宗。
由于沈括的揭发,苏轼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龙,岂非讽刺皇上?于是,王安石手下的恶棍李定、舒童、何正臣、李宜便将苏轼逮捕入狱,给苏轼罗织的罪名是:“愚弄朝廷”,其30多位亲友也受牵连。
苏轼身陷囹围之前,曾与家人约定,送饭只送蔬菜与肉食,若听到坏消息则送鱼。但苏轼儿子忘记告诉亲友,一位苏轼好友闻其入狱即送了熏鱼去慰问,苏轼见鱼大惊失色,便写了绝命诗:“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狱吏同情苏轼,呈宋神宗。宋神宗为之感动,王安石也为之求情:“盛世岂可杀名士。”于是在狱中饱受李定、舒直污辱了几个月的苏轼终于死里逃生,贬到黄州。
沈括父亲的墓志铭为王安石所写,两家是世交。沈括入崇文院,王安石对他有知遇之恩,但王安石一下野,沈括使开始反对“新法”的一些法令,王安石后又复出,痛斥沈括为“小人”。沈括这么一个文理兼长的通人,死后却没有人给建碑,也无人为他写墓志铭。作为科学家他是成功的,但其为人却相当失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