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行记(二)庐山秀色

玫瑰心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永远无法识得庐山的真面目,却能处处领会到它的灵秀、俊美和神韵。

 

 

图片

 

 

庐山的美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所以这里为游客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你可以80元购得一张乘车卡,输入指纹后一周有效,便可以乘任何一辆旅游车去你想去的景点,若在庐山,你若想辨清方向,绝非易事,所以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图片

 

乘有轨缆车去往三叠泉,在庐山游“不到三叠泉,不为庐山客”的说法。从车窗向外望去,两侧岩石壁立,却不突兀,庐山的每一处都有蓊蓊郁郁 的绿树,更添山之活力;向下望去,或水声潺潺,绕过各种各岩石奔流向前;或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车行平稳,毫无令人害怕之感,让人觉得自己是九天仙女,裙袂飘飘,驾祥云而至。

 

 

图片

 

李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对秀峰瀑布的描述,而非三叠泉瀑布。若想看到三叠泉瀑布,要下的一千四百多个台阶,且不是直上直下,而是迂回蜿蜒,一路辗转,山来更非易事。因为总有些游客体力不支,便产生了庐山特有的 行业“抬轿子”所谓“轿子”是竹篾所编的藤椅,前后有长杆,可以抬人上山而已,收费自然是不菲。

 

 

 

图片

 

 

 

 

 

和友人一路跑下石阶,跑跑停停,不时的相对大笑。未至瀑布跟前,却早已闻得其声响,如春雷轰鸣、似万马奔腾,声势浩大如雷霆万钧,厚重、沉实、悠远。待到看到瀑布 ,离有数丈之远,却有水珠细细密密的喷来,如薄雾、如微雨,点点滴滴,却不凝集,透着一丝丝的温润与甜美。

 

图片

瀑布从山顶奔流而下,如两条出海的蛟龙,大气磅礴,威严神武,又如白练飞舞,对山顶毫无眷恋,一泻千里,直至底部的水潭,似乎一路奔腾,稍有倦意,在水潭之中归于平静。

 

图片

 

 

图片

 

离开三叠泉,至含鄱口,含鄱口在五老峰和另一山峰之间,待得天晴,能看到第一大湖泊:鄱阳湖。导游说,这得凭运气,我们运气不错!向下俯望,你会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开阔,什么是辽远,什么是尽收眼底。李白曾写过:"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诗句,上有五老峰,下有鄱阳湖,山水相依,又遥相对应。有人说五老峰颇似毛主席仰卧时的头像。

 

图片

 

 

图片

 

山无水则显得干涩,水无山则显得孤寂,山水相交,才显得灵动润泽,富有生机,山情水意,两情相浓,。在庐山,有两个湖泊,一个是毛泽东曾经游泳的芦林湖,这里水光潋滟,碧波荡漾;湖的周围,碧树环绕,杜鹃丛丛,碧水蓝天,一方晴好。

 

图片

 

 

图片

 

另一个是如琴湖,据说湖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个是湖的形状颇似一把大提琴,又说山上之水流入湖中所产生的声响颇似琴声而得名。游如琴湖时,细雨蒙蒙,别有一番韵致,远山如黛,暮色苍茫,微雨入湖,涟漪微起,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却无叮咚脆响,却是入心,润得心田,。这里远离喧嚣与烦躁,湖边的松树,树枝向下倾斜,向水中伸展,像在给湖水以温柔的抚摸,又似乎在附耳倾听琴声的倾诉,显得是那样的款款情深。

 

图片

 

 

图片

 

在微雨中前行,至花径,这里因白居易亲笔所书的花径二字而得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中来。小径幽幽,让你觉得自己就是雨巷中的那个撑着油纸伞姑娘,有着一丝丝的幽怨、一丝丝的期许、一丝丝的静美。小径自然而成,毫无人工的痕迹,两旁有各色树木,一地的繁花,熙熙攘攘,却不觉得吵闹,反而给人以粉润之感。白居易的雕像站于草堂前,水池旁与花丛之间,须发皆白,似沉思、似憧憬、一副和善的模样。导游说可以和白居易合影以沾得才气。(估计现代人只想财气而非才气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出得花径,又至御碑亭与仙人洞,据说是吕洞宾再次成仙而得名 。电影庐山恋也曾在此选景,庐山的电影院依然每天播放着电影《庐山恋》据说已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一颗劲松于山石上挺拔俊秀,傲然不群,毛泽东所写: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便是写此处的景色了。

 

图片

 

 

图片

 

沿着润滑的石阶,行至断桥,见两山之间,有岩石平展的伸出,又如同齐齐的断开,据说是当年陈友谅的大军至此,岩石齐刷刷的断裂,陈友谅以为是天意,断桥由此而得名。鬼斧神工,站在石板之上,心中不觉得微颤,好似体会到了陈友谅当年孤立无援的心境。

 

图片

 

在庐山,你会觉得你是在画中,不会沾染到一丝丝的微尘,处处是丛林绿草,处处是花团锦簇,处处是山光水色,处处是美景相惜!在这里,你会深切的体会到什么是静谧,悠远,宁静,温润,祥和,灵秀,淡然和从容。这里绝对是丈量心灵的好去处 !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