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行记(三)庐山底蕴
玫瑰心情
“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没有向人们介绍庐山,没有描述庐山的崇高和美丽,没有记述登山的艰难和辛苦,只是把庐山和大禹联系在一起。从这这十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庐山”这一称呼似乎非常熟悉,随笔而出,丝毫不用思考,这说明“庐山”这一称呼,在当时,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这是“庐山”二字第一次出现于史籍之中,就是这十个字,司马迁不仅把庐山永远“定格”在他的这一伟大的历史著作当中,并且还把庐山郑重地推荐给了中国文化史,成为了“人文圣山”辉煌的开篇!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今属江西九江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白鹿洞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
书院之外小径通幽,松柏林立,水声潺潺,好一个幽静之所!
朱熹亲手所栽的丹桂树,斯人已去,丹桂依旧!
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白鹿的雕像
芦林一号”别墅位于庐山芦林湖畔,九奇峰下,三面环山,背倚芦林湖,风景秀丽,幽绮胜绝。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庐山期间曾住过的地方,人称芦林别墅,因为房号是一号,故亦称“芦林一号”别墅。始建于1960年,占地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院内林荫蔽日,花香袭人,草坪如茵,不乏珍稀花木,如加拿大铁杉、日本金松、水杉、千头柏、云锦杜鹃等,还有喷薄鹿泉,溅洒水花,显得清静雅然。
芦林一号别墅包括主楼和附房,主楼是一栋具有民族风格、中西合璧的四合院。主楼外观平淡简朴,然而,墙体与房顶为钢筋水泥构建,可抗拒五百吨炸弹;房间宽敞高大,其中的政治局会议厅高达十米,可兼作舞厅和放映厅;房门厚重,隔音防弹;另有地下通道,直通院外。院内的环行车道,使汽车可直达前后门。
这是一座专门为毛泽东同志设计建造的别墅。主楼配有毛泽东同志卧室、江青卧室、书房、会客室、会议室、小厨房、餐厅及卫士医护人员休息室等。
1985年,这里改作庐山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沿续至今。
第一个研究庐山第四季冰川的是李四光
这两块巨石已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
宋美龄的卧室
美庐别墅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它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相联,它曾是一处“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由于当时的大雨没有拍到美庐的外景)
宋氏三姐妹
孔祥熙手迹
毛泽东手迹
庐山抗战纪念馆
将经国的卧室
1959年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共中央八届八中会议
2、1961年 中共中央会议 主题是“大跃进”“工业70条”
3、1970年中共中央九届二次会议;功过参半!
会议室
五大宗教祈福的圣地。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所有的历史的烟尘都会随风而逝,所有的风云都归于平静,唯其精神与文化之晕永恒!
文章评论
゛半颗糖也有过分的甜
太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