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人的年更饭

网络收藏

远去的“年更饭”

过年,是中华民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 日,一年之末谓之除夕,一岁之首,谓之 元旦。事实上,整个年节从腊月二十四到 正月十五元宵结束,整整有二十天的时 间;至于北方有腊八节,则春节的时间更 长了。在这一个重要的节日之中,中华民 族既有相同的风俗,又有各地不同的风 俗,所谓“十里不同俗”,也是很正常的。 要说最为相同的风俗,就是大年三十 的“年夜饭”了。年夜饭又名“团圆饭”,也 有叫“团年”或“合家欢” 的,这是我国人民 伦理亲情的一个重要仪式,因为它是全家 大团圆的宴会,所以,除夕之夜,无论距 离多远,工作再忙,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赶 回家中与家人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如果有人不能能及时赶回,家人也要为他 留个空位,摆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 据宗懔《荆梦岁时记》所载,至少在南北 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了,可见,年夜 饭,咱们中华民族已吃过一千多年了。因 为合家团圆,所以增加了亲情,即使一年 之中,兄弟妯娌有过争执,到了团圆的年 夜饭,也会把一切不愉快都融化在浓浓的 酒宴中。故俗语云:“打一千,骂一万, 三十晚上吃顿饭。”可见,在我们汉民族 的生活中,这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

年夜饭的饮食很有讲究,虽然各地风俗尽 不相同,但是有几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年 夜饭必须有鱼,表示年年有余;一定要有 丸子,象征团团圆圆;一定要有红萝卜、 红辣椒或红南瓜之类红色菜肴,表示红红 火火;最后,一定的多煮一些饭,得有剩 饭到明年,这也许是人们饿怕了的缘故 吧。总之,这些美好的祝愿,充分体现了 中华名族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前途充满希 望与信心的乐观精神。今天,物质生活已 是极大丰富,人们不再为一顿年夜饭而发 愁,人们对年夜饭的兴趣亦不如过去强 烈,但是,年夜饭仍然是每一个家庭过年 的头等大事。在新旧时间的交替中,表现 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期盼,充分体现了中 华民族追求团圆的美好境界,这也正是 《易》的圆道观的具体体现。

年夜饭对于我来说,承载了太多的悲伤, 太多的欢乐,同时,也让我有了太所的遗 憾——因为远去了,我心仪的年夜饭。

我的故乡在衡山脚下,上世纪六十年代 将衡山一分为三,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 为衡东,湘水西岸为衡山,而南岳衡山则 单列为南岳区,一县分为三治,行政划分 变了,但文化传统一直没有改变,因为这 是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很难因行政分 治而改变其文化的内涵,所以至今衡山衡 东南岳从语言到民俗,基本是一致的,而 人们在日常文化交流中,仍是以衡山这一 文化地域统称之。

衡山过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最突 出的是年夜饭,衡山不叫年夜饭,而是叫 做“年更饭”,一字之差,形式殊异。所谓 年夜饭,时间是除夕晚上,而年更饭则是 除夕凌晨五点左右,即天亮之前,过去没 有时钟,家庭主妇能根据公鸡鸣叫而起床 做饭,一边做饭,一边生地火炉,然后叫 全家大小起床没洗漱完毕,团坐入宴。如 果年更饭吃完而天正好亮了则是最为吉 祥,大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着窗户,天慢 慢亮了,窗帘也渐渐的泛白,则说“边吃 边亮” ,这是很吉利的。因为是半夜三更 吃团圆饭,所以衡山不叫“年夜饭”而 叫“年更饭”。 故有民俗云:“鸡不叫,狗 不咬,半夜吃饭衡山佬。”可见,半夜 吃“年更饭”还真是衡山独特的民俗。

查阅许多民俗文化资料,似乎只有衡山才 有吃“年更饭”的风俗,为什么会在一个极 少区域有这样一种独特的民俗,一直没有 权威的解释。有人认为,大年三十乃一年 最后一天,经商人家往来帐目。必须于除 夕之夜之前清理,故天未亮即吃饭,久而 演变,无论农工之家,均皆效访。另一种 解释说是大年三十,必须以“小三牲”祭祀 天地鬼神,以感谢天地神灵与祖宗一年来 的庇佑,并祈求来年家运之兴旺,而祭祀 之时,不能让外人“碰撞”,故天未明即行 祭祀之礼,从而演变为半夜吃年更饭的习 俗。而然,仔细揣测,上面两种说法都似 乎不能成立,往来账目非得要天不亮吃饭 来清算?说祭祀怕人“碰撞”,除夕晚上吃 年夜饭,同样也不会有人“碰撞”。对于这 种习俗的产生,也还是应从民俗上去找原 因。个人认为,恐怕与旧时讨账有关,衡 山一带风俗(当然许多地方也是这样的) 欠债者与债主,大年除夕之前一定要把账 目了断,能还上则无须多论,问题是有许 多还不上的,记得小时候父亲闲时给我说 过一些具有情趣的对联,其中说是某书生 年关为自家写的春联是“今年岁难过,是 账都要还”。愿望美好,结果未能还清, 于是改成:“今岁年难过,得过且过;是 账都要还,有还便还。”可见年关清债是 古已有之的习俗,还不起债的,债主常上 门催讨,除夕年三十,坐在欠债家中,一 直要等除夕夜近,方才离去,而新年初一 不能上门讨债的,所以衡山一带有俗语 云:“三十日,夹毛栗;初一日,做皇 帝。”毛栗是一种可食用的野生果实,一 如板栗,只是果实小一些。每到深秋,农 家孩子常上山去摘毛栗,因其外壳长满 刺,故要做一个竹夹子去夹取。欠债的人 为了躲债,只有躲到山上,还得提防债主 于房前屋后来寻找,所以于山中四处躲 避,犹如“夹毛栗”。到了初一,便可安心 回家,没有人上门逼债,真是“做皇帝” 般,总算又逃过了一个年关。因为要出门 躲债,天不亮就必须吃饭,而晚上又不知 债主何时离开,所以一家人的团圆饭便在 除夕天未亮之前一块吃了。久而久之,便 形成了“半夜吃饭衡山佬” 的习俗。贫困是 人类几千年来的沉重包袱,只有整个时代 进步了,才有可能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 试想,不说远的,一百多年前的慈禧光 绪,物质上的享受在很多地方真还不能和 我们今天的平民相比,至少出远门只能坐 轿子和马车,皇宫里也没有空调。今天的 农村,许多年纪大的老人常常感叹,过去 任何一个地主都没有过今天的好日子,这 固然有多数地主勤俭持家的原因,但是一 个重要原因的因素是社会发达的巨大差 距。所以,古时负债之人,比比皆 是;“今岁年难过”的也绝非一家,邓云乡 老先生的《燕京乡土记》就记载了除夕一 个凄凉的故事,过去穷人生活困难,三十 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 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 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小孩,一筹莫 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了极点, 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道 明年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 板声惹人笑话,便拿刀剁空砧板,一边噔 噔地剁,一边眼泪潸然地落。这样的故事 绝非虚构,是完全的事实。在哪普遍负债 的社会里,就很容易形成吃“年更饭”的习 俗,一孔之见,未必果真如此。但较之上 面二种说法,似乎更合理性。

自记事始,就感受到了自家“年更饭”的幸 福与温馨,尽管生活是贫困的,尤其是整 个六十年代,饥寒交迫,过年不敢奢望有 什么好吃的,但勤劳贤惠的母亲总会变着 花样,哪怕是平时再苦,也要从牙缝里省 下几斤米,几两油,年三十的年更饭,至 少可以让一家人吃饱,买上几根猪骨头, 熬一锅白萝卜,各种蔬菜变着样的炒,因 为多放了一些油,我们也会大快朵颐,也 同样感受到了年的幸福。

衡山过年,从腊月二十三日即之开始,是 晚上举行“祭灶”,传说灶王君是玉皇大帝 派遣下凡到各家监督善恶的,每年腊月二 十四日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所以,人 们要用祭祀好好伺候着,让其上天能隐恶 扬善,让上天给自己带来福征。祭灶之 后,过年便正式拉开序幕,二十四,二十 五,各家忙着杀年猪,二十六打扫卫生擦 窗门,二十七日炒年货,因为“七” 、 “吃”谐音,所以要二十七日炒。昔日农 村,是不可能和今天一般去商店买糖果糕 点,当然,也要去买点,只是一种无可奈 何的应景,自家是决不能吃糖果饼干的, 一般来说,招待客人的食品,除了一点应 景式的糖果饼干,主要都是自己的土产, 如黄豆、花生、红薯干、米片等等。这些 土产都要在这一天炒好,那一天,整个乡 村的空间里都弥漫着浓浓的香味,我们小 孩子也会从妈妈那里要过来一捧薯干花生 豆子,放在衣服口袋中,与邻居家的小孩 交换品尝,那种幸福,绝对要远远超过今 天小孩子吃的“巧克力”。到了除夕的祭 祀,那都是大人的事,小孩根本不要参 与,母亲给我们一人一包豆腐大的小鞭 炮,一包四片,一片也就是三十来个鞭 炮,但我们已很满足了,小心的拆下来, 一次放一个,感到非常的快乐。除夕的晚 上,全家大小围着火炉边,开始守岁,炉 火要烧的很旺,旁边要放许多干柴,每加 上一片两片干柴,母亲一定要说“加柴”, 柴,财谐音,期盼发财之愿也。一般来 说,父亲会给我们兄弟每人几毛压岁钱, 到了文化革命中,家中连买盐都买不起 了,父亲无可奈何,有一年,只给了每人 一个两分的硬币,钱太少,但温馨,里面 隐含着无限的亲情和美好的祝愿。

初一早上,照例是我们母亲起来最早,烧 好开水,准备茶点之后,父亲起床,招呼 我们都起来,洗漱毕,便要随父亲举行隆 重的“出天行”仪式,“行”在这里读 若“寒”,大概是古音,因为从语音学角度 看,衡山是全国为数几个保留古音最多的 方言区。先是打开大门,这叫做开财门, 除夕晚上关大门,叫关财门,都要燃烧鞭 炮。开了柴门,母亲搬出一张小桌,摆上 果馔,燃上一柱清香,父亲向着东方行大 礼,然后我们兄弟齐拜之,拜毕,收拾果 品,回到家中,母亲已在桌上摆好了食 品,斟上茶,一家团座,喝着茶,长幼叙 拜贺年。所谓“出行”,即新年第一次出门 之意,初一出了“天行”,接下来便要选定 吉日,一家之主的父亲要“出大行”。一般 是去长辈家拜年,衡山有“初一崽,初二 郎”的俗语,即初一为父母拜年,初二为 岳父母拜年。郎者,女婿也。至于我们小孩则 无“出大行“之仪式与禁忌。初一日,奶奶 叔伯处,四下疯跑,食足饭饱,初二去为 外公外婆拜年,更是受宠。当然,外婆家 只能住一个晚上,父母是不允许我们兄弟 去太多烦扰别人的。从外婆家回来后,又 得奉父母之命去三亲四友、左邻右舍家拜 年,但硬性规定,不许在别人家吃饭,不 能要别人馈赠的任何东西,即使如此,我 们是很高兴的。因为了任何一家,都有好 些熟悉的小伙伴们。拜完年,正是正月初 八,九日,回到家中,这几天是我们疯狂 的日子,大人丝毫不管我们的作业呀,读 书呀那些烦心事,甚者中午玩得忘记了回 家吃饭也不管,那时物质生活是贫乏的, 但我们那一个乐呀,怎一个“幸福” 了得! 现在的人们动不动就说今天的独生子女怎 样幸福,我看纯粹是胡说,今天的小孩较 之我们,只是多穿了几件新衣服,多吃了 几块巧克力,却比我们孩提时少了许多的 幸福,因为他们被彻底的剥夺了“玩”,小 孩子失去了“玩”,剩下的只有无尽的痛 苦,悲哀,这是时代的,也是民族的。

疯狂到了正月十五,出了元宵,对于我们 来说,还有最后一场玩的盛宴,那就是正 月十五晚上“老鼠嫁女”,也不知道是怎么 来的,反正说元宵节晚上是老鼠嫁女的吉 日,对于大人来说,老鼠出嫁与他们无 关,对于小孩来说,则必须亲历其中,父 母又发给我们一些鞭炮,一根香,把炮点 着,向屋旮旯那些暗地丢去,鞭炮声此起 彼伏,闹腾过三、五小时,鼠女嫁完了, 我们也累了,呼噜一睡,年过完了。

回忆起儿时的过年,那种幸福,是求远也 寻觅不到了的,人生在世,物质固然重 要,但幸福却与物质没有太大的联系。那 时是物质是何等的匮乏,由于有浓厚的亲 情,显得非常温馨与甜蜜。不是说今天已 没有了亲情,而是亲情失去了民俗这个载 体,没有民俗的载体,亲情多为无本之 木,无源之水,也许今天仍然有许多的感 动,却缺乏温馨;也许有许多依恋,但少 了关心。故所以民族的东西千万不能丢, 可如今,人们似乎忘了这一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