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葬礼 无法篡改的历史!

智中国

中国的精英们,有的是本事,来篡改这段历史吧!
联合国下半旗哀悼毛泽东逝世
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内情
从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落成起,这座肃穆而明朗的方形建筑已在天安门广场矗立了27个春秋。也许,很多的人都想知道:毛泽东纪念堂为什么建成方形?为什么安排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南?正门为什么朝北?为什么要在纪念堂北门到瞻仰厢之间安排一段较长的过厅和走道?……
选址:非天安门广场莫属 毛泽东主席逝世后,全国哀思如潮。9月中旬,已有意向要为毛主席建一座庄严的纪念堂,用来保存遗体,供人们瞻仰遗容。按照中央指示,由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陕西、辽宁、黑龙江等8省市的建筑师,美术工作者、工人技师等组成了选址设计工作组,他们日夜紧张工作,初步选了几个地点,有选天安门与午门之间空地的,有选景山公园的,也有选八宝山的…… 粉碎了“四人帮”后,中央立即作出了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决定,10月下旬,选址工作进一步深入,选址设计组通过开座谈会、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请各界、各阶层人员提意义、建议。当时从政治意义、客观条件等方面的考虑,将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的意见自然地占了上风。 1976年11月初,华国锋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审查了选址方案,肯定了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纪念碑以南的选址方案。 下边的问题是:纪念堂安排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南的什么位置最为适宜?当时提出3类方案,通过比较,纪念堂的位置只有在纪念碑和正阳门的中间最为适宜。今天的纪念堂,距纪念碑正阳门各70米。 总体规划:精心而周到 纪念堂为什么要设计成正方形呢?据了解,这是为了让人从广场的任何一个角度都看得比较完整。 当时,规划设计人员经过方案比较和视线分析,确定纪念堂的面宽为75米,这个尺度的确定,考虑到纪念堂在纪念碑和正阳门之间,在广场上看过去,最长视距为700米,最小水平视角在6度以上,从广场的任何一处瞻望纪念堂,都是清晰相宜的。 纪念堂的高度也是经过视线分析而确定的。规划设计人员首先考虑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金水桥畔看纪念堂时,应当望不到正阳门城楼,避免在纪念堂上面重叠着一个大屋顶的剪影,这就要求纪念堂的高度要恰如其分,既能够遮挡住正阳门屋顶,又不能过高,同纪念碑保持一定比例。经测算,纪念堂高度定为33.6米,纪念堂建成后,其南面有5条路交汇,形成交通路口。当时曾考虑拆除纪念堂南边的箭楼和正阳门城楼,设置地上立体交叉广场桥。但立体交叉广场桥位高,人流频繁,车辆多,并俯视纪念堂,气氛不够严肃。后来,在毛主席纪念堂南建立交桥的打算就不了了之了。今天,纪念堂附近修了几条过街通道,都是地下的,这恐怕是考虑了“不能俯视”的缘故。 我们今天见到的毛主席纪念堂,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确定正门向北有两个原因:一是遵照毛主席确定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北面为正面的指示,使纪念堂与纪念碑朝向一致;二是使纪念堂面向广场集合时的主要人群。现在看来,这一规划思想是明智的。
02.jpg (73.88 KB)
2007-4-9 01:50 外观设计:千呼万唤始出来 纪念堂的设计工作是与选址工作同时展开的,即1976年9月中旬。由于大家心情十分悲痛,提出的方案都过于沉重、肃穆。方案大多是陵墓形式,以实体为主,墙上基本不开窗,往往无柱廊:即使有柱廊,也是采用短而粗的柱墩。 10月初,党中央提出要“让世世代代人民群众能够亲眼瞻仰毛主席的遗容,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重温毛主席的教导,激励他们的革命斗志。”这样,纪念堂的设计指导思想就更为明确了,即毛主席纪念堂既要肃穆,又须明朗。 随着选址工作的深入,纪念堂设在天安门广场已成定局。结合天安门广场的具体环境,大家都倾向于柱廊式方案,认为这种方案容易做到“庄严、肃穆、美观、大方”,又易与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相协调。 设计人员很快就柱廊式的处理手法达成一致:采取周圈列柱手法,它比起列柱两端或中间嵌以实墙的手法更为完整、庄重。 台基是1层好,2层好,还是3层好呢?多数设计人员认为采用多层台基较好,这是我国传统的纪念性建筑常用的手法,考虑到便于群众瞻仰,以两层台基为宜。有的方案提出采用红花岗石基为宜。有的方案提出采用红花岗石作台基,上为汉白玉栏杆,以此来表示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打下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根据这些意见,设计组做了3个总结方案。这3个方案台基基本一样,屋顶也均为重檐,只是柱子、华板、屋顶的细节稍有变化。1976年11月初,有关领导同志审查了这3个方案,指出“现在的3种建筑式样基本上可以,与人民大会堂等建筑比较协调,要求作进一步修改,再报中央审定。” 设计组多次召开工人、干部、设计人员三结合会议,并逐个征求各省市代表的意见。按照领导同志指示,设计组拿出了综合方案,即两层红台基;正方形抹小角柱子;黄梳璃瓦的退跨重檐柱子。最后,当时的最高决策层批准了综合方案。 细节安排:无微不至 当时,中央领导指示纪念堂设计方案要“方便群众瞻仰”。为了贯彻这一思想,设计人员特地在入口至瞻仰厅之间安排了一段相对较长的过厅和走道,为的是让刚刚从阳光下进入室内的人们对厅内光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一安排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员在细节处理上独具匠心,也说明他们付出的心血。 为了突出从北大厅到瞻仰厅的入口,南墙上的两樘大门选用名贵的金丝楠木制作,色泽和纹理都很醒目,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为了体现“毛主席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的思想,无论在建筑尺度上,或在室内环境的安排上,设计者们都竭力设计成类似一间日常生活的卧室。他们选用泰山产的磨光黑色花岗石作为水晶棺的基座,寓意“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纪念堂外围廊柱为白色,为了衬托白色柱子,设计者们特意选用带黑点、微露红色的山东浮山花岗石,而墙面则用粗磨光做法,使两者在质感上有所区别。 庭院绿化分内外两环,设计人员安排得外屋密内层疏,目的在于使纪念堂与四周其它建筑有所分隔,但又便于从庭院外面看到纪念堂。所有这些细节安排,都倾注着设计者对领袖的爱,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 毛主席逝世,全世界人民为之哭泣! 在毛泽东逝世的9月9日当天,纽约联合国总部立即下半旗致哀,速度之快,在联合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从1976年9月9日至18日,全世界123个国家的go-vern-ment和首脑先后向中国go-vern-ment发来了169封唁电,105个国家的元首、go-vern-ment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到我使馆吊唁,53个国家下降半旗举国致哀,其中一些国家的悼念活动长达10天。 毛泽东的逝世整个地球在悲痛。在广袤的亚洲,在第三世界的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在北美和欧洲的地中海岸,不管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无一不在悼念这位伟人,他们给于毛泽东极高的评价和礼遇。 在日本国,首相、藏相、外相,参、众两院议长,各在野party领袖和大批国会议员及友好人士共1700多人、群众1万多人到我使馆吊唁,9月18日东京举行了追悼大会 副首相福田纠夫说:对毛主席“无论做多么高的评价,都是不过分的。”藏相大平正芳说:“毛主席是一位胸怀宽广如海洋的大人物,对今后的中国人以及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坦率地说,是难以估量的。”日本记者同盟发表声明说:“毛泽东主席为人类解放事业立下的丰功伟绩是永久的。” 在朝鲜,朝鲜劳动party中央总书记金日成和其他party政领导人10日亲自到我使馆吊唁。金日成含泪说,(毛泽东一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动典范,他为争取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事业和国际Communist主义事业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和各界人士以及1万多民众前往我大使馆吊唁,到9月18日最后一天,尽管下着大雨,前来的人群仍连绵不断,其中许多人是乘汽车甚至飞机从外地赶来的,很多人一见到毛主席遗像就失声痛哭起来。总统马科斯说:“毛主席是人类的领袖,历史的推动者。” 在斯里兰卡,go-vern-ment决定10日至18日全国下半旗,18日为全国哀悼日。首都1500人举行追悼大会,甘服拉、贾夫纳等8个城市也分别举行了追悼会。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说:“毛主席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他对人类进步事业所作的巨大而不朽的贡献不仅将为中国,而且将为全世界的世世代代所铭记。” 在巴基斯坦,全国举哀7天。首都举行追悼大会,由参议长主持。在拉瓦尔品第、拉合尔、卡拉奇、白沙瓦等大城市也分别举行了追悼会。拉合尔市8000名群众抬着毛主席遗像举行了page~ant。总理布托发表声明说:“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世界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确实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是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 “毛泽东没有死,他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将继续指导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命运,一直到太阳永远不再升起。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的功绩,那将有损于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当然,他为中国及其八亿人民做了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毛泽东也是一位崇高的世界领袖。他对当代局势发展的贡献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 在拥有五亿多平方公里的地球表面上,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正直的人,主持正义的人,高尚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都承认自己充分享受到了毛泽东为我们带来的和平进步的好处,毛泽东思想给予了中国人民最大的权力和最高的地位,毛泽东一生是有益于世界人民的一生,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一代巨人——中国苦难民众的救星——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毛泽东的名字与中国永远的连在了一起。 毛泽东——中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