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辨禅
个人日记
霞:我不知道天下了多少雨点,也不知道树上有多少叶子。
宝:影相无尽,不出一心。
霞:一个我。
涛:一面镜子照,都是你,两面镜子照就一个你了?
霞:本来就是一个我,都是我,也是说一个我,没有差别。
涛:噢, 都是我,也是一个我,没有差别,一与一百没差别?真的?
霞:在相上说永远 都大了头了。
宝:妙分别,多。不分别,一。
霞:依真不依相,涛哥明白的,是来考我们的。
汝(以净教自负) 后面也是一个样,不论是学禅宗的还是学净土的,都有学错的,但与法一点关系都没有!
涛:那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是一个菩萨还是两个菩萨呢?
霞:涛哥你说我说的这个对吗?
涛:对。
宝:学佛,也有成魔的,也有堕地狱的。
涛:妙分别,多。不分别,一。那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是一个菩萨还的两个菩萨呢?
宝:对错本无咎,解脱才是真。唯信佛实语,不做可怜悯。
涛:看看,我咋了,送我帽子?那只好讨一文了。
宝:以净自负,虽乱分别,不失往生大利。以禅自负,实为贡高,恐有落空之嫌。
涛:这顶比上一顶好,大,舒服。
宝:交流而已,各取有益,无益之语抛之则可。
宝:涛哥,说下以净自负的风险危害
涛:以净自负,虽乱分别,不失往生大利。——虽有分别,可以往生,有大利益,一定要走;以禅自负,实为贡高,恐有落空之嫌。—— 高而不实,往生无望,挺而走险。可以这样理解吗?
宝:有点偏
涛:求正解
宝:说净,说禅,各位各看。不一定交叉,掺杂。
涛:妙分别,多。不分别,一。这话多好。
宝:净,若太自负,不成往生障碍,因往生,靠信愿行,不靠自负。
涛:净禅目的一样,为啥要分别
宝:禅,若太自负,成大丈夫之志,誓于此生证阿罗汉果,必定解脱,则再好不过。如若不然,难于今生解脱轮回,落空风险,是这个意 思,没诽谤之意。当然,在究竟义上,不分别。禅门祖师大德,皆有论述,不是宝瞎说。净土十三祖,印光大师,也赞禅为解脱妙 法,只是对根性的要求,比净土,要严格点。
涛:禅不分别净,净念佛 禅也念佛,阿弥陀佛-佛门各法门都念,实无分别。
宝:只要解脱了,自然不成分别。
宝:如果解脱不了,分别已在,不由用心想。法华云,一佛乘,无量义,各就各根性,能解脱就好,分别不分别,皆为戏论了。
涛:既然念佛即可往生,不会只净念佛可往生,禅念佛就不往生,难道佛有分别?
宝:但是,必如经法,才成。
涛:既然依法何必依相呢
宝:阿弥陀佛,彻底慈悲,哪有分别,大恶人都接引,何况同修了。相属事,法属理。事有挟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
涛:嗯,兄弟同根
宝:我觉的,同修交流,不可一味赞叹,应该互相,指陈缺漏,警示风险,哪怕看走眼了,多虑了,也不失警觉之功,助人之德。
刚:有理,这才叫辩禅。
宝:为解脱而辩,觉。为护短而辩,迷。
涛:分别法门本就是不如法,助人之德不可失,依法而行更不可失。
宝:分别法门,属佛菩萨的事。凡夫只看解脱路径,好走不好而已。
涛:有正知见在,走眼也跑不远,如何交流都没关系,最终能回到正法上就好。分别法门可不是佛菩萨,而是众生分别的。
宝:维摩诘经云,说菩萨的功德力用:善能分别诸法相,能知众生无量根。大意如此。众生实在没能力,在法门上分别,只能拿自己根 性,向法门上靠,看合适不合适。
涛:世尊住世时可没有净土、禅、密、律等宗派,都是后人分别而成的。
宝:宗派虽无,众生根性却在,各取所适,没人起名罢了。后来,根性相近的人,会聚一处,共修一法,起个名也无妨。
涛:所以分别法门的事啊,你说反了,呵呵。只有佛经是真的,记譔传说都不究竟。你看看,说了半天还是后人分别吧。若众生实无分 别,佛菩萨干嘛要费事分别法门呢?
宝:嗯,涛哥的思路,也对。各取所适,是从迷入觉修行,不是迷人执著,那个分别。怎么说,都是解脱为目的,不过,解脱有当生解脱 和以后不知啥时候解脱。这是,现实问题,学佛必需重视此处。
涛:所以,往生不是净土的专利,各个法门没有高低不平,都有机会往生,念佛法门也不是只是净土的所有权,凡佛弟子都可以念佛,这 样才是无分别想。
宝:“往生不是净土的专利”,有广义,有狭义。十方诸佛之净土,都可以往生,只要您条件达到了,就行,这是广义。
英:知道念佛是随顺佛愿佛力!明白修禅自力不足加念佛借佛力!密宗大成就者也教戒有情 导归极乐!真正明白这些,就妥了!哥哥们
宝:去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是狭义,也有条件,信愿念佛号,就成,而且最晚今生临命终时。
涛:当下解脱即是净土,净土不是属于某种宗门派,是一种近佛境界。
宝:嗯,涛哥,说的好。
兰:当下解脱即是净土,净土不是属于某种宗门派,是一种近佛境界。赞!
学:活着,能走,最好,特赞。
兰:解脱不用等死后,当下解脱当下就是极乐
兰:若此心清静,当下就是净土,佛无分别心,无对错相,我等学佛,当学佛这样的佛性
涛:赞。
兰:佛法,其实学无所学,与真理实相融为一体,本就简单,是世人自迷,才觉得难
涛:一心求往生不是不对,是不圆满,是有执在里面,我佛慈悲,接引极乐,继续修行,安全可靠,但决不反对超越。
兰:求往生也好,求超越也罢,都是无限靠近佛性,我等当不以分别心看待,不分你优我劣,这才是真佛性,真学佛。
各位好友,你能分别出“涛”与“宝”谁是净土谁是禅吗?敬请佛友留言讨论,如有不解请小窗留言!
文章评论
守候孤独
[em]e114[/em][em]e134[/em][em]e103[/em][em]e117[/em]
水兰
贺阳哥禅,宝净[em]e113[/em]
温馨
没看明白[em]e117[/em]
念在净土
涛声依旧,汪洋在前。说破天处,心在参禅。滴水无量,任取不干。但能顿悟,入得无边。…法藏如来,弥陀西得天。别开一门,广摄无限。唯信唯愿,不涉究参。一入不退,当生圆满。
念在净土
多了个“得”字[em]e113[/em]
念在净土
【今生解脱轮回,才是硬道理】,与师兄共勉[em]e120[/em]
影子
[em]e134[/em][em]e127[/em]
暖
无分别而又有分别,感觉还是依个人根性吧!
林涧听水
什么也没有,不过是一个尘心动作。
依旧
[em]e122[/em]
心清如水
若此心清静,当下就是净土,佛无分别心,无对错相,我等学佛,当学佛这样的佛性 !赞!
心清如水
我虽不是佛教徒,但对于佛语很感兴趣,或与之产生共鸣! 在自己心中驻着真正的你,在镜子面前永远只有一个自己!否则时时在变!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不同人看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是因为每人内心的感受不同!呈现在眼前的事物不一定是其本来面目,都是经过你内心的映射后的感知!有如盲人摸象![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