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镇江--1--西津渡古街

个人日记


西津渡古街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西

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

的“文脉”所在。
 

历史文化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 ,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  
   
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西津

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

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

,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离。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这里曾驻有孙权的东吴水师,唐代以后这里更是专门派有兵丁守卫巡

逻。宋熙宁元年 (1608) 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次瓜洲时,即

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朝

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 · 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是在西津渡登岸。由此

可见,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

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则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

略地位,自三国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陆游途径西津渡时,曾对渡口每日运送

上千的兵源感叹不已。清代诗人于树滋所写的诗更道出了西津渡口人来舟往的繁忙

景观:
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
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

这是一座智慧之山。相传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曹操率百万精兵强将南下,孙权

刘备的联军总共不过五万人,形势十分危急。在蒜山顶上的亭子里,两位传奇人

物从容地商量着对策。他们约定各自在自己的手心里写一个字,以决定对付曹操的

策略。这是一场智者的交流,当他们亮开手掌时,掌心里不谋而合地都写着一个“火

”字。于是,历史的长卷里就有了一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这就是人们至今津津乐

道的“火烧赤壁”战役。这两位传奇人物就是
诸葛亮周瑜。因此,这座小山就叫“算

山”,这座亭子就叫“算亭”。当时山上长满了泽蒜,所以习惯上称蒜山。 围绕着这

座蒜山,历史上还发生过许多流传千古的战事。东晋隆安五年(401),
五斗米道首领

 
孙恩起义,数万兵马占领蒜山。后成为南朝宋开国皇帝的刘裕率兵八千与孙恩在此

展开了鏖战。南唐时,烈祖
李升发驻守镇江之兵渡江平息了广陵之乱,从而取得了

南唐的天下。宋代,抗金将领韩世忠驻兵蒜山抵御金兵南侵,夫人
梁红玉亲自击鼓

激励士气,兵困十万金兵于镇江城西黄天荡,差点活捉了金兵统帅金兀术。公元12

75年,元朝军队由瓜洲渡
江南下西津渡,击溃驻防宋军后直取南宋王朝。公元1658

年,
郑成功高举“反清复明”大旗誓师北伐,一举攻占了镇江进而渡江轻取瓜洲,震

动了大清帝国的江山。西津渡就是这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的见证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