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西安
图片欣赏
转给所有80后西安孩子。
街头常见的凉面和凉粉摊。调料有蒜水、芝麻香油、芝麻酱、辣子、醋、莲菜丝、黄瓜丝,其他看不清了。
看起来像是钟楼东北角的老邮局大楼。
应该是这组图片的主人,当时来旅游的外国烫发MM。这个发型现在满街都是,非主流尤甚。想不到也是30年前的复古哇……难怪说时髦这东西,轮回的。(钟楼邮局门前)蔫蔫猴
中间那个抱着的小孩头上的帽子,我也有一顶!记得毛球是红色的,线头被拽出来老长老长。
图片最左边似乎有鼓楼XXXX的招牌,我猜是西大街。那条巷子里就是回民街吧?
应该是“道北”,当时的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地。那时候没有本地户口,你粮票都买不到。
远处的高楼,莫非是少年宫或者科技馆?大概是如今的北新街或者民乐园附近吧。
“电影画廊”,看楼的样子应该是东大街原新华书店和邮局附近。
“国营红旗手表厂生产”“陕西省百货公司经销”表盘写明“20钻”带日期、星期机械表。绝对高端!当时罗马表算个P。
上图说明沙尘暴是个老朋友。
我可以负责人的说当时街边护栏都是水泥做的。
集市上的凉茶摊,还提供煎饼卷土豆丝和黄瓜丝。
南门?朱雀门?西门?城墙看起来如此亲切…… (像和平门)蔫蔫猴
似乎是保育院小朋友在领取粗面包,这红漆柱子很有年头,是哪呢?
特别钟爱那年代的宣传画风格,人人看起来充满理想。瞧图中年轻妈妈露出的修长而白皙的双腿,踏着一双白色塑料凉鞋,身边的爱人上身穿水手衫衬衣,搭配一条喇叭裤,着黑色皮凉鞋,就一个字——潮!落款”西安市卫生宣传教育馆”。右边的小图是技术性内容,用直观的图形教育大家“生完孩子要结扎,利国利民为四化”。
此工种今日犹存于背街小巷深处,那种木片做的小板凳表面总会看到1~4个被屁股磨得亮晶晶的钉子。
不用怀疑,这是城墙里的居民街。10年前在城外还能经常看到类似的小街道。
果然,看北新街肉食门市部。“门市部”一般是国营的商店,“杂货铺”和“小卖部”是私营的。
陕西省博物馆,古木参天,双狮拱卫,朱漆红门,几床被褥完美的诠释了雅俗共赏,古今交泰的道理。
没有拆除围墙前的大雁塔公园。当时每个能照起相的家庭都有无数张这里的留影。
瓜子花生铝簸箕,报纸包起一角一袋。看不太清围坐的老人们是在打长条形的纸麻将还是扑克牌。
一条街道有那么几个公共水管,洗衣洗菜拆洗棉被,统统拿来这边。先进点儿的是自来水龙头,古旧点儿的是手动抽提式,压一压就出水那种。
街头缝纫摊位,旁边的铁架子上搭塑料棚摊位,是当时个体户标准配置,城市管理者备案的。
近处的烤红薯,远处钢制垃圾桶,相映成趣。
看起来应该是城墙内某走马道巷,沿小坡可以直接上去没全线修整的城墙。
应该是大雁塔上面拍的。
文章评论
一笑
“这是哪?大雁塔?小雁塔?某陵?” 应该是碑林的石刻展厅.
cinderella
[ft=,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ft] [ft=,2,]我 时光穿梭了[/ft]
牛牛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