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交谈

手机日志

 

   

与天交谈

-----------游北京天坛


图片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所。

   何为天?字典释义之一、地面以上的高空。之二、自然界。我猜度,皇帝所祭之天,怎是没有生命,没有灵性的无垠虚旷,而当是独立于人们意志之外的自然界 ------至高无上的天。

   人与天的恩怨纠葛,古往今来,从未间断。

天,不参政,无情感,无亲疏,却桀骜不驯、横行宇宙。它,不可操纵,更不可亵渎。天,漠视统治地球上亿年的庞大恐龙家族遭受灭顶之灾,盖世英雄亦功败垂成而不相助。静观蝼蚁之微子孙繁衍,自成一族。卑微野草遍及天涯,并不轻贱。   

 

生命存活,依赖水、阳光和空气,以及适合的温度,缺一不可。无限时空、众多星体,具备生命形成要素的实在寥寥。如此苛刻的条件,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颗非凡的行星承诺万物,赐此珍飨。大自然慷慨满足众多复杂生命的需要。生命的产生是多少个偶然因素的巧合,只有千万亿分之一的成功机遇。我们何其幸运!加之大脑发达远远高于其他动物之上。我们逮住了一个旷古难寻的良机,得以成为地球人。经过祖先千万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劳动中巧妙的利用自然条件,改善生活环境。衣有桑麻皮毛,食有五谷菜蔬鱼禽肉蛋,住有房屋高楼,加之建立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之上的精神文明,可谓万灵之首,生命的极品。感恩戴德,谁不敬天?可是,我们至今揣摩不了大自然的喜怒。何时何地会无端降灾,会莫名赐福,我们很难预知。它若施威,一场野火,禽兽草木命悬一线,焦骸遍野。一场大水,多少人畜尸沉河底、饿殍满地。一次地震,房倒屋塌,城池毁灭,哀嚎震天、、、、、、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同样束手无策,生死由它,如此无助,谁不畏天?人类,从远古的巫师开始,到近代的科学家都在试图与天对话,与天交流。

我,一个北方古老游牧民族的后裔,骨子里遗传着自然崇拜的信仰基因。满怀对天的敬畏,来到天坛。刚进大门,强烈的地气,湿漉温润的袭来。几千株苍老的柏树所营造的巨大气场,疏通了我气淤脉阻的症结。又将神清气爽的我拽进时空隧道,身行万里,心越千年。一围高墙,两扇大门,屏蔽了外面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城市,隔绝了滚滚红尘的喧嚣。

我深深呼吸着500余年高龄老树吞吐的芳华。看着遍地小草,你拥我挤的着伸出手臂,捧举着颗颗露珠,仿佛在感谢老树的眷顾。天坛古柏清癯苍古,枝干粗硕,时光把它们雕琢成千奇百怪的模样。那历尽沧桑的树皮,仿佛是年迈的佐证。它们曾经年轻过的肌肤,被风雨雷电摧击的皴裂迸皮、疙里疙瘩。因苍老而聚生的树瘿树瘤突兀凸显,碳化般的坚硬。古化石一样的肌体被锻造成铜枝铁干,却不可思议的迸发出勃勃生机,千丛万撮刺状的柏针娇嫩青绿,吹弹得破,绿意充盈。数千棵大树声势浩大,发挥着森林的调节功能和效应。这里的温度至少比起吸足热量的钢筋水泥建筑内低23度。

我一向对古老的生命充满敬意,而天坛悠久的建筑更让这种情感喷薄。漫步在庄严肃穆的建筑群里,抬头仰望,长天空阔。远远就见祈年殿金碧辉煌的宝顶,直指苍穹。白云在古树和大殿的檐脊之间缠绵聚散。我与浩渺天空的距离,骤然拉近。透九重云霄的豁朗,油然而生。

当拔地通天的祈年殿展现无遗的时候,我被它夺魂摄魄般的美深深震撼!神圣庄严的天坛!带来跨越时空的壮观。汉白玉石栏砌成的团阶,围托着恢弘的圆形大殿。它整体造型是座鎏金宝顶,三层重檐、 攒尖式屋顶的圆形建筑。殿檐下蓝底金粉的龙凤彩画,熠熠生辉、华美凝重,只看一眼,就永远镌刻在记忆里。导游介绍:“ 殿呈圆形,瓦用蓝色,象征天圆色蓝。白色坐基,寓意白云。殿内柱子的数目也是按天象运用,中间四根通天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的12根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份;外层的12根檐柱,象征子丑寅卯等12个时辰。这是寓意蓝天玉宇的优美造型。”这坐建筑的色彩炫丽、浓烈,华光四射。极具超强的对比色效应。我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可谓大俗的蓝、红、三原色,赫赫扬扬,不用任何中间色调来过渡协调,明艳至极,鲜活跃动。再经悟性极高的古代工匠神笔铺排点划,就尽显皇家气派,神奇的成为举世无双的大雅之作。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祭坛,赋予圆形,真是无可替代的选择。圆,是不同物体间最好的相处姿态,是万物相安的最佳形状。少不更事的从前,对圆滑、圆通、圆融曾经多么不屑一顾。是人类社会用了50多年,两万多天的教晦,终于让我认可、欣赏、推崇了那缩而聚为一点、扩而以至无穷的圆。难道世上还有比圆更美满的形态吗?还有比去其棱角互不伤害更好的人际关系吗?那么,也没有比把祭坛设计成圆形更为万众归心的构思了?

拾阶而上,似从人间向天宇踱步。肃穆、庄严、神圣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庭宇。回溯千百年前,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社会,九五至尊的皇帝,每年须严格遵循礼制,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祈年殿就是明清皇帝祈导五谷丰登的重地。为了这庄严的时刻,皇帝提前沐浴戒斋,净手焚香,脱下龙袍,换上祭服,毕恭毕敬,仰告上天,俯首称子,五体投地为天下苍生虔诚祷告,祈求风调雨顺。

时光荏苒,一代代王朝兴亡沉浮,一茬茬帝王将相登台亮相,他们敢于把玩乾坤、执掌江山,对天却不敢怠慢。如今那隆重盛大的祭天仪式,已经随着封建统治的结束而永远封存于历史的档案。所有肃穆的时光碎片已无法拼接,浩浩荡荡的祭天队伍也一去不回,遮天蔽日的旗帜华盖已化作往日浮云,身着锦衣绣服的朝官国戚亦悄然隐去,惊天动地的钟鼓罄吕之音默默匿声消迹,那群执干、戚,拿羽、龠的文武生员皆踪影全无,当年王谢堂前的紫燕更不知落脚何方。唯有天坛,以亘古不变的姿态,肃然默立。而我,这会正一个人在历史绝尘掠过的风烟里,弯腰捡拾起一类物种、一群生命、一个民族与天亲昵、与自然贴近的悠悠旧梦。

天坛众多的华美建筑,各有千秋。另一个和祈年殿风格迥然的是圜丘坛。它是一座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砌成,相对平坦、露天无顶的低矮建筑。站在圜丘上,向四面八方望去,苍穹一览无遗。它的四周建有两道围墙,里一道为圆形,外边一道为方形,取意天圆地方。它,落落大方的平陈于大地之上,坦坦荡荡的面对碧空。导游介绍。“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中心是一块圆石,外面铺着扇面形的九圈石块,内圈也是九块,各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皆用“天数”,即九的倍数。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九重天表示至高至大,皇帝是天子,至高无上,所以整个圜丘坛都采用九的倍数来显示天子的皇威。圜丘坛的三层栏板的数量分别是:上层栏板72块,中层108块,下层180块,合为一年360周天的度数。三层坛面的直径总和为45丈,除了是9的倍数外,还暗含“九五之尊”的寓意。”

昔日,这里是龙御圣地,百姓不可涉足。如今,熙熙攘攘的旅游人群之中,大多是我这样的平民。无怪世人感慨世道无常、人事多变啊。

追想在这样一个神秘庄严的环境里,帝王恭恭敬敬的和他的顶头上司-----在天之父,汇报工作,检讨过失,恳请指导,求得眷顾,为民祈福。或许,这种仪式本就是一次洗礼。天,以它的震慑力屏退帝王与天相悖的种种私欲和杂念,敦促他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因为,头顶的青天上有一双炯炯威严的眼睛,在审度着他的言行。隔世离空,我无缘得见几百年前身着祭服的皇帝仰头祭天,百官跪伏的盛况,无法听到祭天礼乐诗颂的雅音和皇帝恭读祭天文书的朗朗话语。却很想在这专门为了祭拜而建的天坛上把自己一颗普通人的谦卑尊崇之心诉诸于天。我抑制不住这样的原始冲动。我知道,感恩于天,敬畏于天。不仅仅是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连其他动物也有这种情怀。据老人讲,和草原人双雄并立的草原狼,经过浴血激战获得丰盛猎物的时候,不是一拥而上立即抢食,塞饱辘辘饥肠,而是一同对天长嚎,接着集体按照同一方向一圈一圈的奔跑,在草地上践踏出一个巨大的圆圈,得到天的首肯之后,方才按照狼群的等级依次分食。整个过程十分神秘。是高级生灵在以它们自己的方式对天谢恩,庄重的接受赏赐。我还看过一段视频,一群高贵的天鹅,飞越千山万水,落脚于喜马拉雅山下的一汪碧湖,沼泽里食物丰美,疲惫劳累的天鹅,兴奋地啄起,并不吞咽,又马上放下,接着拍起双翅,仰望长空,翩翩起舞,一声接一声的鸣叫。如同对天诉说欣喜之情,表达满怀的感激。这和我们蒙古人的习俗极其相似,草原上每逢吉庆佳节或亲友欢聚,捧起第一杯美酒,也要先由年纪最大的长者向天地祭洒敬谢之后,才同饮同乐。曾有人说过,蒙古人对天最有感情,经常面对苍天喃喃自语或是展喉高歌。这是缘于蒙古人的生活特性。他们放牧狩猎于地广人稀的茫茫草原,言行举动都在苍天的注视之下。千里单骑,孤独寂寞,举目无人,千言万语,惟对天讲。虽然我的先祖从上几辈起就远离草原,不再游牧为生,但时时遥望苍天,向天诉说心事的习惯竟无需言教,隔空隔代沿袭至我,不传而传。这印证了一位英国人所说的话:人们的“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时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此时,我驻足天坛,多想敞开心扉与天交谈。可在这嘈杂纷乱的氛围里难以如愿。那是需要安静的。但是,我不能与这一时刻擦肩而过,仍然潜心屏息,感受天人之间遥遥万里交相感应、心魂撞击的体验。

我是一个寡欲的人,不求奢侈,愿望简单以极,与那些和我一起在草原上长大的野生动物和自生自灭的植物相差无几,只要有水,有阳关,有空气,有用以维持生命的营养,足矣。这一点,上天已厚待于我。所不同的是,我必须还要一种谁也不能施舍给与的东西,那就是做人的尊严! 而这只有自我修得。所以,面对高不可攀的上苍,唯有感激,别无它求。

数千年来,人类从最初诚惶诚恐的敬畏苍天, 到千方百计与天沟通对话。祭天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上升为国家行为的一种方式。可是无论以何种办法的努力,苍天对我们发出的呼声都置若罔闻。始终以无敌的力量,恣情任性,即施大恩大德,也降大灾大难。铁面无私的苍天!你一视同仁,只平等的给予我们生命,然后,就让我们像野生动植物一样存活。不溺爱、不偏袒,不分尊卑。庄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无计划,也无目的,无邪恶,也无正义。即不偏爱人类,也不疏淡其他的万物,更没对万物居功,求取报酬。这正是在维持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公正。也是天的广阔胸襟。大自然时时刻刻用他的法则来控制和掌管世界。它会约束和教训过度的贪婪和膨胀的欲望。如若激起天怒地怨,大自然就会使用无情的暴力(地震、沙化、烟尘、臭氧层的消失、、、、、)来平衡万物。我们的祖先在和天地最为直接的交流沟通中,领悟了大自然的教晦,接受了大自然几千年来恩威并重的赏罚教育。但是,人类究竟应该怎样对天亲近,如何向天谢恩?怎样得天佑护?真的茫然无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皇权退出历史舞台,祭天的仪式被取消。人与天的关系也曾经过发生微妙变化,一度疏远、冒犯、触怒自然。当起起落落的政治动荡风平浪静,当我们对任何人都不再奉若神明,当看倦了愈演愈烈,没完没了的斗争之后,人们才扪心自问:心怀敌意的和世界对峙,到底是其乐无还是后患无穷?于是,很多人开始转向为天、地、人之间的亲和关系而努力。近年来,睿智的人类与天的关系有了可喜的变化,开始了用环境保护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止。水环境、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生态保护方面都有所改善。野生动植物也被我们关心保护。这些都是国家重视、群众参与的比皇帝拜天祭天更为科学、更为有效的敬天途径。我们开始以赤子之心,反哺之情,卑微之感,像为母尽孝一样的报效庇佑我们的自然,小心翼翼的呵护哺喂我们的自然。并且主动、自觉的配合、响应大自然对世界各种矛盾的综合调整。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精诚所至,把我们的爱护、珍惜之情回馈给自然。脾气暴虐、喜怒无常、强悍健壮的自然之母,也会化残酷无情为温存仁慈,把爱更多赐给它的天地之子。当然,我没有通神通灵的能力,上苍对我的呢喃絮语并没有应答,也没有给予一点启示。但我对这点仍然确信不疑。我们须时刻记住,如若面对复杂变换的世界,心生迷茫疑惑的时候,《道德经》里有一句话最可点醒迷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次游览天坛,遗憾的是体验神奇奥妙的回音壁、感受天心石的共鸣效果,没有如愿。这里早就没有寂静可言了。在成千上万足音杂沓、人声鼎沸的时候,谁还能捕捉到那跌宕缭绕的回声呢?欣慰的是,已消散的过往虽被时光吞没,而属于民族精华的元素和因子,是天地和祖先恩赐给我们的遗物,将万古不失,代代流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