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法书遗迹导游

转载


西安碑林


  古人歌功颂德、祭祖追先或作诗纪胜,都要有所记载,以求垂之长久,于是或镂鼎彝,或书竹纸,或镌碑碣。然而竹木易磨灭,纸帛易破损,铸刻在青铜器上固然牢靠,但器皿的质地易蚀变而且镂刻不便,于是最妥善的保存方法便是铭之于石。石生于天地之间,性敦实坚稳,所以历代法书多存于石刻,或者依于名山大川,古迹胜地;或者远处于荒僻深谷,险关狭道;或者收藏于朝堂庙廊、博物馆、图书馆;或者秘居于乡里寺观,独镇一隅。


  为了便于观赏和存管文物,政府就近集中散布的石刻,并增修了放置碑石的展室、亭廊等等,这便构成碑林。其中收藏鸿富,最负盛名的是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位于西安南城墙内侧三学街文庙内。这里隆重渊博,精华云集。藏有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诸朝碑刻3000多方,其中唐碑最富。诸如方整谨严的《开成石经》,英挺遒媚的《玄秘塔碑》,醇厚凝重的《颜家庙碑》,疾挥如檄的《争座位稿》,险绝隽逸的《道因法师碑》,敦朴圆润的《三坟记碑》,工谨多姿的《大智禅师碑》,峭拔取势的《兴福寺断碑》,高逸妍静的《集字圣教序》,气宇轩昂的《颜勤礼碑》,温雅饶韵的《同州三藏圣教序碑》,流转豪放的《怀素草书千字文》,纵恣酣畅的《肚痛帖》等等,所以人们常说要看唐碑,必到西安。此外还有温润飘洒的《游天冠山诗》,纤细劲朗的《大观圣作之碑》,雄俊伟茂的《林则徐游华山诗》等等。如果至此,只是浏览几个小时,走马观花,恐怕只落得眼花缭乱,如果能宿住其间,摩娑竟旬,一定会被导入艺术的殿堂,得到崇高的美的享受。


昭陵碑林


  昭陵位于陕西礼泉县的九嵕〔zong 宗〕山上,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陪葬臣僚的庞大陵园。由于唐代盛行墓前树碑,地下立志的风气,所以这里遗存了众多的碑石。这些碑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而且是探寻唐代书法艺术的直接资料。其中著名的唐碑有:峻利爽洒的《温彦博碑》,精劲婉逸的《房玄龄碑》,隽秀整严的《高士廉碑》,瘦朗精工的《褚亮碑》,潇散劲峭的《程知节碑》,圆美遒挺的《尉迟敬德碑》,恬淡柔婉的《孔颖达碑》,还有《段志玄碑》、《张胤碑》、《永泰公主墓志》等等。昭陵碑林的石书承晋之余韵,具有爽健谨严的特色。


  另外,陕西的碑林还有药王山碑林、祖庵碑林以及楼观台碑厅、司马迁庙碑室等,皆有可观。


黄河碑林


  近年来,各地仿效古制,常有新的碑林建立,荟集当代名家法书,立石铭刻,如“黄河碑林”、“翰园碑林”、“青城山碑林”、“千山碑林”等等,都是集法书之大观的景点。至此既可揽胜,又可赏书。


  陕西汉中的褒斜道,是东汉时横跨秦岭凿石架木而修成的栈道。其中一段是人工开凿的隧道,史称“石门”。凿通穿山隧道,天堑变通途,这具有遗泽被远的历史贡献,时人遂凿《鄐〔chu处〕君开通褒斜道石刻》于石门崖壁,首开褒谷摩崖刻石之风。摩崖是指在未经打磨,自然削平的山壁上镌刻文字。其后,褒斜道屡废屡修,故或记栈道之通塞,或记古堰之兴废,或追怀古人功德,或状摹天然景致,数以百计、琳琅满目的石门摩崖群遂渐落成。其字独具风姿,华丽与茂密兼备,雄浑与精巧同现,意之所至,浑然天成。


石门颂


  这里有被誉为汉隶代表作的《石门颂》,天姿自然,逸气纵横,杨守敬《平碑记》云:“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与其情趣相近的还有《杨淮杨弼表记》、《李君通阁道》等摩崖石刻。此外,还有垂之千古的《石门铭》,字势高淡、疏朗飞逸,一派天然奇姿。书者王远,善文工书,诗兴笔致,交汇成章,文因书更情深韵长,书借文尤意高趣远。在这里,更有引人注目的八个汉隶大字,各饶意趣:“石虎”二字古拙苍郁;“石门”二字质朴盈润;“玉盆”二字雄强浑爽,喻石色如玉,其状如盆;“衮雪”二字圆厚流美,拟波涛滚滚,势如飞雪。书法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和文学内涵契合相通,赏玩这八字,品其书艺之美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还能启发引导我们对天然胜景的意会。


  陕西华山之上,亦多摩崖。“云台峰”三字力可扛鼎,“云海”二字浩逸灵动,顾名思义,是形容苍龙岭雨后烟云迷濛的景色。沿途还有“五里关”、“寿山”、“全真宕”等字,皆骨气丰匀,沉雄朴厚,与险崛峻峭的天然山景浑成一体。


  以上我们游历了陕西省相对集中的石刻和摩崖群,但是对于关中古迹中分散遗存的名碑也需涉足一览。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在麟游县新城南九成宫遗址。其字最见神采,谨严中灵动率意,规矩中容光焕发。既得平正之势,又有险绝之趣,不愧是风仪万载的杰作。


《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西安大雁塔底层南门的左右两侧,镶嵌着两通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皆出自唐代大书家褚遂良之手。两碑法则温雅,朗润爽健,笔墨间寓意趣,瘦劲中含行意,历来为世尊崇。


  西安东北方向蒲城县西七公里处还有唐代著名书家李邕撰文并书丹的《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其书虽出自二王,但又脱其行迹,纳入北碑体势而自成一格。欹正相生,雄巧互映,骨法洞达,神奕气跃。


西岳庙镇馆之宝——西岳华山神庙之碑。此碑于北周天和二年(567)十月立,万纽于瑾撰文,赵文渊书丹。


该碑记载了西魏文帝大统七年整修西岳庙,植立青松一事。书法竣丽,虽是隶书却兼有篆势与楷法。结字工稳,用笔洗练。意态古雅。



碑左为唐颜真卿乾元元年(758)游华岳庙题记,是颜氏书法成熟期的佳作。


  还有如西安东华阴县西岳庙中的《华山碑》,乾陵前的《述圣记碑》等等,游人观后,必能陶醉于书法艺术的笔墨情韵之中。


  河南洛阳,中原古都,历史悠久,文物荟萃,周围亦多是法书翰苑。


伊阙龙门石窟的造像记


  首先是伊阙龙门石窟的造像记,分布各洞,只要细心赏阅,许多名记都可手扪尽瞻。诸如《牛橛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元详造像记》、《解伯达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太妃高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郑长遒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高树造像记》、《惠感造像记》、《贺兰汗造像记》、《太妃侯造像记》、《齐郡王造像记》等等。纵观这批龙门名品,各极精好,或出探抒意,或缩收敛神,坦坦荡荡,宛如天成。其率真的意趣既似着意求工而竟得其稚,又如加心求巧却又恰得其拙,显示了天机动处无意而得的天然神韵。后人以为这类石刻为魏碑中的标准字体。在我国古代书法史上以思逸趣真、典重和豫的风范独标一格。虽然有的由于洞中光线不足,很难看得清楚,但那种神工鬼斧自然成趣,明暗掩映的情致,似乎更有魅力。


  龙门对面伊水东侧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墓所在的香山。近年就白居易的诗请当代书家书写,又修成了陈5碑长廊,亦十分可观。游者既到龙门,则必然到此一览。


  距龙门不远还有“关林”一处,其中亦藏名碑不少,游者如果忽略而去,则是一大憾事。


  另外,洛阳近处还有新安县的《千唐志斋》,是张钫〔fang 方〕伯英先生自家收购的藏有1000多块唐朝墓志的窑洞,俗称“铁门”。墓志皆嵌在洞内壁上,鳞次栉〔zhi 至〕比,琳琅满目。流连其间,会得到过望的快慰。


王铎《拟山园帖》石刻陈列馆


  如从洛阳向黄河方向走去,孟津县还有清初著名书家王铎的《拟山园》。原石虽有破损,拓片可能不易看得清晰,但仍可就原石而辨识明白。


  洛阳在我国书史上的地位是突出的,游人至此,摹习石刻,广泛涉猎,从中熔炼吸收古法精髓,对形成和丰富自己的书作风貌大有裨益。


  山东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来遗留的文物古迹不可胜数,令人游赏不暇,尤其碑刻摩崖,丛立如林,几乎遍地皆有,随处可观。


孔庙碑林


孔庙碑林


  孔庙碑林在山东曲阜的孔庙内。出于对孔丘夫子的崇敬,孔庙成了人们必来瞻仰礼拜的圣地。这里原来就安置了许多名碑,而后又将近处一些著名刻石集中到这里,于是蔚然而成碑刻大观。著名的碑刻有:《五凤刻石》、《孔君墓碣》、《礼器碑》、《孔宙碑》、《史晨碑》、《孔彪碑》、《孔褒碑》、《贾思伯碑》、《乙瑛碑》、《张猛龙碑》等等。人们常说:欲看汉碑,必到孔庙。对于汉碑,就数这里保存最多。


玉虹楼法帖石刻


  在这里还应去看一下《玉虹楼法帖石刻》。这是清乾隆年间,衍圣公孔继濩〔huo货〕的五弟孔继涑〔su素〕著力收集名作,刻石以为法帖的。人们可能见到拓成的“帖”,但看原石则必至曲阜方可。


  泰山在山东泰安境内,是五岳之尊。秦始皇曾登临封禅,并留有遗刻存世。后世历代都有题辞留铭,所以石刻遍山。从山根到山顶、山后,沿途都有法书遗迹。


泰山刻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