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故里

个人日记

天津作为北京的卫城,俗称天津卫。到了北京,很自然要去天津,去了天津,理所当然要去津门故里。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

北京南到天津的高铁城轨多到每隔10来分钟就有一趟,十分方便。7月20号上午9:11从北京出发,32分钟就到了天津。倒是我在北京先公交后地铁,西直门地铁安检人多得像蚂蚁,前后折腾了至少一个半钟,才上到城铁,想想都好笑可又实在笑不出来。

安顿好后,打的直奔天津眼。这个巨大的摩天轮横跨在海河上。天灰蒙蒙的,看起来不那么帅,加上又是白天,没有灯光的映衬,就更没了感觉。它仅仅让我想起了在伦敦眼时,一家人一起等待灯光变幻拍合影的美好时光。

海河边很凉爽,但聚在河边的人并非为了纳凉。他们有的摆了盆,盆里盛了泥鳅金鱼之类,有人在那里念念有词,旁边有人双手合十,虔诚地站着,看样子是放生祈福。但我沿河边一路走,看到水里漂浮着大大小小的死鱼,这哪里是放生,明明是杀生啊。还有许多人手里拿着网兜,分分钟准备捞鱼,甚至有人下网,这架势,任是什么鱼也逃不出这一重又一重的围捕啊!

狮子林桥,桥头各蹲着两头大狮子,旁边一对一对铸着很多小狮子。狮子们懒得理睬我们这些行色匆匆的路人,兀自玩着。穿过大桥,就是玉皇阁,我们在那里踏罡祈福,击平安鼓,吃狗不理,买十八街麻花,看泥人张泥塑,赏杨柳青年画,品酸梅汤,尝熟梨糕……无须我再说,你一定知道我已置身繁华热闹的古文化街了。一路走,一路看,感觉今人对古人的理解更多的体现在做生意上了。大理四方街古城,凤凰古城,味道都差不多,看过也就算了。印象深刻的是被一个四十岁的大妈吓了一跳,差点让我喊出“坏人老了”这句话。

从古文化街出来,一场瓢泼大雨刹然而至。站在百福柱下,既高兴大雨可以驱散些许灰霾,阴凉天气,又担忧淋湿衣裳,狼狈不堪。好在半个钟后云开雾散,我们继续下一站行程——意大利风情区。

这里是典型的欧式建筑群。现在开辟成了酒吧街和各式小微商店,白天寂静晚上热闹。唱的,弹的,吃的,喝的,玩的,各得其所。这里的味道跟广州的沙面很像很像。

先生在网上搜索哪里可以吃到正宗的天津菜,找到一家叫巷子深的津菜馆,藏在河北道与锦州道相交的一处所在。好不容易找到,却大门紧闭,原来他们周一休息。我只能感叹:功夫不到,口福也难饱了。但正如俗话说的,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却又另外打开了一扇窗。我们漫无目的地走,无意中看到了一座瓷房子。全屋都是用瓷器砌就,如同花绾高挽,七拐八弯,煞是好看。旁边不远就是张学良旧居,现在改成了一家酒店,灯火辉煌,门口保安还好,答应了我们进去拍照的请求。

一个转弯,一条宽阔的大街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两边霓虹闪烁,商铺鳞次栉比。这是一条繁华的步行街。随着人流我们不知不觉走了好远。心中暗叹:不愧是天津卫,不愧是大城市,高大的楼宇,繁华的街道,成就了天津的美好。唯一遗憾的是,空气质量太差,整个天空灰蒙蒙的,楼宇仿佛仙台,恍然失真,但又不能给人美好的感觉,真正可惜。








文章评论

奇奇

好像在网上看到过这瓷房子,是报道某已被双规的某只大老虎的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