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在大地震四周年之前

个人日记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大地震瞬间将汶川及其周围的世界毁灭,数以万计的同胞被埋在废墟之下。更多的人失去了朋友,亲人,还有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一切都发生太快,太猛烈,太突然。以至于我们在惊慌失措后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在灾难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堪,同样是在灾难面前,我们重拾了丢失已久民族魂。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没有抨击,没有政治,更没有无病呻吟矫作。有的仅仅是对逝者追思,对生者的祈愿。

    时光回到那个中午。我在西安,距离震中直线距离1000多公里。当时我正在读高三,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

    记得那天我逃课去网吧玩。上到一半时感觉到突然感到一阵摇晃。因为那两天正好楼上在施工,所以没有往心里去。可是接下来摇晃剧烈起来,正当我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一起在游戏的一个四川网友发过来一条消息:地震了,我先下了。然后…没有然后了,他的头像在也没亮起来过…

    这时网吧里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地震了。然后瞬间整个网吧像炸开锅一样混乱。他们来不及关掉电脑,来不及拿起桌上的手机钱包,甚至来不及穿好脱掉的鞋子,便慌乱的涌向狭窄的出口。仿佛稍有迟疑,则命不保矣。我也跟着人流朝外拥挤。这时候越是慌乱,就越是显得生命的脆弱。

    当我下到楼下,街上已经是人满为患。整个街道都在低沉的晃动。人人都在尖叫着,惊乱着。当时所有通讯设备都无法使用。人群就像被关在盒子里的苍蝇,焦躁而迷茫。在一个个茫然无知的表情里,散发着各种的不安与猜测。

    大约5分钟之后,晃动停止了。这时街边的大屏幕插播着一条新闻:“5分钟之前,汶川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汶川及其周围多个城市遭受严重灾害,目前遇难人数不能统计……”那个女主持人在说道这里的时候已经开始抽噎。

    地震。多么陌生的一个词汇。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象里,对地震最深的印象也许也就来自语文课本里对唐山大地震的回忆吧。那一次,遇难25万人。

    街道上的人群在瞬间的死寂之后开始爆发。交头接耳,慌乱奔走,各种无秩序……

    第二天,全国的电视台、报纸、网络都开始对大地震进行报道并且开始进行各种募捐。联合国也为此次灾难降半旗致哀。

    回忆总是略带酸涩和苦闷的。可是没有回忆,我们的生活就像失去根的大树,变得摇摇欲坠,行尸走肉。

    在那一次灾难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地震来临的时候,他所在的幼儿园有十几名小朋友在午睡。当时他顾不上头顶开始落下的墙皮和倒了一地的桌椅,而是抱起那些因为恐慌而哭泣的孩子往操场跑。他一次抱两个孩子,一次有一次穿过如同末路般的过道,来回奔走。当所有孩子都被安全的转移到操场后,他的嘴角升起一丝笑容,然后又转头跑进已经开始坍塌的楼内。原来,他的孩子还在里面。然后,他在也没有出来……

    有这样一位母亲。当时他们也许在看电视节目,也许在吃饭,也许是母子之间一次严肃而又必要的谈话。地震来的太快,根本来不及跑出去屋顶便塌落下来。这位母亲迅速的扑到面前的儿子,死死地压在他的身上。砖块、木头狠狠地砸在那张瘦小而又坚强的背上。当救援人员把他们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时候,母亲早已断气,儿子却生存了下来。我不知道这个儿子将来会变成如何的人,我只知道,因为有这样一位母亲,他的人生就已经无憾。

    有这样一位路人。当时他走在一条车流不多的柏油马路上。也许他是想要快点去公司努力工作,赚钱养家。他的家里可能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白白胖胖的可爱儿子。他的步伐轻快,目光坚定有神。地震来的时候,如果他继续待在他行走的马路上,也许他并不会有性命之忧。可是他看到旁边的房子里有一位惊慌失措的老人。老人坐着轮椅,奋力的想朝屋外来,但是由于年龄太高,反应迟缓,迟迟不能出来。路人急忙跑进屋子里,想把老人推出来。可是地震来的太猛,已然来不及。他情急之下将老人抱起来放在实木的桌子下面,自己却被房顶落下来的屋梁砸到在地。老人看着莫不相识的年轻人在自己的眼前慢慢被掩埋,泣不成声。当老人被救援队救出来的时候,他硬是强打着意志扑倒在那堆废墟前。也许路人一家在不远的天堂又重逢了。然后妻子因为老公的勇敢而哽咽,儿子因为老爸的正义而欢快。

    有这样一位……有这样一位……有这样一位……

    在灾难的面前,我们的同胞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自顾自已,自私自利。相反正因为灾难来临,激发了他们心中最原始和纯粹的正义感。这才造就了这样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记得当时学校组织募捐,我把用来上网打游戏的存款全部捐了出去。钱不多,却代表了我这一代人对灾区的真切关怀和支援。还有社会各界人士尽其所能,有的捐钱物,有的亲临现场帮忙救援。还有国际上的各种志愿者。日本拍出了最先进的医疗组、美国派出最先进的救援直升机,还有其他国家的义务救援人缘。

    有一个军官。他连续在救援现场奋战指挥72个小时,最终因为疲劳而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有一个医生。他在震中跟随挖掘队进行实时救护和探测,最终因为一次余震被二次塔防砸到,再也没有起来。

    有一个老人。因为自己没有钱,又不能去现场帮忙而倒在病床上,再也没有起来。

    在灾难面前,我看到了我们的民族使命感凝聚成了一个灵魂。一个散发着爱的光辉之躯。我们平日所不齿和鄙夷的同胞们,却做出这些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做到的事迹。

    我所描述的只是地震当时的一个很小的片段。还有太多太多等着我们怀念和追忆。

    现在,时间过去了四年。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而当时在地震中生还的人们也应该重建的幸福的家园。老人颐养天年,青年成家立业,孩子勃勃生机。

    地震在在大地上留下的疮痍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被磨平。但是在他们心里,在我们心里留下的那些恐慌,和悲伤却迟迟不能散去。每当夜深人静,每当西风再起,我总是能感受到那些因为思念和伤怀而发出的强大的力量。它摇曳着我,鞭策着我,也沁泽着我。让我在浮世的飘摇里,总是能够感动和温暖。

    愿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之光能永远照亮他们心里灰暗的角落,让他们不再孤独,不在害怕,亦不在悲伤。我们这一代人,将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心怀更多的追思去活着。

    不为功名利禄。

                                                                             ——赵只航

文章评论

sun°暖暖

看此文,想起地震时的情景,那可怕的血肉模糊的画面。而且我们的同事还亲临现场了,不过他们去的时候是余震了。

journey。

四年后,我在西安。 还记得那一年的惶惶恐恐。

try

那年在运城,我也一样在网吧

向死而生

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又是多么的伟大…

冰雪伊寒

朋友:真实的故事、质朴的文字,被触碰的感情线,眼眶感动的下雨……

山鬼

千千万万同胞如果都像这些文艺青年,多些爱心,多些诚信,多些感动,多些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