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习死亡

个人日记

 生需要学习,死同样需要学习。

关于生和死的经验都来自我们人类自身的理性存在之中,也只有人才能说出自身的感受。狭隘的说,生只是生命的一种形态或样子,肌肉装璜着骨骼,再配上头颅,听得见的耳朵,看得见的眼睛,嗅得到的鼻子,会说话的嘴巴,手能提,脚能行,这就是人,人的样子,和其它生命体一样伫立在大地上,陪衬着自然界。广泛的说,生不仅是生命样子的展示,更是它存在的意义和过程,人作为有理性的动物,在生的过程中最富意义和色彩,自然界之所以有了人才有了实际意义,随之,因人而带来的诸多活动融入其中,是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并感知在其中。

生与死是共体寄存的,又是独立而背行的。这是自然法则,不以任何意志而更改。在生的瞬间,死也就注定了。

死亡一说就是样子或形态存在的消失和结束,另一说就非存在的存在,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们习惯上对生抱有绝对的期望,对死则回避和恐惧。生可以体验,死却万万不能。从死亡线上归来也只是间接的经验,这种经验具有广泛性,即使是死亡,也是样子或形态的一种寐死,与真实体的消失和不存在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在感受生命带给我们极度丰富的时候,死亡也正穿行其中,并每时每刻伴随左右。

动物不知有死亡,而具备理性的人类是知道的。基于这一点的存在,人类才无时无刻的无奈着,恐惧着,抗争着。生是有时间性和有限性的,而生的意义全在我们。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才使我们有了珍惜和反省的意识,然而,有些人却不以为然,对生的要求过高,对死则无动于衷。这种意识的反省不会降临在他身上,所以说,他的生也就毫无意义,如行尸走肉的动物没有两样。

死亡的教训令我们深刻,人们的见解来自于自身的感悟,对生无限的渴望和执着,是人类的天性。对死则表现出极度的厌恶,焦虑和恐惧。这种几乎不合理的心理也是人类的共性,导致了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所产生的无限欲望,这种欲望一旦与现实结合则产生了恶。人们能不能从现实的欲望里得到解脱,取决于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

救赎,就是一种反省,虽然我不敢断言你对死亡的体悟有多深,但你至少反省了,这是你的感悟,也是你真正的出世。我们都有真正长睡不醒的那一天,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能否对珍贵的生命有一个满意的交代,我们是不是没有愧对我们的生或生的过程,这才是我们在当即时间内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文章评论

云中月

生的明白,死的从容,出入人世如出入家门一样赞![em]e112[/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