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潮过后说抢盐

转载

风潮过后说抢盐

 

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它虽然是科学家的一种假设,却常常被人类社会的一些现象所验证。这次日本大地震带来的核恐惧,就在中国引发了抢购食盐的风潮。这次抢购风潮确实夸张:从五指山到兴安岭,从东海之滨到雅鲁藏布江,全国人民齐上阵,男女老少争着抢。南方某地的一家三口分别行动,因怕错失良机而来不及沟通,竟然各自买进200元的含碘盐,专家说“可以吃上三十年”。更有神通广大者,竟然托人从美利坚邮寄盐巴,没等邮包到达中国,抢盐风潮已经平息。

在这场抢盐风潮中,老百姓受了双重伤害:既花钱挨累,又备受奚落。专家调侃道:“碘盐的防辐射作用微乎其微”;官员不屑地说:“咱们中国从来不缺盐”;媒体挖苦云:“中国的百姓就爱跟风”;网友痛骂曰:“抢盐丢尽国人的脸”。

然而,当抢盐的风潮基本平息,当有关的热议渐渐销声,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想想”“老百姓不冷静的行为”,难道他们真是闲着没事自寻烦恼吗?愚以为,这实在冤枉了老百姓。于是,我想做回“百姓代言人”,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说说理儿。

其一,“下雨了,抱柴禾”是老百姓的生存习惯。这种未雨绸缪闻风而动,说明了现在的老百姓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这跟以往的混天了日漠视生命相比,实在是一大进步。其二,所以出现抢购潮,说明老百姓缺乏安全感。以往的灾难中,老百姓并非全无挨饿受冻的悲凉记忆,正是昔日的伤痛才造成了今天的敏感,曾经屡遭兵患才导致草木皆兵。其三,老百姓的过激反应,折射出对政府公信力的怀疑。曾几何时,这边刚刚许诺“物价不会上涨”,那边就毫不客气地涨上了;昨天半夜刚刚声明“某某税不会出台”,今天黎明却实实在在地开始收缴了;官员们大谈“让老百姓的兜里越来越鼓”,老百姓却真切地感到“钱越来越毛”……一桩桩言而无信的实例,迫使老百姓形成了“正话反听”的思维模式:你越说“东”,我越往“西”。

因此,应该为抢盐风潮反省的不仅仅是老百姓。我们暗自惊叹日本民众灾难中的镇定,这与人家坚持不断的防灾教育和科学普及有关。我们不能轻率地抱怨自己的同胞素质不高,其实老百姓的恐慌来自于缺课与无知,同时来自于心里没底。导致这种啼笑皆非的现象,方方面面都有责任。当我们简单地谴责和嘲笑老百姓的时候,不妨拍拍胸脯想一想:自己真的就毫无干系那么无辜吗?

文章评论